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云与吴江的情缘

2013-08-08王来刚范红明苏州市吴江区档案局江苏吴江215200

档案与建设 2013年1期
关键词:吴江陈云姐姐

王来刚 范红明(苏州市吴江区档案局,江苏吴江,215200)

陈云1972年写给松陵镇革委会的亲笔信

在苏州市吴江区档案馆中,保存着陈云在建国初期和20世纪70年代初处理家事的一组珍贵信件,其中两封是中财委办公室、秘书室先后写给吴江县长的,一封是吴江的回函,另有一封是陈云的亲笔信。这些书信篇幅不长,涉及的事情也不大,但处处体现出陈云在处理家事方面的高风亮节。

第一封信是1952年10月27日发出的。发信者署名是中财委办公室,写给吴江的“县长同志”。信中写道:“中财委陈主任的姐姐陈星,是前年来北京后,因不习惯这里的生活而回家的。回家后,据说县政府对她很照顾,谢谢你们。解放以后,陈主任曾通过现任苏南行署主任管文尉同志转给她一些钱,接济她的生活。以后来北京住了一个时间,便回吴江了。请你们查一下,每月接济陈星多少钱(或多少米),已经接济了多少次。陈主任讲,现在补贴增加了,干部家属不必再要公家接济。请你们至十二月份起,即停发陈星的接济费用,不必客气。以后由陈主任自行帮助解决。盼你们即早复一回信,至盼!”

同年11月28日,中财委秘书室又发一信:“吴江县长同志:我们于上月廿七日寄去一信,请于十二月份起停发陈主任(陈云同志)之姊在你县所领的家属优待费,但至今尚未接到回信。因陈主任现在供给较前提高,所以提出应自己补助其姊。但究竟过去每月由县政府补助多少,请即告知。并请即告处理情况,为盼!”

1972年8月23日,陈云在北京给吴江县松陵镇革命委员会亲笔回函。信中说:“你们一九七二年八月六日给我姐陈星的信收到。我姐姐正在病中,此事由我作主,如果我姐姐有零星家具存在凌文英家中,可以都按凌文英财产处理办法一概交公。专复并致敬礼!”

从短短的信件中我们可以看出陈云重亲情,关心亲人的生活,但不感情用事,处理家事公私分明,慎重对待。

陈云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陈云出生在青浦练塘镇。陈云在家中排行老二,陈星大他8岁。由于陈云出生时家境贫寒,父母劳作辛苦,年幼的陈云一直由姐姐照看。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好穿的,姐姐总是让给这个弟弟。不幸的是,陈云2岁时,父亲便在贫病交加中去世。两年后,母亲也因生活重负,一病不起,撒手人寰。好在依靠做裁缝和经营小生意的舅父廖文光照顾,姐弟俩的生活尚能勉强艰难度过。1915年陈星和当地一商店的小职员结婚,定居在与青浦毗连的吴江县城松陵镇,生活上一直比较困难。陈星当时居住在松陵盛家厍的沈家花园,主人是沈少富,凌文英是沈少富的填房。

中财委办公室1952年写给吴江的信

建国初期的陈云,身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家庭经济状况却是中共中央最高领导层中比较有名的困难。陈云很讲亲情,关心姐姐的生活,尽管自身的经济条件并不宽裕,他还是通过他人转给陈星一些生活上的资助,并两次把陈星接往北京住下。1950年初,为便于照顾,陈云把陈星接到北京居住。可是陈星不习惯在北京的生活,在北京呆了6个月后,又回到吴江。此后,陈云仍一如既往地关心着陈星的生活,继续对她资助。

建国初期国家干部采用供给制,后又改为低水平的包干制,陈云没有余力照顾亲属的生活。陈云通过当时的苏南行署领导转交给陈星一些接济。按照上级领导指示,吴江民政部门便从1949年12月至1950年 3月,1950年10月至 1952年11月接到中财委办公室信函时止,共给陈星1800斤大米的接济,平均每月60斤大米。对于地方政府对姐姐的照顾,一开始陈云并不知情,知道情况后立即进行干预,委托中财委办公室正式提出拒绝照顾的要求。陈云为革命和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由地方组织给予他有困难的亲属一些优待,于情理上也说得通。但是陈云对家庭小事不马虎,认为照顾姐姐的生活是他个人的事,不能由国家来承担。

“文革”开始后,陈云不再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副主席,并被下放到江西一工厂“蹲点”。1972年4月回到北京,参加国务院业务组工作,在党内一直保留着中央委员身份,仍是党和国家的高级干部。当时吴江县松陵镇的凌文英因家庭出身等一些原因,财产将被没收。陈星有家具寄存在凌文英家,松陵镇革委会便于1972年8月6日给在北京的陈星写了信。陈星正在病中,无法自己处理此事。姐弟情深的陈云当然不会坐视不管,他代姐姐作主做出的决定是“都按凌文英财产处理办法”,不留余地、无条件地“一概交公”。他对最基层的乡镇一级组织给他姐姐的来信亲笔回信,可见他对基层同志的尊重和对事情处理的慎重。

陈云故居在练塘镇下塘街95号,是陈云出生时的所在地。历史上青浦的练塘(原名章练塘)地区曾经是湖泊低洼地区,称为“三泖”:圆泖、大泖、长泖。在这一地区逐渐形成陆地以及被开发的过程中,包括吴江在内的周边几县都组织围垦,这里成为几县的土地(俗称飞地),自唐至明一直属苏州府的吴江县、长洲县管辖。清雍正二年(1724年)后归吴江县、元和县、青浦县合辖,元和县县丞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曾移驻练塘镇。长洲、元和分别是今苏州高新区和工业园区的范围,历史上一度属于吴县。

中财委秘书室1952年写给吴江的信

宣统元年(1909年),清有关部门颁布了《府厅州县地方自治新制》。练塘人邹铨(字亚云,又字秉衡,柳亚子同学、南社社员)向江苏省地方自治筹备处上书《请将章练塘镇之元、江二邑地归并青浦事》,以章练塘地属元和、吴江两县,而四周都是青浦县境,壤地插花,不便行政,要求按照《自治章程》第三条有关合并数县、十三条以小并于大的条文,将章练塘地方划入青浦。这个提案最终被通过,经三县会勘后,于宣统二年(1910年)将元和县属的东吴下乡颜安里28都的11个图,吴江县属的澄源上乡12都的1个图、久泳乡29都的2个图割隶青浦县。

练塘当时为吴江县的飞地,属于分湖巡检司(即原久泳乡)管辖,至1910年才划归松江府青浦县。从这个意义上说,陈云出身时的籍贯是吴江,陈云也是吴江人。

猜你喜欢

吴江陈云姐姐
加州鲈“遇冷”!端午节后市场疲软,吴江大量出鱼冲击多地市场
Cлово месяца
My plan for new term
向陈云学习锤炼“笔力”
娘做的面
娘做的面
认识“黑”字
TransitivityandCharacterization:AnalysisonDickinTenderisTheNight
Gait analysis of patients with resurfacing hip arthroplasty compared with metal-on-metal bigfemo-ral-head tot ip psy
巧手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