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覆盖方式对大棚春绿芦笋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2013-08-02杨新琴陈能阜卢钢施星仁
杨新琴,陈能阜,卢钢,施星仁
(1.浙江省种植业管理局,杭州,310020;2.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3.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4.湖州市吴兴金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不同覆盖方式对大棚春绿芦笋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杨新琴1,陈能阜2,卢钢3,施星仁4
(1.浙江省种植业管理局,杭州,310020;2.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3.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4.湖州市吴兴金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以三年生芦笋格兰德为试材,研究了单层白色地膜、谷壳和三层覆盖(稻草+鸡粪+谷壳)的增温效应及对大棚春绿芦笋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层白色地膜覆盖平均可提高地温2.65℃,促进绿芦笋提前萌芽出笋,使采笋期提前18 d左右,绿芦笋产量和产值比对照(不覆盖)提高40.54%和61.14%,增产增效显著;但谷壳覆盖和三层覆盖对绿芦笋的采笋期、产量和产值均无显著影响,且地温比对照低;另外,3种覆盖方式对绿芦笋的一级笋率均无显著影响。
绿芦笋;地面覆盖;地膜覆盖;谷壳;鸡粪;生长;产量
芦笋,又名石刁柏(Asparagus officinalisL.),为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绿色或白色嫩茎供食用。芦笋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是一种重要的功能型蔬菜,被誉为“蔬菜之王”及“世界十大名菜”之一[1]。浙江种植芦笋始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生产白芦笋,作为加工罐头的原料,出口欧美各国。1992年后,浙江省芦笋产品以绿芦笋为主,经冷藏保鲜、速冻出口,并逐渐供应国内市场。受南方多雨天气影响和栽培技术水平限制,尤其是茎枯病的流行严重影响了芦笋的产量和质量,制约了芦笋生产的发展,芦笋种植面积曾一度下降。设施避雨及留母茎栽培技术为芦笋生产取得高产高效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近年来,浙江芦笋生产快速发展,据浙江省蔬菜生产信息监测体系统计,2012年全省芦笋种植面积2 780 hm2,产量6.25万t,比2008年增长了1倍,设施化、规模化基地不断涌现。但目前芦笋上市期主要集中在3~5月、6~7月和10月,而11月至翌年2月基本无芦笋上市。因此,采用多种栽培形式,延长绿芦笋的上市期,对实现芦笋周年供应、提高芦笋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研究了大棚芦笋栽培畦不同覆盖方式的增温效应及对绿芦笋嫩茎萌发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丰富大棚绿芦笋栽培形式,早春促发,延长芦笋采收期,从而为提高芦笋种植效益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供试芦笋品种为格兰德(Grande),试验在湖州市吴兴金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基地内三年生的盛产期芦笋地块进行,于2008年4月20日播种,2008年5月26日定植,每棚4畦。第2年开始采收芦笋。试验共设4个处理,采用单个大棚内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各大棚内每个处理重复3次,共有3个大棚,共36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30 m2(5 m×6 m),单行种植,行距1.5 m,株距30 cm。4个处理如下,处理1(CK),不覆盖;处理2,单层白色地膜覆盖;处理3,谷壳覆盖处理,覆盖厚度10 cm;处理4,稻草+鸡粪+谷壳多层覆盖处理,第一层4 cm厚稻草隔土,第二层3 cm鸡粪覆盖,第三层4 cm谷壳覆盖。
2011年11月5日覆盖大棚薄膜与内棚薄膜保温。全面清理芦笋田块表面,打碎泥块,翻挖松土,并施入有机肥。栽培畦覆盖处理前2 d,浇足水分。芦笋栽培畦不同覆盖方式处理的时间为2011年12月12日。从覆盖后10 d起,每天9:00分别测定不同覆盖条件下地下10 cm土层的温度和棚内最高、最低气温。记录不同覆盖条件下绿芦笋的开始采笋时间和小区每天采笋数量、嫩茎质量、平均直径(离基部5 cm处)和嫩茎平均高度,每次采收后各小区计产,至翌年4月春芦笋采收完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覆盖方式的增温效应
由图1可以看出,单层白色地膜覆盖(处理2)的地温最高,试验期间平均地温达21.09℃,比对照增温0~7.33℃,平均增温2.65℃;谷壳覆盖(处理3)的平均地温为14.30℃,比对照减少-1.33~9.33℃,平均降温4.14℃;而采用稻草+鸡粪+谷壳多层覆盖(处理4)的平均地温为15.19℃,比对照减少-1.5~ 8.67℃,平均降温3.25℃。试验结果表明,单层白色地膜覆盖的增温效果最好,而谷壳覆盖和稻草+鸡粪+谷壳多层覆盖阻挡阳光直射土壤,造成土壤温度上升缓慢,地温低于对照。
2.2 不同覆盖方式对芦笋生长、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单层白色地膜覆盖和三层覆盖均使芦笋提前出笋,从而使其采收期提前,其中以前者效果最明显,比对照提前了18 d,谷壳覆盖不能使采收期提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单层白色地膜覆盖的单位小区平均采笋数量448根,显著高于其他三者,比对照多48.34%,其他2种覆盖方式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单层白色地膜覆盖的小区平均春笋产量20.18 kg,折合每1 hm2产量达到6 725 kg,显著高于对照与另外两种覆盖方式,比对照产量高40.54%。而采用谷壳覆盖及三层覆盖处理的嫩茎产量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收获芦笋的嫩茎直径和一级笋率虽然对照较高,但与3个处理均无显著差异。
图1 不同覆盖方式对地温及气温的影响
表1 不同覆盖方式对芦笋早春生长和春笋产量的影响
表2 不同覆盖方式对早春芦笋采收量和效益的影响
2.3 不同覆盖方式对早春芦笋采收量和效益的影响
从表2可看出,单层白色地膜覆盖的芦笋前期收获数量、质量和产值分别是对照的 6.48、7.65、7.65倍,其他2种覆盖方式是对照的1.39~1.66倍;单层白色地膜覆盖的芦笋中期收获数量、质量和产值分别是对照的1.41、1.40、1.40倍,其他2种覆盖方式均低于对照。因早期芦笋售价较高,芦笋单层白色地膜覆盖的总产值比对照提高61.14%,而其他2种覆盖方式早期产量较低,因而产值均显著低于对照。表明单层白色地膜覆盖能有效促进芦笋提前萌芽、采收,且显著提高春笋产量和产值,尤其是提高前期产量和产值,但对收获的嫩茎粗细和一级笋率无影响;谷壳覆盖和稻草+鸡粪+谷壳多层覆盖能提高芦笋收获前期的数量、质量和产值,但总产量、收获的嫩茎粗细及一级笋率与对照均无显著性差异。
3 结论与讨论
近年来,运输等成本上升制约了远距离流通,加上贸易技术壁垒、通关成本上升等原因使芦笋出口受阻,难免出现量多价降现象,尤其进入旺采期后,芦笋集中上市,价格急剧下降,甚至不足以支付采收开支,导致价贱伤农,市场风险增大。因此,利用保护设施使芦笋早春提前萌芽生长,提早采收上市,对绿芦笋增产增收、均衡供应具有重要意义[2,3],小拱棚覆盖芦笋比不作任何覆盖的提早约11 d采收[2]。
本试验在覆盖大棚薄膜与内棚薄膜保温的基础上,研究了单层白色地膜覆盖、谷壳覆盖和稻草+鸡粪+谷壳三层覆盖对棚内土壤的增温效应及对大棚绿芦笋早春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栋大棚内单层白色地膜覆盖提升地温(地下10 cm土层)的效果最为明显,可使地温平均增加2.65℃,从而促进芦笋的萌芽和生长,使采笋期提前18 d,春季采笋数量提高48.34%,春笋平均产量提高40.54%,平均产值提高61.14%,特别是前期收获数量、质量和产值分别是对照的6.48、7.65、7.65倍。许多研究表明,地膜覆盖有促进作物生长和增产的效果。黄浅等[4]研究表明,地膜覆盖后辣椒生育进程加快,开花坐果期提前3~5 d,总产量增加了26%~32%。肖艳松等[5]、王敏等[6]研究表明,地膜覆盖能促进烤烟、玉米生长,提高玉米营养生长阶段的干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也有研究表明,地膜覆盖能加强保墒效果,提高水分利用效率[7],在日光温室条件下,辣椒水分利用效率是对照的2.09倍[8]。而三层覆盖对地温的增温效应不明显,对提前采笋期、提高产量和产值的效果均不明显,这可能是因为覆盖物未构成相对密闭的环境,热量散失快,且覆盖物阻挡阳光直射土壤,从而使土壤增温较慢有关。
从本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在芦笋栽培畦覆盖白色地膜,可有效促进大棚绿芦笋的早春生长,从而实现提早采收上市,提高春笋产量和效益。浙江一带畦面地膜覆盖的时间以12月中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为宜。地膜覆盖前,提前半个月以上盖好大棚与内棚薄膜保温,覆盖地膜前1~2 d畦面灌水。根据需要提前准备草帘、无纺布等防寒覆盖物,地膜覆盖后,管理人员要勤观察温度变化,地表温度不宜超过25℃,白天应注意通风调节棚内气温,当棚内气温在22℃时开始进行通风,夜间注意防寒保温,以确保棚内气温不低于5℃,防止幼茎出土后受冻害。芦笋幼茎顶膜时应刺破地膜使其自然生长,3月中下旬气温回升时揭除地膜。因地膜覆盖后春芦笋采收时间提前,芦笋春母茎留养时间可提前至3月中下旬,同时应注意防止倒春寒对春母茎的影响。
[1]张秀昌,张爱莉.芦笋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农业科技,2008(6):5-6.
[2]乜兰春,王梅,刘杨.不同覆盖方式对绿芦笋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3):59-61.
[3]谭亮萍,贺超兴,戴雄泽,等.我国芦笋栽培及采后贮藏加工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蔬菜,2011(10):1-9.
[4]黄浅,钱健康,刘杰,等.不同种类地膜覆盖对辣椒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长江蔬菜,2011(4):36-38.
[5]肖艳松,李晓燕,戴兴武,等.稻草覆盖和地膜覆盖对烤烟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08,21(5):1 262-1 264.
[6]王敏,王海霞,韩清芳,等.不同材料覆盖的土壤水温效应及对玉米生长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1,37(7):1 249-1 258.
[7]曹玉军,魏雯雯,徐国安,等.半干旱区不同地膜覆盖滴灌对土壤水、温变化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J].玉米科学,2013,21(1):107-113.
[8]吴兴,梁银丽,郝旺林,等.覆盖方式对温室辣椒结果期生长和水分利用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19(1):54-58.
Effects of Different Mulching Methods on Growth and Yield of Green Asparagus in Greenhouse in Spring
YANG Xinqin1,CHEN Nengfu2,LU Gang3,SHI Xingren4
(1.Zhejiang Management Bureau of Planting Industry,Hangzhou 310020; 2.Zhejia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3.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Biotechnology,Zhejiang University; 4.Huzhou Wuxingjinnong Ecological Agriculture Co.,Ltd.)
Taking triennial green asparagus cultivar Grande as material,we studied the warming effects of three different soil surface mulching methods on the growth and yield of green asparagus in greenhouse in spring.The results showed that,covering with single white plastic film,the soil temperature was increased by 2.65℃,and the harvest time was 18 days earlier,in addition,the yield and benefit of green asparagu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40.54%and 61.14%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control treatment(no surface mulching).But the harvest time,yield and benefit of the two treatments,rice husk mulching and rice straw+chicken manure+rice husk muchling,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ith those of the control,and their ground temperature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The three mulching treatments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first-class spears ratio of green asparagus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control.
Green asparagus;Soil surface mulching;Plastic film mulching;Rice husk;Chicken manure;Growth;Yield
S644.6
A
1001-3547(2013)24-0031-03
10.3865/j.issn.1001-3547.2013.24.011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12B04)
杨新琴,女,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蔬菜产业管理和生产技术推广,E-mail:xqyang9981@sina.com
2013-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