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氯芬酯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疗效观察及护理

2013-07-20胡敏荣再香徐之斌谭志雄谢展雄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6期
关键词:芬酯纳洛酮苏醒

胡敏 荣再香 徐之斌 谭志雄 谢展雄

(广东省深圳市观澜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110)

甲氯芬酯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疗效观察及护理

胡敏 荣再香 徐之斌 谭志雄 谢展雄

(广东省深圳市观澜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110)

目的探讨甲氯芬酯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临床疗效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依据知情同意原则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0月来我院急诊科就诊重度急性乙醇中毒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纳洛酮促醒辅以常规对症护理;观察组给予甲氯芬酯、纳洛酮联合用药,并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安全、呼唤及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用药2h后的苏醒率、平均苏醒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安全隐患发生率及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2h后的苏醒率分别为71.67%和51.33%(P<0.05);平均苏醒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3.05±0.64)h和(8.46±1.23)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61±0.99)h和(12.82±0.75)h(P<0.05),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分别为5.00%和18.33%(P<0.05);护理质量满意度分别为95.00%和85.00%(P<0.05)。结论甲氯芬酯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能缩短患者促醒时间,更快地解除症状;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昏迷时间,降低安全隐患发生率,提升急诊护理质量满意度。

甲氯芬酯 纳洛酮 急性乙醇中毒 疗效 护理

急性乙醇中毒系一次性摄入过量乙醇或酒类饮料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由兴奋转为抑制的状态,是门诊常见急症之一[1]。我院地处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地带,周围人口近100万,务工人员多为来自农村的青壮年群体,承受着来自工作、生活、情感、家庭等方面的多重压力,借酒浇愁者众,急性乙醇中毒入我院急诊科救治者络绎不绝,尤以重度中毒者居多。其主要表现为患者入诊时便有严重的意识障碍,共济失调,言语不清,进而昏睡,甚至昏迷。昏迷可致延髓的呼吸和循环中枢抑制,引起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危及生命[2]。由此,临床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当务之急应是:有效地促醒治疗或促醒措施、昏睡昏迷期的安全监护及促醒后的心理干预。自2011年6月起,我科试验用甲氯芬酯加纳洛酮联合用药,辅以有针对性的安全、呼唤及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治疗重度急性乙醇中毒昏迷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依据知情同意原则(与患者家属或陪护人签订知情同意意向书)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0月由我科院前急救组接回的重度急性乙醇中毒处于昏睡昏迷期患者120例。其中,男98例,女22例;年龄16~52岁,平均年龄(33.26±5.29)岁。入围标准:(1)均饮用的是35°~55°的白酒,饮酒量在400~850ml;(2)饮酒后入诊时间在1.5~4.0h之内;(3)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2]在6~8分;(4)排除糖尿病或其它药物所致昏睡或昏迷;(5)排除外伤性昏迷;(6)无心脑血管疾病,无肝肾功能障碍。将入围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所饮白酒度数及饮用量、就诊时间及GCS评分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 二组患者均在确保呼吸通畅的前提下经口插管行电动洗胃,以清除胃内残留乙醇,阻断其进一步吸收,而后均立即开通静脉通道给予补液利尿、护胃扩肝等内科常规治疗。同时另建一独立静脉通道,首剂将0.8mg盐酸纳洛酮注射液加入0.9% 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静滴,随即另将1.6mg盐酸纳洛酮注射液加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通过微量输液泵持续静点,滴速控制在2.5~3ml/min,直至患者 GCS达到15分左右为止。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将0.25g注射用盐酸甲氯芬酯溶解于0.9%的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在开通第一条静脉通道时,排在补液利尿药前静滴,必要时2h后再重复一次。

1.2.2 护理

1.2.2.1 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急性乙醇中毒常规对症护理:包括:(1)保持呼吸通畅,改善通气功能:对重度中毒昏睡昏迷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阻塞气道引起窒息,及时清除口中分泌物和呕吐物残留,必要时吸痰,遵医嘱吸氧;(2)协助管床医生催吐或洗胃,去除胃内容物,减少乙醇吸收;(3)快速建立静脉通道,以利药物促醒及体内乙醇氧化排泄;(4)注意保暖:急性乙醇中毒患者大多畏寒怕冷,应适当调高室温,加盖棉被,避免着凉诱发其它疾病。

1.2.2.2 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强化如下护理干预措施:(1)护理安全干预:自本课题申请立项之日起,我科便多次召开本科室护理组长及骨干碰头会,研讨和评估实施本课题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护理安全隐患,总结出重度急性乙醇中毒昏睡昏迷患者护理安全风险由大到小的隐患依次为窒息、误吸、漏诊、坠床、自伤及护患纠纷等。对此,在实施本课题的护理操作中,要求管床护士严格遵守急救护理操作规程,不折不扣地执行医嘱,并及时、准确、真实地作好护理记录;加强病房巡视,严密监视患者的每一项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重点监控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体温,观察患者的颜面及口唇颜色、瞳孔的大小变化,如有异常,立即报告管床医生并协同医生妥善处置;设置床栏,清除与护理治疗无关的人和物;(2)护理唤醒干预:在对乙醇中毒昏睡昏迷患者实施每一项治疗或护理操作的时候,我们要求管床护士一改往日那种只顾自个操作,对患者或家属陪护三缄其口的传统模式,而是把身边的患者当做是一位神志正常的朋友或家人,一边操作一边以温柔的语气和与之协商的口吻作自我介绍,并对本次治疗或护理的目的、目标、作用及注意事项与身边这位暂时保持沉默的朋友积极沟通。如在开通多条静脉通道的时候,护士会说:“某某先生(靓女),您好!我是您的管床护士某某,现在我要在您的另一只手上做一次静脉穿刺了,以便为您输入一些让您尽快醒过来的药物,可能给您带来某些不舒服,但过一会就好了,请您忍耐一下”等等;(3)心理护理干预。从患者入住我科的那刻起,本课题护理小组便开始从其家属或陪护朋友处获取该患者的第一手资料(个人隐私除外)及本次醉酒的真实原因,因人而异制定心理干预措施,待其清醒后,在完成护理操作的时候择机与之沟通。如对工作不如意、自感挣钱少、幸福感缺失、无颜回见江东父老而买醉的患者,护理小组精心收集并整理了2012年中秋国庆期间央视播出的《你幸福吗?》系列采访视频集锦,与其一同观看各种人对幸福的不同感受,在欢声笑语中让患者领悟买醉并不能掩饰悲催,回避并不会等来幸福。

1.3 观察评定指标 (1)用药2h后的苏醒率:指从开始输入纳洛酮或甲氯芬酯等促醒剂后2h每组患者GCS达到15的例数及比率;(2)平均苏醒时间:指每组患者从用药开始至神志基本恢复,能正确回答医护人员提问,GCS评分可达15分的平均时间;(3)症状消失时间:指从治疗开始到患者昏睡昏迷基本消失,能下床站立行走且步态较稳的时间;(4)安全隐患发生率:指两组患者发生窒息、误吸、漏诊、坠床、自伤及护患纠纷等安全隐患的比率;(5)护理质量满意度:采用里克特(Likert)量表5级计分法[3],以问卷形式请受试患者或家属出科前1h填写,非常满意计5分,比较满意计4分,一般计3分,不太满意计2分,很不满意计1分,以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计算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3.0软件包统计分析。各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表1~4)

表1 两组患者用药2h后苏醒例数及苏醒率比较 例(%)

表2 两组患者平均苏醒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比较(±s,h)

表2 两组患者平均苏醒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比较(±s,h)

组别 例数 平均苏醒时间 症状消失时间观察组60 3.05±0.64 8.46±1.23对照组 60 4.61±0.99 12.82±0.75 P<0.05 <0.05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的比较 (例)

表4 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的比较 (例)

3 讨论

3.1 急性乙醇中毒依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三期:兴奋期、共济失调期和昏迷期。当大剂量乙醇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便会抑制大脑皮层及皮层下中枢,造成患者意识丧失并进入昏迷期[4]。昏迷期表现为昏睡、瞳孔散大、体温降低、心率增快、血压降低、呼吸减慢并有鼾音,严重者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5]。急性乙醇中毒的原理已研究得比较清晰明了,但令人遗憾的是,医疗界至今还未找到一种特异性药物或专属性治疗手段,以全方位拮抗乙醇对大脑皮层的抑制,迅速解除因抑制所导致的上述诸多症状。由此也提示我们,联合用药促醒加上有效地护理及干预手段,或许才是当今治疗重度急性乙醇中毒的最有效方案。

3.2 盐酸甲氯芬酯由对氯苯氧乙酸和二甲氨基乙醇组成[6],前者能刺激葡萄糖摄取,促进脑细胞的蛋白同化作用和氧化还原代谢,从而兴奋处于抑制状态的大脑皮层及皮层下中枢,促进中枢神经系统恢复;后者被代谢转化,可促进细胞卵磷脂合成[7],卵磷脂不但能活化脑细胞,而且可有效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膜,加速机体代谢,恢复记忆功能和提高智能;在急性乙醇中毒时,人体血浆中的β-内啡肽增高异常,而β-内啡肽对神经中枢有显著抑制作用[8]。盐酸纳洛酮为内源性阿片类受体(脑啡肽、内啡肽和强啡肽)专一拮抗剂,能竞争性阻滞并取代β-内啡肽与受体结合,从而阻断β-内啡肽类物质对心血管和呼吸调节机制产生的抑制作用,改善中枢性呼吸衰竭,增加脑部血液供应,延长神经细胞的存活时间,减轻脑细胞的坏死。甲氯芬酯和纳洛酮的上述作用机理无疑对其联合用药治疗重度急性乙醇中毒提供了理论依据。

3.3 一套完美且成功的抢救、治疗绝对不可或缺成熟、默契的护理配合,对于重度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的抢救治疗同样如此。乙醇中毒的兴奋期、共济失调期及昏睡期患者,都存在着护理安全隐患,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9]。护理安全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必备条件,是减少质量缺陷,提高治疗水平的关键环节。重度急性乙醇中毒患者在昏迷不醒状态下时有呕吐和躁动,如此便很容易导致误吸、窒息、自伤、坠床等安全事故,最终衍变为医患、护患纠纷。及早评估,规范操作,强化床边巡视等干预措施,是有效减少此类隐患发生的关键。

3.4 昏迷病人的早日复苏一直是医学上的难题,由于导致病人昏迷的原因及病理生理极为复杂,因而在临床的治疗不可能只采用单一的方法得到显著疗效[10]。在本课题研究中,我们尝试在常规促醒药物联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呼唤式护理干预来促进重度急性乙醇中毒患者尽早苏醒。呼唤刺激不仅可以帮助诊断,而且对神经功能的恢复也至关重要[11]。同时也给往日沉闷、严肃、紧张的护理氛围注入了些新鲜、生动、平和的成分,获得了患者家属及陪护人员的一致认可。

3.5 绝大多数急性乙醇中毒患者促醒后,仍有严重的负性心理问题,或对自己的烂醉如泥深感内疚;或对一时的放纵造成经济损失追悔不已,也有一部分患者仍沉溺于失意的情感漩涡中不能自拔。急诊科护士抓住患者有限的治疗间隙,与患者展开心与心的交流及健康知识宣教。一付温暖的“心灵鸡汤”让患者释放了压力,解除了急性乙醇中毒对个人身心乃至社会的危害,同时也和谐了医患、护患关系。

通过本课题的实验数据证实,甲氯芬酯联合纳洛酮治疗重度急性乙醇中毒,辅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缩短昏迷患者促醒时间,降低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不失为当今一种快捷、安全、有效的治疗模式。

[1]李克玲.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81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6):191-192.

[2]冯百钧,朱巧雅.急性酒精中毒致深昏迷3例治疗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24):42-43.

[3]刘德新,王育珊.昏迷程度的评定方法[J].中国社区医师,2002,18(1):25-26.

[4]李焕德,许树梧.急性中毒毒物检测与诊疗[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0:448-449.

[5]邓先容,马福林,李正双.纳络酮在抢救重症病人中的应用[J].临床荟萃,1995,10(7):327-328.

[6]周卫民,李健和,黎银波,等.盐酸甲氯芬酯分散片含量测定方法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1):49-51.

[7]卞如濂,王浩生,王子厚,等.中华临床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106.

[8]荆疵明,董芸,宋文中,等.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血清β-内啡肽水平及意义[J].西部医学,2002,13(1):27-28.

[9]何春梅,易康娣,袁海清.护理干预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护理安全的效果观察[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9,27(6):707-708.

[10]陈东英,程平,钱珍.呼唤式护理为主的综合干预对昏迷病人促醒作用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3):224-225.

[11]龚远红,龚文妍.应用听觉诱导对脑颅外伤昏迷病人唤醒疗法的检测[J].现代医院,2005,5(11):12-13.

Meclofenocate Nalox one Acute alcoholism Curative effect Nursing

胡敏(1968-),女,广东,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从事急诊科护理及管理工作

R472.2

B

1002-6975(2013)06-0517-04

2012-12-10)

猜你喜欢

芬酯纳洛酮苏醒
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植物人也能苏醒
绿野仙踪
会搬家的苏醒树
氟比洛芬酯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胃癌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比较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效果的Meta分析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33例的疗效观察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纳洛酮联合NIPPV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