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2013-07-12
动态
我国将建立成教服务标准体系
教育部网站近日通知要求做好 《成人教育培训服务术语》、《成人教育培训组织服务通则》、《成人教育培训工作者服务能力评价》等三项国家标准的贯彻实施。
据介绍,这三项标准是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的,三项标准的实施有利于不断提高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有利于促进我国继续教育的健康发展。
通知要求,各地可先行开展试点工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可确定本地区试点单位,重点选择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成立的教育培训机构(包括民办学校),也可以选择部分由行业、企业设立的教育培训机构和经营性的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同时,从事教育服务中介的机构在自愿原则下也可参与试点。力争通过试点并逐步推开,用3~5年时间,初步建立起成人教育培训服务标准体系。(新华社)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年规划颁布
教育部近日颁布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年规划 (2013-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同时成立了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天津市市长黄兴国为主任委员的大赛组织委员会。
《规划》指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坚持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赛模式,健全比赛制度,创新办赛机制,提升赛项质量,把大赛办成面向职业院校在校学生、基本覆盖职业院校主要专业群,对接产业需求、反映国家职业教育水平,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学生技能赛事。努力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规划》指出,每年举办的赛项原则上控制在100项以内,新设项目控制在赛项总数的25%左右。高职在校生数高于10万人,中职在校生数高于20万人的专业大类,原则上每年均设比赛项目。本规划期内举办的比赛项目总和覆盖中、高职专业目录中80%的专业大类和40%的二级专业。
《规划》明确界定了参赛资格:高职参赛选手应为高等学校在籍高职高专类学生。中职参赛选手须为全日制正式学籍的在校生。高职参赛选手年龄限制在25周岁 (当年)以下,中职参赛选手年龄限制在21周岁(当年)以下。五年制高职学生报名参赛的,一至三年级(含三年级)学生参加中职组比赛,四、五年级学生参加高职组比赛。《中国青年报》
职教全面实行免学费或成大势所趋
教育部人士认为,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中国职业教育全面实行免学费是大势所趋。
经国务院同意,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中职免学费范围扩大到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江苏省、福建省、重庆市、贵州省、青海省、宁波市和厦门市已将免学费范围扩大到所有中职学生。学生就学成本明显降低。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介绍说,这9个省市中职免学费有以下特点:全覆盖;高标准,全部高于国家有关标准;包括三年级也全部免学费;覆盖全日制;免书本费;免住宿费。
据介绍,“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向社会输送的4216万毕业生广受社会欢迎。(新华网)
职教毕业生渐成中国产业大军
近日,由第三方机构发布的《2012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显示,全国现有中等职业学校13 093所,在校生2205.33万人;高等职业学校1288所,在校生958.85万人;依托学校等开展各类职业培训6000多万人次;职业教育规模位居世界首位。
报告显示,自2009年以来,全国每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人数超过600万,直接就业人数超过500万,进入第一产业就业的占7.91%,第二产业占39.06%,第三产业占53.03%,就业专业对口率达73%。近5年来,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成为我国技能劳动大军的主要来源,大大改变了原来产业工人文化程度不高、技能不足的状况。
报告显示,职业学校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和城市经济困难家庭,2012年,农村户籍学生占到在校生总数的82%,来自中西部地区的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近70%。
据悉,该报告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牵头,组织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地方教育科研机构、职业院校、行业组织、新闻媒体的专家学者及一线工作人员参与编写。《中国青年报》
浙江:加强家政服务人才培养
为更好促进全省家政服务业发展,浙江省教育厅近日发文要求各地各校采取有力措施,吸引和鼓励学生报考家政服务专业,并将各地开展家政服务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纳入全省年度教育科学和谐发展业绩考核。
浙江省教育厅要求各设区市应确定至少2~3所中职学校和1所高职院校,作为本地区家政服务业人才教育培养培训的骨干单位,积极引导各级各类职业学校、乡镇成校和社区学院多形式开展家政服务与管理人员培养培训,形成家政服务人才的教育培训网络。同时,鼓励高职院校规划建设一批家政服务专业,探索“3+2”或“五年一贯制”培养模式,尝试推广订单培养、自学考试、“双元制”、半工半读、现代学徒制等培养模式,加快培养一批家政服务专业人才。学校奖、助学政策应向报考家政服务专业的学生倾斜,对就读省内大专院校及中职学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本省户籍学生,采取入职奖励与补助办法,以吸引学生积极报考。(中国教育新闻网)(家月朗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