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节日”报道闹出“大动静”——解析《武汉晚报》“帮环卫工热碗饭倒杯热水”系列报道
2013-07-25王悦生
□ 文/王悦生
每年的10月26日是武汉市的环卫工人节,这本来是个很“小众化”的节日,但《武汉晚报》却打破常规,自2012年10月14日起,连续两周刊发系列报道,通过记者调查、征集市民代表体验、发动爱心捐赠等形式,将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节日”闹出了“大动静”,在湖北甚至全国都产生了影响,为节庆新闻报道找到了一个新的切入角度和报道思路。
新闻策划文本的要素分析
1.文本的发起
新闻报道如何将武汉市政府以改变市容为目的的“城管革命”工作向深层次推进,是《武汉晚报》编辑部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城管革命”的主角之一——环卫工,媒体平时经常有零碎报道,但缺乏整体关注。
多年来,《武汉晚报》持续关注环卫工群体,首先是因为武汉环卫工有2.4万人,这样庞大的一个队伍每天为城市默默“洗脸”,但每年都有人遭遇机动车伤害;这个群体每天都与武汉沿街商户、行人打交道,不断遇到不理解、不文明对待等令他们伤心的事,是个亟需全社会关注的群体。
其次,该群体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特殊群体,八成以上是女工,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收入和工作条件都相对较差,工作艰苦,生活艰辛,关注他们的最真实生活,能触动人性中最柔软的东西,可以说是个有话题的群体。
2012年10月10日,《武汉晚报》记者采访武汉市城管局时,双方商议围绕即将到来的环卫工人节,打破常规,合作搞一些新闻策划,最后,将新闻关注点集中在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聚焦环卫工的“四大怕”与“四大烦”。环卫工日常工作时,因为司机的危险举动,时时面临生命危险,武汉全市每年严重伤亡者都达十余人。该组报道锁定环卫工怕醉驾、怕远光灯、怕车窗抛物、怕电动车逆行等四种危险行为。环卫工作业时,每天都会遭遇四大类不该发生的烦心事、恼人事,比如行人当街乱丢垃圾,偏不往垃圾桶里扔;环卫工上前劝说时,这些人还破口大骂,甚至动手;临街商铺、夜市摊点大量随意抛撒垃圾,弄得街面一片狼藉。
第二部分,在环卫工人节来临之前,送上一份特殊、有温度的礼物。全市2.4万环卫工中,至少有六七千人因为离家远,上连班,不能回家吃饭。他们收入微薄,每天要带饭吃。天气渐渐转凉,他们却吃不上热饭,喝不上热水,有的工人只好在街头捡枯枝,架起钢精锅热饭。这是非常让人心酸的画面。能不能发动全社会来帮帮他们?让市民们在帮助环卫工的过程中,来一次自我道德提升,进而感动社会。
2.文本的展开
2012年10月12日、13日,《武汉晚报》4名记者放弃周末休息,上街体验武汉环卫工的“四怕”:亲身体悟环卫工清扫时是怎样提心吊胆、生怕被机动车撞到,亲耳听环卫工口述家人、同事被撞死撞伤后的凄惨境遇。
2012年10月13日当晚的编前会上,与会的部主任、老总被环卫工的真实生存状态所震撼、感动。次日,首篇报道《武汉每年十几名环卫工倒在车轮下》推出,充满视觉冲击力的头版图片和大幅标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15日,报道继续发力,除在头版中包位置导读外,第5版还刊发专版《四大恶习最伤环卫工人心》,以现场感极强的新闻语言和具有冲击力的图片,讲述环卫工最反感的市民“四大恶习”。
2012年10月16日,按照原有策划,《武汉晚报》联合武汉市城管局发出邀请,公开征集7名市民代表上街体验环卫工的辛苦;18日,市城管局联合市交管局、文明办、交委等部门召开发布会,回应本报报道,出台了武汉车窗抛物举报奖励细则,并独家联合《武汉晚报》向社会征集爱心企业捐赠垃圾桶或环保垃圾袋,免费发放给私家车主。
2012年10月22日,《武汉晚报》在第四、五版推出大型体验式报道,记者兵分7路走上街头体验环卫工的辛苦,和环卫工一起吃顿午餐,刊发《干过6年农活的人直喊累》《环卫工吃冷饭已成习惯》两篇重头报道,在社会上引发新一轮热议。
2012年10月23日,报道进入第二阶段,也是这次报道的最终目标:发动全社会行动起来,给武汉2.4万环卫工送上一份有温度的节日礼物。报纸发出三大爱心倡议:沿街门店、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就近为沿线的环卫工热一碗饭、倒一杯热水;向社会征集200台微波炉和饮水机;为环卫工捐一些保温杯、保温瓶。这个倡议迅速引起强烈社会反响。
3.文本的影响力指数
按照新闻报道的影响力评价标准划分,特将此次环卫工策划报道的“影响力指数”分为网络影响力、官方机构回应、社会影响力三项。
首先,在网络影响力上,该策划报道的头两篇报道发出后,就被新华网、人民网、新浪、腾讯、雅虎、搜狐、网易等近百家全国知名网站纷纷转载,网友留言上千条,不少网友感慨:看完真的好心酸,以后不会乱扔了;23日,门户网站“雅虎”为本报报道制作专题网页,并开展了两项网络调查;该系列报道在微博上的累计转发和评论数突破万余次。
其次,从官方机构的回应上看,15日,武汉市交管局召开分析总结会,表示将严查车窗抛物行为,为环卫工生命保驾护航。23日,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绪鹍、副市长秦军先后批示,称赞 “《武汉晚报》的系列报道,很真实、很感人!” 25日,青山区城管委、文明办以及洪山区文明办等单位,先后响应本报爱心倡议,携手为环卫工送去深秋的温暖。
第三,从社会影响力上看,15日,武汉537、538、578等公交线路张贴和发放千份倡议书,呼吁市民不向车窗外扔垃圾,尊重环卫工劳动。23日,武汉本土四大连锁超市的掌门人承诺:旗下610多家门店将陆续添置微波炉、饮水机等设施,向环卫工提供热饭菜、喝热水的“暖心”服务,一座城市的所有超市联动,为环卫工献爱心,这在全国都很罕见。随后,四大连锁超市又为环卫工送上爱心地图;武汉仁爱医院、武汉立升净水有限公司等4家大型企业,纷纷致电表示要参与这次爱心活动。
环卫工策划报道的新闻价值分析
据统计,《武汉晚报》此次环卫工系列报道版面加起来有12个版,其中,两次占据头版头条,三次占据头版中心位置,还有多次在头版进行了导读。报道持续时间之长,社会影响之大,在《武汉晚报》近年来的节庆新闻报道中,均属罕见。在挖掘节庆新闻报道的影响力上,该报道为其他类似的节庆报道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第一、眼睛向下挖出大新闻,策划切口小。眼下,很多媒体的报道多倾向于关注吸引人眼球的“腥、星、性”等花边新闻,忽视了我们身边还有环卫工这样一个每天默默为城市发展付出汗水甚至生命的最底层工作者,此次策划报道从一开始就把新闻视角拉低,记者眼睛向下观察,因此才会发现众多令人感动的环卫工故事和细节。
在节庆新闻报道时,以富有故事性、话题性的角度切入,放弃“高大全”的概括性描述,巧妙转换新闻视角,选择最能刺激读者阅读欲望的细节进行铺陈,对其他节庆新闻报道有着值得借鉴的参考价值。
第二、主打体验式报道,突出“走转改”。其实,新闻策划也是一种营销,但与通常意义上的商业营销不同,新闻策划营销的是新闻信息和一家媒体的价值理念,就此次环卫工人节报道而言,营销的就是一张市民报纸的责任感和人情味。
为将这种新闻信息和人情味酣畅淋漓地传递给读者,报道专门采用了现场感极强的体验式报道,记者与环卫工聊天、到遇难环卫工家属家中走访、和市民代表一起到马路上体验环卫工的生活,甚至蹲在天桥下与环卫工同吃同乐,与环卫工一起到临街商铺讨开水。也验证了新闻媒体记者“走转改”活动的必要性和科学性。
第三、发挥纸媒的深度优势,巧妙实现报网互动。为取长补短,本次系列报道进行期间,记者会在采访现场发出微博,并@《武汉晚报》官方微博,引发读者讨论,并特意将每天的网站转载数量、网友留言、微博转发及评论情况进行汇总,并在第二天的版面上展示,实现报网互动。如2012年10月25日,晚报第6版将十几名网友的微博评论进行了摘录刊登;每天的环卫工专题报道见报后,《武汉晚报》官方微博和武汉市城管局官方微博都会进行转载,吸引网友为报道活动提出富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23日,门户网站“雅虎”为本报的环卫工报道制作专题网页,并开展了网络调查,有三成以上的网友表示:看完报道后感觉“心酸”。次日,本报对该网络调查结果进行了刊登。
第四、展示人文情怀,传递社会正能量。整个环卫工人节新闻策划活动,虽然时间跨度较大,但因为记者主动策划出击,不断创新文本内容,环环相扣,持续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期待,使得整个新闻报道活动看似“形散”实则“神聚”。
此外,12个版的报道,文字描述口语化,生动细腻,全篇充满着阵阵暖意和人文情怀,在这个天气渐凉的深秋时节,为环卫工和三镇市民送上了连续两周的温情,传递了“真善美”的正能量。
节庆新闻尤其是“小众化”的节庆新闻报道,报社要有超前的策划意识,主动出击,善于组织多路记者“打群架”,在“传播时间”和“传播者”等因素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寻求“传播方式”或“传播媒介”的变化,或者给读者带来耳目一新的阅读感受,或者从感性层面调动读者的阅读情绪,才能使报道产生与众不同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