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干将于长松

2013-07-12□重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13年8期
关键词:普查水利工作

□重 言

于长松是鸡西市滴道区水利局局长。在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中,他带领水利科技人员创新工作方法,强化宣传,严控节点,严守机密,广集资料,计算科学,数据准确,在鸡西市率先完成了水利普查任务,多次受到省、市水利普查检查组的好评。

一、超前准备,当好水利普查的“先行官”

作为水利普查办主任,他深知此次水利普查的重大意义,也更深知自己身上任务的艰巨性。接受水普办主任任务时,于长松仅有1年水利工作经验,可以说他还是个水利工作门外汉。为尽快适应水普工作的需要,他一个人参加了三期省级培训。参加首期河湖培训,使他了解了水普工作的意义和使命,并在培训期间向省水普办提出了在省、市级分别建立普查群和授课内容课件化、普查内容规律化、多讲地方普查特点等4 项合理化建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参加完省级培训后,于长松深入研究培训资料,广泛考察当地实情,以事为本,以水为本,以实为本,进一步掌握了水利普查相关知识,领晤了水利普查的意义、目的,以更为严谨科学的态度去面对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

在滴道区的普查工作中,他尽最大努力做到了计划早做、预算早出、调查早结束、数据早录、报告早拟。

在全市水利普查工作中,他领导的滴道区水普办由于在清查阶段台账早下发、名录早提供、影像资料齐,是鸡西市清查阶段第一批第一个接受省水普办检查的单位,也是第一个完成了档案归档工作、第一个接受市水普办验收的单位。

二、加大宣传,当好水利普查的“宣传员”

为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强大的舆论攻势和思想共识,以便更好地开展水利普查工作,于长松精心部署滴道区的水普宣传工作。在于长松的策划下,滴道区的水利普查宣传工作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网络、电视、报纸、传单,空中的横幅和墙壁上的平面海报,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攻势。

为不失时机地开展好各阶段的水普宣传工作,他们利用科普大集、“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和区里组织的各种宣传活动的机会,广泛开展水普宣传活动。先后散发了《致鸡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对象的一封公开信》、《鸡西市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公告》等传单和宣传品7 000 余份,张贴国家水普办统一印制的宣传海报30 幅,做到了每一次宣传都很精彩,每一次宣传都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每一次宣传都将水利普查推向了深入,推向了更高的阶段。

为架起政企沟通的桥梁,促使企业和居民理解支持水利普查事业,他一边紧张地完成日常工作,一边带领工作人员深入企业和居民家中细致入微地宣传水普知识,打消了普查对象的疑虑,赢得了企业和居民的支持。2011至2012年,区水普办进入企业宣传200多次,进入居民家中宣传300 余次。由于宣传到位,很快在滴道区形成了政府领航、媒体领跑、企业支持、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形成了有利于水利普查的大气候。

三、有的放矢,当好水利普查的“研究员”

于长松深知,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历史使命就是要获取较为先进、较为系统、较为完善的真实而科学的数据和能够开启下一次水利普查的钥匙——普查规律。

他知道,水利普查的重点是做好水利普查的质量控制,质量是此次水利普查的生命线;难点是灌区、地下井、河湖开发治理、经济社会用水、地下井等年用水量的核算;难上加难的是无计量设施普查对象的水量计算方法不仅要符合水普要求,还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他认真研究普查对象的用水行为,研究普查对象现有的蓄水设施、用水设备、生产生活规律、供水规律,从中探索水量核算的一般规律。

他深入普查对象单位,在没有水计量设施的情况下,依照普查对象现有的各类水桶、水箱、缸、锅炉等盛水容器进行测量。

在城乡居民家中,他对居民住宅户型、卫生间布局、洗浴设施、盛水容器(搪瓷浴盆、塑料浴盆、塑料圆盆、水箱,塑料水桶、拖地桶容积)和水表安装使用情况、居民日常用水情况进行现场了解和计算,收集了居民用水水费票据,得出了测量结果,方便了台账的建立。

经过广泛调研,他们得出了计算水量公式:水箱水量(或水桶容积)×工作天数(机关须扣除公休日和法定假日,商业用水户仅扣除特殊节日,其他企业根据行业生产特点计算工作日。)+桶装水水量×每月的桶数,然后12个月累加即为2011年全年用水量(自己供热的单位还要加上锅炉水量)。

由于国家给定的辅助台账表不适合一些普查对象填报,于长松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了《滴道区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辅助台账表》,统一了填报格式。

水稻灌水规律表

由于滴道区灌区不成规模,没有测量设备,灌区渠道没有衬砌,灌溉方式粗放,无论是电灌还是耗油灌溉(提水灌溉),均以自流漫灌为主,计算水量较困难。

于长松没有被这些困难所吓倒,他果断地决定,滴道区灌区用水量采取以典型农户为调查对象,以点带面,确定灌区用水量。他带领普查员深入2个乡,实地与放水员交谈;他还约访了滴道区兰岭乡河北村农民丁万友,深入了解农业用水情况。丁万友曾在2000年至2005年期间任村长,常年从事农业生产,经验丰富,语言表述准确,是农业生产的行家里手。

于长松在水利普查中掌握了水稻生产过程中灌水的一般规律,于是制作了水稻灌水规律表。经过调查反馈,这个规律也基本符合全区2 乡19个自然村的实际情况。

四、有的放矢,当好水利普查的“尖刀兵”

有家电厂是滴道区的大型企业,在计算该厂排水量时,这个单位的负责人多次对水利普查员隐瞒了每天24小时排放电厂温水的事实。为此,他专门深入该企业,耐心向负责人宣传水利普查的意义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违法行为的后果,经过多次沟通协调,该企业负责人从不愿配合到主动配合,最终完成了这个电厂普查数据的填报工作。

在普查工作中,被冷落的现象是家常便饭。针对不支持、不理解水利普查工作的“困难户”,于长松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带领工作人员不怕“吃闭门羹”、不怕“看白眼”,深入居民家中做思想工作,准确调查用水量。为了测得城市污水排污口的年流量,他带领普查员在深秋的夜晚用流速仪测流量,在12月末北风呼啸的严冬里测流量。当一些不理解水利普查工作的人看到这一幕幕时,都纷纷表示,只要需要就全力支持配合。

五、精细管理,当好水利普查的“文书员”

工作中,于长松严格把关,亲力亲为。由于这次水利普查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任何一项工作都要慎重对待。区普查办下发的各种文件,如5+2 项工作计划、各种规定、各种制度,各类通知、各专项工作报告、数据分析报告、质量抽查报告、各类总结、各种说明、普查辅助台账或调查表格的设计,各种申请、检查汇报等,他都亲自撰写,亲自把关,全程参与,并反复推敲,力求言简意赅,表述准确。

于长松虽然从事水利工作的时间不长,但他在工作中的细致缜密却给同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结合滴道区的实际,根据各专项工作开展的时间顺序,统筹谋划各专项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如提前安排静态数据的收集,确定调查路线、调查内容、调查所带必需工具,联系调查向导,修正调查结果。细致周密的工作思路不仅保证了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更保证了普查工作的质量。

人手少、任务重,于长松要不时的变换角色。比如,总结收集普查各阶段的资料,收集整理不同普查专项资料,这些工作于长松也一样是亲历亲为。水利普查是一项保密程度要求高、统计手段较为先进的工作,因为是第一次普查,普查软件难免存在一些瑕疵,所以软件更新安装与日常维护等工作,于长松都责无旁贷地主动挑起,保证了各阶段数据质量控制和水量平衡计算,确保了数据及时上报。

猜你喜欢

普查水利工作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胡春华强调: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不工作,爽飞了?
关于农业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的思考
选工作
学习调查要“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