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2013-07-11
“2012年全国的肉、蛋、奶产量预计达到8220万吨,2835万吨和3870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3.3%、0.8%和1.5%,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大数是1/3。目前我国的肉类和禽蛋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奶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三,肉类的消费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人均奶类的占有量现在是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
—农业部总经济师毕美家在第四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上称,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约为三分之一。
“通过实施生态富民工程,生态农业模式及其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全区各地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农业生产逐步由粗放、掠夺、低效、高耗、非持续向高效低耗、用养结合、保护与开发结合、短期效益与可持续发展结合方向转变,农业综合效益明显提高。”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厅长张明沛在接受《广西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生态富民“十百千万”工程成效突出,已成为该区生态农业发展的良好载体和成功典型。
“总体来看,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蛋白质需求增大,我国粮食进口尤其是饲料相关粮油产品进口增长仍然是个长期趋势,由此造成的粮食缺口需要通过科技进步和国际市场两个方面来弥补,不可偏废。”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魏亮认为,根据肉类与粮食的转化比例,每生产一斤肉蛋奶,需要几斤甚至十几斤的粮食。如此,玉米、豆粕等饲料粮油产品需求量成倍上升。
“鲜活及小宗农产品市场关注的人多,关心的人少,评头论足的多,理性分析的少,事后诸葛的多,前瞻判断的少。鲜活及小宗农产品市场运行各个层面都缺乏持续跟踪研究,对‘结构性、季节性、区域性’供求失衡缺乏预判,只能一次又一次地‘临时抱佛脚’应对暴涨暴跌、滞销卖难。”
—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张合成指出,应逐步建立完善鲜活及小宗农产品市场分析预警制度。
“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农业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达到了新的阶段,农村劳动力已经显现出短缺态势,特别是季节性的劳动力短缺已经成为商品化、高附加值农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同时,以公司组织形式大规模地雇佣劳动必然遇到农业生产经营效率低下的问题,甚至可能遇到劳动力短缺风险。此时,深化农业经营体制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和体系尤为重要。”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农村经济与金融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马九杰教授认为,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亮点,是更加明确地关注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