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撩开“深刻”神秘的面纱

2013-07-30杨崇国

高中生学习·高二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深刻书信段落

杨崇国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的“发展等级”有“深刻”一说,很多同学看到这个要求就懵了:“什么叫‘深刻?我能做到‘深刻吗?”你当然可以做到!

“深刻”是就文章的思想性说的,不管是记叙类的文章还是议论类的文章,“深刻”与否都表现在议论性的文字中,所以你要在议论点睛的文字上多留意。

先说一下记叙类的文章。记叙类的文章要么写人,要么记事,要么绘景,写的都是我们的视觉、听觉等感官所及,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不管你写得多么美,都谈不上“深刻”。要想“深刻”,那就得透过景、事、物的外表悟出一点人生哲理来,这就需要联想和挖掘。

比如2011年高考湖北卷的作文题《旧书》,我的一位学生说她写的“旧书”是小学时的语文课本。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小学时的语文课本能悟出什么人生哲理或者有意义的情感呢?这里有两个选项:①表达一种怀旧情绪;②表达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念。这两个选项可以作为立意吗?当然可以,但是说不上深刻。我的学生从小学时的语文课本上悟出的哲理是:小学语文课本封面活泼、插图简单精美,而内容绝大部分是引导我们培养良好的人生习惯,单纯而又美好;而现在我们的课本越来越厚了,越来越大了,知识容量也不是小学课本能比的了,但我们当年那单纯美好的品质却越来越少了。这个学生的立意相对于前两种立意来说,就深刻多了,她从小学的语文课本想到了人的品质的变化问题,想要追回那幼时的单纯和美好,摒弃现在的自私和势利。所以,这位同学的高考语文得了高分。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这么一个技巧:记叙文中的“深刻”,就是揭示所记叙、描写内容的思想意义,积极、健康,能引发人们比较深的思考。这就是“深刻”。

再说一下议论类文章。议论类文章是要说理的,我们称之为“论点”,也就是我们对一个问题的看法,这些看法分布在两个层面上,一个是统管全文的总看法(中心论点),一个是每一层次或段落的具体分析(分论点)。

有时,我们需要总看法的深刻。比如2012年湖北高考作文题。老师讲《春望》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时说“书信这种形式恐怕要消失了”。学生甲认为“这种交流方式是不可替代的”。学生乙认为“信息技术这么发达,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更便捷”,没有人再写信了。学生丙认为“即使不用笔写信,也不能说明书信消失了,只不过是书信的形式变了”。学生丁则认为改变的不止是书信,“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这个材料看上去有甲乙丙丁四个学生的说法,其实只有两个不同的角度,一个是对书信这种形式消失的担忧和反思,一个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而带来的交流方式变化的欣然认可。前一个角度是当今时代人们对科技发展的利与弊的反思,是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当然容易写得深刻。后一个角度不是说就不能深刻,而是我们不容易写出深刻。从最后已知的评分结果来看,满分作文或者优秀作文绝大多数都是选的前一个角度。

有时,我们需要一个段落或一个层次看法的深刻。在总看法基本一致的情况下,那每一个段落或层次的说理分析就成了很大的区分点,因为我们的大骨架能否成立,关键还要看我们每一个部位的血肉是否丰满。

我们看一段高考考场作文:在那一封封亲笔书写的信件里,“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之于心”充满了未被浮躁时代洪流所淹没的亲切与温馨、浪漫与希冀。寄出信件就是寄出一份美好的愿望与嘱托,然后在无尽的期待中翘首以盼鸿雁回传。在手写书信时,思考会随笔尖自由流动、延伸,深情可随字字推敲而愈加浓郁,丰富细腻的情感也会毫无拘束地流淌……文字背后浮现的面孔和情感,对一种深度情感模式的向往,曾经多么让人激动不已啊!

这里的分析说理,就把书信这种形式与厚重的文化、珍贵的人情联系在一起,一个个画面浮现在我们的眼前,一股股暖流涌入我们的心田,“深刻”就清晰可见了。

由此,我们也可以发现另一个技巧:议论类文章的“深刻”首先是中心论点的深刻,而中心论点的深刻又总是建立在对社会、历史、人生的感悟的基础上的;其次是每一个段落层次具体分析说理的深刻,这是对中心论点的深化和支撑,是骨架和血肉的关系。

说来说去,“深刻”实际上是要求我们的思想深刻,我们的思想水平提高了,我们的情感世界丰富了,我们的说理也就容易深刻了。总之,一方面,我们要掌握一些使文章深刻起来的方法;另一方面,我们还是要在平时多思考一些问题,多积累一些情感,为自己的文章能够深刻一些打下基础。

下面我们来看一篇习作,看看作者是如何让立意“深刻”的。

“酷”,原指“残酷”“程度深”“极”……可如今,中学生中也流行起“酷”来:长相英俊的“酷”,打扮时髦的“酷”,冷峻阴沉的“酷”,模仿歌星的“酷”,学习优秀的“酷”……看来,“酷”已被赋予了多个意义。那么,你是如何理解“酷”的呢?你周围有哪些“酷”的人或事呢?你有哪些“酷”的经历或感受呢?请以“酷”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我心中的酷

真正的酷是什么?

酷,英文“cool”,原意为“凉快的、冷静的、沉着的”意思。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酷的含义也在不断地扩展和延伸:某歌星唱得好听被称为酷,某影星长得漂亮被称为酷,某时尚达人穿着时髦被称为酷。不过这种种所谓的酷,只是仅仅体现在一个人的衣着容貌上,未免显得浮浅。我认为,酷不仅仅是指一个人的外在表现,更应具备一种内涵,一种能够激励人前进、战胜挫折、不畏艰难的气质和气势,这才是真正的酷。

酷之人必受人景仰。

战国时期的屈原,被驱逐流放,阅尽人间冷暖,但他仍凭着对国家的满腔热情,写下了流传千古的《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成为一代代有志之士追求理想的立世名言。因此,我们可以说,屈原的这种令人敬仰的爱国情感和为追求理想敢于牺牲的胆魄勇气,就是一种酷,它激发我们为追求理想而奋斗,为国家强盛而自豪。因此,屈原成为中华儿女景仰的对象,也成为了世界人民景仰的对象,成了世界级的“酷”人。

酷之人必点燃世人的激情。

汉代的司马迁,含冤入狱,身遭极刑,尝尽痛苦坎坷,但他身在狱中,心系天下,利用18年时间完成历史学巨著《史记》。司马迁也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而被后人称为“史圣”。因此,我们可以说,司马迁这种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和超乎常人的顽强毅力,就是一种酷,它让身处患难的人激发斗志,让遭受挫折的人重燃希望。他是中华历史上当之无愧的“酷”人。

再回到当今社会吧。2011年,我们记住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名字——吴菊萍,一个用一双柔弱臂膀托举生命的最美妈妈。在当前物欲横流、信仰迷失的时代,吴菊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人间自有真情在,信仰存于天地间。因此,我们可以说,吴菊萍的这种面对危险、挺身而出的勇敢托举,就是一种酷,它让我们重新找回了信仰,让逐渐冷漠的内心重添了爱心。她也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酷”人。

古往今来,无数事例告诉我们,“酷”的本质应该是一种美,而真正的美是存在于一个人的内心深处的,是一种能够激励人前进、战胜挫折、不畏艰难的气质和气势,这才是真正的酷。

本文从众多的“酷”中一下子抓住了最有意义的“酷”,与一般人所理解的“酷”不一样,本文的“酷”是一种精神之美,一种心灵之美。这样,立意就体现了“深刻”。在每一个部分,在对每一个例子进行分析的时候,又点出了具体的精神之美和心灵之美是什么,使文章有血有肉,丰满可感。

猜你喜欢

深刻书信段落
【短文篇】
失窃的书信
心理小测试
打分
夏天,爱情的第四段落
共 筑
一片树叶启情思
浅谈作文立意
学生写作积极思维品质的构成与培养之探索
网络思维:超越“深刻”的“浅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