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BR短潜伏期负波在前庭导水管扩大诊断上的价值

2013-07-10毅郭素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6期
关键词:听阈前庭重度

舒 毅郭素英

(1 江西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江西 南昌 330006;2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五官科,江西 南昌 330006)

ABR短潜伏期负波在前庭导水管扩大诊断上的价值

舒 毅1郭素英2

(1 江西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江西 南昌 330006;2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五官科,江西 南昌 330006)

目的 探讨ABR声诱发的短潜伏期负反应(ASNR)在临床前庭导水管扩大上的诊断意义。方法 抽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68例听力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为前庭导水管扩大患者,共35例(70耳);对照组为平均听阈超过70dB HL的感音性聋且无前庭导水管扩大的患者,共33例(66耳),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情况。结果 经诊断,观察组有54耳(27例)出现ASNR,占77.1%(54/70);其中中度听力下降、重度听力下降和极重度听力下降分别为10耳、32耳和12耳。另外在对照组方面,诊断未发现ASNR。结论 ABR短潜伏期负波能够有助于前庭导水管扩大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ABR;声诱发短潜伏期负反应;前庭导水管扩大;诊断

前庭导水管扩大作为临床上常见的内耳畸形之一,往往为内耳胚胎发育紊乱所致。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前庭导水管扩大畸形是导致儿童与青少年先天性耳聋的一个重要因素[1],临床一般可通过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患者是否出现声诱发短潜伏期负波来提高前庭导水管扩大的诊断水平。为此,本研究拟结合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份收治的68例听力障碍患者及其临床资料进行讨论,现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份收治的68例听力障碍患者,其中,男37例,女31例。年龄均在7个月~14岁之间,平均年龄(6.5±2.2)岁。前庭导水管扩大临床表现为感音神经性聋,言语发育迟缓;患病期间发生突发性聋,或进行性、波动性听力变化,伴有不同程度的眩晕;部分头部外伤史。随机将两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测试在我院隔声屏蔽室进行,室内本底噪声≤26dB(A)。测试者口服10%水合氯醛催眠,待入睡后进行。参数设置:最大输出强度100dB HL,刺激声为交替短声,刺激速率为19.3次/s,分析时间12ms,滤波100-3000Hz,叠加1024次,使用ER-3A插入式耳机,记录电极置于额头发际处,参考电极分别放置在左右耳垂,鼻根部接地,极间电阻≤3kΩ。阈值结果按可辨出V波的最小刺激声强度记录。

多频稳态诱发电位(ASSR)测试:完成ABR测试后进入ASSR测试程序。电极放置位同前,刺激声信号的载波频率为0.5、1.0、2.0及4.0kHz。调幅调制频率分别为左耳77、85、93和101Hz,右耳79、87、95和103Hz。测试时双耳八个调幅调制声信号同时经ER-3A标准插入式耳机给声,最大输出117dBSPL。依次测出ASSR反应阈。

在隔声室为年龄较大患者行纯音听阈测定,仪器选用纯音听力计,耳机选用头戴式耳机,按照国家标准(GB/T 16296-1996)测试纯音听阈[2]。测试过程中,由2名测试者协助完成。其中1名测试者在患者前方坐定,为其建立起听声放物条件反射,另1名对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及时记录。此外,全组在行声导抗检查时,均采用中耳分析仪进行测定,具体检查部位包括鼓室压力、镫骨肌反射及声顺值等。

1.3 相关评定标准

前庭导水管扩大标准:①经CT诊断发现前庭导水管直径>1.5mm,水平半规管或是总脚层面诊断发现岩谷后缘深大三角形存在显著骨缺损影,或三角底显示前庭导水管外口前后唇等。

ABR诊断评定标准:在强度超过90dB HL下产生负相波,且潜伏期在(3.24±0.54)ms位置,负相波Ⅰ出现消失或难以识别的情况。

纯音听阈检查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997年颁布的相关标准,采用500~4000Hz平均听阈对听力损失的程度进行评估,其中,在26~40dB HL之间的,视为轻度;在41~70dB HL之间的,视为中度;在71~90dB HL之间的,视为重度;>91dB HL的,则视为极重度。

2 结 果

经诊断,观察组有54耳(27例)出现ASNR,占77.1%(54/70);其中中度听力下降、重度听力下降和极重度听力下降分别为10耳、32耳和12耳。另外16耳(8例)未出现ASNR,经ASSR检查及听力级(dB HL)转换,可完成听阈结果声压级(dB SPL)的评估,具体见表1。

表1 前庭导水管扩大患者的ASNR比较[n(%)]

另外在对照组方面,诊断未发现ASNR。经对患者耳聋进行分级和比较,并结合相关诊断结果来看,ASNR以重度和极重度听力下降者较为常见。

3 讨 论

前庭导水管扩大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LVA)是临床上常见的内耳畸形之一。据有关资料显示,前庭导水管扩大畸形通常是由于婴儿在胚胎早期出现内淋巴管发育障碍,进而引起前庭导水管在胚胎时期长时间宽大所致;同时这也是前庭导水管扩大畸形患者好发于婴幼儿以及学龄儿童的重要原因[2]。一般认为,ABR短潜伏期负波通常出现在重度听力下降患者当中[3]。结合本组研究来看,ASNR的出现概率同样以重度、极重度听力下降患者为主。其中,观察组有54耳(27例)出现ASNR,占77.1%%(54/70);而对照组未发现有ASNR出现。提示临床可通过ABR短潜伏期负波诊断前庭导水管扩大。

另外,由于内淋巴管和内淋巴囊含有能够传导膜迷路内压力的内淋巴液,当发生轻微头颅外伤、感冒等情况时,脑脊液可能出现压力波动,并经内淋巴管和内淋巴囊传导至内耳,从而使得膜迷路破裂。此时,由于内外淋巴混合,会给感音毛细胞造成相当程度的损害,并伴有耳鸣、眩晕以及突发性感音性耳聋等症状出现。听力正常者前庭器官内的镫骨运动体积变化较小,而前庭导水管扩大者则由于内耳压力过大,镫骨底板被外推,加大了球囊与镫骨足板的接触面积,使得球囊斑的声刺激敏感度提升,应用ABR检测能够有效记录到短潜伏期负波的比例升高[4-6]。

经本研究表明,ABR短潜伏期负波能够有效用于前庭导水管扩大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1] 刘文静.大前庭水管综合症患者多频听觉稳态反应的特点[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10,:10.

[2] 马文.婴幼儿大前庭导水管综合症CT影像和听力学特点[D].济南:山东大学,2010:3.

[3] 林倩,李兴启,相丽丽,等.正常新生儿和婴儿短音听性脑干反应和听觉稳态反应[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23(11): 148-149.

[4] 饶凯成,王志楠.聋儿听力评估中听性脑干反应和听性稳态反应引出率的比较[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8,12(5):79-80.

[5] 马文,李海燕,于丽,等.大前庭水管综合征婴幼儿患者ASSR和ABR听力学特点[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8):.

[6] 倪鸿辉,张英.大剂量卡铂对豚鼠前庭及耳蜗功能的影响[J].锦州医学院学报,1999,20(2):14-18.

R764.3

B

1671-8194(2013)36-0181-02

猜你喜欢

听阈前庭重度
前庭康复在前庭疾病的应用进展
豁痰定眩方治疗痰浊上扰型前庭阵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远离眩晕一运动助您改善前庭功能
被忽视的“前庭觉”
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
ABR、40Hz-AERP和ASSR与主观纯音听阈测定的相关性研究
短声听性脑干反应结合单频刺激听性稳态反应在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听力评估中的应用*
宫斗剧重度中毒
重度垂直系列之一
有壹手快修:钣金领域的重度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