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

2013-08-02邓翠芸王德民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年12期
关键词:人际医学院校心理素质

邓翠芸 王德民

近年来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各类调查、研究采用的测量工具主要为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但SCL-90中包含的一些因子成分很难确定是否属于心理素质的内容,因此所测查出的心理健康状况能否较好地反映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成为一个疑问。华南师范大学郑希付、罗品超在2005年用自编量表《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对全国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研究,得出了较为可靠的数据,但该研究中没有涉及医学生的样本。医科大学生既有一般大学生的共性,又有其特殊性。本文希望通过较严密的调查方式,采用信效度较高的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选取较有代表性的样本,对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专业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进行研究,一方面可以填补全国数据中医学类的空白,另一方面通过与全国性数据的对比也可以为本校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素质教育措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中药学院、护理学院的5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有效问卷379份。其中:男生145人,女生234人;城镇居民159人,农村居民220人;独生子女78人,非独生子女301人。

1.2 方法

1.2.1 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 华南师范大学郑希付、罗品超编制,由6个分量表共139个题项(包括5道测谎题和1道效标题)组成。每个题目都采用李克特式5点记分方式,得分越高说明心理状况越好,得分越低说明心理状况越差。该量表具有良好的测量学特性,总量表的α系数为0.9639,6个分量表的 α 系数从 0.7888 到 0.8902,效标关联效度0.649[1]。

1.3 统计处理 所得数据运用SPSS 16.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和方差分析等统计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总体状况 由表1可见,总量表的平均分是3.267,显著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在6个分量表中,心理动力素质的分数最高,其次是自我意识,人际管理素质和职业能力素质分数较低。从每个分量表包含的具体要素来看,责任心和荣誉感是得分最高的两个因子,而竞争能力、学习热情、人际适应和自信心则是得分偏低的因子。

表1 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总均分与全国大学生常模对比(±s)

表1 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总均分与全国大学生常模对比(±s)

注:*P <0.05,**P <0.01,***P <0.001,下同

项 目 医学生(n=379)大学生常模(n=4030)t性格能力特征素质 3.452 ±0.394 3.680 ±0.399 -11.248***职业能力素质 3.294 ±0.397 3.766 ±0.441 -23.104***人际管理素质 3.304 ±0.448 3.417 ±0.557 -4.891***心理动力素质 3.583 ±0.421 3.487 ±0.625 4.472***学习心理素质 3.394 ±0.442 3.526 ±0.447 -5.778***自我意识素质 3.466 ±0.427 3.730 ±0.486 -11.987***总 分 3.267 ±0.330 3.595 ±0.365 -19.293***

2.2 性别状况比较 见表2。在职业能力素质分量表中,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在学习心理素质量表中,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而在总分和其他4种素质上均没有显著差异。

表2 大学生心理素质性别状况比较(±s)

表2 大学生心理素质性别状况比较(±s)

项 目 男 女t P性格特征素质 3.478 ±0.420 3.436 ±0.377 0.978 0.329职业能力素质 3.353 ±0.409 3.258 ±0.387 2.271* 0.024人际管理素质 3.334 ±0.444 3.286 ±0.450 1.011 0.313心理动力素质 3.586 ±0.429 3.583 ±0.418 0.063 0.949学习心理素质 3.322 ±0.433 3.439 ±0.444 -2.521* 0.012自我意识 3.490 ±0.426 3.452 ±0.429 0.850 0.396总平均分 3.279 ±0.335 3.260 ±0.328 0.556 0.578

2.3 年级状况比较 见表3。

表3 医学院校大学生4个年级心理素质状况比较(±s)

表3 医学院校大学生4个年级心理素质状况比较(±s)

项 目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F P总 分 3.339 ±0.339 3.310 ±0.310 3.322 ±0.322 3.357 ±0.357 0.040 0.989性格特征素质 3.455 ±0.387 3.453 ±0.380 3.486 ±0.410 3.430 ±0.409 0.230 0.876职业能力素质 3.274 ±0.410 3.278 ±0.375 3.320 ±0.403 3.335 ±0.409 0.527 0.664人际管理素质 3.259 ±0.446 3.276 ±0.429 3.345 ±0.433 3.386 ±0.484 1.605 0.188心理动力素质 3.614 ±0.409 3.580 ±0.371 3.631 ±0.521 3.507 ±0.430 1.306 0.272学习心理素质 3.448 ±0.477 3.436 ±0.453 3.279 ±0.387 3.336 ±0.397 2.760* 0.042自我意识 3.445 ±0.438 3.503 ±0.392 3.459 ±0.402 3.467 ±0.486 0.267 0.849

3 讨论

3.1 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总体状况 总体而言,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显著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与已有的研究结果相似[2]。这可能是医学专业的学习内容和方法与其他学科有很大不同,学习负担重,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困难重重[3]。各分量表和要素的得分情况与全国大学生常模基本一致,均为心理动力素质较强,人际管理素质和职业能力素质较弱,呈现出“眼高手低”的倾向。责任心和荣誉感这两个成分的量表得分最高,这说明医学院校大学生有着较强的责任心和荣誉感,而在竞争能力、学习热情、人际适应和自信心四个方面得分则较低。由于医学课程的特殊性,课业负担较其他专业重,而且人命关天,医科大学生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在学业上,这也许是导致学习毅力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的原因。

3.2 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性别状况比较 总体来讲,男生与女生在得分上无显著差异。在职业能力素质分量表中,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在学习心理素质量表中,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进一步考察各分量表,在自信心、独立性、应变能力、竞争力、决策能力要素中,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而在荣誉感、求知欲、学习毅力、进取心要素中,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其余均无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但之前国内学者的研究表明,男生的心理素质总体上优于女生。在过去受传统理念影响较深的年代,家长和社会对男生较为宽松和相对自由,使得男生在身心上得到更好的发展,在个性上更为主动,也更能适应激烈的竞争和环境的变化。相反,女生自小受到比男生们更严格的管束,她们的心理感受性更加敏感、怯懦性及忌妒性较强,情感丰富细腻,更容易产生躯体化倾向[4],因此出现女生心理素质水平比男生低的现象。但随着现代社会女性地位、待遇的不断提高,心理素质也逐渐提高,因而在总体上与男生没有显著差异。传统上,人们对在家庭或工作中承担顶梁柱角色的男性有较高的期望值,因此他们在责任心、独立性、应变能力、竞争力、决策能力要素中表现更为出色;而在荣誉感、求知欲、学习毅力、进取心要素中,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地位、待遇不断提高,但事实上女性要获得成功仍然要比男性付出更多的努力,这使得女性的荣誉感更强,更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

3.3 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年级状况比较 本研究发现,各年级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在总体上无显著差异。在学习心理素质量表上,大三学生得分显著低于大一、大二,与大四学生无显著差异。大一、大二学生告别了多年的中学生活迈入大学校门,有开展新的人生征途的想法,有较高远的抱负,向上进取。对所学的专业知识充满了好奇和新鲜感,因此表现出更高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刚从高三高强度的学习前线上退下来,仍保持较强的学习毅力。随着专业知识的不断丰富,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可能会削减;而且由于医学专业课比较枯燥,课业负担较重,学生易产生厌学情绪,导致求知欲、学习毅力、好奇心等素质的下降。

国内研究表明,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存在显著差异。①大一学生会面临更多的适应问题,大四学生则面对更多的就业压力。大三学生正好是开课最多的时候,所有临床专业课程几乎都是在这个时候开始的,学习压力最大;这时也正好是从基础学科到临床学科过渡的过程,作为一名医学生,不仅要有精深的医学知识,而且还要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及过硬的临床技术,这个时期,压力和抑郁的情感增加,心身症状普遍较严重[5];②医学大多为5年制,由于本研究只取了大一、大二、大三、大四,未取毕业班样本,是否医学生毕业班会象在其它研究中呈现的一样比其它年级学生有更多的心身症状问题尚不清楚;③大一、大四学生受到的关注更多,大二、大三受到的关注较少;④各年级样本量不平衡,大一、大二样本量较大,大三、大四样本量较少。

[1]郑希付,罗品超.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调查[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2):67-72

[2]刘琳.562名医科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2):125-127

[3]蒋春荣,章小平,蒋腊梅.医专学生心理卫生状况与生活应激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9,7(2):105-106

[4]曲素艳.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调查及心理障碍成因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6(1):109-112

[5]王渭玲、倪晓莉、钱玉燕.医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03,32(8):697-700

猜你喜欢

人际医学院校心理素质
微课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健美操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发展的逻辑起点——读《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发展战略研究》有感
微信聊天自我表扬的人际和谐管理研究
人际自立特质、人际信任与合作行为关系研究
搞好人际『弱』关系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医学院校内药用植物园规划与建设初探
青少年皮艇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探讨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