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普惠金融的相关文献综述
2013-07-19邓振姣
邓振姣,向 静,陈 琳
2012 年4 月19 日世界银行发布了首份《全球金融包容性指数》 (Global Findex)报告,报告称在全球有25 亿人没有银行账户,四分之三以上的穷人没有银行账户,大多数集中于发展中国家。
根据世界银行《全球金融包容性指数》的报告,在2011 年,超过15 岁的成年人在正式金融机构所有的帐户占64%,而低收入人群在正式金融机构所有的帐户只占47%。而中国仍然有相当大一部分家庭没有银行帐户,处于边缘地带,这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银行指出,金融包容性可以使贫困人口能够储蓄和借款,并得以积累资产、建立个人信用,从而建立更有保障的未来,并促进经济增长。金融包容性的实质是在金融领域实现经济包容性增长,让更多的人分享经济增长带来的成果,惠及所有人群,特别是要惠及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公平。包容性增长是2007 年亚行最先提出的,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 年曾两次提及包容性增长,一时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也就是说金融包容性是在包容性增长背景下提出的,如果银行体系缺乏包容,甚至是排斥,将会导致 GDP 损失1%(Chattopadhyay,Sadhan Kumar,2011)。普惠金融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方法之一,可以让大部分无法或没有能力的人群参与金融体系 (Sarath Chandran,B. P. and Manju,T. K. ,2010)。金融包容性的发展已经提上日程,成为缓解贫困,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本文试图梳理关于金融包容性发展的相关文献,了解世界各国在促进金融包容性发展采取的各种措施以及受到的经验与教训,为我国更好地发展普惠制金融提供借鉴。
一、与普惠金融相关的定义
在谈到普惠金融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金融排斥 (Financial Exclusion)。金融排斥最早使用于20 世纪90 年代中期,随着一些发达国家政府管制的放松和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金融机构为降低经营成本、增加利润,关闭了一些中小城市的分支机构,从而导致相对落后的地区金融服务匮乏。许多贫困、低收入人群及小型企业由于无法通过正规途径获得金融服务,从而被排斥在金融体系之外。金融排斥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低收入、低储蓄、金融文盲、社会排斥、失业或就业不足、不良的理财习惯、经济剥削、缺乏认识、地理位置偏远、繁琐的程序、员工的服务态度、经济上的歧视、不能接入互联网和复杂的金融产品等(Anamika Sharma,2009)。
由于金融系统中存在着金融排斥等原因,使得很多机构和弱势群体无法获得金融服务,从而使得普惠金融体系一经提出就受到了许多国家的重视。普惠金融即金融包容性 (inclusive financial),最早是由联合国系统在宣传2005 小额信贷年时提出的,当时对其定义为:能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这引起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关注,开始重视金融包容性的发展和金融体系的改善,并在实践中实施了许多具有创造性的措施。
当然,不同的人对于事物具有不同的看法,对于普惠金融的具体内容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通过对最新文献研读总结,我们发现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的定义:
普惠金融可以被定义为一种“所有年龄段的工作人员均有机会以负担得起的价格,有尊严的便利的方式,获得一整套优质的金融服务的状态” (2009 年ACCION 国际)。Rangarajan 委员会是这样定义普惠金融的:以弱势群体和低收入人群可以负担得起的成本,及时和充分地提供信贷,确保他们获得金融服务的过程 (兰加拉詹委员会2008 年)。
以上是国际组织对普惠金融的定义,而许多学者对普惠金融的理解为,普惠制金融体系是一个可以更广泛地获得金融服务,可以促进更快和更公平的经济增长。这样的系统允许贫困家庭安全地保存和管理他们的钱,减少其对经济冲击的脆弱性,使他们能够对他们的发展作出更积极的贡献 (Thorat,2007 年)1。普惠金融是以负担得起的费用向弱势群体和低收入群体提供的无所不包的金融服务,如信贷,储蓄,支付,汇款,保险等。 (V. LEELADHAR,2006;Ricardo N.Bebczuk,2008;Dr. K. Ravichandran,Dr. Khalid Alkhathlan ,2009),K. C. Chakrabarty 认为这种成本应该是以公平、透明的方式形成,并且受到主流机构参与者监管。
通过以上对普惠金融基本内容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以弱势群体和低收入人群作为普惠金融的服务对象,还是将所有社会阶层都纳入普惠金融体系,都会扩宽金融系统的服务面,使得贫困人群、低收入人群、弱势群体和微小企业等在普惠金融体系中受益。
普惠金融的本质是能够确保为每一个人和所有需要这些服务的人提供一系列适当的,容易理解和使用的金融服务 (R Ramakrishnan,2010)。虽然普惠金融体系的建立对于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但其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障碍,主要有准入排斥、条件排斥、价格排斥、营销排斥和自我排斥。金融服务应放低标准,降低门槛,增加对贫困人口、低收入人口、弱势群体及微小型企业的贷款,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减少收入不平等和贫困水平。
二、关于金融包容性指数的测算
2008 年Mandira Sarma 在《金融包容性指数》一文中提出了金融包容性指数(Index of Financial Inclusion,简称IFI)的测算方法。金融包容性指数 (IFI)类似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计算的一些著名的发展指标,如HDI,HPI,GDI等,它从多个纬度来构建金融包容性指数。他首先是为每个纬度金融包容性计算一个指数,公式如下:
Ai是第i 维的实际价值;mi是第i 维的最小值;Mi是第i 维的最大值,并且0 ≤di≤1。更高的di意味着在第i 维有更高的成就。然后他采用了三个维度来测算,第一个维度是银行业渗透(pi,代理银行A/C ,每1 000 名成年人口的数量成年人);第二个维度是银行服务的可获得性(ai,每10 万成人人口所有的代理银行分支机构的数量和ATM 的数量);第三个维度是使用(ui,代理银行信贷和银行存款的规模,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
也就是
根据IFI 的值的大小,可分为三类,即:当0.5 <IFI≤1,代表很高的金融普惠度;当0.3≤IFI <0.5 时,代表中等金融普惠度;当0≤IFI <0.3 时金融普惠度很低。
三、有关普惠金融发展的国际经验
包容性增长已经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焦点。全球范围内的许多国家都已经认识到了普惠式金融的重要性,而且在许多国家都已成为了一项优先选择的政策。但是由于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异,金融排斥的原因多种多样,所以各国所选择的模式方法也会有所不同。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在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普惠发展模式和方法的同时,也应该借鉴其它国家的国际经验。
(一)印度在发展普惠金融方面的经验
自1955 年以来,印度政府为包容性增长已采取诸多努力,印度作为发展普惠金融较早的国家之一,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印度普惠金融发展主要有几种模式,即银行—自助组织团体联动模式、银行和小额信贷机构合作模式、ICICI 合作模式、MF—NBFC 模式、银 行-邮 局 模 式 (Dr. K. Ravichandran,Dr. Khalid Alkhathlan,2009)。印度银行提供了4个最基本的产品服务,即有透支额度的储蓄账户、汇款产品、可反复存款的纯粹储蓄产品和创业信贷(K. C. Chakrabarty,2011)。
印度在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整体模式,即传播金融知识,尤其是针对弱势群体缺乏的金融知识;核心银行服务,这是金融包容性模型的供给者。它应当为那些创业的人提供简易帐户和优先部门贷款;提供理财建议;ATM 和IT支持,安装含有本国语言和生物识别的ATM;创新策略,如设计符合低收入者和弱势群体要求的金融产品、了解微互惠基金和保险以调动他们的储蓄、逐步推广技术咨询以及财务咨询、实施基于绩效进行激励性补偿等 (Anamika Sharma,2009;R Ramakrishnan,2010)。
银行业务代表模式,它是指在银行分支机构之外,用通信和非银行零售代理商,如基于卡片的网络或者手机来进行一系列的银行服务。它有两种业务模式:由银行领导的无分支银行业务模式和非银行领导的模式。移动银行使用的技术是无网点银行业务的模式之一,手机银行服务是促进国家金融包容性政策的一个重要的工具。在手机银行金融服务中涉及的交易成本是银行和小额信贷机构为穷人提供手机银行服务考虑的主要焦点 (Jatinder Handoo,2010;Anamika Sharma,2009;Dr. K. Martina Rani,2010)。
(二)英国和美国在发展普惠金融方面的经验
英国的普惠金融专责小组已确定了三个普惠金融目标的优先领域,即进入银行,获得负担得起的信贷和面对面的理财建议。英国已经建立了一个金融包容性基金,以促进金融包容性,并指派专人负责到银行信用社消除金融排斥。伴随着更加严格的规定,已经为信用社确立了更完善的法律环境,以确保更好地保护投资者。通用银行(UB)也是政府政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会直接通过申请人自动信贷的银行账户转移支付津贴。在美国,成立了社区再投资法 (CRA)禁止银行对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社区的歧视,CRA是更区域化和地方化的系统支持下的金融监管。其他几个社区与投资有关的法律也提高了CRA的有效性,如公平住房和平等信贷机会法,确保人们平等地获得信贷;住房和社区发展法,确保任何人不得以种族、肤色、性别等理由被排除在资助计划之外;住房抵押贷款披露行为要求存款机构发布每个人口普查区的按揭贷款人的收入、性别、种族等详细信息(J Neill Marshall,2004;V. LEELADHAR,2006)。
英国和美国政府在寻求结合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的背景下,以社区为基础的自下而上的社会投资与倡议。鼓励金融机构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那些没有银行账户的个人,或将其他金融服务作为一个商业机会,而不是仅仅把它们作为其慈善捐赠的部分。金融机构在主流、非主流金融机构以及其他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之间寻求伙伴关系。英国和美国在有关金融排斥方面的政策存在显著差异,主要反映在两国的金融部门监管和监督上。英国对金融排斥的举措,可以说是比他们的美国同行更连贯地专注于最弱势群体和更广泛的范围(J Neill Marshall,2004)。
通过对印度与英美国家在普惠金融实施过程中的措施对比,印度更注重于具体发展措施的制定,而英美国家更注重于法律方面的保障,我国应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借鉴国际经验,促进我国普惠金融更快发展。
四、普惠金融发展的前景展望
一个包容性的金融体系,有利于生产资源的有效分配,从而有可能降低资本成本。普惠金融对于国内低收入家庭、小型和微型企业来说有很多好处。首先,它有利于大量的新经济主体的经济交易。普惠金融能帮助低收入家庭更好的管理他们那些小的、不可预测的、具有季节性收入的资源。家庭可以通过金融服务,获得教育,保健和其他生活必需品,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低收入家庭在许多方面处于弱势,可以通过储蓄,信贷,保险,汇款等金融服务提供可持续的,低成本的应对策略。企业所有者可以使用信用卡或储蓄来增加生产性资产的投入以提高生产力。正确运用金融基础设施,可以通过金融服务帮助穷人认识资产。最后,金融服务可以促进经济独立和经济建设,让人们能够积极参与到社区和国家经济活动中 (Sarath Chandran,B. P. and Manju,T. K. ,2001)。
普惠金融的发展可以促进一国整体经济的发展,缩小收入的不平等程度以及减少贫困人口,而且也是国家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关键。因此,加强对普惠金融发展力度的支持,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更快地发展本国经济,帮助更多的人摆脱资金借贷困境,获得更多金融服务的机会。故虽然普惠金融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障碍,但其所带来的好处,使得国家对普惠金融系统的越来越重视,因而,普惠金融在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五、结 论
普惠金融从2005 年提出至今8 年的时间,但其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虽然在推进金融包容性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障碍,但是各国政府也提出了许多具有创造性的建议和措施,极大地推进了本国普惠金融的实施进程。
许多学者或通过成年人口所拥有的银行账户比例,或通过三个维度如银行渗透,银行系统的可用性和金融系统的使用来计算,或通过金融包容性指数IFI 进行测算,对各国的金融包容性程度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包容性程度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普惠金融在发展中国家更具有发展性,但金融及金融中介机构比较发达的国家,其贫困和收入不平等水平下降的速度比发展中国家更快。
由于人均GDP 的增长和收入分配的改善,都能够降低贫困水平,而金融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国家总体经济的增长,且其在缓解贫困方面超过了其对总体经济增长的影响。一个完善的金融体系应该具备包容性,如果出现金融排斥,会导致GDP 损失1%,因而,减少金融排斥,提高金融包容性,是促进经济发展,减少贫困的有利手段。
[1]Mandira Sarma,“Index of Financial Inclusion”,ICRIER Working Paper,2008.
[2]Sarath Chandran,B.P.and Manju,T.K.,“Financial Inclusion Strategies For Inclusive Growth In India”,Munich Personal RePEc Archive Paper,2011.
[3]Asli Demirguc-Kunt,“Finance for All?Policies and pitfalls in expanding access”,A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Report,World Bank,Washington ,2008.
[4] Honohan,Patrick, “Cross-Country Variation in Household Access to Financial Services”,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Vol.32,No.11,2008,pp.2493 ~2500.
[5] Chattopadhyay,Sadhan Kumar, “Financial Inclusion in India:A case-study of West Bengal”,Munich Personal RePEc Archive Paper,2011.
[6]Paul A. Jones,“From tackling poverty to achieving ?nancial inclusion-The changing role of British credit unions in low income communities”,The Journal of Socio-Economics,Vol.37,2008,pp.2141 ~2154.
[7]K.C.Chakrabarty,“Financial Inclusion and Banks:Issues and Perspectives”,RBI Monthly Bulletin,2011.
[8]J Neill Marshal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disadvantaged areas: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olicies encouraging financial inclusion in Britain and the United States”,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2004,Vol.36,pp.241 ~261.
[9]Ricardo N.Bebczuk, “Financial Inclusion in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Review and Lessons”,CEDLAS Working Paper,Universidad Nacional de La Plata,2008.
[10]V. .LEELADHAR, “Taking Banking Services to the Common Man-Financial Inclusion”,Reserve Bank of India Bulletin,2006.
[11] Dr.K.C .Chakrabarty,“Deputy Governor. Banking and Beyond:New Challenges before Indian Financial System”,Reserve Bank of India,2011.
[12]Duvvuri Subbarao, “Financial Inclusion: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Reserve Bank of India,2009.
[13]Jayasheela,Dinesha P.T and V.Basil Hans,“Financial Inclusion and Microfinance in India:An Overview”,http://ssrn.com/abstract=1089680.
[14] Dr.K.Ravichandran,Dr.Khalid Alkhathlan,” FINANCIAL INCLUSION-A path towards India's future economic growth”,http://ssrn.com/abstract=1353125.
[15]Anamika Sharma,“Challenges:For Building Financial Inclusive India ”, http://ssrn.com/abstract =1445306.
[16]Amlan Ghosh,“Financial Inclusion through Micro Finance in India and Emerging Role of POSB:An Analysis”,http://ssrn.com/abstract=1655737.
[17]Dr.K.Martina Rani,“Mobile Banking:A Tool of Financial Inclusion for India”,http://ssrn.com/abstract =1674328.
[18]R.Ramakrishnan,“BFSI:Best Practices in Financial Inclusion”,http://ssrn.com/abstract=1751020.
[19]Thorsten Beck,Asli Demirguc-Kunt,Ross Levine,“Finace,Inequality,and Poverty:Cross-Country Evidence,NBER WORKING PAPER,2004.
[20]Jatinder Handoo,“Financial Inclusion in India:Integration of Technology,Policy and Market at Bottom of the Pyramid”,http://papers. ssrn. com/sol3/papers. cfm?abstract_ id=1628564 .
[21]谢升峰:《微型金融与低收入群体信贷——理论及对我国新型农村金融的解析》, 《宏观经济研究》2010年第9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