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型教学课堂实践研究:以管理学为例

2013-07-24孙琪恒

绥化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虎子管理学教学法

孙琪恒

(营口理工学院经济管理系 辽宁营口 115000)

一、引言

任务型教学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成就的一种教学途径,也就是说任务型语言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中心来组织教学活动,遵循“做中学”的原则,把语言学习的基本理念转化为生动灵活的实践课堂教学方式[1]。

这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方法,是交际教学法的发展,在世界语言教育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而交际法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期的欧洲,是对流行于五六十年代的听说法教学效果不满的一种反应,也是受相关学科如语言学、心理学理论发展影响的结果。

二、研究价值

(一)理论价值

国外针对任务型教学的研究成果为我们开展相关探索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其实践方面的成功尝试更为我们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照,但是,如何将这一教学理念和方法运用到中国的教学实际当中,这是摆在中国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目前的研究来看,总体而言,处于界定层次的成果较多,结合具体教学实例展开探索的很少,希望本研究能拓宽任务型教学在管理学中应用的视角。

(二)现实意义

管理学是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这门课的学科特点是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它既具有应用的广泛性与实践的艺术性,又具有理论知识的科学性和抽象性。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其《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提到,管理不仅在于“知”,而更在于“行”,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讲授时,不仅要向学生讲清楚管理理论,更重要的是将理论结合实际,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任务,使学生做到在任务中思考,在任务中合作,在任务中提高。希望本研究能为高校管理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思路和方法。

三、传统讲授教学法与任务型教学法的区别

相对于传统教授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有其自身的优越性,为更好的解读什么是任务教学法,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传统讲授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进行比较,从而找出了两者的区别。见表1。

表1 :传统讲授教学法与任务型教学法的区别

四、任务型教学的基本步骤

作为管理学教师应熟练掌握任务型教学的基本步骤,并将此方法融会贯通,融入到管理教学当中。任务型教学法共分为四个步骤。具体见表2所示。

表2 :任务型教学的具体步骤

五、任务型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笔者从自身教学经验出发,结合自身在管理学教学的实际和新课改中提出的要求,总结出任务型教学的5个应该注意的问题,做好这几个方面是在课堂上做好任务型教学的关键。

(一)任务的设计要与生活息息相关

教师在设计任务时一定要依据学生的心理,学生一般对当前发生的管理事件会保持着关注与兴趣,教师可组织学生搜集资料,分组讨论,课堂上与理论相融合。设计学生特别感兴趣的话题,开发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近乎真实的交际活动中,通过完成课堂上的具体任务来实现教学目标,这样的方法可以突破管理学抽象、难以理解的困难,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学习的效果就能提高。因此,管理学教师师在设计任务之前要认真思考,尽量贴近生活,特别是贴近学生生活,最好和实事联系起来,比如,讲到社会责任,可以联系到三鹿奶粉和地沟油事件;讲到组织文化可以联系到淘宝网的侠客文化和蒙牛的口号文化。这样,学生完成任务的热情就会大大提高。

(二)任务的设计要具有梯度

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设置任务时要考虑到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尽量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设计有梯度的任务,让每个学生有事可做,有话可说,如果只顾让成绩好的学生有尽情发挥的空间,而成绩差的学生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旁观者,这势必会造成两级分化的状态,时间久了,任务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老师应该坚持“为了一切学生”的原则。

(三)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任务型教学既可以独立操作,也可以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效果更佳,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可以互相激发灵感,思想与思想之间进行碰撞,从而形成新的思想,产生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科学地划分合作学习小组,实践表明,异质分组效果比较明显,即将男生和女生,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和性格外向活泼开朗的,学习成绩较好的和学习成绩稍差的分到一个组内,这将会达到互补的目的,此外,教师要对个别性问题在小组内及时点拨,适时进行机会教育,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均有收获,保证小组合作学习达到应有的效果。

(四)教师要明确角色定位

教师的角色不再是常规的传授知识,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促进者。在管理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演员型变成导演型,从管理学学科特点入手,把管理学中的计划、组织、决策、领导、控制等重要职能以任务的形式设计到学习的各个环节当中,形成教师精心设计任务,学生认真完成任务的良好局面,真正做到“教师是主导,而学生是主体”的模式。

(五)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相关研究表明,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知道答案但不发言的占有很大的比例,更谈不上竞争意识了,当今社会更是一个竞争的社会,在校期间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对学生自身来讲是有好处的,因此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任务采取不同的竞赛方法,无论是个人与个人之间还是小组与小组之间都要有竞争意识,竞争会使学生有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此外,课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可以使学生跃跃欲试。有利于集中他们注意力,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六、教学示例研究

笔者以管理学激励中“如何提高激励有效性”为例,具体阐述如何使任务型学习活动在管理学课堂中有效实施。

(一)题材内容及学习目的

教师以“父亲为什么困惑了”这一情景将任务导入,让学生思考如何降低代理成本的问题,旨在拓展学生的思路,让学生从问题入手,教师则是不断地启发学生,让学生在做任务时主动地解决问题,从而加强对激励有效性的理解以及尽可能多地列举激励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1.任务导入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提高激励的有效性?在讲授课堂内容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情景“父亲为什么困惑了”。

父亲让虎子去买菜,给了他10块钱,虎子花了5元买完菜,花1元钱吃了一盒冰淇淋,回来告诉父亲花了6块钱买的菜,还回4元,这时,父亲就损失了1元钱。

管理难题就是如何让这个父亲少损失这1元钱呢?(点评:利用任务导入,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任务的设计尤为重要,从形式上,可以把这个情景用文字的形式展现在大屏幕上,并配以图片,供学生分析)。

2.呈现话题

这一环节,教师带领学生进入任务,介绍任务的要求和实施任务的步骤。

师:同学们,我们下面一起要讨论一下如何解决这个管理难题,为了节约时间,我们不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只采用启发式提问形式,同学们各抒己见,把你们好的想法和解决方案都提出来,并思考此类问题本质。

3.完成任务

生1:父亲亲自买菜不就都解决了,再也不用花代理成本了。

师:父亲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他实际上不可能亲自买菜。

生2:我认为父亲应该对虎子进行情感教育,教育他这样做是不对的,这个社会是需要诚信的。

师:我们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假定虎子的行为永远是存在利己主义的,也就是说,打情感牌对虎子来说是不好用的。

(点评:教师切勿批评类似如此“浅显”的学生,学生的回答说明学生们在激励方法与现实间未找到结合点。要对学生进行适时引导,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认可,为进一步的学习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生3:给虎子激励,买菜回来后,父亲给孩子5角钱作为奖励。并告诉他以后不能偷着买冰淇淋了。

师:这位同学谈到了激励问题,大家认为呢。

生4:这个方法好是好,但是虎子会因为得到这5角钱,而放弃吃冰淇淋吗?虎子会不会左手拿着5角钱,右手吃着冰淇淋呢?

(点评:同学们经过思考,已经开始把案例和激励联系在了一起,认识到激励的重要性,并开始使用激励的方法,)

师:这位同学说的不错,虎子的得到了奖励,却依然吃冰淇淋,父亲的损失已经上升到了1块5。同学们还有什么想法呢?

生5:请别的小孩去监督虎子,跟着他去,回来汇报,并且给监督的小孩5毛钱。

生1:反驳:不行,不行,这样会出现一种情况,虎子会从父亲的10元钱中拿出一部分来拉拢监督的小孩。

师:顺势点评,同学们说对了,虎子给监督的小孩6毛钱拉拢他,而且监督的小孩很快就被收买了,因此,父亲使用监督机制后损失了2块1。

(同学们大笑,学生的积极性和兴奋点被激发了出来,越来越觉得这个案例有意思,但不简单,学生开始激烈讨论,气氛热烈,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生6:我认为父亲可以上网买菜,网上银行付款,快递会直接把菜送到家里,就不需要虎子去买菜了。

师:同学们想法很超前,也很时尚,但还是不切合实际,同学们再想想其他的办法。

(点评:由于本节课要学的是其他问题,故不可在此过于纠缠)

生7:能否引进竞争机制呢?

师:这个想法好,同学们的想法更深入了,大家认为呢?

生8:对啊,多找几个孩子和虎子一起买菜,谁买菜用的钱少就奖励谁。

师:好,同学们已经想出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

生9:这个问题不好解决,原因在于菜市场的菜价是浮动的,总是变化的,这就给了虎子可乘之机。

生10:不错,如果是让虎子买一包烟或是买一包盐,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师:同学们的想法非常好,说明大家的思考更加深入了。

(点评:完成任务阶段主要是分析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学生虽然开始解决任务设计的问题,但还有很多疑问,这些疑问是教师精讲的重点,是课本的难点。)

4.评价

师:其实这个案例的实质是委托代理的激励问题,父亲是委托人,虎子是代理人。两权的分离使委托人采用适合的激励方法来激励代理人。

刚才同学们提到父亲亲自买菜实际上是“两权统一”,但父亲的代价是机会损失,况且许多情况下这是不可行的。

刚才同学们提到的解决方法是给虎子激励,然而孩子并不因为有奖励而放弃吃冰淇淋,其实企业管理经常有一种现象,即工资涨了、奖金涨了,但员工的行为还是没有改善。激励在这个地方没有起到作用。

但如果这个家里不是一个孩子,而是一帮孩子,父亲就可通过引进竞争机制使代理损失降到最低。所以,要使激励和监督机制发挥作用,需要竞争机制的配合。我们经常发现有很多单位在员工的绩效考评中,实行末位淘汰制,并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就是竞争机制起到了作用。

虎子之所以偷吃冰淇淋,其实是父亲和虎子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那么减少信息不对等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如果父亲不是让孩子出去买菜,而是去买一包盐或者一包烟,他还敢吃东西吗?不敢,原因是市场上的盐价和烟价是稳定的,父亲和儿子都知道它们的价格,儿子在这个时候就没法弄虚作假。所以企业管理者在激励的实施过程当中要减少信息不对等。下面我们看看书中是怎样解释激励的有效性的。

七、结论及展望

综上所述,任务型教学从建构主义理论和交际能力理论中吸取了营养而日趋成熟,可以说任务型教学是理论和实践之间的中介[5],恰恰体现了管理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统一的学科特点,学生通过做任务的形式将学科知识应用于课堂实践,提高了学生自身的综合运用能力。但是,正如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先生所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作为一种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法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并且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的不同也会影响教学的实施。管理学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实施任务型教学法,并且不断地改进和创新,不断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以形成自己独特的并适合学生的教学风格,真正的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

[1]王晓波.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的构建[J].教育评论,2009(2).

[2]李启柱.数学建构主义学习的实质及主要特征[J].数学通讯,2001(5).

[3]潘茜茜.基于建构主义的高职《管理学基础》课程设计[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1).

[4]陈昌义.Hymes交际能力理论的反思[J].外语学刊,2003(2).

猜你喜欢

虎子管理学教学法
“天人合一”的管理学启示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儿子的声音
一个罐子
虎子修路
浅谈管理学
辛酸泪
联邦快递的管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