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汉中农村居民超重肥胖现况调查
2013-08-09裴磊磊党少农赵亚玲刘小宁杨睿海
任 琳,裴磊磊,颜 虹,党少农,李 强,赵亚玲,刘小宁,杨睿海,任 勇
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系卫生统计学教研室,西安 710061
2汉中市人民医院心内科,陕西 汉中 723000
肥胖是指一定程度的明显超重与脂肪层过厚,是由于食物摄入过多或机体代谢改变而导致体内脂肪、尤其是三酰甘油积聚过多的一种状态。肥胖不仅是一种慢性疾病,而且是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1-2],杜松明等[2]的研究表明:超重同时伴有高腰围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者的2倍以上。一项针对亚洲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超重及肥胖者死于癌症的风险分别为体重指数 (body mass index,BMI)正常者的1.06倍和 1.21 倍[3]。
2008年全球男性的肥胖率为9.8%,女性为13.8%,几乎是1980年的2倍 (男性为4.8%,女性为7.9%)。尽管中国人群的平均BMI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BMI的增长速度却有超过全球平均增长速度之势[4]。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肥胖的流行不仅出现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的超重和肥胖率也呈上升趋势[5]。因此,研究农村居民超重与肥胖的流行特点,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对控制超重与肥胖以及各种慢性疾病的流行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2010年10至11月进行的汉中农村居民健康调查的资料对汉中农村地区的超重和肥胖现况进行分析。
资料和方法
资料来源 来源于2010年10至11月进行的汉中农村居民健康调查。汉中市汉台区是心血管病防治区,因此选其作为本次调查的现场,对该区9个农业乡镇的18~80岁常住居民展开调查,采用两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首先在每个农业乡镇随机抽取一个村,共抽取9个村;预计每村调查400人,将抽中村中有18~80岁常住居民的家庭户按照门牌号进行编号,随机抽取400户,如果该户人家有2名及以上18~80岁成员,则对其家庭成员按照身份证号进行编号,再随机抽取其中一位作为调查对象。按照20%的拒绝率进行样本量估算,本次调查共动员了3600名调查对象,而实际参加调查的为3030人。
方法 采用集中调查的方式,对调查对象的家庭一般情况、疾病史和就医情况以及生活行为和膳食情况采取一对一的访谈形式进行调查,而身高、体重、血压等体格测量由专业人员使用统一器材进行。本研究项目和实施方案得到西安交通大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每位调查对象在调查之前均签订了知情同意书。
指标定义 超重及肥胖的评价指标为BMI,BMI=体重 (kg)/身高2(m2)。根据2003年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推荐的中国成年人超重肥胖BMI诊断标准[6],BMI 18.5~23.9为正常体重,BMI 24.0~27.9为超重,BMI≥28.0为肥胖。以家庭财富指数的P30和P70百分位点将调查者家庭分为贫穷、中等和富裕3种等级。
质量控制 调查员均由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的老师和学生组成,在调查之前经过统一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与实践考核,考核通过者方能作为调查员。实践考核采用模拟调查方式进行,所有调查员对同一位模拟调查对象 (培训老师担任)进行询问,将完成的问卷与培训老师完成的问卷进行比对,一致性在85%及以上的认为合格。调查过程严格按照培训要求进行,对完成的调查表实行三级审查制度。
体格测量要求调查对象在早晨空腹进行,测量时脱去厚重外套,要求测量者使用统一器材进行测量并严格按照以下要求进行。身高:受检者脱鞋立正姿势站于身高计平板上,枕部、臀部和足跟三点紧靠标尺,身高计水平尺紧贴头顶,测量值单位以厘米 (cm)表示;体重:测量前应将体重计校正到零点,受检者脱鞋立于体重计踏板中心站稳,测量值以千克 (kg)表示。
统计学处理 用Epi 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对于审核无误的调查问卷,采用双录入法进行数据录入和整理。用SAS 8.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采用卡方检验对不同组间率进行比较,检验水准取α=0.05。对家庭平均月收入或支出、房屋类型、交通以及通讯工具和饮水来源等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家庭财富指数来反映家庭经济状况[7]。采用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性别、年龄别数据标化患病率。
结 果
一般情况 最终实足年龄为18~80岁并具有完整体格测量数据的3017人被纳入分析,其中男性1048人,占34.7%;女性1969人,占65.3%。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为 (50.1±11.6)岁,其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 (51.1±12.1)岁和 (49.5±11.4)岁。平均受教育年限为 (6.8±3.7)年,其中男性为 (7.8±3.3)年,而女性为 (6.2±3.8)年。调查人群的平均BMI为 (22.9±4.2)kg/m2,其中男性为(23.0±5.5)kg/m2,女性为 (22.9±3.2)kg/m2。调查对象中汉族居民占99.9%。
不同性别年龄组的超重、肥胖率 调查地区男性和女性的BMI均值在不同年龄组各不相同,其中男性在40~49岁年龄组,女性在50~59岁年龄组具有最高的BMI值。调查对象超重和肥胖的粗患病率分别为27.9%(标化率为23.4%)和5.9%(标化率为5.4%),超重肥胖比为4.7∶1。男性的超重、肥胖标化率均高于女性 (24.7%比22.8%、7.5%比4.5%)。此外男性在50岁之前各年龄段的肥胖率均高于女性,而在50岁之后则是女性高于男性。男性的超重和肥胖率分别在30~39岁和18~29岁年龄组最高 (32.7%和11.1%),而女性的超重和肥胖率分别在50~59岁和60~69岁年龄组最高(29.8%和8.8%)(表1)。
不同性别超重率的社会人口学分布特征 在调查的9个乡镇中,龙江镇居民的超重率最高 (33.6%),武乡镇居民的超重率最低 (18.0%);男性的超重率在9个乡镇之间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19.68,P<0.05),龙江镇最高,武乡镇最低;各乡镇中女性超重率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 (χ2=13.44,P=0.098)。在婚男性的超重率显著高于未婚/离异/丧偶男性 (χ2=6.39,P<0.05)。无论男女,超重率均随着家庭财富指数的增加而增加。男性的超重率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而呈增加趋势 (χ2=22.36,P<0.01),而女性则相反,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2,P=0.85)(表 2)。
不同性别肥胖率的社会人口学分布特征 男性肥胖率最高的为铺镇,最低的为武乡镇;女性肥胖率则是龙江镇最高,河东店镇最低,两者的地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8.23,P=0.41;=3.76,P=0.88)。男、女性的肥胖率在不同的家庭财富指数中的分布不同,但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25,P=0.20;=2.92,P=0.23)。女性的肥胖率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呈下降趋势,而男性则是小学文化程度的人群肥胖率最高,高中文化程度的肥胖率最低 (表2)。
表1 不同年龄、性别平均BMI以及超重和肥胖患病率Table 1 Mean BMI and the prevalences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each age group by gender
不同性别超重/肥胖率的社会人口学分布特征男性的超重/肥胖率在各乡镇中的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 (χ2=24.27,P<0.01),其中最高的为老君镇(58.7%),最低的为武乡镇 (18.4%);不同乡镇之间,女性的超重/肥胖率的差异尚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15.45,P=0.05)。在婚男性的超重/肥胖率显著高于单身男性 (χ2=8.83,P<0.01)。男性的超重/肥胖率随着家庭财富指数的增加呈显著上升趋势 (χ2=28.12,P<0.01);女性亦如此。女性的超重/肥胖率随文化程度的提高呈下降趋势;而男性则是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群的超重/肥胖率最高,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最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24,P <0.01)(表2)。
讨 论
本文利用陕西省汉中农村居民健康调查的资料对汉中市农村居民超重肥胖患病现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汉中农村地区居民超重率为27.9%(标化率为23.4%),肥胖率为5.9%(标化率为5.4%),二者均高于2002年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农村地区的结果 (15.6%和4.6%)[8],与1998年陕西汉中农民超重率 (14.8%)[9]相比,近乎增加了一倍。该地区超重肥胖比值为4.7∶1,说明该地区的肥胖率还有很大上升潜力,如果不加以控制,肥胖率将会大幅上升,将成为影响该地区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30~49岁人群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均是男性高于女性,50~59岁之后则女性高于男性,这与2002年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结果相似[10]。由于农村劳动力的男女分工明显不同而且农村女性对身材和健康的认识也与城市女性有所不同[10],因此应当将中青年男性和中老年女性作为重点人群进行研究。
汉中农村地区超重肥胖的另一特征为家庭财富指数较高的人群中超重肥胖率较高,这与国内大多数研究一致[11-12]。可能是由于随着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善,一方面是食物的选择更加丰富,脂类及动物性食品等高能量食物的摄入增加;另一方面是活动减少,本研究中的家庭财富指数是对各种家庭耐用品进行主成分分析而得来,因此家庭财富指数越高则该家庭拥有的消费品等越多,如电视、电话、汽车等,这些商品的普及可能会造成人群体力活动减少,而静息活动时间增加,从而造成肥胖。
表2 超重、肥胖的分布特征Table 2 Distribution of subjects with overweight/obesity Hanzhong,Shaanxi,2010
该地区文化程度高的人群肥胖率较低,有国内外研究表明:由于文化程度越高,对于健康知识的接受和健康干预的依从性越高,越倾向于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肥胖率较低[13-15]。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超重和肥胖率在该地区的总体特征是男性高于女性,40~49岁之前超重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随后则呈下降趋势;在婚人群的总超重肥胖率高于未婚/离异/丧偶者;家庭财富指数较高者其超重和肥胖率均较高;文化程度高者,超重率高而肥胖率低。
本研究提供了汉中农村居民超重肥胖的最新现况调查数据,由于肥胖是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和生活习惯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疾病,而此次调查的横断面设计,故不能确定肥胖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但是根据大量的文献报道,采取正确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多吃水果蔬菜,降低饱和脂肪的摄入量,增加运动量等综合措施可有效降低超重肥胖率的发生,从而有效地预防相关心血管疾病的发生[9-14,16]。
[1]Ferreira I,Twisk JW,van Mechelen W,et al.Development of fatness,fitness and lifestyle from adolescence to the age of 36 years determinants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in young adults.The amsterdam growth and health longitudinal study[J].Arch Intern Med,2005,165(1):42-48.
[2]杜松明,李艳平,房红芸,等.不同类型肥胖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关联的比较[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0,31(6):626-632.
[3]Parr CL,Batty GD,Lam TH,et al.Body-mass index and cancer mortality in the Asia-Pacific Cohort Studies Collaboration:pooled analyses of 424519 participants[J].Lancet Oncol,2010,11(8):741-752.
[4]Finucane MM,Stevens GA,Cowan MJ,et al.National,regional,and global trends in body-mass index since 1980:systematic analysis of health examination surveys and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with 960 country-years and 9.1 million participants[J].Lancet,2011,377(9785):557-567.
[5]刘爱东,张兵,王惠君,等.1997~2009年中国九省区成人体质指数分布及变化趋势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11,27(3):167-170.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 (节录)[J].营养学报,2004,26(1):1-4.
[7]Filmer D,Pritchett LH.Estimating wealth effects without expenditure data-or tears:an application to educational enrollments in states of India[J].Demography,2001,38(1):115-132.
[8]李立明,饶可勤,孔灵芝,等.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7):478-483.
[9]武阳丰,周北凡,陶寿淇.我国中年人群超重率和肥胖率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1):11-15.
[10]武阳丰,马冠生,胡永华,等.中国居民的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39(5):316-320.
[11]薛白,逄增昌,鲍国春.青岛市居民超重与肥胖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5):585-586.
[12]杨金秀,王姣锋,付鹏钰.农村社区肥胖患病率的分布及其危险因素—PolyPLIN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7):1248-1250.
[13]马立芳,郭红卫,何霭娜,等.成人超重和肥胖的危害及影响因素分析[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7,24(4):375-378.
[14]李红,黄华玲,赵惠芬.福州市鼓山镇居民超重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9,17(1):72-75.
[15]McLaren L,Auld MC,Godley J,et al.Examining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ocioeconomic position and body mass index in 1978 and 2005 among Canadian working-age women and men[J].Int J Public Health,2010,55(3):193-200.
[16]Mozaffarian D,Hao T,Rimm EB,et al.Changes in diet and lifestyle and long-term weight gain in women and men[J].New Engl J Med,2011,364(25):2392-2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