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材的使用体会

2013-07-17徐腊梅

现代教育探索 2013年9期
关键词:识字文本儿童

徐腊梅

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将近一年的使用中,我们感到教材选文上文质兼美,编排上科学有趣,利于教师教学,利于学生学习。在使用中,我们还特别体会到教材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鲜明特征,真切体会到编者的良苦用心。

一、选文质量更高

我们知道,《语文课程标准》目标的实现是需要通过教材作为凭借的,因此,教材怎么编写,选文的倾向性怎样,可以反映出编者对于学生培养目标的理解和期待。

从已经在实验中使用的一年级实验教材看,教材选文现代气息十分浓厚,的确为儿童的终身发展作了深入全面的思考,选的文章以情趣化为前提,以现代意识为特征,将思想性和工具性有机统一。例如,教材不仅选择了传统的经典性文章,如《乌鸦喝水》、《司马光》等,还选择了更多优美有趣、内涵丰富的文章,如《春雨的色彩》、《月亮的心愿》、《画家乡》等。这些文章,有的是从小渗透现代人的自主、合作、诚信、和谐、关爱等意识的文章,如《小白兔和小灰兔》、《两只小狮子》、《小伙伴》、《看电视》、《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等。可以说,这些影响是终身的。从中可以看出,这套教材着眼点高,时代性强,现代色彩鲜明,呈现形式科学有趣,能够更好地落实培养高素质的现代人的目标。

二、关注主体更近

这套教材,非常可贵的是把学生看成了学习发展的主体。教材编写时就充分考虑到主体学习发展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例如,对一年级识字教学问题,根据现代心理学理论研究证明,大脑的发展是通过更多的信息刺激来完成的,而信息的来源主要途径是阅读,因此必须让学生多识字,尽早接触语言材料,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教育比较发达的拉丁文字国家,一般儿童在8岁时能够正常阅读浅显文章,而由于我国汉字的不同特点,识字写字对于刚入学的儿童无疑是第一道比较高的“门槛”。

从国际人才竞争的高度去思考我国的入学识字教育,我们必须得让学生尽快地、顺利地跨过这道“门槛”,使我国儿童能够在同一起跑线上与各国孩子共同竞争未来。教材的编者可谓匠心独运,采取“认多写少”的策略。一年级共识字950个,写其中的350个。由于母语学习环境广阔,一年认识950个字,平均每天识字2.6个,这个目标能够实现。学生会认识950个左右的常用字后,就可以读懂浅显的程度适当的文章,通过文字信息,丰富了学生的表象,发展了观察、思维、想像等感知能力。

多识字,早识字的作用是明显的。通过实验测查可以看出,实验班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浓,能力强,思维活。另外,写350个字,是考虑到6岁左右儿童腕关节小肌肉发展不充分,因此写得少,目的是不加重儿童负担。但是,教材精心挑选构字能力很强的基本字和高频字,要求学生会写,这就解决了一年级学生在运用中的书写表达问题,因为学生书写的汉字从结构笔顺上具有代表性,即使遇到未要求书写的字,也能够举一反三。

三、实现方式更优

实验教材构建起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创建了充分自主和大胆思维想像的自由天地。例如,教材“语文园地”中的“我的发现”、“我会认”、“我会读”、“我会写”、“识字加油站”等,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建立了自信心。我们在使用中明显感到,实验班学生非常自信,能够大胆质疑,大胆想像,大胆求异,不乏个性化的体验和见解。买验教材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精神,重视熏陶感染的实现方式在课堂中运用。如《胖乎乎的小手》,既有鲜明的思想性,同时,表现视角新颖,文章很有情趣,学生在读后不需要教师去归纳总结,就可激发起学生“我也要像兰兰那样,用双手去帮助家人做更多的事”的愿望。这些文章,能够让教师少讲,放手让学生多读,在自读中受到感染熏陶。

四、运行空间更大

教材编写者视野开阔,为一年级学生创造了巨大的思维空间和想像空间,为学生创造了巨大的展示舞台。这套教材采用了比较新颖的“文本与学生对话”的编写形式,让学生进入文本之中,让文本跳出教材进人学生之中。

例如,《称象》一文后,设计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题目“我再想想,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学生在学习后,想出了“不用石块,用士兵上船再称”的办法;《兰兰过桥》为学生创造了进行丰富的、科学的想像的空间,激发起了学生对未来世界的探索兴趣,在文后设计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题目:“未来的桥会是什么样呢?我们分头想一想,然后把它画下来吧!”让学生一下子产生了浓厚的探索兴趣。这样的教材设计,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思维想像空间,对学生的影响是积极而深刻的。

五、学习兴趣更浓

教材始终注意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的建立和强化,如“这样认字真有趣!”“我走在大街上,特别注意街道两边的招牌。这样也能认很多字呢!”“填一个字,就能变出很多字呢!”“猜谜真有趣!”等。课文还有很多情趣化、生活化的优美语文材料,教师便于教学,学生喜欢读书,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刚开始使用实验教材时,有的教师看到教科书这么厚,需要认的字这么多,很担心学生不能完成学习任务,影响学生的学习信心,一度顾虑重重。在使用了将近一学年的实验课本后,大家欣喜地看到,课本成了学生爱读的材料,并且产生了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充分的提高和发展。合上实验教科书想一想,我感到教科书的确每篇每页对学生都有着满腔的期待,每幅画都刻着那一行字──“一切为了学生!”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外国语学校)

猜你喜欢

识字文本儿童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识字谜语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