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银行业“暴利”时代的终结?
2013-07-12闫彦明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文/闫彦明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利率市场化:银行业“暴利”时代的终结?
文/闫彦明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经过艰难探索,我国终于在利率市场化道路上再次取得重大突破。在逐步放开存款利率下限、贷款利率上限的基础上,2013年7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通知》,明确提出“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的目标,该《通知》还明确了推进措施。消息的发布如重磅炸弹,引发了财经界的热议,也触发了银行股一波小的震荡行情,其原因在于各界普遍对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银行业持续盈利能力的担忧。
中资银行机构:后危机时期全球金融业的“黑马”
中资银行机构似乎从未在全球金融业中享有目前的尊崇地位——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代表的中资银行在全球各类排名中表现抢眼、群体崛起。
例如,在2013年7月1日由英国权威的《银行家》杂志所公布的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名榜单中,按照一级资本排名,中国工商银行首次在全球银行中登顶,这也是该榜单出炉近100年来亚洲银行的历史性的突破。根据该杂志统计,在考察年度中,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一级资本均实现了15%的增长率,中国建设银行也由此力压花旗集团居于第五位。实际上,在其他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排名中,中资银行机构的表现均非常突出:4月18日,福布斯发布了“2013年全球企业2000强”榜单,中国工商银行超越埃克森美孚,成为全球最大企业,首次荣登榜首,中国建设银行位列第二。
在《财富》杂志最新公布的“世界500强”排行中,2012年中国工商银行也以322.14亿美元的总利润,位列全球金融企业首位,在全球企业利润排名中位列第三。在这些权威排名中,包括五大国有银行(含交通银行)以及一些入围的中资股份制银行成功实现了全面崛起。
全球排名的背后,拼的是净资本、净利润、资产规模等“硬指标”。在后危机时期,在欧美银行业深受危机之困的同时,中国各大银行却逆势突围,实现了各类指标的全面增长。在中国工商银行3月27日发布的2012年度业绩公告显示,去年工行实现净利润2386.91亿元,同比增长14.5%,稳坐全球最赢利银行的宝座;另外,截至2012年末工行市值为2364亿美元,连续五年蝉联全球市值最大银行;同期工行总资产达到17.5万亿元、核心资本总额达1.04万亿元、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4.88万亿元,这些指标均位居全球银行业之首。除了工、农、中、建等四大国有银行,以交通银行为代表的股份制银行也均不同程度实现了指标快速增长。
行业垄断和存贷差:我国银行业“爆发式”成长的“利器”
我国银行业“爆发式”成长有其独特的发展环境和时代背景,主要成因归纳起来,除了商业银行业经营能力和竞争能力的提升之外,非常关键的因素在于相对垄断的金融业地位以及利率的行政约束条件下银行业存贷差领域存在丰厚的利润空间。
一方面,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中资银行机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彰显出我国金融改革开放取得了良好成效。自2001年我国加入WTO、并于2006年顺利完成过渡期后,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显著提速,在此过程中大量外资银行、证券、保险机构快速涌入国内并参与市场竞争。值得欣喜的是,国内金融业在参与挑战中获得了历练与成长,中资银行业甚至还成功在欧美等海外市场中实现了“突围”。以工行为例,目前该行境外分支机构已经遍布六大洲、覆盖39个国家和地区,境外分行和分支机构数量为31个、境外控股公司及其分支机构数量达到349家,境外业务规模及利润额稳步上升。另外,我国四大国有银行还通过股份制改革、企业上市等途径实现了股权结构和管理转型,这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突破点。因此,银行业整体经营能力的提升,不仅很好地迎合了我国实体经济崛起的金融需求,而且为银行机构大规模海外拓展业务提供了保障。
另一方面,中资银行业的高赢利现象等也值得反思,行业垄断和利息收入比重过高等现象折射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仍需进一步深化与完善。其一,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以银行业为主导的金融体制,信贷融资渗透到了企业生产、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社会融资结构看,虽然我国近些年来在大力推动多元化融资——尤其是资本市场为代表的直接融资方式的发展,但信贷比重仍居高不下。央行在2013年上半年发布的《2012年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报告》显示,全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5.76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的占比为52.1%。从国际金融发展趋势看,该比例目前仍然偏高,亟待通过各类直接融资方式的更快发展来加以改变。其二,国有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垄断格局,在短期内仍难以突破,虽然我国股份制银行发展促进了市场竞争,但国有银行的高赢利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仍得益于其长期保持的垄断优势;近期我国关于放开设立“民营银行”的政策逐渐松动,但其成长道路仍很漫长。其三,在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利益平衡中,银行业的“暴利”特征显著。根据《证券日报》有关统计,截至4月25日,共有2318家A股上市公司公布2012年年报,合计实现净利润18996.69亿元,比2011年的18894.08亿元增长0.54%;其中已经披露年报的14家上市银行2012年合计净利润10112.40亿元,占2318家上市公司全部净利润的53.23%,且只有宁波银行一家净利润不足百亿元;银行业成了资本市场上的“利润大户”,大量实体经济的收益被输送到了银行业之中必然会削弱实体企业的竞争活力。其四,由于我国尚未充分实现利率市场化改革,仍存在存款利率上限、贷款利率下限这两道重要的“门槛”未有效突破,无形中为银行业博取“存贷差”收益营造了巨大空间。
具体从我国各大银行的收入和利润结构看,“存贷差”已然成为“顶梁柱”。根据工行公布的2013年第一季度财务报表,营业收入为1447.43亿元,其中利息净收入1067.17亿元,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41.85亿元;利息收入的占比为73.7%。另外,从股份制银行——民生银行的一季度财务公报看,该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88.77亿元,其中净非利息收入87.63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30.35%,而利息收入仍高达69.65%。由此看来,“存贷差”带来的利息收入已构成了我国商业银行机构利润的重要来源,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我国对贷款利率下限和存款利率上限的管制依然存在,成为利率市场化亟待攻破的难题。不可否认的是,依靠垄断地位和“存贷差”利器,我国银行业步入了全盛时期。
新政推出后中资银行全球夺冠的势头会否出现逆转?
在央行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通知》中,详细提出了“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改变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等四条具体措施。这标志着我国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再下一城,并将有力地推动金融市场发展。
虽然在2012年央行已经在扩大银行业存、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方面作出规定,并可视为加速利率市场化的重要铺垫,但此次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的新政对于增长势头迅猛的国内银行业仍如“一盆冷水”,其推行结果必然是对固有的银行业垄断格局及利润结构带来直接的冲击,对银行业竞争与发展带来新的挑战。首先,随着利率市场化、金融市场化发展,将加剧不同金融行业的竞争,降低银行业的垄断程度。企业、消费者将可获得日趋多元化的金融选择和更为廉价的金融支持,尤其是企业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融资渠道,包括通过债券、股票等进行直接融资,这样有利于推动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并为金融机构增加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更多机会,但银行业市场受到挤压。其次,在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后,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与客户自主协商定价的空间将进一步扩大,在各类金融机构竞相采取差异化的利率定价过程中,传统格局下“存贷差”的利润空间将受到存、贷款利率两方面的挤压,从而对银行业过度倚重于“存贷差”的业务模式带来一定的冲击。虽然有业内人士提出,“新政环境下贷款利率受到贷款的供给总量、信贷需求者的谈判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并认为在当前‘信贷供给小于需求、利率有上浮压力’的环境下,新政对银行业影响有限”,但毋庸置疑的是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加剧,银行机构面临的市场压力将不断增大。
因此,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银行业的生存环境将发生新的变化,这将对资本资产规模、利润率等一系列重要指标产生影响,银行机构能否在全球金融业中继续保持领先,值得持续跟踪。而不容忽视的是,近期部分美国银行机构已初露走出危机阴影的端倪,如花旗集团在7月15日公布的财报显示,受益于收入增长和净信贷损失下降,其第二季度实现利润42亿美元,同比激增42%,合每股盈利1.34美元;从业务的区域特征看,北美地区的本土业务同比下滑4.5%,而在欧洲、中东和非洲(EMEA)业务收入同比却增长20%,亚洲业务收入也增长了4.2%;从业务结构特征来看,第二季度花旗的证券和投行业务收入63.8亿美元,同比增长25%,成为突出的亮点,并与我国银行业的业务结构形成鲜明对比。另外一家有影响力的美国银行集团发布的财务数据也显示,其第二季度实现净利润40亿美元,同比增长63%,其中全球财富和投资管理部门实现赢利7.58亿美元,同比增长38%。由此来看,中资银行在参与全球竞争过程中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而利率市场化将成为推动银行转型、管理升级的重要转折点。
利率市场化下我国银行业面临转型
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转变经营模式、推动业务创新、提升服务水平等将产生重要的倒逼作用,从长远来看,其影响是积极的。面对新的形势,国内商业银行业必须积极借鉴发达国家银行业在金融危机后的一些新战略、新措施,深入推动业务创新和管理转型,走上一条更符合国内经济发展要求、更具国际化特点的发展道路。
——转变银行业传统经营模式,推动中间业务规范发展。在美欧发达国家,由于完全实行利率市场化,“存贷差”利润空间较小,大量的商业银行都将中间业务作为获得收入和利润的重要来源。特别是随着上世纪末美国推行一波新的金融自由化热潮以后,银行业中间业务收入比重出现了快速上升,近些年花旗银行、巴克莱银行等该项指标比重均超过70%,部分银行该比重则超过80%。因此,在金融市场高度竞争的环境下,银行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发挥网点和渠道优势,推动中间业务的有序发展。就我国银行业而言,应当进一步加快业务结构的转变,从原先主要依靠“吃”利差向更多依靠开发新产品、增加中间业务、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转型。
虽然近年来国内各商业银行也充分意识到这方面问题,纷纷制定了新业务发展战略,密集推出了许多中间业务产品和各类增值服务。但由于缺乏有效的行业规范和收费标准,导致了国内银行业乱收费、委托理财的合同欺诈等现象频繁出现,从而直接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从国际趋势看,在次贷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欧各国都普遍加强了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2012年2月,针对消费者反映的日渐增多的银行乱收费问题,我国银监会曾下发《中国银监会关于整治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规范经营的通知》,提出“七不准”、“四公开”,对银行业系统不规范经营行为进行专项整治。从监管趋势看,抑制银行业各种不合理收费的现象,并加大现场抽查、市场访谈等配套措施的力度将伴随着银行业中间业务的发展过程。因此,银行业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规范的前提下,推动中间业务大发展。结合国内需求看,银行机构一方面要加大对新型中间业务如金融租赁、私人银行、跨境人民币、海外出行与移民留学服务、顾问咨询、代客理财、资产托管、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网络金融等领域的投入和研发力度,推出更多具有高附加值特征的新服务、新产品;另一方面在中间业务过程中也更应注重提供优质服务而非巧立名目地向客户“收费”,通过高品质的服务能够有效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并有效降低同行业低水平重复竞争的投入成本。
——积极对接国内金融市场,拓展跨业金融合作渠道。“金融脱媒化”是国际金融业发展的长期趋势,相对而言,直接融资方式在对接资金供求者过程中具有更低的交易成本、更多样的服务方式,从而逐渐取代银行业“金融媒介”的传统渠道。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将有利于多元化金融市场主体的培育,提升市场的竞争性,推动市场机制的完善。然而,在“群雄逐鹿”的时代,银行业与其他金融行业也并非是“井水不犯河水”,而是可以积极探求交叉合作的发展空间,从而实现“共生发展”。
例如,在资产管理方面,商业银行可以与保险、信托、证券、基金等诸多金融行业之间开展合作。而“大资产管理时代”的来临则为这些合作业务提供了战略机遇:7月10日,波士顿咨询集团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资产管理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达到了62.4万亿美元,一举突破2007年57.2万亿美元的历史纪录;其中中国则是增速最快的,达到23%。
如此巨大的“金融蛋糕”,将激发各金融行业的战略资源整合。另外,根据广发证券《银行业深度分析报告:中间业务国际经验及比较分析》的数据,近年我国信托和保险资产仍将保持30%-40%的高速增长,基金资产增速接近20%,相关托管费率按照银行业协会规定的下限测算,银行托管收入增速将可达到30.25%。
又如,随着中资银行拓展海外市场,可以探索海外法人化、金融机构参股等经营模式,进而参与到境外“混业金融”的新领域之中:以花旗集团为例,利用遍布全球的网络优势和丰富的客户资源,该集团为公司客户及各国政府提供股票和债券的发行与承销服务,这使得其投行业务(如股票承销等)在全球金融机构中排名靠前。国内银行积极探索海外跨业金融合作与市场拓展,将具有典型的“蓝海战略”特征。
以上这两方面的转型,从局部来看将有助于推动国内银行业的创新与发展;就社会意义而言,也有助于推动我国金融市场的竞争、发展、开放、重组,有助于为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更为便捷、合理、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从长远来看,利率市场化给国内银行业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也将是积极而深远的。
编辑:郑宾 3937581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