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田径快速力量性项群竞争格局与我国的战略抉择

2013-08-06尹继林

体育教育学刊 2013年2期
关键词:项群世锦赛奖牌

尹继林

(钦州学院 体育学院,广西 钦州 535000)

世界不同地区在文化、政治、经济、自然和种族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不同国家甚至不同地区的竞技优势运动项目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世界田径锦标赛(以下简称“田径世锦赛”)是世界最高级别的田径运动赛事,奖牌分布情况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各个国家或地区在不同项群的总体水平和实力。基于此,本研究以第1~13届田径世锦赛快速力量性项群奖牌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勾勒出田径快速力量性项群的发展格局及未来走势,以期为我国在该项群的规划和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也为我国在该项群的发展取得突破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历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快速力量性项群8个项目(跳高、撑杆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铁饼、标枪和链球)的奖牌分布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系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30余篇以及有关书籍5本,并搜索国际田径联合会网站和历届世锦赛相关网站,提取了大量的有关信息及数据。

分别利用Microsoft Excel 2003和SPSS16.0对提取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并绘制成图表。

1.2.3 逻辑分析法

对搜集的相关文献资料和统计处理的数据结果,结合专业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运用比较与模拟、归纳与演绎以及分析与综合的方法阐述世界田径锦标赛快速力量性项目竞技格局的演变状况。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田径世锦赛快速力量性项群奖牌分布特点

迄今为止,田径世锦赛已成功举办了13届,所产生的580枚快速力量项目奖牌共被56个国家(地区)的运动员分享,其中193枚金牌分布在35个国家(地区),197枚银牌分布在40个国家(地区),190枚铜牌被47个国家(地区)的运动员瓜分。由于社会、历史、文化、经济、地理、种族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各大洲竞技实力不尽相同,而奖牌的分布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地域特征、性别特征、项目属性特征以及分散化特征。

2.1.1 地域特征

由表1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田径世锦赛快速力量性项群奖牌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欧洲与北美洲奖牌数之和占该项群奖牌总数的90.18%,其中欧洲占70.52%,金、银、铜三类奖牌数分别占相应奖牌总数的65.29%、73.60%、70.52%,显示了雄厚的竞技实力;虽然北美洲以19.66%的奖牌持有率仅次于欧洲,但其奖牌总数不及欧洲的三分之一,且各类奖牌数量均无法与欧洲匹敌;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美洲的快速力量项目竞技实力与欧洲和北美洲相比均处于极低水平。世界田径锦标赛快速力量性项群竞技实力排序为:欧洲>北美洲>亚洲>大洋洲>非洲>南美洲,表现出了较强的区域不平衡性。

2.1.2 性别特征

不仅是中国,当前全球车市都在减速。今年9月份,美国、欧洲、日本的汽车销量也均为负增长,在亚洲具有代表意义的日韩两国,汽车销售也同样乏力,销量同比分别下降2.0%和17.2%。因此,对于中国车市的数据波动,不妨多一份淡定,相关企业与其呼吁政策刺激,不如自身练好“过冬”本领。

通过表1对各洲男、女运动员所获奖牌数量的统计发现,田径世锦赛快速力量性项群奖牌具有明显的性别特征。欧洲共获得该项群金牌126枚(男子64枚、女子62枚)、银牌145枚(男子71枚、女子74枚)、铜牌138枚(男子69枚、女子69枚),表现出男、女项目均衡发展的特点;北美洲共获得金牌49枚(男子33枚、女子16枚)、银牌36枚(男子26枚、女子10枚)、铜牌29枚(男子23枚、女子6枚),表现为明显的男强女弱的??特点;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男女项目表现为相对均衡的特点;大洋洲则表现为女强男弱的特点。

表1 田径世锦赛快速力量性项目各类奖牌分布情况

2.1.3 项目属性特征

表2是田径世锦赛快速力量性项群不同类别项目奖牌分布的情况。统计数据表明,欧洲投掷项目金牌、银牌和铜牌数量比跳跃类项目分别多20枚、17枚和18枚,表现为投掷项目竞技实力强于跳跃项目的特点;北美洲跳跃项目金牌、银牌和铜牌比投掷项目分别多23枚、10枚和13枚,表现为跳跃项目竞技实力高于投掷项目的特点;亚洲和大洋洲表现为投掷项目占优势,而非洲和南美洲则在跳跃项目中表现出一定的优势。可见,田径世锦赛快速力量性项群奖牌分布具有鲜明的项目属性特征。

表2 田径世锦赛快速力量性项群不同类别项目奖牌分布情况

2.1.4 分布特征

第1届赫尔辛基世锦赛产生的39枚奖牌被14个国家(地区)的运动员获得,其中获得金牌和银牌的国家均为6个,获得铜牌的国家9个,而第13届大邱世锦赛共产生该类项群奖牌48枚,被29个国家(地区)的运动员瓜分,其中8个国家获得金牌,获得银牌的国家12个,而获得铜牌的国家有15个。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快速力量项目奖牌日趋分散,快速力量项目实力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国家表现出夺取奖牌的实力,三种奖牌分散程度表现为:铜牌>银牌>金牌,而各类奖牌国家数递增幅度表现为:奖牌>铜牌>银牌>金牌。

2.2 世界田径快速力量性项群竞争格局

2.2.1 田径快速力量性项群竞技优势区域分析

纵观历届田径世锦赛(见表3),欧洲自第7届田径世锦赛以来所获快速力量项目奖牌数量表现出快速下滑态势,特别是第13届所获奖牌数量创历届新低,且获得奖牌的国家数量表现出明显增多的倾向。根据研究需要,将欧洲划分为东欧、北欧、南欧、西欧和中欧5个部分,表4表示竞技优势区域中不同地区田径快速力量性项群奖牌分布及国家数量统计情况。对表4数据的进一步统计表明:东欧和中欧所获该类项目奖牌分别占欧洲总数的39.12%和32.76%,占据了欧洲竞技空间的61%~82%,构成了欧洲整体竞技实力的主要部分,而南欧、北欧和西欧三个区域的竞技实力相对较弱。

表5表示历届田径世锦赛快速力量项目比赛中,竞技优势区域国家获得奖牌数量的统计情况,为便于研究(以免重复统计),将发生分裂的国家在前3届中获得的奖牌按照独立后的国家名称进行统计,如前苏联和捷克斯洛伐克;将发生合并的国家按新的国家名称进行统计,如德国。从该表统计数据不难发现,欧洲传统竞技优势国家包括:东欧的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北欧的芬兰、瑞典和挪威;南欧的意大利、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西欧的英国、法国和荷兰;中欧的德国、捷克和波兰。其中东欧的俄罗斯和中欧的德国竞技实力最为雄厚,而两者的竞技发展历程表现出了极强的连续性。

2.2.2 田径快速力量性项群竞技次优势区域分析

由表3可见,作为田径快速力量性项群竞技次优势区域,北美洲所获奖牌数和获奖牌国家数均表现出了微弱增多的趋势,该现象提示北美洲的整体竞技实力有所提高。而通过表6进一步分析发现:北美洲传统竞技优势国家为美国和古巴,而该区域竞技实力的提高主要表现为具备冲击奖牌实力的国家数量增多,包括加拿大、巴哈马和巴拿马等,另外美国由第1届世锦赛斩获的8枚奖牌到第13届的6枚奖牌,表现出一定的下滑倾向,而古巴则相反。

表4 竞技优势区域中不同地区快速力量性项群奖牌分布及国家数量统计

2.2.3 田径快速力量性项群竞技弱势区域分析

田径世锦赛快速力量项目竞技弱势区域主要包括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该区域获奖牌的国家数量由第1届的2个迅速增加到第13届的10个,而所获奖牌总数则由第1届的2枚增加到第13届的11枚。这一现象提示,该区域在田径快速力量性项群的竞技实力得到了快速提高,然而南美洲和非洲的竞技发展过程所表现出的非连续性,充分说明经济弱势区域竞技实力的提高主要以亚洲和大洋洲为主。

表5 竞技优势区域国家获得快速力量性项群奖牌数量统计

表6 竞技次优势区域和弱势区域国家获得快速力量性项群奖牌数量统计

表6统计数据表明,竞技弱势区域竞技实力的快速提高主要表现为具备冲击奖牌实力的国家数量的增多,中国和日本于第13届表现出了微弱的竞技领先地位,澳大利亚、南非和新西兰竞技实力逐渐提高并趋于稳定,暂时没有任何国家崛起并在该项群保持绝对实力。

2.3 世界田径快速力量性项群格局走势及我国的战略抉择

2.3.1 世界田径快速力量性项群格局走势

随着该项群的多元化发展,竞技优势国家(地区)面临着次优势国家(区域)和弱势国家(区域)的强烈冲击,俄罗斯、德国和美国三足鼎立的格局被打破是极为可能的,今后对于该项群奖牌的争夺将更为激烈,这也预示着该项群将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但对奖牌分散程度的分析发现“新锐”国家更多的表现出拥有对铜牌和银牌进行竞争的实力,且由于弱势区域国家竞技水平发展较为缓慢,要彻底改变该项群竞技格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各大洲田径快速力量性项群的竞技格局将会沿着以下4个层次发展:欧洲为第一层次,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北美洲为第二层次,巩固现有优势并缓慢提高;亚洲和大洋洲为第三层次,相互交错发展并迅速提高;南美洲和非洲为第四层次,仍将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

2.3.2 我国田径快速力量性项群发展的战略抉择

田径快速力量性项群曾是我国的竞技优势项群,但近几年出现了相对停滞甚至衰退的局面,严重波及我国田径运动的持续发展。

首先,从世界田径快速力量性项群格局的动态变化实际来看,我国迫切需要制定该项群发展的重点和规划,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采用整体延续渐进式发展的模式,局部使用理性决策式发展模式的策略,也即整体渐进,局部突进,以渐进带突进,以突进促渐进。

其次,优化战略布局,坚持发挥自身技术风格和借鉴国外先进训练方法相结合的路径,巩固和加强女子铁饼和链球等传统优势项目,以优势项目带动潜优势项目和弱势项目,以女子项目带动男子项目,进而达到整体水平的提升。

然后,实时关注田径快速力量性项群竞技优势区域的发展动态,加强学习交流与合作,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理念,学习先进执教经验,树立培养复合型教练员的长远目标,提高教练员执教水平,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追求技术创新和训练理念的改革。

最后,确保“精兵”之路与后备人才培养并举并重,着力巩固和放大体教结合和科学育才效应,以打造精兵为导向和抓手,扎实推进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输送工作,进一步深化运动项目的社会化、市场化进程。

3 结论

(1)世界田径快速力量性项群奖牌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性别特征、项目属性特征以分布分散化特征。其中地域特征表现为欧洲>北美洲>亚洲>大洋洲>非洲>南美洲,而奖牌分布分散化程度表现为铜牌>银牌>金牌。

(2)欧洲作为田径快速力量性项群的竞技优势区域,东欧和中欧构成了其竞技实力的主要部分,而东欧的俄罗斯和中欧的德国实力最为突出;作为次优势区域,北美洲竞技实力的提高表现为具备冲击奖牌实力的国家增多,其传统优势国家为美国;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为竞技弱势区域,其中亚洲和大洋洲竞技实力相对突出。

(3)随着田径快速力量性项群多元化发展的深化,竞技优势国家(区域)面临着次优势国家(区域)和弱势国家(区域)的强烈冲击,由于弱势区域国家竞技水平发展较为缓慢,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该项群格局将会继续沿着欧洲第一层次、北美洲第二层次、亚洲和大洋洲第三层次、南美洲和非洲第四层次的方向发展。

(4)我国迫切需要制定田径快速力量性项群发展的重点和规划,优化战略布局,采用整体渐进,局部突进,以渐进带突进,以突进促渐进的战略,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加强学习交流与合作,不断追求技术创新和训练理念的改革,确保“精兵”之路与后备人才培养并举并重,深化运动项目的社会化、市场化进程。

[1]尹继林.快速力量型田径运动员身体形态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1(7):27-29.

[2]史友宽,杨改生.历届奥运会金牌分布与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抉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12):32-34.

[3]邵金艇.第29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运动员组成结构与奖牌分布特点的分析与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2(3):13-14.

[4]陈海燕.广州亚运会奖牌地域分布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11):23-25.

[5]张疆之.快速力量概念及训练方法释义[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31-32.

[6]胡伟.现代化的模式选择——中国道路与经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81.

[7]倪霓.后奥运时代大型田径赛事竞赛组织模式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2(6):7-10.

猜你喜欢

项群世锦赛奖牌
爵士啦啦操“跳跃类难度”动作运用分析——以2019年啦啦操世锦赛前六名为例
首枚奖牌!
星问答
那枚来之不易的奖牌
项群训练理论的广泛应用
运动员知识能力培养的项群特点
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的竞技特点与训练要求
最多观众的世锦赛伦敦田径世锦赛10天卖票70.5万张
技战能主导类轮换攻防性项群的竞技特点与训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