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脉散片的提取工艺研究*

2013-07-14刘建海崔维利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紫丁香甲苷液相色谱仪

刘建海,崔维利,陈 涛,孟 萌

300193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崔维利,陈 涛,孟 萌)

新生脉散片具有益气、活血、利水的功效,临床用于治疗气虚血瘀水停证。全方由刺五加、黄芪、党参、丹参等9味中药材组成,方中君药刺五加,功能益气健脾,补肾安神,主含紫丁香苷等成分;黄芪功能补气固表,利尿托毒,主含黄芪甲苷等成分[1]。为保证药物疗效和有效成分的提取效果,实验中参考有关文献[2-9],采用正交实验法,以紫丁香苷含量和黄芪甲苷含量为考察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优选新生脉散片的提取工艺。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Waters ACQUITY UPLC超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Waters公司,配备Waters ACQUITY PDA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四元溶剂管理器,自动进样恒温管理器,EmpowerⅢ色谱工作站);Waters 600E HPLC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Waters公司,配备Waters 2420蒸发光散射检测器,Waters 600E四元高压泵,Waters In-Line脱气机,EmpowerⅡ色谱工作站);AG135电子分析天平(瑞士Mettler Toledo公司);DZKW-S-6型电热恒温水浴锅(北京永光明医疗仪器厂)。

1.2 试药 紫丁香苷对照品(批号111574-200603)、黄芪甲苷对照品(批号110781-200109),均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方中药材购自安徽亳州药材公司,经鉴定均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要求;乙腈(色谱纯,美国Dikma公司);磷酸(色谱纯,天津科密欧公司);正丁醇(天津市化学试剂批发公司);氨水(天津市化学试剂批发公司);水为自制超纯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正交实验设计 根据文献资料及预实验结果,影响有效成分提取效果的主要因素为加水量(A)、提取时间(B)、提取次数(C)。实验中对上述每个因素设计3个水平,采用L9(34)正交实验表,对新生脉散片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因素水平见表1。

表1 因素与水平

2.2 考察指标及评分方法 采用紫丁香苷含量和黄芪甲苷含量为考察指标,各占50%加权计算综合评分,对新生脉散片的提取工艺进行综合评价。按下式计算综合评分。综合评分=(紫丁香苷含量/最大紫丁香苷含量)×50%×100+(黄芪甲苷含量/最大黄芪甲苷含量)×50%×100。

2.3 紫丁香苷的含量测定

2.3.1 色谱条件 Waters ACQUITY UPLC BEN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 μm);流动相:乙腈-水-磷酸(5∶95∶0.4);流速:0.2 mL/min;进样量:1 μL;检测波长:265 nm;柱温:30℃。

2.3.2 标准曲线的绘制 精密称取经五氧化二磷减压干燥器中干燥12h的紫丁香苷对照品10.00mg,加甲醇溶解并定容至50 mL,即得0.200g/L的对照品贮备溶液。分别精密量取对照品贮备溶液1.0、2.0、3.0、4.0、5.0 mL,加甲醇稀释并定容至10 mL,分别精密吸取上述溶液及对照品储备溶液各1μL,依次注入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按“2.3.1”项色谱条件测定,以峰面积值为纵坐标,对照品的浓度(g/L)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赞=1.43×107X-5.55×104,r=0.999 8(n=6)。结果表明,紫丁香苷在 0.020~0.200g/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3.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紫丁香苷对照品适量,加甲醇溶解并配制成0.080g/L的溶液,过0.22 μm的微孔滤膜,取续滤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2.3.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新生脉散片处方中各药材共9份,按正交实验表中的条件,分别加水回流提取,合并水提液,静置,滤过,浓缩至每1 mL相当于1g原生药材的流浸膏,精密量取10 mL,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4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液,精密量取正丁醇液40 mL备用,其余正丁醇液水浴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并定容至10 mL,过0.22 μm的微孔滤膜,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2.3.5 阴性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处方中除刺五加外其余药物按“2.3.4”项制备方法,制成刺五加阴性供试品溶液。

2.3.6 专属性实验 分别精密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和阴性供试品溶液各1 μL,注入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按“2.3.1”项色谱条件测定,阴性供试品色谱中,在与紫丁香苷对照品峰相应的位置上无干扰峰,结果见图1。

2.3.7 样品含量测定 分别精密吸取“2.3.4”项下制备的供试品溶液各1 μL,依次注入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按“2.3.1”项色谱条件测定,计算紫丁香苷的含量。

2.4 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

2.4.1 色谱条件 Waters Sunfire TM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0 μm);流动相:乙腈-水(35∶65);流速:1 mL/min;进样量:10 μL;柱温:35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参数:漂移管温度为65℃,载气压力为35 kPa。

2.4.2 标准曲线的绘制 精密称取黄芪甲苷对照品12.00 mg,加甲醇溶解并定容至50 mL,即得0.240g/L的对照品贮备溶液。分别精密量取对照品贮备溶液 1.0、2.0、3.0、4.0、5.0 mL,加甲醇稀释并定容至10 mL,分别精密吸取上述溶液及对照品储备溶液各10 μL,依次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按“2.4.1”项色谱条件测定,以峰面积的对数值为纵坐标,对照品浓度(mg/mL)的对数值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赞=1.23X+6.17,r=0.999 7(n=6)。结果表明,黄芪甲苷在0.024~0.240g/L浓度范围内,对照品浓度的对数值与峰面积的对数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4.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黄芪甲苷对照品适量,加甲醇溶解并配制成0.120g/L的溶液,过0.45 μm的微孔滤膜,取续滤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2.4.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2.3.4”项下备用的正丁醇液,用氨试液充分洗涤2次,每次20 mL,弃去氨试液,正丁醇液水浴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并定容至10 mL,过0.45 μm的微孔滤膜,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2.4.5 阴性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处方中除黄芪外其余药物按“2.4.4”项制备方法,制成黄芪阴性供试品溶液。

2.4.6 专属性实验 分别精密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和阴性供试品溶液各10 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按“2.4.1”项色谱条件测定,阴性供试品色谱中,在与黄芪甲苷对照品峰相应的位置上无干扰峰,结果见图2。

图2 黄芪甲苷高效液相色谱图

2.4.7 样品含量测定 分别精密吸取“2.4.4”项下制备的供试品溶液各10 μL,依次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按“2.4.1”项色谱条件测定,计算黄芪甲苷的含量。

2.5 干膏率的测定 精密量取水提液50 mL,置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水浴蒸干,于105℃干燥3 h,移置干燥器中冷却30 min,取出后迅速称定质量,按下式计算干膏率。干膏率(%)=(干浸膏质量/药材质量)×100%。

2.6 正交实验结果 以紫丁香苷含量和黄芪甲苷含量为考察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正交实验结果见表2,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

表2 正交实验结果

表3 方差分析结果

表2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紫丁香苷含量和黄芪甲苷提取效果的影响顺序为C>B>A,即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加水量,因此,提取次数在新生脉散片的提取工艺中影响最大。表3分析结果表明,提取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取时间、加水量对提取效果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综合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同时考虑提高效率及节约能源等因素,优选提取工艺的最佳水平为A2B2C3,即:处方药材加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5 h。

2.7 验证正交实验 按正交实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提取3批样品,分别测定紫丁香苷含量、黄芪甲苷含量、干膏率,结果见表4。

表4 验证实验结果

验证正交实验结果表明,该提取工艺条件稳定可行,重现性好。因此新生脉散片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处方药材加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5 h。

3 讨论

新生脉散具有益气、活血、利水的功效,是中医治疗气虚血瘀水停证的常用方剂,原方以水为溶媒,采用汤剂形式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新生脉散片是在原方基础上开发的新剂型,在保证原方疗效的同时,又具有服用量小、服用方便、口感改善、便于保存等优点。

刺五加和黄芪均为方中君药,紫丁香苷、黄芪甲苷为方中君药的主要有效成分。因此,为保证全方中主要有效成分的提取效果,以紫丁香苷和黄芪甲苷含量各占50%加权,计算综合评分,作为提取工艺的考察指标;干膏率是确定制剂规格的重要参数,但由于不参与对疗效的贡献,所以在验证正交实验中对其进行考察。

实验中紫丁香苷及黄芪甲苷的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均为液液提取法,该方法可以实现对紫丁香苷及黄芪甲苷的提取,而采用碱性的氨试液洗涤,可以进一步富集黄芪总皂苷,提高黄芪甲苷转化率,最终提高黄芪甲苷含量。所建立的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在保证提取效果的前提下,简化了操作步骤,便于在实际工作中使用。

实验中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测定紫丁香苷的含量,UPLC法较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更加简便快速,能得到更高的分析灵敏度,减少有机溶剂的消耗。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时,检测效果不理想;而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ELSD)器测定时,对照品峰面积的对数值与浓度的对数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192,283.

[2]阎雪梅,贾 凡.扶肾颗粒制备工艺研究[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0(4):234-237.

[3]李 康,李 柯,陈 丹,等.刺蓝抗疲劳口服液提取工艺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5):32-34.

[4]郭美华.刺五加的水提取工艺[J].黑龙江医药,2011,24(1):90-92.

[5]尹 华,张春霞,章建华,等.芪参健骨颗粒的提取工艺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1,28(12):1106-1109.

[6]贾 媛,恽 菲,常星洁.多指标优选芪葵颗粒提取工艺[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20):27-29.

[7]姜文红,刘 静,仲昭庆,等.HPLC法同时测定刺五加浸膏中 3 种有效成分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2010,30(6):1145-1147.

[8]马志平,陈 涛,李 进,等.丹芪偏瘫胶囊中间体的HPLC/DAD/ELSD指纹图谱研究[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8(4):198-200.

[9]张新建,郭美华,刘世萍.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测定安神益心液中黄芪甲苷的含量[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11(8):919-920.

猜你喜欢

紫丁香甲苷液相色谱仪
紫丁香
食品检测实验室中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日常维护及应用
液相色谱仪最小检测浓度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分析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食品中苏丹红
分析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食品中苏丹红
曲美他嗪联合黄芪甲苷对心力衰竭犬心肌细胞Ca2+水平的影响
不同配伍防己黄芪汤中黄芪甲苷含量变化
紫丁香
紫丁香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测定老年咳喘片中黄芪甲苷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