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转专业制度探讨

2013-07-26潘石仁王帅卫彦君张会梅

教育探索 2013年4期
关键词:大学生

潘石仁 王帅 卫彦君 张会梅

摘要:近年来,高校学生“混学分”现象日益增多。经调查发现,学生“专业喜爱程度”越高,“混学分”课程越少;“喜爱的课程”越多、“专业喜爱程度”越高,“对未来职业定位”越高;对专业越喜爱,绩点(学习效率)越高;等等。由此得出结论:专业的喜爱程度对学生在校学习效率、未来发展有很大影响。为此,高校应在完善转专业制度方面作出调整,以促进学生自觉学习。

关键词:大学生;混学分;转专业;选课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4-0063-04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近二十年来,我国高校关于学术自由和学习自由问题的探讨异常热烈,各高校纷纷对教学制度进行改革。例如,选课制、学分制、转专业等制度的实施都体现了高校对学生学习自由和个人学习权利的重视。但是,随着学生的自主性不断增强,各种约束力量不断减弱,特别是在高考结束进入大学后,他们突然面临无压式环境,使其迷失方向,进而出现较为严重的“混学分”现象。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显示,有66.7%的人认为,“当下大学生不认真上课现象普遍”“老师混课时,学生混学分”。

据2010年“新浪南都热点调查,有70.4%的大学新生表示很想换专业,只有8.5%的学生表示不想换专业。在想换专业的学生中有32.4%的学生表示不喜欢现在所学的专业。

结合两项调查,笔者提出疑问,“专业喜爱程度”与学生“混学分”现象是否有关联,如果有关联,在这么多学生对现在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的情况下,高校的转专业制度是否允许这些学生以转专业的方式实现“选到一个自己喜爱的专业”的诉求,我们该如何设计、并进一步完善当前我国高校的转专业制度。

笔者通过对实行完全学分制(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到了有效体现)的上海某高校学生进行调查,试图通过实证研究,探析学生“混学分”与“专业喜爱程度”的关联性,并进一步延伸到对转专业制度的思考,提出一些对转专业制度设计与完善的对策建议。

二、研究设计

笔者于2012年10月对上海某高校二三年级(该校在每一届学生大一结束后、大二开始前都会组织有意向转专业的少数本科生转专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35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22份,有效回收率为92%。问卷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是否有混学分的课程、喜爱现在所学专业的程度、现在的学习成绩与对未来工资期许的关系”等板块。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笔者还通过对上海某高校部分教师和学生的访谈,使调查的内容更加深入和具体。

三、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57.9%的学生表示在本学期有混学分课程,有15.5%的学生明确表示对所学专业不喜欢,有48.8%的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热情不高,只有38.7%的学生表示对现在所学专业有兴趣。

1 “专业喜爱程度”与“混学分”之间的关系

笔者认为,学生如果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却又不能通过转专业等方式转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去学习,则会出现“混学分”的现象。通过“是否有混学分课程”两类学生的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两类学生在“对专业喜爱程度”上是否有差异,结果发现,有混学分课程的学生对专业喜爱程度得分为3.19,没有混学分课程的学生对专业喜爱程度得分为3.47,如果显著性水平概率值p为0.003,小于0.05,拒绝原假设,即认为,有混学分与没有混学分两类学生对专业喜爱程度有显著性差异,有混学分课程的学生得分明显低于没有混学分课程的学生的得分,即可认为,“对专业喜爱程度”与“混学分”之间有显著关系(见表1)。在学生是否“混学分”的影响因素分析中,笔者还发现,“学分制”“选课制”的实施不当,现在老师“重科研轻教学”以致于课堂教学质量很差等因素都会造成学生“混学分”现象出现。

部分访谈对象认为,“学校规定的学分量太多。”“学生必修课太多。”“学校规定必修两个艺术学分,但是大部分艺术学分都是音乐课,而我根本不懂也不喜欢音乐,那我肯定是要混过去的。”“选课的时候,本来我有想选修的课,但却和必修课冲突了,为了提前修完学分,我只能退而求其次,选其他我并不喜欢的课程。”“很多上海学生为了在家里多享受两天,周一上午甚至周一整天、周五下午甚至周五一整天的课都不想选,于是把课集中在星期二三四,以致于一天的课程是从早上8:15一直上到晚上8:40,整整十二节课连着上,谁受得了?不混才怪!”“有些老师不仅给分高,而且基本不点名,不选他的课不是浪费了吗?”“大学里面的评优评奖都是和绩点挂钩的,为了高绩点,我当然会选那些比如新闻、社会学老师的课,不仅给分高,而且考试还划范围。”“很多老师上课念书,念ppt,严重挫伤我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来是二本学校,可我们的科研任务是按照重点大学的要求下达的,教学任务也那么重,造成我没时间看书及做更多的课前准备,课堂质量怎么能好?”“有些课程我想开,但是学校不让开,而有些课程我不想上,学校却安排我去上,这些课程和我的研究方向、兴趣都不搭界,我要上好这门课很难啊。”“课堂教学质量和我的职称评比及工资高低基本是没有直接关系的,我上课上得不好一般学校也不会对我怎么样。”

2 “专业喜爱程度”影响“工资期望”和“混学分门数”

“新浪南都热点调查”结果显示,40.5%想转专业的学生考虑了现在所学专业对未来就业的影响。从目前在校大学生的转专业意图来看,就业前景在学生转专业时起了风向标的作用。根据这个调查结果,笔者提出“对所学专业的喜爱程度”是否会影响学生“对未来工作薪水的期许”这一问题。由以上第一部分分析结果可知,“对专业的喜爱程度”影响学生“混学分”行为,其影响程度笔者通过各变量的相关分析,得出以下三个结论:1)“专业喜爱程度”与“毕业后对工资的期许”有关系,相关系数为0.122,呈正相关,如果显著性水平为0.05,则通过假设检验,可以认为两者之间有显著影响关系,即“专业喜爱程度”越高,对未来工资的期望值也会越高。2)“专业喜爱程度”影响学生“混学分”课程门数的多少,相关系数为-0.248,呈负相关,如果显著性水平为0.01,则通过假设检验,可认为两者之间有较强的负相关关系,即“对专业的喜爱程度越高”,学生“混学分”课程的门数越少。3)“对专业喜爱程度”影响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喜爱程度”(以“喜欢的课程门数”为量化指标),相关系数为0.349,呈正相关,如果显著性水平为0.01,则通过假设检验,拒绝原假设,可认为两者间有较强的显著性相关关系,即“专业喜爱程度”越高,学生“喜欢的课程”越多。相关系数矩阵如表2所示。

从现实意义来讲,无论是哪一类学生,毕业之后最终要面对的都是工作。鉴于此,作为一进校即“确定专业”这一制度高校是否该改革呢?在目前“入校前即选专业”的制度还无法改变的前提下,作为高教的重要场所,大学的人性化程度是否要更高?即从专业的选择层面上来讲,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重选专业这一制度是否应该得到更好的完善,笔者的答案都是肯定的。

综合以上分析结果可知,“对专业的喜爱程度”会影响“学生的职业定位”和“对喜爱课程的门数多少”等变量,据此,笔者提出疑问,“专业的喜爱程度”是否会影响学习的效率?

3 “专业喜爱程度”是否影响“平均绩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面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专业的喜爱程度”会影响学生“课程喜爱的门数”,且相关关系较强。那么,“专业的喜爱程度”是否会影响学生的整体学习效率呢?笔者通过以“上一学期的平均绩点”为因变量,以“专业喜爱程度”、“混学分”课程门数、“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为自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发现,“专业喜爱程度”显著影响学生“上一学期的平均绩点”,即“专业喜爱程度”影响学生的专业学习效率。根据分析结果还可得知,学生“混”的心态越严重(“混学分”课程门数多),学生的学习效率越低(平均绩点较低),详见表3。

访谈发现,有的学生上大学只是为了“混”一个文凭,在大学期间不好好学习,个人对专业是否喜欢也没有很明确的判断:而有的学生是希望通过努力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取得一个好的学习成绩,为未来工作做准备,个人对专业以及专业课的学习有较清晰的认识。因此,有部分学生会因为对专业感兴趣(有些学生是为了提升个人素质,为了以后好就业等等),选择继续在本专业深造学习,或者由于对本专业不感兴趣,会选择跨专业深造,如考研、去香港或出国等(虽然目前我国出国人数不断攀升,但是总体来讲,大学生毕业后出国深造的比例仍然较低,大部分学生仍选择就业与考研,故本次调查只涉及学生的考研意向),为此,笔者提出,“对专业喜爱程度”与学生毕业后“是否考研”是否有关联这一问题。

通过“是否考研”与“喜欢专业的程度”的交叉分析发现,当显著性水平α设为0.05时,由于卡方检验的概率P值小于α,因此应该拒绝原假设,认为“喜爱专业程度”对“是否考研”有显著性影响。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四、对策研究

随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断被认可,各种配套的教学制度不断推广实施,学生在选择“学与不学”“该怎么学”时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有了一个方向性的指引,使作为劳动力生力军的大学生在专业选择上有了较强的目的性。当然,不可忽视的是现在的学生有了更强的“权力意识”。大学是收费的,因此作为“消费者”的大学生,自然有权力选择“是否消费”。但是,在现行制度下,往往这种“消费”含有很多的不情愿,如高考成绩欠佳的学生可能会选择先入学,即在选专业的时候选上一些“冷门”专业,或者是填志愿时填上服从调剂,或者被父母要求,等等。当这一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如果面临无法转专业的境况,部分学生便会以“混文凭”“混学分”和“混课程”等做法来对待“不喜欢的专业”,换言之,即是“拒绝消费”。因此,提升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以减少学生“混”的现象的出现显得尤为重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高等教育方面提出的最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提高学生对学习的投入,但是无论其他外在的物质条件如何改善,如果我们的制度仍然无法让学生的兴趣、能力与专业学习更好地匹配,教育效果仍难以呈现。也可以说,转专业限制不放宽,高等教育质量就难以提高。

那么我们高校该如何设置转专业制度,或者说如何在专业上满足学生意愿、兴趣和特长。笔者结合部分人的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加强对学生填报专业的指导

大部分高三生在高考这一难关通过之后,等待他们的是另一座高山,那就是高校志愿填报。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学生把时间都放在课本知识的学习上,因此大部分学生对高校的专业设置并不了解,自己对某一专业是否感兴趣也并不清楚,更多的是通过“听从父母的建议、看专业名称,跟随同学、凭感觉”等方式来填报志愿的。当进入大学进一步接触到自己的专业时,他们就会有“社会学像浮云”“社会工作太无聊了”等想法。开始时只是对专业不喜欢,接着可能会产生厌学情绪——混。笔者认为,减缓这种“混”的情绪的有效方式之一是实现该类学生“重新选择专业”的诉求,但是在制度上如果无法满足这一部分学生转专业诉求的话,那“混学分”现象就会变得更严重。

为了从根源上解决这些由“他主性”造成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高校在招生宣讲时必须要做到位。其次,高校招生办要把对学生选专业的有益信息通过网络公开化,如可以在相应网站上将本校专业的培养计划、就业方向、本校在此专业的师资力量等等内容加以详细介绍,而不应为了招到生源,夸大事实,或者打“模糊战术”。还有很关键的一点是父母不应该把自身的一些经历和经验强加给孩子,更不应命令孩子“你必须学某专业”,等等,而应该以引导建议的方式指导孩子。

2 完善高校专业设置方法

笔者认为,我国高校让学生未入学即选专业这一制度也是不够科学的,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延续了计划经济体制下苏联培养专才的教育模式的。作为当代大学生,在面对市场化、全球化的情境下,无法确知未来的专业前景,不知道哪些专业“吃香”。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大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并不清楚自己的专业特长和专业喜好,而只有当进入大学后,在全面开放的教育环境下,学生才会对自己有一个较清晰和全面的认识,才会形成一个相对较理智的“专业喜好”意向。因此,笔者认为,我国高校必须完善专业设置的方法与原则。例如高校可以按照学科大类招生,尽可能根据专业的相关性整合招生目录。如武汉理工大学将财务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划归为“工商管理类”,学生在报考时只须选择自己的专业大类,入学后随着各类课程的不断学习以及对专业的理解认识不断加深,再根据学校的规定确定自己的具体方向。国外在高等教育阶段,前两年或三年并不会给学生确定一个具体的专业,而是以通识教育的方式培养学生,当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后,再根据自己的意向选择学习方向,这种专业设置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学生因为一人学即选专业造成对专业不喜欢,进而出现“混学分”现象的发生。

3 加强学生专业思想教育

对于已经入学的大学生,高校教师首先要采取一些措施,让他们明白诸如“这个专业是什么?”“这个专业学什么?”“学了以后有用吗?”等问题。作为学生,要深刻认识自己,如“我到底喜欢什么?”“我想做什么?”但是往往很多学生正是因为这些问题不清楚,很迷茫,导致呈现“混”的不良状态。甚至有些学生连“转专业”也很盲目,只是单纯看别人转了就转,别人说什么好就什么好,没有自己的主见。尤其是很大一部分90后大学生依赖性很,适应能力很弱;自主性意识强,但是自主性行动力很弱;等等;都是造成当代大学生在课业上缺乏合理“自我选择”的原因。因此,高校教师要对这些学生进行指导,让他们清晰地认识自己,认识专业。目前,高校实施的“导师制”在此时可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实现导师对学生的优化指导。

4 放宽转专业限制,完善转专业审核制度

从2003年复旦“转专业试水”到浙江大学30%比例的学生可转专业,再到中国农林大学无转专业门槛,都说明高校在转专业制度上的不断改革与进步。但是,就笔者了解所知,我国目前大部分高校在转专业的人数与人员要求上还是做了较严格的限制,基本上规定可转专业学生比例在10%左右。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个接受学院还附加上一些诸如绩点、英语成绩等方面的要求,造成实际能转的学生比例远没有达到10%,但想要转专业的学生比例却远远大于10%,出现了“供需”不平衡状态,导致了转专业“市场”失调。笔者认为,放宽高校转专业限制不仅可以使更多学生的诉求得到满足,而且也可弥补高考制度的缺陷,同时能体现高等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不可否认,在放宽转专业限制之后,必然会造成学校管理层面上的诸多难题,但是作为学校必须要给与这样一种制度上的允许。至于如何避免部分学生“随大流”,可以从加强对学生转专业的指导着手,使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到“转”与“不转”哪个更有好处。因为并没有实际案例可以证明放宽转专业限制之后便会出现转专业混乱的局面。

调查数据显示,有2/3的学生想要转专业,但是实际真正从个人意愿出发想要转专业的学生并没有占到如此大的比例。笔者认为,从申请到考核、到面试、再到最后审核等各个阶段都需要做到公正、公开和公平,尤其是在转专业动机方面,面试主考官要对申请者做一个清晰的了解,判断学生是否真的对某个专业感兴趣以及为什么那么迫切地想要转到某个专业去。只有让那些真正想转的学生可以转成,才能在节省资源的同时又兼顾学校的教学效率。

5 要对已转专业的学生在心理和学习上加强指导

刚转入到新专业学习的学生所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班集体,在融入这个集体之前必定会有一个缓冲期。尤其是对于性格较内向的学生来讲,这个缓冲期是痛苦而且漫长的,他无法融入到一个新的集体所造成的心理压力很可能会影响其心理健康。同时,学生刚进入一个新的专业,必定在课业上有较大压力。因此,高校必须要在完善转专业制度的同时,建立合适的跟踪与反馈机制,对这些学生的现状进行了解,必要时给予帮扶。

6 要有学校相关部门及相应制度的积极配合

转专业作为高教制度,其正常的机制运行必定涉及多部门和多方面的制度以及利益。因此学校必须要在完善转专业制度的同时,出台其他相关制度。比如,转专业后学生学分的换算、转专业后的收费情况、导师该如何指导学生等等都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必定会遇到的问题,因此必须要尽量考虑周全做出相应规定。学校的各部门要相互配合,只有这样才能使转专业制度顺利实施,才能使高校的教学水平在整体上有所提升。

目前,“混学分”现象比较严重,给高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带来了阻力。而从学生对“专业的喜爱程度”与学生“混学分”的影响分析来看,学生对专业是否喜欢以及在其不喜欢的前提下实现专业的重选变得尤为重要,即完善转专业制度进而赋予学生的“选专业自由”变得尤为重要。从高等教育学术自由、学习自由的思想与原则来看,作为教育的目的及价值追求,使学生成为自由、自主的个体在新时代背景下则显得更加重要。因此,完善转专业制度作为新时代尊重学生自由学习的途径之一,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责任编辑:赵滨]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实习“注水”谁之过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