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问题与对策分析
2013-07-10刘艳玲
刘艳玲
[摘要]在全球金融危机及国内产业体制调整双重因素刺激下,大学生就业市场波动剧烈。受此波动影响,大学生就业己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受到新闻媒体及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独立学院作为新教育体制改革下的新生儿,受招录分数、培养质量、招录投入等关联影响,独立学院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更趋严峻。研究者基于问题的产生与发展趋势进行深入调研与探讨,在认真分析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可能的解决方案基础上,为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独立学院 就业 问题 对策
一、独立学院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
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式精英式教育发展到今天的大众化教育,大学毕业生与在校生总数均取得了突破性发展。高校扩招压力一方面由原有大学增加招生人数解决,另一方面由独立学院及二级学院分流解决。以老说啊2009年3月公布的数字分析,当年实际需就业高校毕业生超600万人,其中经过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独立学院共321所产生毕业生46万人,校均毕业1433人。此数据相较于教育部2006年数据“独立学院295所,在校生107万人”变化明显,以当年校均毕业1433作保守估计,独立学院校均在校生6000人左右。与普通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相比较,母体高校的在学院品牌、培养素质、软硬条件、社会资源等各方面享有难以逾越的优势,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劣势明显,难以选择符合自身特点及社会发展实际的就业岗位,甚至难以获得保障大中型城市正常生活水平与能力。如何增强独立学院毕业生的竞争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甚至就业质量,是独立学院未来发展的重要影响力量,对学院的声誉、前途具有较明显作用,也是社会稳定、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之必需。
二、独立学生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社会整体就业形势严峻
2008年次贷危机及其演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巨大而深远,社会整体购买能力下降、民众对未来经济期望持续下更是导致企业生产经营业务总量迅速萎缩,经济形势悲观正面促使企业用工量、用工意愿低迷。2010年教育部给出的数据显示当年全国大中专毕业生总数超过630万,如此庞大的就业新军更是让就业市场趋紧。在高手如去的求职大军中,如何脱颖而出,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对于相当比例的独立学院毕业生来说是一种奢望,找到一个温饱中可以朦胧看到出路的岗位趋于实际。在不利的就业形势下,高校连年持续增加的扩招更是让每处大学生绝对毕业人数逐年井架,这更加剧了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
(二)独立学院专业设置普遍缺乏特色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新生物,一般由正规公办本科院校申办、由社会资金举办。这种办模式也导致了正规公办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惯性、社会资金对教育事业的不了解呈现极端化发展反差。一般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很大程度上有模仿母体高校的行为,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上的一味照搬母体高校行为并示考虑独立学院学生、教师自身的特点。受此影响,独立学院对专业的调整也明显滞后于就业市场化发展进程,未能以市场需求、学院特色为出发点进行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另外,独立学院的学生一般来源于本省份或者本地区,专业和生源地的过于集中也强化独立学院毕业生与母体高校毕业生间的竞争。这种竞争在某种程度上还可能因独立学院直接共用母体高校资源趋于强化,如实验实训设备、师资力量等。
(三)社会的认可度差,认识误差广泛存在
与普通高等学院相比,独立学院发展时间非常短暂,自有品牌建设几无开展,教育质量也缺乏社会的普遍性检验。加之相当比例的学院命名往往冠以母校名称为前缀,更是导致社会认识误差广泛存在。如“某某大学某某学院(分院)”的命名普遍性出现。独立学院名称上的混淆、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的差距导致大量企业对独立学院毕业生持谨慎态度,不敢也不愿轻易聘用独立学院毕业生。由此,独立学院在品牌建设、社会认可、用人单位信任的道路上还有一个较为漫长的道路需要跨越。
(四)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普遍不足
独立学院属本科第三批次招生。从近年来全国普遍数据来看,独立学院录取分数比一批本科、二批本科有较大差距,与老牌公办专科学院招生分数档位接近但实际入学学生平均分则略有不如。考虑高考分数本身的评价能力,独立学生对就业市场生力军的培养工作在原材料上差距甚巨。以2010年数据来看,全国独立学院招生分数与一批本科录取分数相差普遍在150分左右,与二批本科分数相差70分左右。独立学院学生本身基础较为薄弱,进校后又缺乏深厚的学习气氛熏陶,他们的学生目标性与计划性很难与一本及二本学生相比;加之能承受独立学院高昂学费的学生一般来自于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家庭,他们的心理素质较差但对社会要求又相对较高,这更让用人单位难以接受。培养质量在专业技能、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差距更是掐紧了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瓶颈。
(五)对工作的期望值过高
独立学院无法获取政府财政拨款,所有办学成本均来自于社会资金及学生学费。不排除一定比例的社会资本属于爱心人士的公益性资本,但更大比例的资本投入方一般对资金持有一定的收益或保值目的。在此前提下,独立学院学费明显高于普通高校。一般沿海、长三角、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的独立学院学费都逼近二万元每年,即使是经济发展程度相对滞后的长江中上游及经济欠发达的西北地区,独立学院的学费也都超过万年每年。考虑四年学费、生活费及其它培养费,保守估计一般独立学院大学生四年高校生活显性成本在十万元左右。能承受此种经济压力的家庭在国内一般都是家境相对经济能力较好的家庭。相对优越的家庭生活习惯促进了家长原本因高投入而产生的高就业期望。
三、提高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与就业率的主要对策
如何提高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与就业率?这不仅是教育部门应考虑的问题,也是独立学院本身、独立学院在校生需要考虑的问题。问题的复杂性导致其解决需要国家及政府、企业与单位、学校及学生甚至家长的多方联动。
(一)政府方面
高端教育资源从效能角度上讲本应是稀缺的。而我们的教育现实是短短十年时间,由零起步我们拥有了近四面家独立学院拥有了近百万的独立学院大学生,这是成绩也是反思的基础。政府当以更严格的条件审批普通高校申办独立学院、社会资金举办独立学院的动机与追求方式。我们正视独立学院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有效补充,更应重视原有国有资源使用能力的深掘。另外,也应对现有的众多独立学院开展更为严格的办学资质、办学水平、办学条件等各方面的评估,真正寻找一批有基础、有趋势的独立学院参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并将它们培养成为公办大学的有力竞争者。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更多反思国外的诸多全球知名的非政府举办的社会营运性的大学,他们发展壮大的历程也可能是我们必须经历的同样步骤。
(二)独立学院方面
正如企业欲获得产品的竞争优势必努力提高产品本质的质量一样,独立学院想要提高自有毕业生就业质量与就业率,首先需要端正培养态度:突出学院办学特色,深化独立学院品牌建设,以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为指向,强化学院与政府与企事业单位间的联系,争取更多社会资源,培养出更优秀学生并为学创造优良就业环境;其次应加强就业服务,完善就业服务体系,落实就业服务班子、制度与资源保障。这也要求独立学院建立一支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高水平就业指导与辅助师资队伍,为毕业生提供贯穿大学全程的职业规划、市场状态、求职技巧等系列化就业服务。
(三)独立学院学生及家长方面
再优秀的培养也需要培养对象的优秀接受与领悟方可最终实现培养目标。独立学院在加强培养力量的同时,学生更应正视自身不足,挽初高中学基础文化知识学习的不足,端正在专业技能学习上与其它学生处于一个相同的起点的态度并付之以更多的投入与实践,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争取跑步赶上一本及二本的学生。
在此基础上,家长也应端正心态,正视自己孩子基础的不足,更多付之以勉励及监督,协助孩子成才。
[参考文献]
[1]孙颖,林曼华,动态就业环境与大学生的职业发展理念[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7(1)
[2]吴海去,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心态的成因,[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 湖南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