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生视角深化宏观经济新闻报道
2013-07-25马汉青
□ 文/马汉青
CPI、GDP、加息、存款准备金率、人民币升值、基尼系数……近年来,宏观经济越来越受关注,但一提起宏观经济报道,仍然给人一种数字多、术语多、理论多的印象。本文作者在《羊城晚报》宏观经济报道的实践中,认为深化宏观经济新闻报道不妨从改变视角开始。
深化宏观经济报道离不开民生视角
当前,各类媒体都越来越重视宏观经济新闻的报道,但也正因为宏观经济是相对抽象的,时下很多宏观经济报道多着眼于从专家、数据的层面分析判断宏观经济的变化走向。常见的有:重要数据出台之后,同比如何,环比如何,创下多少个月新高,接下来如何;在高端论坛上,结合一些经济热点,权威专家发布了什么观点;在经济环境转变的重要节点,“市场分析人士”争相发表意见甚至互相“掐架”,等等。这种报道是重要的、必要的,但如果仅限于这样的报道,起码从三个层面看,还远未能满足读者对宏观经济报道的要求。
一、对复杂的宏观经济现象,如何为普通读者揭示其具体的民生含义和影响?宏观经济抽象,但本质是“大民生”,影响广泛,需要深入浅出地授人以渔,为普通读者提供观察经济趋势的思路。特别是一些重大宏观政策从出台到显效需要过程,与老百姓的直观感觉可能差距较大,更需要使人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二、对复杂的微观经济现象,如何帮助读者站在宏观视野上分析观察?在宏观经济环境变化激烈的时候,微观经济的变动就会更复杂、多变,不同媒体报道不一致甚至互相对立,让人莫衷一是,很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有放在国家发展阶段的宏观视野中,对复杂经济热点加以深入的调查报道,才能为公众把握经济趋势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
三、对民生有重大影响的宏观经济政策,如何及时、全面反映公众的合理意见和诉求?宏观经济政策是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主动调节,像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对民生有广泛深刻的影响,政策从出台到实施,必须更多地从民生视角、到民生一线,察民情、听民声、解民忧。
从上述三方面透过民生的视角深化宏观经济新闻的报道,总体的目标和方向是统一的,是要传播科学发展的理念,凝聚共同实现“中国梦”的共识。当前中国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折射的是中国发展的国情、世情的深刻变化,劳资矛盾加剧、“民工荒”凸显、贸易摩擦不断、人口“未富先老”、收入差距以及其他深层次的民生热点、难点会不断显现。透过民生视角延伸和深化宏观经济新闻的报道,负责宏观经济报道的记者就不容易局限于“会议记者”“电脑记者”,更能深入基层、脚踏实地、知民瘼、恤民疾。而媒体在深化宏观经济新闻的报道过程中,通过发挥舆论引导的特殊优势,也将发挥更大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在强化贴身解读中深化宏观经济报道
宏观经济背后是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从民生视角深化宏观经济新闻的报道,第一个层面就是要做好“翻译”工作。宏观经济新闻报道仅限数据分析、就事论事,以及“分析人士”的片言只语分析,老百姓“不解渴”,看不懂、用不上。在这方面深化报道中,重点是要将重大的宏观经济现象、数据、政策,及时转化为老百姓身边的具体民生,梳理清楚来龙去脉,及时答疑解惑,授人以渔,传播理性、科学的经济观察理论和方法。
比如,从2010年到2012年,通胀及其治理都是中国宏观经济中的突出问题,CPI等名词可谓家喻户晓。本轮通胀的根源是什么?如何影响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如何治理?这些都是CPI走高背后的民生热点。特别是,这当中又出现很多宏观现象与老百姓实际感觉不一致的地方。比如,通胀表现直观的是蔬菜、猪肉等的涨价,在治理上是不是就应该限价呢?市民希望迅速降低通胀水平,但也有人说如果打压过度,将影响经济,可能大量失业,这对不对?政府不断出手,但此后通胀为何却还在不断创新高呢?
一连串疑问,显然不是仅报道每月的CPI数据如何、有否创新高、未来会否加息等就能解答的。在这期间,《羊城晚报》接连刊发了多个大篇幅的报道,对相关热点作了系统的梳理和解释。如在《“猪周期”波动推高猪价》报道中,从当时突出的猪肉价格切入,说明食品价格的变动是货币流动性过剩产生通胀的结果,解决食品价格上涨,不宜打压价格,更不应在价格高时大量鼓励养猪种菜,而应釜底抽薪,以及解决农产品的周期性波动。又如《通胀会不会越调越高?》,从老百姓“越调越高”的困惑着手,系统地剖析了通胀为什么对人们的影响不同,治理通胀是否会影响就业,本轮通胀的来龙去脉和治理办法等,并预测我国通胀不会越调越高。
在加强宏观数据和政策的民生解读中,一个很大的挑战是如何做到报道的科学准确、经得起实践检验?宏观经济复杂、理论性强,不确定性因素多,事后证明报道分析和预测准确,将很好提升媒体的权威性、影响力,反之则会贻笑大方,甚至误导公众和社会。这一要靠记者的学习积累、长期跟踪。二要靠充足的专家储备,多请权威专家提供“技术支持”。对把握不准的趋势,可报道专家们判断的分歧,提供多种观察角度,留待未来实践来验证,无需急于下结论。
在揭示民生热点的宏观逻辑中深化报道
从民生视角深化宏观经济新闻报道,对一些引起广泛关注与争议的重大民生热点、微观经济现象,就要及时上升到宏观经济的视野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揭示民生微观现象背后的宏观逻辑。这方面,记者一是不能“缺位”,从事宏观经济报道的记者要能敏锐地从民生热点中揭示趋势性的变化,积极主动地深化相关报道;二是要“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着重于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方便公众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
珠三角等地“民工荒”现象,是近年每年春节后都会被“爆炒”的话题。如2010年春节后,珠三角从全球金融危机第一波中逐步回复,“民工荒”再现,并且很快在全国范围被炒得沸沸扬扬。有不少报道从部分“山寨工厂”、无良老板条件恶劣招不到人,就得出珠三角劳动条件恶劣迫走工人、珠三角吸引力丧失的结论。
这不仅是一个民生现象,更是一个涉及珠三角经济发展阶段、趋势、未来路向的重大宏观经济问题。《羊城晚报》对此进行了连续追踪,在不同地区的车站、招聘现场、企业、职能部门深入调查,以一手的翔实事实及权威数据,相继刊发了《招工急揾工定,珠三角廿年变乾坤》《揾工者找好岗位仍然不易》等头版头条或整版的大幅报道。揭示了前几年“民工荒”已经促使一批不适应的企业外迁或转型,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缺工”不会影响珠三角经济大局,同时缺工很重要原因是全国各地经济你追我赶,珠三角对劳动力吸引力不再一枝独秀,新一轮“缺工”实际上是市场再次发出的强烈信号:珠三角原来靠资源、环境大量投入和低劳动力成本的模式已难以为继,应顺应这种市场“倒逼机制”,主动而不是被动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报道推出后,媒体有关珠三角吸引力丧失的说法减少,而对如何通过“民工荒”倒逼珠三角转型升级的报道明显增多。
在这一层面深化宏观经济新闻的报道,准确揭示民生热点的宏观发展逻辑,除了上面记者积累、权威专家等之外,很重要的是有一个“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合适采访框架,使采访中尽量少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尽可能地全面反映实际情况。上述珠三角“民工荒”的采访,记者在操作中就注意从多个方面来强化这一点,比如,在选点上要能反映珠三角用工的典型区域、典型行业中的典型人物和现象,还要达到一定的量;既要有直接反映“招工难”的内容,也要有春运回流情况等可以侧面印证的内容,等等。
□ 宏观经济和百姓个人生活有着密切联系。
在反映民声、汇聚民智中深化报道
反映民声、汇聚民智,是从民生视角深化宏观经济报道的重要内容。时下媒体有关宏观经济政策走向的预测和建议,是比较多的,但往往在两方面使读者感到“不解渴”。一是,报道多是专家学者的宏观理论性分析、判断。而由于宏观经济政策的复杂性,又经常有很多互相对立的观点。二是,某些群体的话语权特别强,在媒体上的声音比较大,而且这种声音带有明显的倾向性,不同利益群体对宏观经济政策意见建议上就出现明显的话语权的不平衡。
比如,2011年下半年,随着应对通胀的宏观调控不断收紧,以及国际大环境影响,我国GDP增速逐季回落,部分企业反映经营困难,特别是温州等地出现老板“跑路潮”,珠三角企业“倒闭潮”的说法也甚嚣尘上,担心中国经济会“硬着陆”、宏观调控应该放松的说法不绝于耳。
到底企业经营困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放松宏观调控能否真正给企业带来好处?这些,都成为宏观经济政策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羊城晚报》通过一系列的中小企业生存深入调查,发现珠三角并没有出现“倒闭潮”,且企业困难的主要原因,一是成本急升;二是人力成本上涨,低端产业难以承受;三是订单减少同时内销开拓接不上;四是汇率波动,有的企业因人民币升值亏损。
其中,最主要的是通胀造成成本大幅上涨严重侵蚀利润,中小企业经营者普遍希望继续实行宏观调控,尽快将宏观经济环境稳定下来。深入调查后,《羊城晚报》以两个整版的篇幅推出了记者在珠三角及长三角的相关调查,接着又刊发了《中小企业很困难,症结究竟在哪里?》的评论文章,力求客观全面反映民生一线的声音及政策建议。报道见报后,广东媒体上有关珠三角因宏观调控而出现“倒闭潮”、要求放松货币政策的声音大幅减少。报道中提出的接下来我国将会更强调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推动加快转型升级,而非大规模放松货币的预测分析,也被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确定的“稳中求进”的宏观经济总基调所证实。
深化这方面的报道,一线的声音和话语权的平衡特别重要。这就要求从事宏观经济报道的记者,在宏观经济运行的关键节点,一定要多到一线扎实调查研究,力争为宏观经济政策的科学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