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地质找矿科技人才的培养
2013-07-25张志杰
张志杰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
当前,地质找矿工作进入了关键时期,高素质的地质找矿技术人才是是确保地质工作质量、实现找矿新突破的关键。地质找矿人才队伍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加快地质找矿技术人才培养责任重大。
1 地质找矿专业人才的特殊性
地质找矿是一项技术性探索性极强的工作,地质找矿是具有很强理论性和实践性的一门自然科学,地质科技人才是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的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的过程成长起来的,其具有以下特点。
1.1 专业性较强
地质找矿科技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地质找矿的专业基础,首先要系统学习地质找矿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地球科学概论、基础地质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物理学与地球化学、矿物学、遥感地质学、古生物学、地貌学、水文地质学等专业知识,为找矿实践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1.2 实践工作要求高
地质找矿科技人员的劳动对象是认识和探明赋存于地壳中的矿产资源,找矿工作是野外实地勘查和科学研究融为一体的探索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这种工作性质不仅要求地质勘查队伍具备较高的专业科学技术素质,而且要求地质勘查人员坚持不懈地进行野外调查和研究,在积累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完成地质找矿工作。
1.3 人才培养周期长
地质找矿工作是一项科学技术密集的工作,地质科学是一门知识积累性科学,地质找矿科技人才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地质人才成长的规律表明,一个成熟的高水平的地质学家是在地质调查研究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实现的。另外,统计表明,地质找矿科技人才创新成果的峰期大多在36~40岁之间。所以,地质找矿科技人才培养需要更多更长时间的投入和付出。
1.4 开拓创新难
由于地质矿产赋存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地下矿产资源的隐蔽性和不确定性、人类对于地质找矿理论和技术手段的局限性,人类地质勘查工作期间,认识和了解地下矿产资源总是局部的、片面的,对地质体自然存在认知也是不确定性的。这些因素决定了地质找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对地质找矿科技人才提出了特殊的和更高的要求,增加了综合创新的难度。
2 我国地质找矿专业人才基本情况
从总量来看,根据2011年度全国地勘行业情况通报,全国从事非油气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的地勘单位(以下简称“地勘单位”)职工总人数109.32万人。其中:在职职工262.91万人,离退休人员346.42万人。在职职工与离退休人员比例1∶0.74。全国地勘单位在职职工中,地质勘查人员24.84万人,占39.49%;工程勘察与施工人员7.90万人,占12.56%;矿业开发人员6.56万人,占10.43%;其他人员23.60万人,占37.52%。
从近年货币工作量来看,2006~2011年全国地勘投入年均增速为27%,同期地质勘查技术人员总数年均增长率为3.4%,勘查投入年均增速远高于勘查技术人员年均增速。2011年全国勘查投入为443.49亿元,全国勘查技术人员为16.48万人,预计2012年全国勘查投入为480亿元,勘查技术人员为17.04万人,不考虑物价及通货膨胀等因素,勘查技术人员人均勘查经费由2006年的9.55万元/人/a上升到2012年的28.17万元/人(图1)。
图1 2006~2012年全国勘查技术人员人均勘查经费增长趋势
3 地质找矿技术人才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3.1 存在问题
一是找矿专业队伍总量不足。近年来全国地勘投入大幅度增长,而同期地质专业人才队伍总量增长缓慢,多数单位地勘技术人员超负荷工作。二是地质找矿专业人才队伍结构失衡,2011年全国地质专业人才队伍占地勘行业队伍总量的比例约为28%,高级人才比例不到8%,特别是国有地勘单位在职职工与离退休人员出现倒挂现象严重。三是适应地质找矿新突破的领军人才紧缺。由于历史的原因,地勘行业人才断层现象明显,目前,多数地勘单位中青年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技术骨干等高层次人才短缺。四是复合性人才紧缺。多数地勘单位缺少既懂地质又懂经济,综合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同时,随着矿业发展实施“走出去”战略,既懂专业又通晓外语和国际交往规则的人才显得尤为紧缺。五是新技术人成长周期长。近年来人才培养投入不足、导向偏差、供需错位现象比较严重,导致基础知识不牢,实践应用能力较差,成长周期延长。
3.2 原因分析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地质工作体制、地勘单位改革发展以及地质教育中的缺陷和不足,也有经济体制、社会环境以及人才机制不健全不完善所造成的影响和制约。一是地质工作发展的周期性。主要原因是20世纪90年代矿业低迷造成大量技术人才流失,带来人才断档,虽然近年来地质勘查市场利好带动了人才的培养与回流,但短期内人才短缺与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仍然难以改观。二是地勘行业激励政策不到位。国家对加强地勘工作的有关优惠政策尚未落实到位,工资待遇向地质一线倾斜的力度还很不够,野外津贴的激励和保障功能名存实亡,对地质人才的激励政策不完善等等,挫伤了在地质找矿一线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地质教育职能弱化。从上世纪末开始,多数地质专业学校向综合性学校转变,出现地质教育“边缘化”和招生就业市场化,出现生源欠佳和毕业生难以到基层就业等问题。
4 快推进地质找矿技术人才培养的对策与建议
1)不断提高地质找矿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一是扩大中国地质科学院研培养能力,高度重视地质主系列和矿业主系列人才培养,加强地学学科建设,发展专业学位教育,调整课程设置,拓展培养领域,端正办学导向,把地质院校真正办成培养地质工程师的“摇篮”。二是扩大“两部共建”和“部省共建”,增加高等院校地质类本科生和在职研究生招生规模,对艰苦特殊行业制定高校招生优惠政策,如降分录取,加速培养地质主系列人才,改善人才结构。三是鼓励和支持“校地合作”,使更多的地勘单位和地质院校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全方位合作,推进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四是遵循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地质实践中锻炼,重视实践成果。
2)建立健全地质找矿技术人才激励保障机制。一是深化对地质找矿技术人才和关键岗位的绩效奖励力度,对高层次紧缺人才可以试行协议制、年薪制及项目制等多种分配方式;二是加大对地质找矿技术人才的保障力度,鼓励单位为地质找矿技术人才建立补充养老、医疗保险、商业保险等,创造待遇适当、无后顾之忧的生活环境;三是恢复和完善野外津贴制度对野外职工的保障和激励功能,并建立相应的动态调整机制。四是探索建立知识、技术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地质找矿收益分配机制,实行找矿技术成果、股权期权等激励方式;五是从国家层面加大对于地质找矿技术然菜的奖励制度,营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社会环境。
3)构建分层分类的地质找矿人才继续教育机制。一是举办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的专业课学位教育,着力提高现有人才知识更新和地学技术创新能力,为在地质找矿实践中发挥高端引领作用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坚持学历教育与培训、长期与短期、脱产与在岗、传统集中教育与网络教育相结合,不断完善在职教育培训方式。三是鼓励高等院校充分利用师资力量,为地质找矿技术人员提供新技术、新方法、新技能的培训。四是采用订单式培训方式,地勘单位根据需求,委托高等院校对相关专业知识技能进行针对性培训。
4)加强在科研活动过程中对人才的培养。一是要鼓励地质找矿人才在某一学科领域或某一地区进行长期的调查研究,积累知识,不断深化对这一学科领域或这一地区地质规律、地质理论的认识,以致达到精通的程度,成为这一学科领域或地区的权威专家。二是要保证科技人员科研时间,使他们的大部分时间潜心于科学研究;三是依托大项目培养领军人才,抓住制约找矿突破的重大科学问题,形成以科技专项引领、地质调查配套,多学科、多兵种协调攻关,长期稳定支持,重点领域突破为主要内容的大项目机制。
5)加强地质找矿“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一是积极做好引进海外高素质人才的工作,以国家创新人才引进计划、百千万人引进计划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等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为依托,推进高端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工作。二是举办复合型、外向型硕士研究生学位教育,强化经济、管理、法律、外语等知识教育,适应地矿工作面向市场“走出去”发展的要求2。三是支持选拔和输送一批青年科技骨干以访问学者或攻读学位方式出国深造,实施地质工作“走出去”的人才培养战略。四是鼓励和支持通过岗位锻炼、继续教育、国内外交流考察、项目合作等方式进行紧缺人才定向跟踪培养;五是推动地质找矿人才的海外培训工作。
[1]赵洁.地勘行业的独特性及地勘人才培育模式浅析[J].经营管理者,2010(14):164,159.
[2]黎彬梅.地勘单位人才培养途径探讨[J].中国西部科技,2012(10):86-87.
[3]马陕西.地质单位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15):98-99.
[4]何邦扣.浅论地勘人才的开发[J].安徽地质,2009(2):158-160.
[5]黄心花.关于地勘单位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2(20):53-54.
[6]国土资源部.全国地质勘查行业通报[R].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