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口迁移的案例思考——以在巴西的日本移民为例

2013-08-02浙江省温州市第四中学325000卢成树

地理教学 2013年5期
关键词:人口迁移巴西移民

浙江省温州市第四中学(325000) 卢成树

人口迁移相关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行为条件是“举例”,其内涵是教学情境的设定指向需要通过“举例”。笔者审视湘教版教材认为其内容素材选择是以多个例子说明主要的几个原因。例子之间是并列关系,表述简单,可视为运用演绎法解释了各个因素。笔者对“举例”的前限定词理解为尝试运用一个渗透诸多因素的完整案例。在平时素材的收集中整理了日本一个多世纪移民巴西形成的案例文本,对比有以下的思考。

一、感悟背景式情境

为学生提供简化的四段文字材料,教学过程是按时间序列分布在各个环节之中。

材料一:

自19世纪后期起,日本政府开始通过向海外移民来减轻国内过多人口的压力,甚至将其作为一项军事辅助手段予以支持和鼓励,巴西成为日本政府指导下有组织向外移民的目的国之一。

日本向巴西的移民大致分两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初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第二阶段是从1953年到1973年。

材料二:

大多数日本移民主要来源于日本西南地区,最多的是广岛、熊本、福冈与冲绳,他们在移居国选择职业时往往会考虑自身的优势,尽量与农业相结合,甚至种植从家乡带来的作物。一直保留了日本的饮食习惯与文化习俗。70%的日裔生活在巴西圣保罗,12%生活在巴拉那州。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起,日本的经济迅速繁荣。由于日本与巴西之间社会生活水平的巨大差异,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日本出现了大规模的巴西日裔移民潮。他们在日本的工资收入换算成美元后,远高于在巴西的技术工人的工资,甚至那些巴西专业人士也难望其项背。

材料四:

许多日裔家庭更愿意将子女送往日本留学深造,进入巴西的日本新移民,主要是那些已在巴西定居立业的日本侨民回乡迎娶的“日本新娘”。

笔者认为这是一个真实故事的讲述,总体上可以了解日本移民巴西的历史概况,学生能整体上感受,可以“身临其境”,对接下来的学习和问题思考是有直接影响的。在教学实践中最先呈现材料一,问题设计为“概况材料中影响日本人口迁移的原因”。学生思考的线索只能从文字材料获取,找出“政府组织”、“战争”等具体原因,再进一步概括成政治因素。

学生能“听故事”,进行“故事思考”。日本人口迁移巴西有兴起、高潮、停止、再兴起的特征。两国间移民的方向、规模、目的伴随背景的变化。以材料四为例,八十年代以来,两国间迁移原因既有娶妻、深造,也有学习足球。材料信息丰富,设计的问题是“概括此阶段两国间人口迁移的因素”和“为什么移民后代要回到日本”。第二个问题的思考空间较大,材料中提到两国经济差异,由此可以开展讨论发达地区与发展中地区的经济差异。许多学生能以“日本好在哪些方面”展开联想,以此对教材中推拉理论作说明。深入一点,人口迁移到另一个地区有主导因素,必须具体分析,而且各阶段的主导因素在变化,日本移民的迁移行为早期以政治因素为主,少数是经济因素,后期更多为经济因素,尤其是年轻人群体,也有家庭婚姻的社会因素等。另外迁移可以是双向的。

二、渗透地理学能力

在材料二中提到日本移民主要来自西南地区,巴西圣保罗是最大的移民聚居地,因此笔者设计的教学问题是“从地理角度说明巴西为什么能吸引日本移民居住下来?”。此环节中学生思考的时间最多,是预设的教学高潮。为了帮助学生,笔者没有立即直入主题,而是将此问题分解成几个步骤。

在黑板上板图日本和巴西的海陆位置和包含经纬度的绝对位置,辅佐多媒体课件展示图1和图2。材料如下:

图1 熊本气温降水

图2 圣保罗气温降水

学生思考的线索是学会判断降水柱状气温曲线图,再用语言表述其中的地理意义。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移民对类似的气候特点以及在气候影响下的其他自然要素更容易适应。马上展示图3以及介绍日本和巴西的地形特点,图3中食物图片为日本的天妇罗,而后小组合作探究填写表1的相关内容。

图3 巴西人口密度

表1 迁出地与迁入地对比

学生不但要从已有知识调动出整体性原理中自然因素包含气候、地形、水文等,还需要课外的饮食知识和不熟悉的农业知识,从地理位置、气候和自然资源优势进行两地比较。笔者提示天妇罗最早是葡萄牙人传入日本,这三国是有共同点和联系的。使用图3的意图是尝试从身边的深受自然环境影响的现象引导认知,那就是为什么日本移民能像在日本一样轻松做出天妇罗?再有通过语言介绍巴西历史和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提取巴西人口密度图信息,学生能从土地、渔业、矿产、气候、人口等方面展开探究。日本移民能带来先进的农业技术,巴西地广人稀,劳动力不足。

本环节设计的意图在于学生最后能从“各自的优势”和“两地的相似”来说明,发挥学生比较技能、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表格中设置自然资源的考虑是农业区位因素是在后续的第三章才开始学习,因此从知识的前后联系出发用自然资源代替,显然学生能从自然资源按属性分类快速找到问题切入点。

课标中并未规定多个因素的教学顺序,本环节材料归纳起来就是自然环境因素。在设计本环节中遇到的疑惑是同组老师议课时认为没有必要花这么多时间去深入一个自然因素。笔者认为人口迁移因素并不难理解,但只是将其作为知识进行设计,可能错过了技能、过程与方法的习得与深化的机会。这个环节设计是基于地理能力和学科特点的。

最后设计了开放性问题,主要针对社会经济方面谈谈两国间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表2)。

表2 两国间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

三、提升人文性关怀

日本移民是背井离乡,历经千辛万苦才到了巴西,他们在本国大都是失去土地,粮食不足养活全家的农民,他们的迁移行为是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不管是在哪个时期。在适当时机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假如你也是移民大军中的一员,你迁移的原因是什么?从哪里迁移到哪里?由于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中全家都在海外做生意或者就要出国的不在少数,许多学生都愿意分享自己或者家庭的故事,并能按题意要求重点说明迁移的原因。在请了几位学生讲述后又提问总结这几位同学所说的迁移原因主要集中于哪些方面。学生的表现是十分精彩的,还能联系热播电视剧《温州一家人》。笔者抓住生成,顺利完成了由学生自己举例说明人口迁移原因的预设。丰富了案例的内涵,整个环节氛围热烈,学生明白了其中的人文性、生活性。

综上所述,笔者对人口迁移采用了案例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主要以国际人口迁移为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用经历、感悟、渗透取代说教、记忆、分离。

猜你喜欢

人口迁移巴西移民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人口迁移》教学设计
签证移民
巴西战舞
Immigration移民
2014巴西世界杯赛程
“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设计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内容详析
“人口的迁移”教学设计(中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