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国内旅游业收入因素的分析
2013-07-23张杨玉婷
[摘 要] 目前,旅游业正在发展为世界上最大和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中国旅游产业已有长足的进步,并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为了更好地发挥旅游业的作用,有必要加强对旅游收入的计量分析。文章运用计量经济学知识, 通过模型建立与调整, 对影响我国国内旅游总收入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揭示我国旅游业收入的特征,并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计量经济学;国内旅游收入;检验;建议
[作者简介] 张杨玉婷,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 郑州,450046
[中图分类号] F590.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3)03-0010-0003
一、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
目前,中国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消费需求总量迅速增大。预计到2020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次数将达到19.82亿人次,大致相当于每个国民一年出游1.5次,国内旅游收入将达到30436.6亿元,相当于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的8.7%左右,仅国内旅游的贡献就足以确立旅游业的支柱产业地位。
“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推出,使得国民的非工作时间更长。闲暇时间的增多势必为国民创造更多的出游机会。中国作为世界旅游资源第一国,拥有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旅游资源供给充足。在这种供需双向互动下,中国旅游业前景辉煌,事实也证明了我国旅游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增长点。
二、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旅游业研究
叶银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内旅游收入的计量经济学分析》)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对中国旅游业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以及闲暇时间三者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认为法定节假日增加、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均可带动旅游业收入增长。王鑫(西南财经政法大学,《关于影响我国国内旅游收入的计量经济学分析》)则认为通货膨胀将会影响社会收入分配及经济活动,物价水平上升或下降将对总收入带来影响。故在该模型中引入旅游价格指数P 这个变量,探究P对旅游总收入Y 的影响,并且将旅游业发展状况和旅行者的可支配收入考虑进去。从得到的检验结果看,旅游价格指数和旅游从业人员人数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旅游收入。
从现有文献看,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中国旅游业进行研究的文献不多。笔者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对比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选取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每年旅游人次为变量,并且加入了旅游从业人员人数、全国的旅行社数量以及星级酒店数量这两个变量,探究这些因素对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继而对旅游行业的投资方向提出建议。
三、影响旅游业因素的计量分析
影响我国旅游收入的因素主要是:
经济发展总体状况。国家经济发展总体状况是影响各行业发展的基本因素,旅游业迅速发展从根本上还是得益于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
人均可支配收入。人民生活水平越高,恩格尔系数就越小,人们在娱乐等方面的支出比例就越高;人均可支配收入就越大。
旅行人数以及人次。庞大的旅游人数以及旅游人次是直接有效拉动旅游业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的因素,可以用国内游客年均人次为解释变量;旅游花费。消费者是否愿意旅行要受到旅游成本的影响,可以采用旅游人均花费为解释变量。
旅游业发展状况。
在此选取全国旅行社数量这一前人没有引用过的数据,作为代表旅游业发展状况的变量,而饭店业是旅游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其规模和质量是衡量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将星级酒店数量也加入到模型中。
根据经济学知识,X1与X2可能存在相关关系,先对X1与X2进行检验:利用Eviews软件做X1与X2 的散点图,初步判断它们高度相关;再对X1 ,X2做OLS估计,发现它们存在高度线性相关关系且通过F,t检验。因此暂删去X2,初步建立回归模型:Y=β0+β1X1+β3X3+β4X4+β5X5+β6
X6+μ。利用数据进行OLS估计,得到结果可决系数较高,F值远大于临界值,方程总体回归效果显著,但在显著水平为0.05的条件下,X1,X5,X6的系数回归效果不显著。
再分别将Y与X1,X5,X6进行简单一元回归,发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X1 对旅游收入Y影响较大(这也与实际经验相符);而X5,X6 的拟合优度较差,且t检验中回归效果不显著。将Y与lnX6 进行简单回归检验后,决定把X6剔除。
继续Y与X1,X3,X4,X5进行回归,发现R2和F值均较大,但X1的t统计量绝对值较小,系数估计值符号也不合理,因此,模型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消除多重共线性:
根据研究经验,将模型进行对数变换,变为:lnY=β0+β1 lnx1+β3 lnx3 +β4 lnx4 +β5 lnx5 +μ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得到相关系数矩阵,发现变量的相关系数仍然较大,所以,用逐步回归法来消除多重共线性。分别做lnY对lnx1,lnx3,lnx4,lnx5 的一元回归,发现lnX1的可决系数R2最大,以lnX1为基础,依次加入其他变量,发现加入lnX4后可决系数有所改进,且F检验、t检验结果显著;而加入lnX3和 lnX5 后,模型开始出现多重共线性。在模型lnY=β0+β1lnX1+β4lnX4+μ 中分别加入lnX3,lnX5进行检验,发现加入lnX5后的模型t检验效果要好一些,将lnX3剔除。对于lnX5,虽然t检验结果显著性不高,但lnX5的不显著可能是由于多重共线性造成的,而且多重共线性是变量的基本特征,实际经济问题中,完全不相关的变量几乎不存在;且加入lnX5后再加入其他变量R2 既没得到改善,也没有使统计量更显著,所以保留lnX5。新的估计模型为:lnY=-4.245408+0.908708lnX1+0.823159lnX4-0.091014lnX5。
异方差的检验和消除:
利用图示法初步判断随即项存在异方差,以下用怀特法进行检验:构建辅助回归模型ei2=α0+α1lnX1+α2lnX2+α3lnX3+α4(lnX1)2 +α5(lnX2)2+α6(lnX3)2+α7lnX1*lnX2+α8lnX2
*lnX3+α9lnX1*lnX3+ν 模型的自由度为10-1=9。在0.05的显著水平下,查χ分布表得临界值16.919。用Eviews软件进行怀特检验,得nR2=15.77894 <16.9190 ,所以,随机项不存在异方差性。
自相关性的检验和消除:
利用DW检验法,对新估计的模型进行OLS估计得DW=1.920885,对于0.05的显著性水平,查DW统计分布的临界值表(样本容量n=18,解释变量个数k=3)得dL=0.933 dU=1.696。因为 dU lnY=-4.245408+0.908708lnX1+0.823159lnX4 -0.091014lnX5 经济意义检验。由最后样本模型推知,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对数每增加一单位,国内旅游总收入的对数增加0.9087 单位;人均花费的对数每增加一单位,国内旅游总收入的对数增加0.8232 单位;全国旅行社数量的对数每增加一单位,国内旅游总收入的对数相对减少0.0910单位。由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越发达,居民消费水平越高,旅游需求就越大,旅游收入就相应增加;而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均旅游花费上升,旅游收入总量定会上升,模型估计结果符合经济意义。对于lnX5的参数估计值为负值,笔者也认为是合理的,原因如下:在旅行社数量较少,旅游需求较大,供不应求时,旅行社数量的增加会带动旅游收入的增长;但当旅行社增加到一定数量,处于饱和状态时,一味的盲目扩张反而会加剧旅游服务行业的竞争,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经济结构分配不合理,不利于国家旅游经济的发展,最终使旅游收入减少。因此,参数结果为负数是可以接受的,而且参数的绝对值较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不大。 四、对策与建议 由模型估计结果得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对旅游收入的影响最直接。经济的持续发展,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可以为旅游消费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而旅游是综合性消费行为,具有很强的消费关联性,可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更多收益机会。 (一)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大力发展旅游业 1. 规范旅游消费市场。影响旅游消费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旅游消费市场缺少规范,旅游业服务质量不高。2. 加强市场监管,加强法律约束,加强从业者的自律和提高消费者的消费素养,构建公平、合理、规范的旅游市场秩序。3. 整合旅游资源。目前旅游业的粗放增长使得旅游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甚至有很多地方政府人为分割旅游资源的现象。须加快完善旅游市场体系,加大整合旅游资源的力度,建立资源共享、多方共赢的机制。 (二)切实加强旅游业管理 从模型估计结果来看,旅行社的增加并不一定使旅游收入增加,而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才是重要的,因此,对旅游从业者应从自身着手,做到:1 . 设计合理的消费产品。可以把潜在消费者变成现实消费者,扩大旅游消费的社会参与面。2. 提高营销意识。中国的市场正处于转型阶段,与西方成熟市场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中国旅游业同样如此,整个旅游行业的营销意识普遍不强,营销能力不高,甚至有些地方还没有旅游营销意识。要想扩大收入,必须加强营销,使更多的人进行旅游消费。3. 提高旅游消费的透明度。信息不对称是旅游消费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也是消费者担心的问题之一。必须进一步提高旅游消费的透明度,减少消费过程的随意性,坚持诚实守信原则,维护旅游服务的形象,使消费者高高兴兴参与,明明白白消费。 (三)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通过各类专业培训,整体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专业素质、服务素质,提高全行业的服务水平,以此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全面提升旅游消费质量。只有充分认识质量比数量更重要,才能使我国旅游服务行业健康发展,旅游消费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张凌云.我国旅行社行业规模的理论与实践[J].旅游学刊,1996,(6). [2]叶银丹.国内旅游收入的计量经济学分析[J].企业报道,2012,(4). [3]王鑫.关于影响我国国内旅游收入的计量经济学分析[J].时代金融,2011,(2). [4] 中国旅游统计年鉴(1998~2008).国家旅游局官网[EB/OL]. [5] 2012中国统计年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官网[EB/OL]. [6]黎东升.统计学原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