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红楼梦中人物言语交际的语言特色

2013-07-13徐丽华河西学院文学院甘肃张掖734000

大众文艺 2013年24期
关键词:宝玉言语红楼梦

徐丽华 (河西学院文学院 甘肃张掖 734000)

《红楼梦》中人物言语交际是非常有特色的,可以根据交际对象、场合、话题以及目的的不同运用适当的言语技巧进行交流,从而将人物的个性特点塑造的淋漓尽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王熙凤,她可以说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言语交际高手,无论是面对任何人、任何事,或者是在任何场所,他都能将言语技巧发挥到最佳,只有这样才能够处理好府中大大小小各种事宜。本文作者通过举例的方式对《红楼梦》中人物言语交际的语言特色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总结。

一、针对交际对象选择适合的言语交际特色

对待不同的对象,运用不同的语言进行交接对应,尽可能做到分寸得宜,不卑不亢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达到交际者的目的。在《红楼梦》的众多人物中,王熙凤就是其中的言语高手,面对不同的交际对象运用不同的语言技巧,将人际关系处理的恰到好处。例如,在林黛玉刚到贾府这一回中,王熙凤的出场就是未见其人,先问其声。一句:“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就将所有人的注意力引到了自己的身上,除了贾母之外的所有人都敛声屏气,可见其在贾府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具有一定的话语权。当时在场的人虽然很多,可林黛玉初来乍到,并深得贾母喜爱,所以王熙凤首先就对林黛玉进行了一番赞美,但是这一赞美却并不显得阿谀奉承,一句:“天下真有这样标志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感觉是那么的自然、得体,比起直接的赞美其美丽、标致、漂亮,要委婉、真诚的多。这样不仅在无形中拉近了双方之间的距离,融入到大家的讨论之中,还深得贾母欢心,从而巩固自己的地位。

二、针对场合选择适合的言语交际特色

《红楼梦》中的另一言语交际特色就是充分结合特定的交际场合,运用特色言语来传达其意图,以实现其交际目的。 例如,在书中第三十二回中,有关袭人的一段对话中就充分的表现出了针对不同场合选择合适言语交际特色的重要性。袭人的母兄本想将她从贾府赎回,接她回家的,可是她却哭闹了一番,并且说:“权当我死了,再不必起赎我念头”。之所以说出这样决绝的话只是在那种特定的场合之中,只是为了能够让母兄能够明白其致死也不回去的心意,断了他们的赎念。除此之外,她还当着其母兄的面故意表现出对宝玉的感情,这样做也是希望通过行动让母兄更加的放心,从此彻底断绝赎念。再如在第三十四回中,宝钗前去探望被打的宝玉是说了这样一段话:“早听人家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这句话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有特色的一种言语技巧,即模糊化语言。宝钗话并没有说完就哽咽的收住了,不仅表达出了其对宝玉的深切关怀与疼惜之情,还不失大家闺秀所应具备的矜持。

三、针对话题选择适合的 言语交际特色

“借题发挥”也是语言特色中比较常用的一种表达技巧。在《红楼梦》中就有不少情节充分发挥出了这一语言特色的作用。书中人物巧妙运用话题表达己意。以先前的一个话题,通过引伸、切换等,引出说话者或听者更深的意思,从而达到自己欲表达的意思。例如,在书中第三十二回中宝玉向黛玉诉肺腑这一情节中,宝玉看了黛玉半天,才说了一句:“你放心”这三个字虽然简单、含义模糊,但却包含了非常复杂的感情,只有非常了解其用意的人才能够明白。可是林黛玉虽然非常明白其华中的意思,但却故意说道:“我有什么不放心的?我不明白你这个话,你倒说说,怎么放心不放心?”这句就是黛玉借题发挥,希望能够让宝玉将其对自己的感情说的更明白一些。而宝玉听了黛玉这句貌似不明白的质问,心里又急又痛,不由得点头叹道:“好妹妹,你别哄我。果然不明白这话,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连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负了。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缘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黛玉终于听到了宝玉的肺腑之言,虽然自己也有千言万语要说,但却半个字也说不出来,只因不知从何说起,也只是愣愣的看着宝玉。这对有情人虽然并没有说太多的话,但却借助放心不放心这一简单至极的模糊词语表达出了彼此之间的心意。

四、针对目的选择适合的言语交际特色

语言是为目的服务的。再好的语言都必须围绕目的。但好的语言所表达的目的的效果却不一样。在《红楼梦》中王熙凤是个八面玲珑的人物,她不仅将腹内大小事务处理的妥妥当当,还将语言交际技巧发挥的淋漓尽致,经常针对不同的目的运用一些比较模糊或者是具有歧义的词语。例如,书中的第六回中贾蓉与王熙凤见面谈完事情后,贾蓉就辞别凤姐走了出去,这时王熙凤突然想起了什么事,就向窗外叫其回来,外面的人连忙传贾蓉回来。贾蓉忙回来,满脸笑容地瞅着凤姐,听何指示。那凤姐只管慢慢吃茶,出了半日神,忽然把脸一红,笑道:“罢了,你先去吧,晚饭后再来说罢。这会儿有人,我也没精力了。贾蓉答应个是,抿着嘴儿一笑,方慢慢退去。”这是一段社交辞令中的歧义性的特色言语的精彩运用。从用语来看,隐隐绰绰,十分朦胧说话人话中有话,听话人也听出了话中有话。旁边不相干的人听不出其真实目的,而特定交际对象却能心领神会。出自某种原因,觉得真实意图难以直言相告,于是就欲盖弥彰,或顾左右而言他地以话中有话的方式说出来,以达到表达自己真实意图的目的。

五、结束语

《红楼梦》中所运用的言语交际特色是非常丰富的,本文作者只是从交际对象、场合、话题以及目的这几个方面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与研究。无论是在《红楼梦》中还是现实生活中,掌握良好的言语交际技巧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本文作者对对这部经典著作中人物在交际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特色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让人们进一步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文化魅力。

[1]祁福雪.《红楼梦》人物语言与交际技巧试析 [J]. 文学教育(下).2007.11:37-39.

[2]郭霁虹.但闻其声,如见其人——浅论《红楼梦》人物语言特色 [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04:11-13.

[3]万子章.论《红楼梦》中人物言语交际过程中的语言特色 [J]. 南昌高专学报. 2006.06:33-35.

[4]周悟拿.《红楼梦》中王熙凤对林黛玉的态度 [J]. 湖南教育(中).2011.05:20-22.

猜你喜欢

宝玉言语红楼梦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红楼梦中的神话》
对《红楼梦》中“不好死了”与“……好的”的历时考察
《红楼梦续书考辨》
续红楼梦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她带着前夫生活二十年再婚后前夫瘫痪
宝钗:生活要靠自己经营
寓言故事
关于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