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城市档案局强力推进档案信息化纪实

2013-08-08盐城市档案局江苏盐城224000

档案与建设 2013年1期
关键词:盐城档案局档案馆

徐 冲(盐城市档案局,江苏盐城,224000)

成功晋升为国家一级档案馆,数字档案馆室一体化平台投入试运行,盐城市档案馆正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劳动密集型走向技术密集型,而这仅仅是拉开了盐城市档案局强力推进档案信息化科学发展的序幕。近年来,盐城档案人深刻认识到现代档案管理与服务出路在信息化,没有馆藏资源的数字化,没有信息存储的安全化,没有信息服务的网络化,无异于新形势下的“刀耕火种”。在新一轮信息化浪潮面前,盐城档案人抢抓机遇、后来居上、强力推进、积极作为,用扎扎实实的举措全力推动盐城档案信息化“弯道超越”。

它山之石可攻玉

为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进一步规范信息化管理,更好地拓宽信息化工作的思路,提高信息化水平,2012年盐城市档案局先后组织相关业务处室人员赴苏州、常州和扬州等地考察档案信息化工作情况。考察人员通过实地察看、工作座谈、观看视频介绍和现场演示,详细了解先进地区的档案信息化的有效做法。这些省内档案信息化标杆无论是发展理念,还是具体操作都有大量成熟、典型的例证值得学习借鉴。他们信息化起步早、理念新、措施实等成功经验让考察人员深受启发和鼓舞。考察学习不仅让大家看到了差距,更看到了希望。盐城档案人就是这样在学习中更新理念,在更新中创新思维,用开拓性思路,务实性举措,谋划具有盐城特色的档案信息化之路。

四项措施促发展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念是行动的指南。市档案局在认真调研先进地区信息化工作成功经验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以申创国家一级档案馆为契机,以数字档案馆建设为重点工程,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落实四项措施,全力推进档案信息化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注重投入。市档案局专门成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徐晓明局长任组长,王明友副局长任副组长,办公室和技术保护处为领导小组成员,为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组织保障,并举全局之力,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投入。

二是落实规划,统筹发展。档案信息化涉及资源配置、部门协作、信息共享、网络建设等诸多问题。市档案局立足长远,把握全局,根据国家档案局和省档案局的信息化发展规划编制了《盐城市档案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并出台分步实施的具体计划和方案,明确“十二五”期间各个阶段档案信息化工作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把馆藏档案数字化作为常态性工作来抓,以档案信息网络建设和档案信息数据库建设为重点,力争3年内全面建成数字档案馆室一体化平台。

三是组织培训,提高能力。市局不仅注重引进专门的计算机人才和复合型人才,还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形式多样的档案信息化业务培训,特别是加强了对计算机知识与技术、信息开发技术、网络技术等方面内容的培训,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为档案信息化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四是细分任务,明确责任。按照制定的实施方案,分解档案信息化工作任务,将与档案信息化有关的条件保障、基础业务、开发利用等工作任务分配到各处室,明确各自的责任,做到工作任务、责任处室、责任人“三落实”,使“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手上有任务”,确保以较高质量完成信息化的各项工作任务,建立信息化的长效工作机制。

化蛹成蝶求突破

随着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文件急剧增加,市档案馆不仅要保护好传统载体的档案,还要管理好档案电子数据,更重要的是原来使用的单机版档案管理软件已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档案需求。因此,市档案馆迫切需要整合一个便民、权威、严谨、统一的档案管理利用平台,以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档案服务。面对盐城档案信息化暂时滞后的情况,市档案局克服资金紧、技术人员缺乏的困难,审时度势,下定决心,采取以点带面的发展方式,以数字档案馆室一体化平台建设为切入点,打通信息化发展的瓶颈。

市档案局规划的数字档案馆室一体化平台包括数字档案馆业务管理系统、集中式数字档案室管理系统、多媒体档案管理系统三个子系统。该软件平台不仅完整包含信息采集、档案管理和档案利用,同时还整合了电子文件的归档与管理,以文档一体化和馆室一体化为核心,实现了电子原文批量挂接、档案存储数字化、档案管理标准化和档案利用网络化服务等功能。软件平台已经过三轮系统测试,自2012年9月正式上线试运行以来,促使市档案馆的管理与服务实现了四个转变:由档案信息的分散自主管理向集中统一管理转变;由纸质保管为主向纸质与电子同步保管转变;由档案目录索引逐步向全文索引转变;由手工实体借阅为主逐步向网络化档案信息服务方式转变,进一步提高了档案馆室工作效率和现代化水平,促进了公共档案服务能力拓展,实现了党政机关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全面发力显成效

软件平台初步建成。已完成导入案卷级目录100491条,文件级目录1409201条,挂接压缩制成的P D F全文232345条,数字转换纸质档案约130万页,并严格按照江苏省地方标准《文书档案文件级目录数据库结构和交换格式》规范建设了援建档案、基建档案、人事信息、审计档案、总会计档案、印章档案等多个专题数据库。多媒体档案已上传照片2408幅,视频487分钟,新建档案宣传教育、档案春秋、黄海明珠魅力盐城和援建视频档案4个多媒体专题数据库。有效保护了档案原件,方便了档案查询利用服务。

基础建设快速跟进。市档案局内部建成局域网、连入电子政务网、接入互联网,并实现“三网”的严格物理隔离。新增多台高性能服务器和存储设备,改善了信息化建设的网络条件和硬件环境,为信息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安全保障日趋完善。市档案局通过建立《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暂行办法》《档案综合应用系统用户帐户管理制度》《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等制度,落实安全保密责任,提高档案安全保密机制的执行力。并继续加大安全平台的建设力度,利用磁盘冗余技术避免因为单点物理损坏导致的数据丢失,安装正版网络杀毒软件并配备硬件防火墙,保障服务器不受病毒的危害。对已形成的各种电子数据,在做好定期、异机和离线备份的同时,积极开展与省馆捆绑做好异地备份工作,确保不出安全问题。全面实现市档案局的环境设施、管理制度、业务规范和运作机制朝着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砥砺奋进再扬帆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一方面,档案信息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是建立在档案数字化扎实基础上的系统工程,同时档案信息化也不是某一个部门能完成的工程,需要全员参与,集思广益,多部门协同配合。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内容在不断丰富,需要在探索实践中不断完善。我们档案工作者要统一认识,加强研究,把握时代的脉搏,积极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在继续认真巩固创建国家一级馆成绩的基础上,为创建5 A级数字档案馆和档案室而努力奋斗。

面对新起点、新目标、新征程,盐城档案人将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团结奉献、进位争先”的盐城档案精神,坚持档案信息化引领档案事业科学发展,进一步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加大档案信息资源的集聚和整合力度,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开放,构建更加完善的档案服务利用体系。以“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勇气,砥砺奋进再扬帆,奔向档案信息新时代。

猜你喜欢

盐城档案局档案馆
从盐渎到盐城——盐城命名记
非遗盐城
三个关键词,读懂盐城这座城!
雷厉风行 立即落实已蔚然成风
——省档案局馆及时传达省直机关作风建设推进会精神
云南省档案局办公室关于表彰2018年度《云南档案》优秀通联组及发行先进单位的通报
“东方湿地之都”——盐城
省纪委驻省委办公厅纪检组到省档案局扶贫点监督执纪检查
全省部分档案馆新馆掠影
全省档案系统先进集体名单(50个)
2015年度《云南档案》优秀通联组发行先进单位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