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交通主枢纽汽车客运南站建设

2013-08-06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3年1期
关键词:用房南站换乘

聂 华

(南京市公路运输管理处,江苏 南京 210011)

1 概述

京沪高速铁路全线纵贯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和上海等省市,全线总长约1 300 km,共置24个车站,其中北京南站、天津西站、济南西站、南京南站、虹桥站作为始发终到站。

作为发展南京综合运输体系的先行者和实践者,南京交通主枢纽南站建设是个重要的切入点,交通主枢纽南站汇集了4条国家、区域铁路干线,形成3场15台28条客运线的大型铁路枢纽,建成后不仅构成南京至上海、杭州、合肥、芜湖等城市的“一小时快速铁路网”,形成南京至济南、郑州、南昌等地的“两小时快速铁路网”,还实现南京与北京、武汉等城市“三小时直达”。

南京交通主枢纽南站的建设,同时需满足铁路客运、公路客运、城市轨道交通、公交车、出租车、社会车辆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为一体的“无缝”、“连续”、“零换乘”要求。该枢纽建成后将成为规模位居亚洲前列的综合交通主枢纽站。

汽车客运南站是交通主枢纽南站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枢纽西北侧,规划定位为一级站,建成后将成为南京汽车客运主站,替代现有中央门客运站,为南京市新的公路客运中心之一,汽车客运南站的建设,既要重视站场的硬件建设,更要重视综合管理与信息服务系统和管理机构组织的软件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系统技术和先进管理方式,提高枢纽的运营和管理效率,结合机构设置和建设管理,提升客运交通的服务水平,真正实现“无缝”、“连续”、“零换乘”的目标。

2 场站建设

2.1 南京交通主枢纽站

南京交通主枢纽南站,位于南京主城与东山新市区的结合部,占地约66.67 hm2,建筑面积40万m2,主站房建筑面积28万m2。为努力减少换乘距离,枢纽对内部功能模块进行了科学合理设计,交通主枢纽南站设置了地面三层(局部设有夹层)和地下两层的结构(见图1)。

图1 南京交通主枢纽南站总体布置图

地面三层为高架候车层,主要为铁路候车室;地面二层为站台层,主要布置为铁路进站大厅、南北贵宾候车室及售票厅等;地面一层主要布置为出站厅、换乘广场、公路客运站、公交车站、停车场等;地下一层主要布置为地铁站厅、商业开发用房、设备用房、社会车及出租车停车场等;地下二层为地铁站台层,由站台公共区、设备用房区两部分组成。各层之间通过垂直电梯、自动扶梯、人行楼梯等实现连接,空间上大大缩短了旅客在火车、长途客车、公交车、出租车、地铁等之间的换乘距离。

2.2 汽车客运南站

2.2.1 总体布置

汽车客运南站是南站交通主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南京市汽车客运的主站,位于交通主枢纽南站的地面一层。其中南北广场的中部为面宽156m的铁路出站厅及中央换乘广场,东西两侧各210 m宽的场地内,布置有汽车客运南站站务用房及到发场、公交车、社会车、出租车车场等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及规划预留的长途车、公交车预留场地。所有公共交通设施通过东西侧的南北向站区路对外组织交通。

汽车客运南站总体布局按站场分离的原则布设,分到发场、整备场和规划预留地三个部分,整备场和缓冲区用地位置已相对稳定,整备场位于枢纽主体建筑外西北方向站西二路与站北路交叉口西北角,规划预留地位于枢纽地面层西北角小循环道路西侧(见图2)。

图2 南京汽车客运南站分区布置图

2.2.2 场站布局

地面一层:面积为5 806 m2,主入口面向北广场,同时考虑到旅客换乘长途车的便捷性,在西换乘广场设置出入口。首层主要由售票区、候车区和辅助功能用房区组成。辅助功能区主要布置为旅客服务的公共卫生间、办公用房及消防控制室等功能。

地面二层:面积为5 453 m2,主要功能与地面一层相同,由候车区、售票区和旅客服务用房组成。旅客通过设置在地面一层的垂直交通设施到达该层候车,检票后通过扶梯下至地面一层上车。

地下一层:为了缓解客流高峰期候车面积不足,在站务用房一层平面投影线以下设置了地下层,主要布置候车室、设备用房、办公用房及联系通道。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为6 455 m2,地铁旅客进入到南京公路客运南站站房内不需要出地面层,从而分解了地面层旅客疏散的压力,同时由于将大部分设备用房及办公用房布置在地下,使地面层最大限度地布置了候车室及为旅客服务的附属设施。

为了让旅客下车后能方便、快捷地到达铁路站房主体区域,在地下室南端设置地下联系通道。联系通道西侧与预留地连接,东侧与地下车场的东联系通道连接。

地下层夹层:主要为办公管理用房,建筑面积为696 m2。

2.2.3 到发场

公路客运到发场位于南站枢纽地面换乘广场层西北侧,东为枢纽换乘走廊、南为公交枢纽站、北为枢纽北广场、西与规划预留地以小循环道路隔开。

到发场共设置车位76个,其中到车位16个,发车位28个,等候车位32个。采用到发合一的方式,到达区位于到发场南部,车辆到达后进入到车位,旅客通过出站通道出站换乘其他交通设施;发车区紧邻站务用房布置,发车位呈“L”形布局,由于受桥梁柱网限制,车辆通过倒退方式进入发车位(见图 3)。

图3 汽车客运南站到发场布置图

2.2.4 站务用房

南京汽车客运南站站务用房位于站房南北两侧的基本站台下方。在满足于与主站房立面风格一致的前提下,主立面采用抓点式幕墙的形式,在建筑的两侧和背立面采用干挂石材和银灰色铝合金格栅片的立面处理方式,在色调上与车站建筑主色调保持一致,并且沿用主站房的立面模数。整个建筑立面简洁、大方,具有强烈的现代化交通建筑的特色。

南京汽车客运南站站务用房立面造型延续铁路南京南站的造型理念,与铁路站房一起共同形成一个整体的现代化综合枢纽立面形象(见图4)。

图4 汽车客运南站站务用房立面图

3 汽车客运南站综合管理与信息服务系统

3.1 系统服务范围和数据接口边界

3.1.1 系统服务范围

综合管理与信息服务系统的空间服务范围包括南京交通主枢纽南站站务用房、到发场、整备场和公共换乘区。

3.1.2 数据接口边界

综合管理与信息服务系统将对以下系统建立数据接口,实现数据交换共享。

3.2 系统建设的目标

综合管理与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目标为:提升站务调度水平和运营管理高效;运用多种信息发布手段,信息服务全面、到位;全面监测,实时掌握运行管理相关信息;加强信息资源互通共享,实现日常运营管理联动支持;决策科学,应急处置和安全疏散及时。

3.3 需求分析

3.3.1 服务对象

系统服务对象主要包括:社会公众;铁路、机场、地铁、长途客运、公交、出租车公司运输企业;客运场站;枢纽管理部门;交通运输行业管理部门;其它政府部门:公安管理部门、城市管理部门。

3.3.2 主要业务流程

系统日常业务流程从客运站的主要业务来分,主要包括为旅客、客运车辆和行包托运。主要业务流程为:客流流线、车流流线和行包流线。

系统应急业务流程包括安全疏散诱导与应急管理。

3.3.3 系统功能需求

系统功能需求包括:智能站务管理信息系统;枢纽日常监测与联动支持系统;站内诱导与枢纽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安全疏散诱导与应急管理系统;枢纽综合运行分析系统;信息资源规划与数据库建设;计算机网络;通讯系统;主机及存储;应用支撑软件;终端系统;配套工程。

3.4 系统建设主要内容

据南京交通主枢纽南站的建设目标和需求分析,汽车客运南站综合管理与信息服务系统将建设以下主要内容:应用系统建设;信息资源规划和数据库建设;基础网络平台;通讯系统建设;主机及存储系统建设;应用支撑软件建设;终端系统建设;配套工程建设;安全系统建设;建立健全工程建设和运营保障体系。

3.5 建设管理

系统建设管理建立以下保障系统:组织保障;资金保障;人员保障;制度保障;质量与进度保障。

3.6 运行管理

3.6.1 运行组织管理

工程建设完成后,需要长期进行运行维护管理。该系统运行维护管理所需资金,包括系统运行、系统维护等方面的经费。在系统建设投入使用后,由运营单位负责信息系统运营与维护。

系统维护工作主要包括硬件及系统平台维护、应用软件维护、数据维护等方面。

3.6.2 系统运行维护方式

根据维护工作的不同,采用不同维护方式。其中包括:硬件及系统平台的维护,应用系统和软件的维护,数据的维护。

3.6.3 相关运行维护方案

涉及硬件设备及系统平台、软件系统、数据库几方面运行维护均采取了合理方案。

3.7 人员配置与培训

3.7.1 人员配置计划

运行维护人员根据该项工程实际情况,设置专门的岗位,负责行政管理、日常监测、应急值班、数据维护、应用维护和软硬件平台维护。所需人员由维护机构统一调配,并尽量保持岗位的稳定。

3.7.2 人员培训方案

该项的实施范围比较广,项目涉及到系统平台软件,应用软件系统的使用和管理维护,系统培训分为系统管理员和普通工作人员两类,分别进行培训。

4 客运南站的管理机构组织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和江苏省政府办公厅颁发的《关于加快道路运输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进一步推进道路客运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和站运分离的工作要求,保证于2011年6月30日京沪高铁南京南站同步开业、同步营运,南京市交通运输局按公司组建原则,及时筹建了《南京汽车客运南站有限公司》。

4.1 公司类型

南站公司为有限责任公司。

4.2 出资人

南站公司由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南京小红山汽车客运站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和现经营将撤除的汉中门站、中华门站、马群站、下关站和桥北站等5个客运站(含雨花管理点)的4家客运企业(江苏金陵交运集团有限公司、南京交运集团有限公司、南京江海集团客运有限公司和南京联运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不引入其他投资主体。

4.3 出资方式

南京小红山汽车客运站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以投资建设的客运场站作价出资(注册验资时,暂以货币资金注入)。四家参股企业均以货币资金出资。

4.4 组织结构

南站公司将依《公司法》建立现代企业法人组织结构,并实行董事会与经营层的分离。

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会由所有投资人(全体股东)组成,是公司的权力机构,依照《公司法》行使职权;董事会设7名成员,监事会设7名成员。

经营层:经营管理层是公司执行机构,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公司设站长1名,副站长2~4名。

党组织:鉴于南站公司国有资本的绝对控股地位,南站公司作为国有企业管理,建立党组织,并设立书记1名。书记为南站公司主要负责人之一。

5 结语

南京交通主枢纽南站是全国第一个立体“零换乘”的综合客运枢纽,也是亚洲规模前列的铁路综合枢纽。作为交通主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汽车客运南站,2011年6月30日开始运营至今,实现了城市客运交通与城际交通、轨道交通等不同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达到了各种交通间的“零换乘”目的。

实践证明,汽车客运南站的建设站场、综合管理与信息服务系统、管理机构组织的建设,顺应了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提高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的效率,提升了城市服务功能,加快城市化进程,强化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城乡统筹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促进南京交通向更高层次又好又快发展。

猜你喜欢

用房南站换乘
剧场扩声技术用房建筑技术条件的研究
孝南站SFM编码电路设计缺陷分析处理及建议
神池南站视频监控系统方案设计
东航武汉分公司综合用房钢结构监测与分析
天津地铁红旗南路站不同时期换乘客流组织方案研究
北京南站行车公寓给排水环保节能设计要点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三线换乘形式研究
重庆轨道交通换乘站大客流组织探索
北京地铁最复杂换乘点——军博站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