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2013-07-25
赤霉病是我国小麦和大麦生产上的一种严重病害。大流行年份病穗率高达50%~100%,减产10%~40%;中流行的年份病穗率达20%~30%,减产5%~15%。小麦遭受赤霉病侵害后,不但造成减产,而且对于种子的质量和食用价值也有严重影响。带菌的麦穗在潮湿的麦堆中,或带菌种子在湿度超过标准的仓库中,能继续感染而导致霉烂,造成损失。受害严重的籽粒皱缩空瘪,不能留种,受害轻的籽粒发芽率降低,影响出苗后苗的质量。此外,病麦带有的毒素对人畜均会出现毒害作用,出现身体不适的许多部位的中毒症状,更值得引起警惕。
病害症状 小麦赤霉病从苗期至穗期都可发生危害,引起苗腐、基腐、秆腐和穗腐,在生产上一般穗腐危害最大,前期的苗腐、基腐往往容易被忽视,而出现秆腐和穗腐以后,才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此时防治一般效果都不会太好,现将其秆腐和穗腐的症状介绍如下。秆腐:又称茎腐,多发生于穗下第一节和第二节,初在叶鞘上部出现淡褐色斑点,后扩展呈不规则斑块,有时向下延伸至节部,叶鞘和叶片交界处易折断。在被害叶鞘相对应的茎杆上也会出现类似的症状。高湿的情况下,叶鞘合缝处或叶鞘与茎杆之间产生粉红色粘胶状物。穗腐:一般在扬花后6~10天出现症状,发病盛期通常在乳熟期至糊熟期,黄熟期后基本停止。穗腐发生时,往往先在个别小穗的颖壳上部出现淡褐色水渍状斑点,后扩展到整个小穗,由一个小穗蔓延到另一个小穗。空气干燥时,病情常受抑制,水渍状病斑逐渐消失而呈干枯状。穗颈或穗轴受害时,病部呈青灰色或褐色,穗枯黄或半枯黄。在田间湿度较高时,颖壳边缘与小穗基部产生粉红色粘胶状物(分生孢子)。后期病部也可出现黑色颗粒状物(子囊壳)。受害麦粒轻,外表皱缩,色灰白、淡黄或粉红。
侵染循环 小麦赤霉病是真菌性病害,其病菌有性阶段为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球壳目赤霉素,无性阶段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瘤座菌目镰刀菌属,病菌除危害麦类外,还能侵染多种栽培和野生的植物,并能在其残体上生存延续。如水稻、玉米、高梁、油菜、白菜、麻类、棉花、豆类、甘薯等。赤霉病菌的初次侵染来源是多方面的,种子、土壤、杂草以及多种作物的根茎、秸秆等都能成为病菌的越冬场所。稻桩、玉米秆、棉花秆、病麦等带菌率都很高,病菌以菌丝体潜伏在这些残体上越冬。稻桩是最重要的越冬场所,第二年春季(约3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当旬平均气温升至10℃左右且有3~5日阴雨时,暴露在土壤表面的稻桩及其他残体,在散光照射下,即开始产生子囊壳。在湿度满足的情况下,子囊壳形成的速度与温度成正比,温度愈高速度愈快。一般在抽穗前后形成的数量最多。子囊壳形成后,约经8~12天子囊孢子即能成熟释放,借风雨传播到麦穗,先在颖壳内残留的花器上腐生一段时间,或直接从颖片上的自然孔口侵入,然后蔓延到整个花器或小穗形成穗腐,潜育期约7天左右。穗腐发生后,病部产生的大量分生孢子,可以重复侵染,但这是较次要的重复侵染体。后期病部又能产生子囊壳及子囊孢子。麦收后,病菌又以腐生方式在残体上越夏或侵染其他寄主增加越冬菌源。
发病条件 小麦赤霉病发生流行与否及轻重,主要受气候条件,特别是湿度条件的制约。在生产上人们总结出“发病迟早看温度,危害轻重看湿度(雨水)”之说,是有科学根据的。该病为气候型病害,病菌主要在小麦抽穗扬花期侵染,此期遇连续阴雨天气有利于该病发生,遇晴好天气一般不会发生或发生轻。长江中下游的麦区小麦抽穗扬花期常遇阴雨天气,赤霉病在这一地区常发、多发而成为危害比较重的病害。目前这一地区生产上适用的高抗品种较少,大面积生产上使用的小麦品种一般都比较感病。因此,只要气候条件适宜,就有大发生的可能。此外,凡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质粘重、氮肥施用过多过迟,使植株抗逆性减弱,引起贪青倒伏等,则发病严重。播种过深、过晚时则受害时间拉长,有利病菌反复侵染,也会增加发病程度。
防治措施 防治小麦赤霉病应采取农业防治为基础,药剂保穗为关键,充分利用抗性品种的综合防治措施。1、消灭越冬菌源。深耕灭茬,消灭小麦、稻茬和玉米秸秆,以减少菌源,可以将其沤制肥料,清除田间杂草,以减少初侵染来源等。2、选用抗耐避病品种和种植抽穗整齐,农药残留期短,灌浆速度快的小麦品种。而对一些抗赤霉病较差的品种,如扬麦13,矮抗58等,发病重,即使正确用药防治,田间发病率仍然较高,受害较重。3、加强田间管理。开沟排水,降低麦田地下水位和田间湿度,有利于防病。适当早播,施足基肥,追肥不能过晚,保证小麦发育整齐后期不贪青晚熟,也会减少病菌侵染机会等。4、抓好化学防治。喷施对口农药,是防治赤霉病的必要措施。而开展适期用药防治是使用药剂防治的关键。在正常年份,一般应在扬花初期普遍用药防治,如果小麦抽穗扬花期遇到连续阴雨天气,应在小麦抽穗后于雨前喷一次药,小麦扬花期或扬花结束后趁雨隙再用一次药。错过防治适期用药,对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往往很差。在化学药剂的选择上,应注意在长江中下游麦区出现了对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苯并咪唑类杀菌剂,产生了较高抗药性的小麦赤霉病菌株,因而使这类农药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下降。目前,防治效果较好的农药有以下几种:一是25%戊唑醇(立克秀)乳油2500倍液;二是50%咪鲜胺锰盐、50%咪鲜胺锰络合物(又名施保功)1000~2000倍液;三是25%氰烯菌酯悬浮剂每亩100~200克,或使用它们的复配剂,如63.5%咪鲜胺锰盐·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22~24克,兑水45~50公斤喷雾,据介绍,目前用于小麦赤霉素的有效药剂还有以下几种:如6%戊唑醇微乳剂、45%扑霉灵(咪鲜胺)乳油,复配的药剂如42%苏康1号(甲·醚)可湿性粉剂和田茂(多菌灵+咪鲜胺)可湿性粉剂,28%烯肟·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2%烯唑·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戊唑·福美双可湿性粉剂,20%烯肟·戊唑醇悬浮剂等。抓住小麦扬花10%~50%时施药;若穗期温度高,小麦边抽穗边扬花,应提前至齐穗期施药。南方小麦抽穗扬花期经常下雨,要抢住晴天喷药防治。
(曹涤环 姚伏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