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室内装饰装修的质量控制
2013-07-30石永宏
石永宏
摘 要 高新技术产业是一国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表现。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先导产业。在新疆进出口贸易额不断攀升的大好形势下,由于新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形成出口产品以初级加工为主并且贸易方式单一的低级模式。2012年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引导,科技创新资金支持创建了面向中西亚地区高新技术交易平台,利用网络新经济模式,“东联西进”促进新疆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使整个地区高新技术产业更健康繁荣发展。
关键词 高新技术 中西亚地区 市场开发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一些酒店、宾馆、娱乐场所、办公楼等工程项目的内装修标准越来越高,质量要求也更加严格。那么要想达到国家质量标准和得到业主的满意,就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质量控制工作。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一项工程质量的好坏,主要在于项目管理,更重要的是要选择好一支专业技术水平高、训练有素的施工队伍。
2.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审查时主要看设计的效果,材料的选择,施工工艺的可操作性等。
3.大面积施工前先作样板间,经甲方、监理、设计部门认可后以不低于此标准开始大面积施工。
二、把好材料关
1.图纸设计中给出的装修材料,必须先看样块,并经甲方及设计、监理认可后封样保存。
2.材料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先决条件。材料进场后,应自查三证是否齐全,不允许不合格的材料用到工程上。并对装饰材料进行甲醛释放量等其他技术指标的环保复检,经检达不到环保合格标准的材料不得使用。进行见证取样,同时严格把关材料样品同批量材料的一致性。
3.认真学习有关新材料的性能、规格及使用要求等。
三、饰面板的质量控制
1.木制饰面板的安装。检查基层是否牢固、规范,基层处理是否符合消防验收要求。先选好饰面板的纹理,同一部位、同一区域内饰面板的纹理尽可能基本一致,不上色漆的饰面板,颜色力求一致。饰面板使用前,应提前刷底漆一遍,以防饰面板污染。
2.石材板块的安装或铺贴。先检查石材幕墙的骨架,并做好隐蔽验收工作。石材板块的大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结合现场实际是否需作调整。石材板块的纹理及色差的选择是关键,这也是石材幕墙工程施工难度最大的一点。若考虑工程投资成本,石材到现场应先按预先所提料单的编号,现场排版核对,尽可能使其过渡自然,无明显的色差。石材的勾缝应用勾缝剂,调色与石材颜色接近,尽量不要用白水泥加颜料勾缝。
地面石材的铺贴宜采用干铺做法,按设计要求的图案进行铺贴。铺贴前应先对石材进行六面抗渗处理,以防止施工过程及后期水泥砂浆对石材的渗透污染。石材铺贴勾缝完毕,待干铺砂浆达到足够强度,对地面石材进行光打蜡做结晶处理。
四、油漆、裱糊工程的质量控制
1.木门、柜等木制做饰面板清漆,最好用喷枪喷,尽量不用毛刷刷,待底漆遍数达到一定程度后再罩面漆。硝基漆底漆一般在4遍~5遍,聚酯漆底漆一般为2遍~3遍。面漆的遍数视饰面板清漆的要求和手感来定,一般硝基漆面漆不低于3遍,聚酯漆面漆不低于两遍。如果设计要求喷色漆,那么,色漆一般为2遍,色漆喷完后罩面漆一遍来保护。
2.裱糊的施工。控制墙面平整及四角八线是关键,根据所选壁纸的材质选择相应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
五、石膏板天花的施工
注意吊筋主龙骨的安装审图及间距,当吊筋长度大于1m时,一定要作加固处理,以增加整体天花板的强度,防止石膏板后期出现裂缝。石膏板安装时,石膏板铺设方向及相邻板的缝隙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天花的起拱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六、完善质量记录,做好资料整理
工程项目有很大部分的内在质量和功能质量是不能通过系统测试而显示出来的,这就要靠用一些质量记录材料来证明。所以,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为了证明一些工程部位的质量状况,证明各项质量保证措施的有效运行,必须做到有完善的质量记录。这些质量记录是工程技术资料的核心。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质量保证资料的建立、收集、整理,明确专人管理,明确各阶段应做的质量检查记录和检验测试的项目和内容,以能全面说明工程项目的质量状况。要使用户通过质量保证资料,对工程的质量面貌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同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又能研究改进企业的管理。
七、要使工程尽量完善,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1.室内装修完后按《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的要求,对室内环境进行检测。
2.木制作喷漆过程中,水磨砂纸的选择适当,打磨要到位,喷色漆应派技术过硬的专业人员操作,以免喷的不均匀,影响整体效果,色漆的配制应力求统一调制。
3.木制作与石材板块或地砖交接部位,门套周边与墙纸交接部位,卫生间地面与墙周边等等,均应作打胶处理,打胶一定要颜色搭配得体,线条光滑均匀。
4.做好成品保护工作,有些成品被破坏后很难弥补。
5.通风与空调、消防、强弱电等配套工程要配合到位,并做好质量隐蔽工程的签证工作及工序交接记录,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返工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