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空联合火力打击时空协同分析*
2013-08-10肖栋林
肖栋林 张 强
(陆军军官学院 合肥 230031)
1 引言
陆空联合火力打击协同的目的是确保陆、空火力部(分)队,及其打击兵器能够协调一致地进行火力打击行动,发挥陆、空火力打击力量的最大效能并防止误伤。陆空联合火力打击行动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在狭小的战场空间中,有效地避免空间冲突和时间冲突,以及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精确、顺利地将尽可能多的火力作用于目标。因此,根据行动要求和武器装备技战术性能通过精准的计算来进行时间和空间的协同十分重要。
2 明确组织准备和打击实施过程中的协同重点
陆空联合火力打击行动阶段的划分主要分两部分:行动准备的时间安排和打击节奏的控制(即行动实施的阶段划分)。在陆空联合火力打击行动中,真正用于对目标进行打击的时间是很短的,而大量的时间和工作内容是进行组织筹划和行动前的准备工作。
在组织准备过程中的协同主要包括:目标任务的协同,根据现状合理区分军兵种火力任务并进行目标分配;各军兵种火力部队之间使用机动道路、起降机场的协同,避免出现道路和机场使用上的冲突;地面火力打击力量发射阵地区域和位置的协同,避免不同的火力部队选择同一位置为发射阵地或待机阵地,并要避免相互之间太近而不符合分散配置要求;空中作战飞机机种之间航线选择的协同,避免集中在某一个方向和区域进行空中机动和突防,导致不利于敌防空力量和降低空中突防的突然性。
打击节奏的协同主要是指打击顺序和打击时间节点的协同,以实现陆空火力相互掩护、相互支持,避免行动脱节而降低联合火力打击效果。在打击行动中需要将时间节点和打击节奏安排得十分紧密,例如:先用战役战术导弹打击或压制敌防空系统;紧接着轰炸机、强击机对纵深重要目标进行空中突击,同时远程压制炮兵集中压制浅近纵深敌高炮阵地;然后陆军航空兵在进入浅近纵深对装甲目标和反斜面要点进行突击。协调的目的就是要保证行动不脱节,防止前一行动打击或压制的目标恢复战斗力而对我后续行动产生威胁。
3 时空协同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3.1 根据弹道飞行时间和空中机动时间,进行时间间隔的协同
要实现陆空联合火力打击协同的一系列要求,必须要进行精准的时间计算。
1)要计算各打击兵器和炮弹的飞行时间,作为时间协同的参考数据。飞行时间的计算主要根据导弹飞行规律和作战飞机带弹飞行速度。地面炮兵弹丸飞行时间要根据各炮种不同装药和射击距离来查取。例如:某型战术导弹对xxx千米外目标打击的飞行时间不到x分钟;某型轰炸机带弹巡航速度为xxx千米/小时,某型加榴炮底排弹对xx千米外的目标进行射击,弹丸飞行时间为xx-xx秒;某型火箭炮对xx千米外的目标进行射击,火箭弹飞行时间为xx-xx秒。(因保密需要,数据虚拟化,如需要可根据参考文献查阅)
2)进行时间间隔计算,确定不同武器系统发起攻击行动的时间点。在协同过程中,最容易控制的时间,也是最具有可操作性的就是对发射和起飞时间点的控制和协调。在时间点计算上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是要明确时间计算的参考标准,一般以落弹时间点为参考基准;第二是要精确计算飞行时间差,通过时间差来调整和确定发射或起飞时间;第三要对飞行器的飞行时间留有余地,最好是利用空中待机地域的时间调整点来重新计时;第四要严格战役战术导弹和地面炮兵的首批弹药发射时间的最后一批弹药的发射时间,因为导弹和炮弹的飞行时间是相对固定不可控的;第五要精确计算和评估敌被压制武器系统恢复作战能力的时间,以此来作为计算时间间隔的参考。
例如:在一次陆空联合火力打击行动中,某型战术导弹飞行时间5min,某型强击机从调整点进入到目标上空需要10min,某型武装直升机需要15min飞抵目标上空,地面压制炮兵的弹丸飞行时间为60s,敌防空导弹系统遭受导弹袭击后30min才能恢复部分作战能力,高射炮被压制后20min才能恢复部分作战能力。为了达成火力行动的突然性,增强打击强度,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火力投射任务并实现最紧密的衔接。
根据数据计算各武器系统的起飞和发射时间点。假设第i个打击兵器击中目标的时间点(TAi)作为参考的基准时间点,其他武器开火时间点或飞机进入攻击阵位的时间点为TFj(j代表第j类武器或打击顺序代号),其他作战飞机到达攻击阵位或弹丸飞行的时间为TDj,按协同要求两个武器系统进入目标区或火力作用于目标的时间间隔为Tij。第一步,确定前一个武器系统对目标打击后,下一个武器系统进入目标区或打击目标的时间间隔(Tij),如:导弹和地面压制炮兵的首批炮弹可以同时打击敌人,导弹击中敌防空导弹阵地后,强击机就可以进入目标区域攻击地面目标,地面炮兵对敌浅近纵深高射炮阵地压制后,轰炸机或武装直升机应在行动打响前1~2分钟后抵达目标上空打击敌炮兵,防止敌炮兵实施火力反击;第二步,计算并确定其他打击力量的接近时间(TDj)接近时间主要用于控制空中打击力量的机动速度和与地面火力在打击节奏上的协调一致,以保证飞机投放炸弹和临空攻击时间的精确性;第三步,计算发射时间或飞机进入攻击阵位时间:
在计算中要统一用秒作为计算单位。
3.2 根据兵力配置方案,明确弹道水平分布位置,进行水平区域的使用协同
在组织行动协同时,地面炮兵和战役战术导弹部队必须将阵地配置区域的范围和发射阵地进行通报,并且行动协同后不能擅自更改。水平区域的协同分两部分:左右方向上的协同、前后水平位置的协同(具体见图1)。一是方向(射向)上的协同。首先,要尽量避免弹道交叉,如有则进行必要的调整。利用方向线划定各火力群与任务目标区的方向线(炮目线)及所占区域,方向线分左右线,分别从预选阵地的最左(右)侧到任务目标区的最左(右)侧,并充分考虑射弹散布。其次,如果无法避免弹道交叉,则要根据弹道高的特点在各群发射时间上进行协调,交替进行。再次,空军航空兵和陆军航空兵的航线要避开弹道分布区,如果出现无法避免的情况则要与相应的地面火力部队进行使用时间上的协调。二是前后水平位置的确定和使用协同。主要是发射阵地的前后纵深梯次配置,以及各自任务目标分布的位置不同而造成的。水平区域使用协同的主要方法有:划定禁飞区、禁射区,标定射击区,划定获利协调线。
图1 地面火力与空中火力在水平区域的协同示意图
3.3 根据地面火力弹道高和作战飞机的航行剖面,进行垂直空间的使用协同
垂直空间的使用协同是保证作战飞机安全的有效措施,也是提高空间利用效率从不同高度同时进入目标区并对任务目标区内的多个目标进行同时打击的重要保证。
首先,计算地面火力弹道的高度范围。计算的主要依据是地面火力的炮目距离、弹种、发射装药。参加协同的地面炮兵和战役战术导弹部队的代表要准备火控计算机或相关数据表格,在协同过程中直接给出本级在对任务目标打击过程中的最低和最高弹道。以地面中远程压制炮兵为例:为了提高火力反应时间和减少阵地操作失误,全部使用全号装药,则弹道高主要由炮目距离决定。
其次,计算出安全高度和安全的立体空间范围。计算出的安全高度和安全立体空间可以直接供空中打击兵器参考。空中作战飞机在最高弹道高度以上飞行是安全的,当然还需要一定的安全范围。作战需要的话也可以从最低弹道下方飞行,如果要从弹道下方飞行必须精确计算最低弹道的顶点位置,航线一定要在顶点正下方才能保证不与弹道发生冲突。
图2 地面火力与空中火力在垂直空间的协同示意图
再次,利用计算结果确定作战飞机的航线并设计航行剖面。航线的高度要大于地面火力的最大弹道高,或者绕过弹道分布区。航空剖面的设计可以利用地面火力弹道的特点,充分借助弹道的掩护作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出其不意地选择突防位置和攻击角度。特别是武装直升机可以灵活的在最低弹道下方进行机动或攻击敌前沿目标,但一定要严格控制活动的空间范围(如图2所示)。
3.4 要将水平区域和垂直空间的协同进行统一,并综合运用各种协同数据
在组织协同过程中单纯的考虑水平区域或垂直空间不利于对空间的充分利用。行动协同必须进行立体空间的划分和使用协同,同时还要将时间协同方法融合在一起。在进行水平区域和垂直空间协同时必须要考虑各火力的安全距离,在综合各种数据后再进行最后的协同计算,得出精确的并严格遵照执行的协同数据。
4 结语
研究陆空联合火力行动,是联合作战理论和实践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联合打击行动问题的现实需要,更是提升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转变战斗力生产模式的时代要求。本文从陆空联合行动时空协同的角度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旨在对陆空联合火力打击理论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启迪。
[1]任富兴,徐志中.火力战指挥与控制[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1.
[2]总参谋部军训和兵种部.近距离支援的联合战术、技术和程序[M].2006.
[3]黄培义,张碧波.二十一世纪初高技术的发展及其对战法的影响[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2.
[4]沈树章,朱璇.解读复杂电磁环境[M].军事学术,2007,24(7):41-42.
[5]崔卫兵,张强.战术级陆空联合火力行动研究[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11:230-232.
[6]张强,黄金宇.陆军战术级联合火力战斗探要[J].炮兵学院学报,2009,31(2):90-92.
[7]张志伟.现代火力战[M].长沙,国防科技出版社,2009.
[8]张宝书.美军联合火力支援条令[M].北京:总参军训和兵种部翻译,2006.
[9]刘正茂.航空兵机种战术[M].桂林空军学院,2003:95.
[10]何铁矛.一体化联合火力战[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6.
[11]王建刚.炮兵战役战术导弹部队作战研究[M].宣化: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指挥学院,2003.
[12]肖支才,程春华.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反舰导弹协同任务规划 [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0(5).
[13]郑津生.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战役战术火力毁伤教程[M].北京:总参军训和兵种部,200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