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学生方能制胜课堂
2013-07-17郭立敏
郭立敏
如何打造高效课堂?俗话说: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我们要打造高效课堂,首先要在课堂上抓住学生,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育的对象,是教学效果的体现。
要抓住学生,就要让教学进入学生的情感领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兴奋起来,让学生想学、乐学、愿学、会学。因此,我觉得要打造高效课堂,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一、教师在课堂上的首要任务是调动学生的情绪
如何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情绪,我觉得要做到以下三点: 1.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在引入环节和完成重难点知识时,教师要设计一个巧妙而实用的教学情境,对提高课堂效率是非常有帮助的。
比如在校长年会的公开课中,张伟老师讲的是“大气的热力状况”一课,如果直接就讲大气有什么作用是比较枯燥乏味的, 张伟设计的就是先从月球讲起,通过介绍月球,用月球的温差和地球的温差比较,引入大气的作用,效果就非常好。再比如我们地理上讲区时和地方时问题时,我们有些老师就用我们学校老师去英国友好学校考察交流需要倒时差来设计问题,让学生帮老师计算应该如何倒时差,既引起学生的兴趣,又灵活的解决了难点知识。
再如我们讲日界线问题时,就以麦哲伦环球航行少一天的故事来创设情境,讲洋流时就用二战的故事设立问题,都有非常好的效果。
2.教师在课堂上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用语言、眼神、表情、动作等方式,让学生知道,老师在关注着他,这样学生就不容易走思,而且会更快更好的溶入到课堂,学习的专注性就会提高。
我记得有一次听报告时,主讲人说了这样一个现象。外国某教育研究机构曾就老师的视野与学生成绩的关系作过探究,结果表明,在老师扇形视野区里的学生成绩往往优于这个区域之外的同学,这说明什么呢?一句话——关注很重要。这种课堂上师生交流还可以拉近师生关系。有时候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能够使学生一堂课都兴奋起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关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
有一次我在和一个学生谈话时他说到这么一件事,说有一节课我不公平,原因是课堂上该生举了五次手要求发言,只获准了两次,而邻座的同学也举了五次却被获准三次。可见我们的学生是多么地看重那不经意的允许呀!其实藏在背后的是学生的被认可感,是一种被承认的需要。尤其当我们上课时走下讲台,这样你无论面对哪个方向,都会有一部分学生在你身后,一定不要忘了他们。
3.课堂上要多给予学生积极性的评价。对学生的欣赏、夸奖、鼓励往往表达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老师器重我。一定要找到欣赏、夸奖的理由,找到欣赏、夸奖的方向,找到欣赏、夸奖的那些“点”。
学习不好,成绩不好,是与没兴趣、不努力相联系的。如何使他兴趣跟上来,努力跟上来,成绩也跟上来,你就要找——找出那些值得夸奖的、值得欣赏的优点,找到他的哪怕是一点点的积极性,一点点的学习的热情,然后小心翼翼地将这一点点的积极性、一点点的学习热情保护起来,让它生长起来,壮大起来。这种积极性评价不光在个别学生较好的回答问题后,当课堂上学生整体表现表现不错时,我们也要及时的给予夸奖和鼓励。学生得到鼓励,就会更加积极的参与课堂,而且还会有相互带动的作用,这样班级整体的学习热情就会提高。
二、提高课堂效率的另一方面是教师要做到精讲精练
所谓“精讲”就是指教师对基础知识用少而精的语言,抓住中心,揭示教材中的内在规律和本质特征。以讲促思,以讲解惑。通过“精讲”可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多动,即动脑、动手、动口等。
要精讲就要突出“重点”。所谓突出重点指: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分析,学懂重点;练习设计,紧扣重点;板书设计,标出重点;直观演示,体现重点;课堂提问,问在重点;归纳小结,点出重点等。重点知识解决了,一堂课的任务基本完成。
所谓“精练”,是指练习要少而精,虽然练习对技能学习有促进作用,但是过量而滥的练习,会浪费很多时间,而且对学生技能的提高并没有多大的帮助。要做到精练,就要精心的挑选练习题。在挑练习题时,要有目的性、层次性、递进性、探究性、典型性和综合性,练习方法要多样化,提高学生练习的效率,使学生在“精练”中提升学习效果。
一节课就40分钟,时间是很有限的,很多时候我们为了追求课堂的大容量,就满堂讲,满堂灌,又退化到了填鸭式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只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讲多了学生容易听觉疲劳,影响听课效果。学生不是鸭子,老师也不是养鸭专业户,所以我们教师一定要精心备课,做到精讲精练。
三、坚持教学反思是高效课堂的有利提升
坚持教学反思可以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专业化水平和教师的教学技能。反思。可指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课前反思会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地行为;课中反思会使教学活动高效率地完成;课后反思会使教学经验理性化。
教学要反思,现在人人皆知,但是在反思实践中,出现一些不好的现在:一是“假反思”;二是“浅反思”;三是“应付思”不是主动反思;四是“空反思”,即只反思,没有行动,还是不解决问题。
我们要追求高效课堂,就要经常自己审视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质疑自己的教学,找出教学中的低效或无效的问题。进行研究。删除多余和无效环节,改进低效,即可达到高效教学。
总之,高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我们要踏踏实实地研究“高效课堂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合理运用控制论的原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建立在更加有效的基础上。
(河北衡水中学地理中心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