微博支持学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3-08-10唐瑛
唐 瑛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西安 710062
微博客(micro-blog)属于一种社会性软件,与博客一脉相承,作为Web 2.0技术的新锐,它受到了人们特别的青睐。从2009年国内各大门户的微博测试版上线,到2011年由人民网、腾讯网联合主办的首届“政务微博与社会管理创新高峰论坛”,两年间中国的微博用户以爆发式增长接近两亿,毫无争议地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1]。不论是商业推广、名人宣传、新闻报道,还是电子政务或者教育领域,都抵挡不住这一股“微风潮”的悄然来袭。其短小精悍、即时表达的特性和独特的社会网络传播机制,引发了学者们对其教育应用潜能的重视和思考。教育技术学领域大量的专家和学者们都做了不懈的探索,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设计开发以及实验的研究工作。包括微博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可能性与潜力探究、教育微博系统的设计与建设、微博在适用范畴内的教学实践应用等,这些研究都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微博客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文章旨在对已有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整体把握微博支持学习研究的现状,同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以期为今后微博客促进学习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1 研究文献元分析
1.1 研究的方法及过程
1.1.1 对象的选取 该文主要是针对教育技术的核心刊物进行检索,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研究工具,分别在教育技术的6种CSSCI来源期刊和2种CSSCI扩展来源期刊上以关键词“微博学习”,匹配“模糊”的方式进行检索,选定的时间范围为2007年1月-2011年12月(由于国内到2007年才有类似于微博的应用软件出现),搜索结果为39条。剔除一稿多用、篇幅极短、研究对象不精确、内容比较杂乱、部分文章内容缺失的共19篇文献,最后获得有效文献共计20篇。
1.1.2 方法及工具 该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文献研究法。首先是对已有的材料进行一个分类和量化统计,运用定量分析法使得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把握本质,理清关系,揭示规律。紧接着对教育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进而深入探索,进行定性分析。该文中出现的图表及其他数据的分析与生成采用的均是Microsoft Word 2007和Microsoft Excel 2007软件工具完成。
1.1.3 单元与维度 对目前国内微博支持学习研究的现状分析主要从近年来各期刊所发表文章的数量、所涉及到的研究主题、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作者所属地区四个维度来进行。其中研究主题分析是通过对样本文章的内容进行仔细研读、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个较为清晰合理的归类。元分析所涉及到的维度与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文献元分析编码体系
1.2 研究结果
图1 文章发表时间与数量图
1.2.1 文章数量分析 由图1可以看出,在2007年初至2011年底这8种期刊上文章的数量分布情况。因微博在国内于2007年诞生,至2008年在核心期刊上开始有第一篇文章,以后逐年成递增趋势,且增长速度不断加快,到2011年达到研究的一个高峰时期。由此可见,随着微博应用面的不断拓宽,在教育技术领域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研究成果也随之逐年增长。
图2 文章来源与数量图
从图2反映的情况来看,在这8种核心期刊中《现代教育技术》中相关文章数量最多,超过了半数。但多数文章只是对微博的概念、功能和特性进行介绍,对微博与具体课程结合应用的可能性进行探讨,只有极少数文章能提出微博教育应用的模式和问题解决方案。在《开放教育研究》和《现代远程教育研究》中目前数量为0,因这两种期刊主要是高阶理论探讨,注重思辨研究和创新性实践探索,这说明相关研究停留在较浅层面,理论高度和思辨性还不够。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也没有相关文章,这说明在中小学教育的研究领域还没有涉及到。同时发现在《电化教育研究》和《中国电化教育》等权威期刊中文章的数量偏少,这说明相关研究还有待提升到更高的层面。
1.2.2 研究主题分析 该文在对已有文献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在这5年间,有关微博支持学习研究涉及到的主题主要集中在:微博在远程教育系统中的建设与应用研究、微博构建的社会网络在教育中的应用探析、微博与具体课程相结合应用的案例研究、基于微博的移动学习研究、利用微博支持微型学习等五个方面(如图3所示)。
图3 研究主题分类图
表2 年度主题分布概况
结合图3和表2中数量分布的总体趋势来看,微博在远程教育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数量最多,占到了8篇;研究较多的是微博所构建的社会网络的教育研究;关于微博与具体课程相结合的案例研究也有相当的数量;基于微博的移动学习研究只有2篇。之所以在远程教育中的研究数量达到了最高,是因为这是在教育技术学科中发展较为成熟的一个领域。从表2中可以发现,关于微博支持的微型学习出现时间较晚,说明随着时间的发展,微博支持学习的研究已经扩展到新的领域,且逐渐有了新的适用范围,包括它支持的泛在学习,也在部分文章中有所提及,微博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学习形式之中。
同时由表2看出年度分布特征较为明显:2008年只出现一篇文章是关于移动学习的,而且是“基于Twitter的移动学习策略研究”,Twitter是国外的一个社交网络及微博客服务网站[2],这说明最早的研究是关注国外的微博平台,然后借鉴其功能特性,探索其教育应用的价值。到了2009年,出现的两篇文章都是微博所构建的社会网络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说明此时研究者已经关注到微博独特的社会网络传播机制,和其创建的社会关系互动渠道,并以此来探讨微博的教育应用。2010年趋势有所变化,研究的主题开始转移:主要集中到了与具体课程相结合应用的案例研究和微博在远程教育系统中的开发和建设上。最明显的是2011年,这时涉及到的研究面已经较为广泛,覆盖到了五个方面,而且数量上大幅度增长。追踪其根源,发现随着移动计算技术的发展,在2009-2010年间,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已较为普遍地为大众所用,这大大促进了人们对微博这一社交网络平台的了解和认知,进而就多了深一步地探索和研究。
1.2.3 研究方法分析 分析20篇样本文章,用到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研究法、调查问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内容分析法。统计详情如图4所示。
图4 研究方法分类图
由图4可以看出,内容分析法在微博支持学习的研究中用到的最多。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传播内容进行客观而系统地定量描述的研究方法,通过层层推理对其中所含信息量及其变化进行分析,由词句的表征推断出准确意义的过程。案例研究法在对微博支持学习的研究中用到的也较多,也就是微博与某一门具体课程相结合的应用研究、或是单指某一个微博类型,如以新浪微博为例来开展研究[3];文献研究法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但是因微博学习属于一个新兴领域,目前这方面出现的文献数量还很有限,所以用到此研究法的作者并不多。在所有文章中仅有1篇用到了调查问卷法,针对学生对微博学习应用的态度进行了调查[4]。
图5 作者地区分布图
1.2.4 作者所属地区分析 笔者对文献作者的所在地进行了分类统计,按我国大的地理区域进行对照,发现主要涵盖了华南、华东、华中、东北、西南、西北六个区域。从图5中可以看出,华南地区的文章数量最多,共有7篇,居于首位;其次是华东地区;华中、东北、西南、西北也都有相关研究文章的出现。可以看出,微博支持学习的研究已经基本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而华南地区仍作为“引领者”走在这场浪潮中的最前列,华东地区仅次于华南。这主要是与华南和华东地区急速发展的技术条件、科技实力以及其教育前瞻性有关。同时,发现西北和东北地区相关研究的数量最少,造成这种不均衡局势多是因其所处内陆,受到技术、经济条件上的制约,或是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及于其他地区。
2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前面4组研究数据分析,发现目前我国有关微博支持学习研究的文献总体数量较少,而已有文献多数是初步层次的理论探索,这说明研究的总体规模小;研究设计的面也相对狭窄;缺乏哲学思辨和实践论证,停留在较浅层面。表现在当前研究重视基础性探索和宏观层面上的研究,而忽视应用性研究和微观层面上的研究。笔者在此从微观层面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包括以下方面:
2.1 缺乏对应用效果的评价研究
目前国内关于微博支持学习的研究只是处于刚刚起步阶段[5],或是引入,或是借鉴国外的流程和模式,似乎研究者们对微博的新技术特性过于“热衷”,但是其引入到我们的教学中来是否真的有效?我们需要“冷思考”。
微博应用于教学的效果该如何评价?在当前“去中心化”主流思想引导下开展的微博学习是有效的吗?我们更想追问的是它应当在怎样一种思想的指导下运行才是有效的?已有研究中涉及到的也仅仅是对学生反馈的简单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缺少一个系统科学的标准体系。所以,当前在微博支持学习的效果评价、有效教学的指导等关键问题上的研究尤为欠缺。
2.2 缺乏前期教学设计的研究
在关于支持学习的研究中,研究者们似乎有一个潜在的共性认识,即微博支持的是一种“微型学习”,认为它不足以或者不需要做更多的设计。因而研究中往往就忽视了对微博辅助教学、支持学习活动前期的教学设计。因为在微博平台开发之初,并没有考虑到它应用于教学的需求,只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使用,人们意识到它应用于教育教学的潜能、认识到这种潜能的影响,但是却没有把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教育设计理念应用到研究之中。如何有效地应用教学与学习理论进行教学设计是研究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3 缺乏有效交互模式的构建研究
在微博支持学习目前的研究中发现,几乎所有研究都是遵循“以学为中心”的思想来构建教学模式,甚至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开放自由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和实践研究。这些研究中所涉及的教学模式的实施,也是单纯地只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意识,往往忽略了教师引导、组织和督促的作用。而学习者之间的交互也是以一种外在的、被动的形式进行。这种真正意义上的信息自主,实现了虚拟学习环境中应有的交互吗?这是不得不质疑的问题。研究文献中对如何利用微博的特定学习环境,构建有效的师生、学生交互模式,还缺乏系统的探讨和深入的研究。
2.4 忽视了微博技术环境下的学习者心理研究
在对已有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几乎没有专门针对微博这样一个特定技术环境下的学习者心理方面的研究。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学习心理研究的深入,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将不再只满足于技术的简单应用、学习资源的建设和协作学习环境的创设,更多的是需要关注学习者个体本身,他们有怎么样的心理需求,面对新技术环境他们有着怎样的行为、心理特征。学习者有着怎样的认知习惯?借助微博平台进行学习时,学习者是否已经忽略了这个技术工具本身的特别之处、而真正将精力投入到学习的内容上?特定技术环境下的学习者心理研究也应该是研究的重点之一,然而事实上,这方面的研究却很少有学者关注到。
3 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针对这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首先从宏观层面上讲,国家应给予相应的政策鼓励,加大微博在教育应用上的支持力度,包括资金和技术双方面的支持;高校也应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增加与一线教师和企业商务运营的合作沟通。同时,研究者们更应该关注微观层面的研究,包括加强对实践应用效果的评价、前期教学设计的研究等,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3.1 加强学习效果的评价,增加对有效学习的指导
技术如何应用于教育,一直是教育技术领域内探讨最多的话题。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末单纯依赖多媒体技术的改革热潮之后,一部分对技术抱着“冷态度”的学者认为,单纯地使用新技术并不能产生人们预期的结果。所以对于新技术的引入,其效果到底如何评价?这是学者们应着重研究的问题。只有对其应用效果如何、在何种情况下应用效果最佳、以怎样的形式进入到课程教学中才是有效的。这些问题彻底研究清楚,才利于后期微博引入教育教学的工作更合理地开展,更高效地实施。首先是要确立一个关于评价工具和评价方法的统一、规范的标准。其次是必须要以“有效学习”的思想作为前提引导,即以“有效性”为导向来组建微博支持学的教学结构;这两方面的研究尤为重要,是后续研究中必须展开的。
3.2 注重微博学习的前期教学设计研究
我们拥有技术,这些技术甚至可以“使几乎一切事物都得以加速发展[6]”。像微博,就以其惊人的速度占领了各行各业的社交网络,它用一年时间发展成为中国近一半网民使用的最重要互联网应用。我们从不缺少技术,那么技术如何为我们所用?我们必须在前期做好教学设计研究,否则微博无法实现其潜能价值。如: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确立恰当的“微学习目标”;加强“微学习资源”的建设,包括优化微课程体系的设计;注重“微学习环境”的构建研究;科学使用“微策略”的研究,包括给学习者开设一定的先修课程,采用任务驱动式学习、运用混合式学习理论等。只要有了良好设计思想的指导,在实践应用中才不会显得软弱无力和被动,微博才能在学习中发挥最大功效、系统的优化学习。
3.3 关注微博社会网络传播机制,注重有效交互模式的构建
微博社交网络的建立机制基本都是遵从Twitter的创始人Evan Williams最早提出的理念[7],但是随着微博产品的不断涌现,功能也不断更新扩展。只有清晰地把握住微博网络的建立机制及其变化动态,才能更好地将其与学习整合,良好秩序和运营规则的建立也是以此为保障。因此,应持续关注微博社会网络传播机制方面的研究。
另一方面,要注重学习群体间交互模式的构建研究。微博有着不同于博客、E-mail、BBS、IM等此前所有的传播模式,它创造并发展出一种全新的传播模式—“扩散的分众传播”[8]。借助该平台的学习完全转型,师生角色如何定位?Following与Followers相互关联形成的庞大学习共同体,谁在其中组织力量、经营秩序?学习者仅仅是关注,或是以“@用户名”这样的方式进行分享,能收获成效吗?答案不是肯定的。只有有了角色的预设,或者以项目为纽带,借助微博平台,开展专题研究和实践,促进群体的交互和协作,才有利于后期学习的顺利展开、避免造成信息迷航、偏离主题;才有利于分享、信任品质的培养,以及学习者社会责任感的建立;使得教师和学习者最终在群体思维活动中找到归属感。微博社区良好环境的创设以及有效交互模式的构建应当是后续研究的重心。
3.4 加强对微博学习者分布式认知能力的培养研究
微博中独特的跟随机制,使得学习者可以对任何感兴趣的处在不同地理位置的人进行追踪。这样方便地追踪“被关注者”的思维脉络,往往使得追随者接受不一样的“头脑风暴”。但是如何在这样的方式中保证学习者有一个稳定、良好的心理状态呢?
如何避免学习者在“信息垃圾”里迷航,完成内部和外部表征信息的加工?如何在特定情境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增加对微博学习者的分布式认知能力的培养研究。让他们能在对外界信息数据进行理解、吸收的同时,还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表达思想、阐述观点;让他们能够理解与领悟社会网络中已经存在的或者潜在的具体情境和规则。只有将这些复杂模块进行巧妙而简化地结合,实现其复杂而精细的认知功能基础,才能使得微博的使用者在这样一个系统的环境中更好地成长与发展,才能使他们真正地实现自我。
该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微博支持学习研究的文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但就总体趋势来看当前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待提高。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加深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融合,从微观层面上进行深入挖掘和探索,有利于推动其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高水平研究。
[1]王舒怀,张意轩.政务微博促进中国政府行为变革,微力量改变政风[N].人民日报,2011-8-30(24)
[2]Kierkegaard S.Twitter thou doeth?[J].Computer law &Security Rev,2010,(26):578-580
[3]张艳琼.微博在教学中的应用探微—以新浪微博在《大众传播学》中的使用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0,(3):50-51
[4]黄映玲,汪向征,焦建利.学生对微博学习应用态度的调查及思考[J].远程教育杂志,2011,(5):67-68
[5]王萍.教育微博系统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8):21-22
[6]Faster G J.The Acceleration of Just About Everything[J].Technol Rev,2000,(1):97-98
[7]郁晓华,祝智庭.微博的社会网络及其教育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0,(12):98-99
[8]周传虎.微博时代公民媒介素养刍议[J].中国传媒科技,2011,(1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