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伴教育在肿瘤化疗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2013-07-10李秀芬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6期
关键词:同伴对象护士

李秀芬 李 硕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 100034)

同伴教育在肿瘤化疗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李秀芬 李 硕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 100034)

目的 探讨肿瘤化疗患者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来我院就诊的肿瘤化疗患者80例,按单双数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肿瘤化疗相关知识的培训,培训后对照组采用主管护士健康教育为主要干预手段,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同伴教育的方法进行健康干预,观察比较前后两组患者对肿瘤化疗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结果 两组患者对化疗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均有提高,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显著,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我效能管理能力。结论 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加用同伴教育,可以提高化疗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并且能够提高肿瘤化疗患者的自我效能管理能力。

同伴教育;肿瘤化疗;健康教育

化学药物治疗作为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临床已经广泛应用。因此,肿瘤患者在接受化疗期间的自我行为管理和情绪变化,更是成为近年来临床护士在工作中关注的问题。同伴教育,是一种同伴互助的健康教育方式,主要采取患者间的互动和沟通模式对患者进行的健康教育。世界卫生组织也确认同伴教育是改变人们行为,特别是青少年行为的有效方式,近年来,在药物滥用的预防,艾滋病预防,性教育以及其他健康教育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但是同伴教育确少有涉足肿瘤化疗患者的健康宣教领域。由于同伴教育具备文化适应性,可接受性,经济性等特点[2],本研究将同伴教育方式应用于肿瘤化疗患者中并作为重要的肿瘤化疗患者行为干预方法,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0年5月至2011年7月在我院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作为同伴教育的对象。研究对象的入组条件为:①确诊恶性肿瘤在院治疗的患者。②自愿参加本研究。③无脑转移的患者。其中,入选顺序的单双数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男性38例,女性42例,年龄18~65岁。

1.2 研究方法

1.2.1 教育实施方法

对照组采用肿瘤化疗患者常规的健康教育,其住院期间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相关疾病的健康教育,其中包括:图文并茂的健康教育手册,责任护士再针对其疾病的特点,治疗方案以及药物作用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以下方法加以干预。①筛选同伴教育组长:从肿瘤患者中筛选出一名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最全面的患者任组长,此人必须具备开朗的性格,善于沟通和有较好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对自身疾病具备一定的了解程度,自愿传播健康知识,生存期相对较长的患者。②培训各肿瘤教育组长:由专科护士和医师对患者组长进行培训,其培训内容包含:同伴教育的意义和目的,肿瘤相关疾病知识,化疗药物的作用与不良反应,饮食指导,情绪调控。③小组管理:由小组长每周对其他组员进行一次健康教育,连续或间断进行1个月,活动由专科护士主持,要求所有组员尽可能参加,并且参与交流患者自己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心理变化,鼓励活动中的积极分子推广优良的经验,引导患者进行正向思维,与此同时,纠正不恰当的方法和观念。

1.2.2 评价指标

采用向患者发放调查问卷法对患者进行评价,问卷为自我设计,内容包括:①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②研究对象的自我管理行为:吸烟、饮酒、饮食、服药和心理情绪。③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分别在进行健康教育前后2个月进行资料收集和统计,由护士发放问卷,患者进行填写。

1.3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方法包括:①描述行统计:包括均数、率、构成比等;②推断性统计:包括卡方检验。结果采用卡方检验。

2 结 果

对照组40名研究对象,其中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80%研究对象患病时间的中位数为3年,年龄41.5岁,选取参加≥3次健康教育活动且资料有效的患者40例,对活动进行评价。

2.1 一般情况统计:发放问卷80份,回收80份,回收率100%。见表1。

表1 80例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分析

2.2 研究对象按接受同伴教育前后自我管理行为比较,见表2。

表2 研究对象接受同伴教育前后自我管理行为比较

3 讨 论

同伴教育是指人们通常愿意听取与自身年龄相仿,经历以及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伴或朋友的意见和建议[3]。肿瘤患者在化疗过程中,通过相同疾病患者间的彼此交流、沟通,可以提升服药依从性,肿瘤相关疾病知识,化疗药物的作用与不良反应,饮食建议,情绪调控等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其同伴教育后的自我管理效能提高的原因在于同伴教育者的可信度及其模范作用,当同伴教育者具备一定的可信度时,同伴教育对象就更容易接受其传递的信息,从而导致相关态度和行为的转变[4],尤其是在一些与肿瘤相关的问题上,患者往往能够听取或尝试同伴的意见和建议,而不愿意接受纯粹的说教。尽管同伴教育在国际上仅用于艾滋病、慢性病的自我管理,但是,通过我们长期的实践应用与观察,在肿瘤化疗患者中应用同伴教育这一方法,收效良好,对肿瘤患者的自我行为管理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同伴教育不受时间、地点、人数的约束和限制,且同伴在宽松融洽的环境中,他们具备相同的需求和困惑,他们之间用最亲密的教育方式相互进行健康教育知识的传播。因此,同伴教育更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和促进相互之间的影响;加之,此种教育方式形式多样,除集中讲授、小组讨论、经验交流之外,所有人都参与其中,此种健康教育方法,不仅可以改善护患关系,增进护患之间的相互理解,创造和谐的治疗氛围,还可以帮助患者正确掌握化疗期间的自我行为管理,缓解焦虑和紧张的情绪等,在肿瘤患者治疗期间起到良好的作用。

[1] 关蕴良,赵勇.同伴教育在营养宣教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 2009,8(4):395-396.

[2] 李佳,吕东,李香莉.同伴教育在社区居民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0,25(12):75-77.

[3] 王作振,闫保华,王克利,等.同伴教育及其研究状况[J].中国健康教育,2004,20(5):429-430.

[4] 来小彬,万巧琴,尚少梅,等.社区护士主导的同伴教育对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12-14.

R473.73

B

1671-8194(2013)36-0296-02

猜你喜欢

同伴对象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红薯会给同伴报警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判断电压表测量对象有妙招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寻找失散的同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