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就业难拷问新闻教育:为何学难致用

2013-07-27冯自变

中国记者 2013年5期
关键词:考研毕业生专业

□ 文/冯自变

今年春天,就业难的呼声似乎比往年更甚。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高校的新闻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很多方面成绩喜人,但就业问题却令人担忧。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高校新闻教育现状的描述,揭示问题的实质,提出建议。

有媒体报道,201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99万人,比2012年多19万人,创历史新高。截至今年3月,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为38%,硕士毕业生不足3成,而放弃就业转而考研人数也达历年最高。中文、法律、新闻等文科专业就业率低,薪资比较低。

就业难,似乎在这个春天更加艰巨。

自1977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恢复始,中国的新闻教育可谓进入了一个发展的高峰期,在教育体制改革、人才培养、师资引进、学科创新等多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这些骄人的成绩相映衬下的就业难,却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其中的问题。以新闻专业为例,有以下几难:

难点一:师资结构不合理

教师队伍中在一线工作过的人数量较少;教师队伍的学科背景偏文学化;师资结构无法实现跨专业的融合。如果老师本身就不是“复合型”的,那么他也无法教出复合型的学生。最终结果是“两张皮”。学校请一批其他专业的老师,教社会学、教经济学,但这些老师对新闻很陌生。对学生来说,他们只是学了两种不同的专业,不知道如何去融合、如何去做复合型的新闻人才。新闻实践界强调“复合”强调了很多年,但实际情况却差强人意。

难点二:新闻专业过剩

据教育部高教司统计:1994年,全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共有66个,截至2008年,全国高校已建立的新闻传播学专业点达899个。每年毕业生由20世纪80年代的数百人增加到现在的数万人。中国新闻教育学会的一项调查显示,新闻类的专科毕业生已不再需要,能从事一般新闻记者、编辑工作的本科毕业生,需求量也已接近饱和。这样不考虑市场需求的“生产”,必然导致“产品滞销”。

难点三:课程设置的缺陷

现有的高校新闻教育的课程体系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另外还要完成实习和论文。其中公共基础课占总学时的40%左右,专业课(包括专业实习)占60%左右。专业课又细分为专业主干课程和一般专业课程,课程越开越细,但是内容重复,而对做好新闻工作有帮助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课程却严重不足。同时,没有将课程与实际相结合,没有让同学们在业务上得到行之有效的帮助。导致学生在进入工作后,后劲不足。

而在美国,进入新闻院系的学生在前两年都在外系选修其他课程,修完20门课程升入三年级后才正式开始学习和新闻相关的科目。近年来,北大、清华等已开始尝试在本科低年级不设专业,让学生接受通识教育,到高年级再定专业,让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主修新闻传播,进行专业教育,打造更具市场竞争力和更具职业水准的新闻人才。但对于大多数学校,尤其是省级院校来说,课程设置依然问题重重。

难点四:存在院校歧视

不仅媒体,不少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招聘标准中频频设置“院校条款”,有些甚至明文规定只要“211工程”“985工程”高校毕业生,非名校毕业生遭遇就业上的“院校歧视”。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劳动力市场供需不平衡,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同时,“211工程”院校毕业生绝对数量较大,客观上给用人单位“优中选优”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不少用人单位具有浓厚的“名校情结”,尤其一些政府机关和国企,“院校歧视”已经由隐性向显性转化。而相关法律法规的缺位,则助长了这种趋势。

难点五:教育经费不足

教育经费不足限制了新闻教育的发展。我国目前的新闻教育主要依靠国家划拨的教育经费来运作,经费来源比较单一,数额明显不足,有些新闻院系由于受制于资金短缺,致使好多理应开展的项目搁浅。而一些必要的新闻实验室,也无从建设。

针对这些问题,是否可以改变思路和教育理念,让困惑缠身的新闻教育有所突围。笔者从以下几点予以解析:

一、用市场细分理论,建立订单式培养

首先,市场细分化促使媒体转向专业化,专业化的媒体亟需特色鲜明的复合型新闻人才。市场细分理论最早是经济学家温德尔·史密斯提出的。它是根据构成总体市场的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特点、购买习惯,将他们细分为若干相类似的消费群体,然后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采取相应的整套市场营销战略。受市场细分论启示,新闻媒体为摆脱同质化的竞争,开始追求“专业化”特色。如前些年电视领域的“频道专业化”讨论,就是基于此。

□ 2013年3月9日,女大学生排队进入江苏省2013年女大学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参加应聘。(新华社/发)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一些媒体专业化实践的成功,为“专业化”前景提供了足够的信心。它们在相关领域的读者群中既叫好又叫座。这类专业媒体在发展过程中,深深感到传统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其次,媒体不堪同质化竞争,同样,新闻人才的培养也不堪同质化竞争。市场细分理论实际上从另一个方面提醒我们,既然不同消费者阶层和集团的需要不同,那么,投放市场的产品也应多样才能满足这不同的需求。

二、警惕研究生盲目扩招和学生对未来缺乏规划

今春的考研,被网友戏称为“史上最严考试”。但却没有因此阻挡报考者的热情,全国报考人数创下新高。某调查机构日前公布的“2013届大学毕业生流向调查”显示:三分之一被调查的本科毕业生在国内读研的第一理由是“就业前景好”,其次是“想去更好的大学”,只有不足一成的人考研是有志于科研。而从考生的报考地和报考学校来看,大城市、名校和热门专业,是考生最热衷的。据统计,北京大学等名校录取率仅为百分之十几,而全国报名录取比例约为31%。今年报考最火的专业仍然是工商管理、法律和新闻等,本科毕业后读研的学生约有三成换了专业。

全国人大代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一些研究生招生单位盲目扩大招生、部分考生对未来发展缺少规划,共同助推了考研的热潮,这种盲目性,是最需要警惕的。一方面有些大学科研机构盲目发展研究所教育,另一方面,考生在考研时没有合理规划,也没考虑研究所毕业后的就业发展,这也就促使了一些学生以“打酱油”的心态去考研,就混了一张文凭,没有提高能力和素质,导致研究生整体的贬值。

有评论称:找工作的压力永远存在,不管是本科生还是硕士生,如果对自己没有清晰的定位,如果没有做好踏入社会的勇气和准备,即便学历再高,也无法在竞争中占得先机。而“中国研究生整体贬值”的批评也值得高校和一些“唯学历论”的单位反思:我们的高校该怎样为社会输送人才?我们的社会又该以怎样的标准选拔人才?

三、把准入资格作为毕业的“底线”

自2006年起,我国已实行新闻专业资格认证制度。因此,各高校新闻院系应把能否取得准入资格,作为学生能否毕业的“底线”之一。要进一步强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就是既讲授新闻专业理论,还要引导学生形成较为宽泛的知识面;不仅重视人文科学的传授,还要努力构建学生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机结合的知识结构;不仅重视一般的新闻采编制作的能力,还要“一专多能”,使学生能够适应媒体小众化的需要;不仅传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使学生掌握持续学习、持续提高的能力。

猜你喜欢

考研毕业生专业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工作十二年后,我才去考研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