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城镇中小河流整治的途径与方法
2013-07-15张双平
张双平
(北京燕波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518110)
1 工程概况
大棉涌是佛山市三水区重要河涌之一,位于西南街道,处于城区中心地带,东西走向,河涌宽20~30m、深3~4m,全长18.65km。长期以来,由于河涌大量污水排入(工业及生活污水日排量达5万多t,其污染物主要有氮氨和少量挥发性酚、砷化物、氰化物等有害物质),加之污泥淤积等原因,涌水已变黑发臭,水质十分恶劣。
为此,三水区从2008年起计划投资1.5893亿元分三期整治大棉涌。第一期工程为北江引水工程,从石基头到鸭嘴岗段,通过换水来改善水质;第二期工程为鸭嘴岗到大棉电排站的排水和水环境治理工程;第三期为大棉涌电排站重建工程。目前,该工程均已完成。
主要施工内容:
ⓐ引清调水;ⓑ河道清淤;ⓒ截弯取直,扩宽河道;ⓓ除险加固,修筑垂直挡墙;ⓔ砌块护坡;ⓕ修建观光便道、石质拦杆;ⓖ拆除旧桥铺新桥。
2 整治效果分析
大棉涌经过三期工程的整治,河道的排洪能力得到了改善,水质也有所好转,但从目前情况看,整体效果还不甚明显,整治后的河道并没有呈现“水清岸绿,天水合一,鱼翔浅底,鸟鸣蛙鼓”的景象。
主要现象及原因分析如下:
a.河道水体依然浑沌污浊,部分河段发黑发臭。ⓐ引清调水能力不足:一期工程尚未全面完成,调水能力不够;ⓑ截污纳管不彻底:部分河段还有污水直排现象(见图1);ⓒ清淤疏浚不全面:部分河床的污泥没有清干除尽;ⓓ产生新的水质污染:部分沿河地段开发成农田种菜,直排浇地水,产生了新的有机物和化学污染(见图2);ⓔ河道的生态治理没有实施。
图1 涌边污水直排口
图2 涌边菜地
b.景观治理滞后。ⓐ沿河两岸未建设滨河景观,景观设计不配套;ⓑ石质栏杆、观光便道未与河道有机联系;ⓒ截弯取直破坏了河道的自然美;ⓓ直立挡墙、石砌护坡生硬单调。
c.经济效益没有充分发挥。ⓐ两岸居民生活环境质量还没有得到有效提升;ⓑ土地开发效益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3 整治途径
我国城镇中小河流有上万条,主要集中在南方,人们与河流有着鱼水相依的不解之缘,滨水而居,世代衍息,水不仅孕育了我们的生命,更承截着人类的历史与文明。长期以来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和过度占有,河水已不堪重负,全国80%以上的城镇中小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过度膨胀,人们忽视了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加之投入整治不够,积重难返,城镇中小河流的整治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城镇中小河流的整治必须坚持以下途径:
3.1 整体规划,分级实施
城镇中小河流是大江大河的延伸,遍布城镇街道,仅靠局部的整治难以根治,必须依附大江大河及流域的整体规划。过去我们在大江大河及流域的治理方面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但中小河流常常被遗忘。而中小河流直接面对城镇乡村,与人们的生活休戚相关,不仅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最终还会影响大江大河的治理。因此,城镇中小河流的治理必须兼顾上下游、左右岸,依靠整体规划分级实施,才能保证治理的整体成效。
3.2 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城镇中小河流的治理必须考虑当地诸多因素。如环境、文化、习俗、气候等方方面面,因地制宜,同时又要考虑经济实力与经济发展远景,量力而行,适当超前,切不可好大喜功而财力不济半途而废。
3.3 综合治理,全面提升
城镇中小河流的治理要把物理治理、生物治理、化学治理、景观治理结合起来,要把“水安全、水资源、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统为一体,开发与利用并重,全面改善区域水环境,提升水资源总体价值。
3.4 注重生态化,坚持可持续发展
生态化治理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充分尊重并发挥生态的自然修复和自然净化功能,通过设计、施工、管养等一系列工程措施和方法模拟生物成长的状态与环境,维护并保持自然状态生物的多样性和完整性,重建生物体系的生态链,强调可持续的循环发展。
城镇中小河流的治理必须坚持生态化治理,维护并恢复生态的自然属性,避免过多的人工干预,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3.5 引入市场经济,优化资源配置
城镇中小河流的治理要打破“国家治理”的单一模式,引入市场经济,充分调动社会资源积极参与,采取“谁治理,谁受益”的方式,广泛地吸收民间资本、社会资金、企业投入,最大程度地优化资源配置。
3.6 加强项目后评估,确保实现治理目标
项目的完成,要经历策划、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及管理营运等各阶段,每个阶段都会受到各方面的影响,总会出现偏离目标的现象,有些在实施过程中会即时发现并纠正,有些需待营运后才发现。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项目的后评估,通过后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通过修正补充完善,确保治理目标最终全面完整地实现。
4 整治方法与措施
4.1 物理治理
a.引清调水:快速置换水体,改善河道水质。
b.截污纳管:建立完善的污水管网体系,阻隔污染来源。
c.清淤疏浚:满足行洪排涝需要。
d.除险加固:维护急流险滩,治理水害,确保使用安全。
e.扩宽增容:满足实际发展需要。
4.2 生物治理
a.建造人工湿地:营造适宜湿地植物生长的水陆边界。
b.构建立体植物群落:建造多层次、多品种、仿自然的植物群落。
c.采用生物浮岛技术:为水中微生物、水生植物、水生动物营造适宜的生息空间,构建水上生态循环系统。
d.营造水生物栖息的场所:为水体鱼、草、贝构建共生空间。
4.3 化学治理
化学治理通常用于对水质的深度处理和净化,一般在专门的处理厂进行,费用比较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也有用于河道治理的成功范例。
a.中和法:利用化学酸碱中和消除污水中过量的酸和碱。
b.混凝沉淀法:利用混凝剂对污水进行深度的净化处理。
c.氧化还原法:通过药剂与污染物的氧化还原反应,把废水中有毒害的污染物转化成无毒或微毒物质。
d.电解法:主要是利用电解原理对水进行电化学处理,除了氧化还原外,还有气浮、凝聚、杀菌消毒,调整pH 值和吸附沉淀等多种功能,除去多种污染物。
4.4 景观治理
a.配置植物景观:根据地域特点配置适生植物、景观花卉、丛生灌木及景观林等。
b.建筑亲水设施及景观小品:引进园艺设计方法,构筑亲水设施平台,营造市民游憩场所。
c.承载地域文化与历史:挖掘历史资源,展示地域水文化,传承现代文明。
d.开发利用滨水资源:结合城市规划,合理开发利用滨水资源,提升整体价值,促进经济发展。
5 结 语
城镇中小河流的整治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是一项复杂而高新的系统工程。我们只有高度重视,全民参与,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牢固树立“水安全、水资源、水文化、水环境、水经济”五位一体的思想,贯彻河道生态治理方针,城镇中小河流才会面貌一新,才会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才会成为与我们生活休戚相关共生共享的宝贵资源。
相丽琨.城市河道的综合整治方法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刊),2010,10(8):21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