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教学方式对多学科信息化教学的优化与提高
2013-08-10王亚平谢百治王延军陈云虹庄孝彰刘小鸿卞亚红
李 冰,王亚平,谢百治,王延军,陈云虹,梅 文,李 龙,庄孝彰,罗 辉,张 力,罗 虹,张 凌,刘小鸿,卞亚红
1第二军医大学教育技术中心,上海 200433;2第四军医大学教育技术中心,西安 710032;3第三军医大学教育技术中心,重庆 400038;4内蒙古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呼和浩特 010022;5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教育技术中心,石家庄 050084
信息化教学的期望值与实际教学效果存在较大的差距,其关键问题是学科师生单纯工具性的技术浅表应用[1],如习惯于课堂单向传输的“人灌”变“电灌”。它束缚了教学方式的内在变革,以至投入巨资
建成的信息环境大材小用,先进教育理念和新精尖功能闲置空转,无法满足多学科日益多元化的教学需求,深层影响着信息化教学的科学发展[2]。为此,有必要首先探讨信息环境下多元学与教方式有效融入多学科日常教学(简称方式)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1 理论框架及方法
1.1 理论框架
1.1.1 深化理论认识 ①信息化教学环境(包括软、硬件和资源、技术)优势的凸显,不仅取决于教而且取决于学的方式更多元化,尤其是交互方式的多元变化;②师生可通过多向交互构建学与教共同体,以增强师生交流及其相互作用;③多元学与教方式,特指信息环境支持下多时空、多形式交互的优化组合,其特性为交互性、多元性;④单纯以教为主和单独以学为主或双主模式,并非针对信息环境的多元交互特性,难以变一般交流为多元交互,未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因此,信息化教学应以学与教交互为主,重视学习关系多元交互的增效作用,才能挖掘其更大潜能,促进多学科信息化教学的深度优化。
1.1.2 深入实践研究 为帮助师生厘清教学各要素的多元交互关系,紧扣信息化教学特性而优化教学设计。该研究率先创建了信息环境下优化组合的学与教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为师生提供了简明实用的参考指导。
图1 多元学与教“方式”模型
1.2 范式组合
即信息环境下不同多元学与教方式与不同信息环境条件优化组合的配套形式范本。为使师生熟练掌握信息环境下的教学规律,我们将方式模型与不同信息环境条件优化组合的配套规律,归纳为三个基本系列范式供师生参考:①信息环境对应学与教方式的基本组合(简要三十六种);②现代媒体功能对应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基本类型(简要十六种);③信息环境对应教学活动的作用关系(简要二十余种)。例如:在系列范式三中,网络多媒体教室对应教学活动的方案会提示师生,网络教室支持多种教学活动和混合模式,支持虚拟环境下观察、操作,生成课堂交互新资源,引导强化课内外交流。这类似于技术工序框架,便于启发师生重视学习环境分析,科学合理地运用信息环境功能,从而设计改进或自主创设交互内容和方式。
1.3 设计程式
日常教学中基于课堂和自学的两种主要教学形式,在信息环境下常为复杂交织共存[3],该研究为师生提供了如何正确进行方式与范式组合设计的实践步骤与程序模式,即参考程式。
1.3.1 提供理性指导 ①根据课堂内外信息环境特点,扩展教学阵地、延伸课堂时空、丰富师生交互形式、缓解课时紧张、消解课堂依赖性;②将原限于课堂的教学内容与形式,分解和融合为更多的课内外交互的内容和方式,使信息化教学有用武之地[4];③引导师生比较传统课堂讲授与信息化教学特点,分析传统自学与网络互动的区别,从而选择设计适合多学科特色的多元组合形式;④引导教学双方如何使课堂教学辐射网络学习,网络学习聚焦课堂教学。
1.3.2 提供设计程式 根据教学设计可产生不同课堂教学过程类型(课型),以及教学环节、不同规律,研究日常教学过程应用设计程式,以便于教师参照程式步骤,自主进行方式与范式相结合的课内外教与学设计。
以上从多学科师生角度,探寻易化、优化多学科信息化教学的方式、范式、程式“三合一”方法体系,是为适合不同学科教师,方便多元选择,有利于主动创新应用,促进师生教学主体实践。
2 制定系列规范,促进机制建设
同步重视理论和方法体系的落实及保障机制探索。我们先后申报并承担了总部项目:发挥军队院校特色优势,系列进行教育技术培训标准化、资源环境应用规范化和教学方式多元化的规范研究,配套支持方式的多学科应用,践行了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1 研究了军事教育技术工作规定
探索了信息环境建设与管理等十章四十五条多元化、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运行机制,以保障信息化教学实效。
2.2 研究了军队院校教育技术中心建设规范
以职能、任务等六章三十五条作为提高全军教育技术中心整体水平的基础工程和行动纲领,明确了要面向信息化教学实践主体即多学科师生,改变学科自身闭门埋头研建、被动单纯服务,增强保障、教学和科研等多项能效,强化指导、管理和服务等多元职能;以辅助多学科信息化教学为重点和见实效为目的,推动院校全面建设和多元发展。据此总参配套下拨了标准建设费,全军教育技术中心也更名为任务与内涵更丰富、多元的“信息管理中心”。
2.3 制定了军队院校教育技术系列培训和资源环境建设应用规范
从理论与技术等六个方面和信息技能等五个方面,强化多学科师生的主体实践能力,制定了军队院校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学生信息素养标准、军医大学本科生信息素养培训大纲;为不同院校实现信息技术培训规范化、规模化、公共课程化,或选择项目驱动式方法和弹性制定培训方案,强化方式应用的多元要素,明确了行动指南。
网络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四个维度五十九条,侧重辅助多学科师生教学设计与支持方式实践,其参考借鉴性广受好评;以多学科师生为主创的成果,研发质量和应用水平显著提高,多次荣获全国网络课程大赛特等奖、一等奖,促进应用更主动、深入。
国内首个学科专业网站建设应用评价标准、目标定位等五个一级指标和十七个二级指标,具有支持多学科师生交互共建、支撑多元教学方式的价值,为总后历届教育技术成果评比标准,获全国教育技术成果一等奖,影响辐射到军内外院校。
3 联校营造优能高效的多元协作环境
3.1 突出环境营造重于技术应用
以方式的理论、机制探索为先导,在深入研究与多方实践中,以资源环境和实践扩展的广域合作环境为突破口,多院校协同营造信息化教学生态环境。为支撑方式实践,缓解配套资源缺乏、自建力不从心,或减免重复制作巨额投入,该研究结合先期承担的总后项目—军队院校医学主干课程电教教材系列化配套建设,集中全军多类、多学科专家论证规划,持续联校开发与多元整合了千余部多学科课程的系列配套光盘教材,万余部已下发全军师以上医疗教学单位,节约资金上亿元。为方式提供了教师化身、学生助友、院校智库,解决了多年共建共享和共同提高的难题,其中自制教材80%以上分获国家音像制品各等级成果奖。
3.2 发挥多校协同研究优势
该研究以网络跨时空的特点及博采群智的优势,拓展校际多学科互助共建新路,承前启后开展了百余项资源、应用、研讨和评价类协作项目:制定了系列规范,以及开展了网络教学平台研发、媒体资源库建设、全军医学教育专项、教学方式系列研究、电子课本与视频公开课、未来课堂及精品资源课研制等,有效化解了孤军奋战效益低、共享交流受限,个别军校和学科的教育技术师资与研究实力发展不均衡等连带问题。
4 验证评价坐标系
4.1 重视以验证评价指导实践,理念先行、分析前移
鉴于以往若干成果仅以建设和前期做法论成效,后继应用分析评价无下文,案例验证类别少,迁移性弱,持续深入潜力不大、方向不明等问题,自2006年起联校在多学科课程中,以多元方法研究多元方式:多类人员互动、多届研究生接力、多环境探索、多学科应用,试行多阶段分析、多样本综合、多元化评价等案例验证分析指导实践;先后在20多所院校培训参研师生200余班次,并在多学科推广验证;在SCI《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和《电化教育研究》等杂志发表参研论文50余篇;进而又以多学科师生对教研成果的分析结果、理性认识和认可度,深入研究各专业应用规律和推广价值,树立多元评价育创新人才理念,反思评什么、如何评以促进教学设计与实践,构建了信息化教研与推广价值评析坐标系,强化了学习后期分析及绩效目标探索等要求。
4.2 方式对评价的影响
4.2.1 适用性及实用性 预定方案覆盖基础组织胚胎学、临床外科学与野战外科学、军事卫生勤务学、专业航空电机学等三十余门课程;参与者有全军二十多所医疗单位,各军医大学、二炮工程大学、空军工程大学等,人员有教育和技术专家、多学科师生和研究生、一线医务人员等;深入后又补充任职军事管理等课程和教学管理人员;经多学科、多样本实践验证,方式适于多类课程和人员,推广亦产生优秀案例,优化教学可信度好,普适价值高。
4.2.2 融合性及效益性 改进课堂单一、单向讲授模式,有机融合网络学习-交互协作-课堂研讨-仿真实验-模拟训练等,验证了高校实行“颠倒的课堂”与“先学后教”等措施行之有效。
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室、移动录播系统、虚拟演播室、数字化实验室、信息技术专修室、虚拟仿真培训中心等设施,使投入与应用实现良性循环,多学科实践主体信息素质大幅提升。
4.2.3 科学性及先进性 普遍采用更适合信息环境特性的多元评价方式:运用新媒体试行了学生作品与技能展示及操作与实践能力评价;运用网上无记名调查,辅助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使个性化与多样化分析效果较好;FTP方便了作业交流,网上展示作品即时反映教学成效,评价挂钩了交互形式、频次、技能、素养,丰富、完善、创新了评价内容,使师生互评和学生自评从而淡化唯成绩论;运用数据管控平台、电子档案袋探究教学过程与方法的形成性评价,易于分析教学特色与学习个性,从而有益于孕育创新培养机制;运用交互环境设计探讨自主学习学什么、评什么、如何评等要素链接,初试了长期探求的多元评价内涵与方法组合[5],强化了从重视如何教到重视如何学,再到借助信息环境重视如何评的科学理念。
此外,该方式突出“授之以渔”的理念,其操作性易于教学模式推广,实践了以能力素质为核心的当代教育观[6]。
5 关于信息化教学创新的探讨
该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突出了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
5.1 创先构建了多元教学方式融入信息化教学的理论框架
紧扣信息化教学特性优化教学设计、构建“三合一”方法体系、重视学习环境分析、合理挖掘和科学发挥信息环境的功能优势,以简而优的方式促进信息化教学主体的实践与创新;以学与教交互为主强化教学交流,努力化解教与学长期的主次之争,促进优能增效;从多学科实践主体角度易化、优化、激化、普化新的教学方式,以信息化教学与多元化教学相融合等理念,缓解投入与效益的矛盾,适应多学科特色,顺应教学与社会的多元化趋势、促进科学创新发展,开拓了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生长点。
5.2 领先以系列规范促进信息化教学机制建设
研究制定了军事教育技术工作规定等,在配套性、系统性、多元性、规范性方面较为先进,为发挥信息化教学实践主体的作用和促进师生应用实效,提供了实践指南、机制能效、持久动力,并为各行业和多学科的特色发展、人才培养、服务大众、社会创新,备份了参考链接。
5.3 率先拓展多院校、多学科、多元协作新形式和新环境
发挥军队院校优势,承前启后地以项目联合、协作牵引、资源整合、环境开拓、学科互动、共建共享、节支增效等形式,创建了广域、优能、高效的新环境,实现了多院校、多学科、多元联合,探索了整体深化和跨越发展的新思路,教学与研究的生产力和创新率得到提高。
5.4 理念先行、分析前移,以科学评价指导实践
针对各类浅尝辄止、事后不问效果、重建轻用粗评的现象,提倡以后期效果评析而不是先期建设做法论成绩[7]。重视实效验证方案的预先设计,通过多学科、多阶段验证,使理论方法与实践效果相一致;强化学习后期分析、探索绩效目标;以“借助信息环境实现多元评价,进而培育创新人才”的理念,反思教与研的科学性。
6 应用和推广的实效体现
6.1 应用优质高效、推广多方获益
该成果在军内得到广泛推广,产生了理论宏观指导、保障机制推动、多学科创新实践、军地广泛受益的效果。
6.1.1 研与用各方同步提高 多元化更适于多元交流,全军20多个医教单位参与了课题研究的集中培训;多次为全军、海军、空军、武警系统及多学会、多省市(包括藏、疆、宁等)、多院校、多基层、多学科培训骨干。多批次配套教学光盘,‘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被广泛采用;在30多所军内外院校推广方式,促进了多学科百余协作项目的承继和持续开展,缓解了教学久困难题,激活了发展后劲;理论性和可操作性亦使国内近300所应用清华教育在线的高校受益[8];研与用各方共计在 EI、SCI、国内要刊发表相关论文90余篇,有些成果和教材开创了先例、填补了空白,多人次代表中国教育技术界赴欧、美、日等国家报告交流。
6.1.2 研究丰富、服务多元、节支增效 参与或组织了教育技术西部行、千里海疆联合演练、延安教学医疗扶贫、抗震救灾、军事医学演习及多省市科普节等重大活动;方式还易于配合多学科及时发掘一线选题、采集一手资料,以多元方式和信息化手段,开展代训代教、技术辅导、科普推广等带动因地制宜的多元服务,更丰富了方式的研究与应用;新编了军地急需多学科新媒体资源《挤压伤救治》、《航海医学心理学》、《城市化学污染防护与急救》、《复杂创伤的修复重建》等,并多次因源于和服务基层的特色获社会赞誉及大奖;优质高效的联建和配发光盘、平台及科研产品,规模化扩充了军队卫生单位优质信息资源1.5万余部,节省了人力物力及上亿元经费。
6.2 多学科教学科研能效提高、潜力增强
6.2.1 实现了信息资源环境向教学多功能环境的扩展 方式的效益孕育了教学特色和潜力,坚定了促进教与学多元交互的方向,引进和研发《航海官兵心理调节系统》等教学交互系统上百套,有力支撑了多学科信息化与多元化教学。
6.2.2 资源环境应用率大幅提升 系列规范使网络课程、多媒体、电视教材等“老三样”,日益地多学科化、精优化,同时促进了多学科微型化教材、案例库、学科网站、精品专栏等十余类资源环境建设,各校的课程覆盖率均达96%以上。
6.2.3 拓展衍生信息化教学多元形式 项目的带动使院校信息环境的教学软硬件日益配套,并由此拓展衍生出了联网授课辅导、虚拟演播室教学、移动录播应用、仿真实验和模拟训练等形式,占教学时数三分之一强。还调研了未来课堂和移动学习需求。
6.2.4 多学科日常教学的优化设计更加普及多样案例的启发使课堂交互形式、网上学导协作、师生考评互动等大幅增加;电子教材、媒体授课、资源学习、技术环境的利用率达90%以上,学术研究更丰富、实践创新更求实,促进了多学科省课时、强重点、见实效、节投入、增潜力的良性循环。
6.3 多学科师生与人才的信息素质显著提升、多元发展
6.3.1 骨干队伍壮大 理论方法、标准规范、配套教材、实证案例等相继系统地融入院校教育技术培训,并与网上专栏、在线面授、互动平台、服务信箱等多元联动,形成了优能高效的合力,师生培训率分别达到90%,95%以上,使实践主体的能动性明显增强。
6.3.2 专业技能提升 多学科师生的学位论文、学术研究与科研课题的选项,在信息化开拓与支撑方面的数量、份量和力度增大,综合技能提升;教与学双方共建共享的学科网站质量高、获大奖,并且更加密切了交互;网上国际学术活动规模大、影响广;有两所院校的教育技术学硕士点,联合相关学科晋升为教育学一级学科学位点;多学科师生参加总部组织的教与学比武竞赛并多次获标兵和大奖。2006年以来参研院校出版新媒体教材60余部,学科种类增多,多为各学科师生主创或独立完成,获多届全国教育软件大奖赛特等奖和一、二等奖,全国和全军评比一、二等奖20余项,同比国内院校领先,而且可持续后劲足、效益广、潜力大、前景好。
[1]张伟平,杨世伟.高校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基于设计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0,(1):103
[2]袁凌,谢赤,谢发胜.大学教育科学[J].中国电化教育,2006,(1):42-44
[3]温晶.高等网络教育中的教学特色以及对教学质量保障的几点思考[J].科教文汇,2006,(10):35-37
[4]王东玲,谢百治.信息技术条件下多元学与教方式融入医学教学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2):113
[5]叶澜.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99
[6]余波,丁增鑫,费英.美国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及其对我军军校教师培训的启示[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1,13(2):88
[7]景桂英,顾南.高校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6,(6):74
[8]程建钢,韩锡斌,赵淑莉,等.清华教育在线网络教育支撑平台的研究与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0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