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借鉴 探索前行“学苏”时期的小学地理教科书评介(非人教版)*——以1953年《高级小学适用地理》整理为例
2013-08-02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430079李家清方赛军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430079) 李家清 方赛军
地理教科书始终是学生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学习资源。教科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受到科技发展以及地理学科研究水平的制约,表现出特定的时代印记。梳理百年来我国地理教科书的发展脉络是一项意义重大而又艰巨的任务。本文是继“1949~1952年过渡时期”之后的“1953~1957年学苏时期”,以1953年《高级小学适用地理》整理为例,以期勾画出该时间段内地理教科书的编写思想、编写背景以及编写特征等。
一、《高级小学适用地理》的出版与使用
1953年到1957年,我国地理教科书处于学习苏联经验、在摸索中前进的阶段。出版与使用的地理教科书非常少,主要有表1所示四套。其共同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整体框架上,主要是模仿苏联地理教科书的结构和逻辑体系;第二,在呈现方式上,以文字叙述为主,书中仅有“图像”“问题”“作业”“注解”等栏目;第三,在内容选择上,侧重于地理概念、地理数据、地理原理及地理规律的表达;第四,在印刷排版上,限于当时的经济与社会状况,纸张质量较差、图像较为模糊。
表 1953~1957年出版的非人教版主要地理教科书
通过对教科书的编者构成、出版社情况以及发行量等的综合比较,东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高级小学适用地理》在当时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该书由刘松涛、惪頫、黄雁星、项若愚等编写,全套分为三册,第一册1953年1月第1版,印数为1—850000册;第二册1952年6月第1版,印数为1—550000册;第三册1953年第1版,印数为1—235000册。三册书的封面图如下所示。
图1 《高级小学适用地理》三册封面
二、《高级小学适用地理》的编写思想与依据
1953年1月1日,开始执行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全民投入经济建设的高潮中。这一时期,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经济制度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榜样作用。同样,我国的地理教育也深受苏联影响,除此之外,还受当时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作用。
1. 政治经济:趋于稳定的大环境
1953~1957年,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在政治和经济领域展开了一系列重大变动和变革。政治上,1954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及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使得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上,1957年时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以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农村经济也经历了从以农民个体所有制向农业合作社所有制过渡的经济体制变革,实现了农业合作化。政治制度上的逐步稳定和经济上的有序改造发展为地理教科书的编制发展提供了保障。
2. 地理学科:走向发展的大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社会安定、经济复兴,为地理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950年中国地学会与中国地理学会合并组成新的中国地理学会。1953年召开合并后的中国地理学会第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推选竺可桢为理事长。竺可桢关心地理学各个领域的学术交流活动。此后,我国地理事业的规模和队伍迅速发展,20世纪50年代各省、市、自治区陆续成立了地理学会。
此外,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老一辈地理学家竺可桢、黄秉维等的带领下,在全国广大地理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比如,竺可桢、黄秉维等人主持的《中国综合自然区划》提出了中国的自然地域分异理论。又如,在青藏高原隆起及其影响等方面,也有新的进展。
3. 教育文化:逐渐明确的大方针
从当时我国基础教育的状况来看,经过1949~1952三年的过渡,新中国的教育虽有所发展,但整体质量较低。为了使基础教育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和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服务,党和国家从以下方面调整了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针,为教育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教学计划方面,1953~1957年这几年时间中,国家共颁布了五个教学计划,大幅削减了教学时数,并且首次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劳动技术教育课;在课程设置方面,由于“五年一贯制”的实施遇到困难而不得不回到“四二”制,于是教育部于1953年8月颁布了《小学“四二”制教学计划》(草案);在教学大纲方面,1953年小学“五年一贯制”停止实施而实行“四二”制以后,教育部开始制订“四二”制小学各科教学大纲工作;在教材方面,1953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教育工作时,就决定“必须抽调大批干部编教材”的方针。随后,国家从各方面抽调各学科的专门人才充实到人民教育出版社等机构,进行新教材的编写工作。
三、《高级小学适用地理》的体系结构
1. 详略有别的内容构成
本套教材的绝大部分内容为中国地理,涉及到的世界地理所占比重很小。
第一册与第二册介绍中国各个省区以及一些重要城市的基本概况,具体有行政区划范围、地形、气候、农业、工业、矿产、港口等内容。包含的地区有:北京、东北区、辽东省、辽西省、吉林省、松江省、黑龙江省、热河省、东北区的直辖市、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天津市、山西省、 绥远省、陕西省和西安市、甘肃省、宁夏省、青海省、新疆省、山东省、苏北行署区和苏南行署区、上海市和南京市、皖南行署区和皖北行署区、浙江省和福建省、台湾省、河南省、湖北省和武汉市、湖南省、江西省、广东省和广州市、广西省、川东、川西、川南、川北和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西康省、西藏。第三册,前一部分按区位要素对中国地理进行分述,分别介绍了我国的地形、山脉、河流、气候、碳业、农业、森林畜牧和渔业、工业、交通、沿海的港湾等。后一部分对世界上的一些大洋和大洲作简要的描述,涉及到的大洲有亚洲、大洋洲、欧洲、非洲、美洲。
2. 清晰明了的逻辑体系
本套地理教科书的内容编排体系清晰,逻辑结构合理。总体上,中国地理地位突出,内容表述简洁概要。教科书首先以区域为依据对中国各省市地区进行概述,再以地理要素为单位来描述中国自然地理环境,最后以较小的篇幅梳理世界上主要的大洲和大洋。具体到章节时,依然规范明确,例如,第一册第三章东北区总论:“东北地区包括辽东、辽西、吉林、松江、黑龙江、热河六省,沈阳、抚顺、本溪、鞍山、旅大五个市。东北人民政府设在沈阳市。全区面积八十八万六千九百平方公里,人口四千一百六十万。”随后从地形、气候、农业、矿产、港口、工业等区位条件来具体分述。
3. 稳定有效的栏目设置
本套地理教科书以章为单位,每一章通常由正文、图像、注解、问题、作业五种栏目构成。栏目数量相对较少,但每一章基本上都有涉及。
正文,是教科书的核心部分,所占篇幅最大。主要是对地理概念、地理数据、地理景观、地理原理和规律的客观描述,使学习者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构建地理学科的基本框架。
图像,是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图像数量的多少、质量的优劣对教科书具有很大的影响。该套教科书具有图像数量较少、以地图为主、采用黑白印刷的特点,对地理教学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但作用有限。
注解,往往出现在正文之后,对正文做出相应的说明和解释。如,第三册第二章我国的地形和山脉河流中的小字:“一、长江不但是我国第一大河流,而且是亚洲第一大河流。二、黑龙江不比黄河长,但因为它是中苏两国的国际河流,且上源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下游入海口又在苏联境内,所以,一般都把它列为我国的第三大河流。”
问题,本套教科书的“问题”相当于“思考题和活动题”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正文内容以及拓展课后的学习。例如,第二册第六章台湾省的“问题”如下:“一、台湾省的地位怎样重要?二、台湾省的地形和气候怎样?三、台湾省有哪些主要物产?四、台湾省现在的情形怎样?怎样赶走美帝,解放台湾?”
作业,每一章的结尾都安排有一定数量的练习题。例如,第二册第九章湖南省“作业”如下:“画一幅湖南省简图”;第三章上海市和南京市“作业”为“调查上海运销本地的各种日用品”。作业题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能够结合日常的生活实践。
4. 简单模糊的图像系统
《高级小学适用地理》三册教科书图像数量较少、采用黑白印刷,较为粗略。各种图像共计53幅,第一册20幅;第二册16幅;第三册17幅。其中地图占绝大部分,只有少量的示意图、统计图等。
图2 亚细亚洲
图3 东北西部防护林带图
四、《高级小学适用地理》的编写特点
1. 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政治倾向
在“学苏”期间,新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上上下下皆把苏联称为“老大哥”,同时紧密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反对资本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高级小学适用地理》就表现出了这样鲜明的政治色彩,突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以大篇幅的内容和歌颂式的语言描述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情况,以达到思想观念统一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同时以爱憎分明的态度来刻画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例如,在第一册第一章“伟大的祖国”中有这样的叙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世界上最伟大、最幸福的国家。我们要热爱它,保护它。”又如在这一章的开头:“苏联是我国的伟大盟邦,朝鲜、蒙古和越南三国,和我国一样,同是人民民主国家。其余诸国,都和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关系,这些国家的人民和我们保持着深厚的友谊。”
2. 强调自然地理要素,忽视人文特征
建国后我国中小学地理教科书的编写经历了由修订解放前旧课本到模仿苏联编写新课本的转变,教科书的学科性和科学性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在1953年之后的仿苏之路,由于受苏联重自然地理轻人文地理的影响,当时有一系列的自然地理学专著和地理教科书被翻译成中文在我国出版,以及一些自然地理学家如伊萨钦科等来华讲学,使得我国的地理科学也偏重于自然地理研究,地理教科书也不例外。并且对自然地理的描述主要采用要素法,以“地名+事物”的方式进行。同时,人为的将自然地理内容与人文地理内容分开。例如在《高级小学适用地理》第二册第一章主要从地理位置、河流、地形、气候、交通、农业、矿产、工业等角度来概述山东省。具体对矿产的编写如下:“矿产相当丰富,主要的有博山的煤,淄川和博山的铝土等”。人文要素则主要介绍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成就,如我国的城市和交通建设情况等。
3. 采用地方志式表述方式,缺乏地理性
该时期我国地理教科书主要采用地方志式的编写模式,内容更多的是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简单的罗列和资料的堆砌,缺乏从地理的视角加以解读。同时将中国地理知识分类过细,使内容变得冗杂琐碎,使得教科书的可读性与趣味性不强。例如《高级小学适用地理》将中国地理按照区域分为32个省、市或者区来论述,并且每一个地区按照各自然要素这一统一模式加以分述。这样的内容设置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还降低了地理教科书的教学性与典型性。
4. 突显教育教学功能,彰显学科价值
地理的教育功能不仅体现在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在思想情感上的熏陶。《高级小学适用地理》三册课本将中国地理作为学习的重点,可以使学生更好的了解祖国的基本面貌:知道祖国辽阔的领土、众多的人口、丰富的资源、团结友爱的各族人民等基本国情,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励祖国的下一代自觉地、积极地投身到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彰显出地理学科的人文情怀和实践价值。从这一点上来说《高级小学适用地理》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高级小学适用地理》的评鉴
1953~1957年这段时期在学习苏联的基础上,我国新编的地理教科书并不多,尤其是小学阶段。东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高级小学适用地理》,该套丛书体现了当时教科书的编写水准,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1. 地位与价值
第一,发行量大、使用范围广。作为当时的主流教科书,《高级小学适用地理》第一册第1版发行850000册之多、第二册第1版有550000册、第三册第1版有235000册;第二,教科书的内容选择出现了“人地关系”的萌芽,在谈“地”的同时对“人”有所涉及;第三,教科书的编排设计具有一定的多样性。以文字叙述为主的同时,附加有图片、作业、问题等;第四,教科书的编制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有所考虑。《高级小学适用地理》三本书的内容设计以分—总式展开,先分区介绍,再以要素形式进行总体叙述,使得教科书具有一定的启智性和可学性;第五,教科书在借鉴的基础上加以吸收与改进。虽然以苏联为参照,但在此基础上结合了我国当时的国情国策,体现了为生产生活服务的学科价值,也为后来地理教科书的编制做了有益的尝试。
2. 问题与纰漏
由于1953~1957年我国地理教科书的编制仍处于一个学习模仿的起步阶段,也有诸多的不足之处。例如教科书内容的选择过于琐碎、趣味性有待提高,呈现形式仍较为单调,教科书的交互性与引导性不足,教科书的教学性主要表现在知识上,忽略能力的培养,教育性则侧重于爱国主义的培养,轻视自然情感熏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