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0例脾损伤的临床法医学鉴定分析

2013-07-10陈国栋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6期
关键词:青壮年法医学真性

陈国栋

(陕西省延安市公安局宝塔分局刑警大队,陕西 延安 716000)

60例脾损伤的临床法医学鉴定分析

陈国栋

(陕西省延安市公安局宝塔分局刑警大队,陕西 延安 716000)

目的 对60例脾损伤的临床法医学鉴定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此次临床研究中主要以收治的60例脾损伤伤者为研究对象,对60例伤者的脾损伤进行法医学鉴定。结果 脾损伤的发生率相对较小,多发于青壮年群体,男性多于女性,多因拳、足打击所致,脾损伤中大多为脾闭合性损伤,真性脾破裂的时间较短,而被膜下脾劈裂的时间较长,鉴定群体存在较多损伤严重的伤者。结论 脾破裂伤前存在一定病理基础,因此需要加强对伤者的准确鉴定。

脾损伤;法医学;鉴定

脾是一个重要的淋巴器官,对人体的免疫机制存在密切的关系。外界的力量会导致伤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脾损伤,外力作用所致的脾损伤,也是较为常见的法医学鉴定类型。由于脾破裂之前存在一系列的病理基础,从而导致临床法医学的鉴定难度加大[1]。

1 资料与方法

此次临床研究中主要以我局在2007年5月份至2012年5月份对60例脾损伤伤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中有男性伤者共43例,占据本次研究伤者比例为71.7%,女性伤者共17例,占据本次研究对象比例28.3%。伤者年龄最小的为10岁,年龄最大的为78岁,平均年龄为37岁,可知青壮年出现脾损伤事故比例较多,男性出现的例数多于女性。对60例伤者的脾损伤进行法医学鉴定。

2 结 果

2.1 脾损伤发生率

60例脾损伤伤者相比其他损伤伤者而言,占据了2.3%的构成比,占腹部脏器算是的33%。

2.2 脾损伤的致伤物

经过临床鉴定,伤者出现脾破裂的主要原因有拳、足打击以及棍棒类。伤者受伤原因例数60例;拳足打击37例(61.7%);棍棒类打击23例(38.3%)。

2.3 脾损伤情况以及临床症状

伤者经临床鉴定,均存在腹部或者肋部外伤史,伤者存在腹痛、反跳痛、腹部压痛等症状。其中有54例伤者经过腹部穿刺后,抽血得到不凝血。有49例伤者经过B超检查后确认存在脾损伤。有29例伤者为复合伤伤者,存在其他损伤。

2.4 脾损伤分类

脾损伤类型主要有脾闭合性损伤、开放性损伤、脾真性破裂、被膜下破裂以及脾中央破裂。伤者类型例数详情请见表1。

2.5 脾破裂发生时间以及治疗效果

经过临床鉴定结果显示,真性脾破裂的时间相对较短,而被膜下脾破裂的时间则较长。其中真性脾破裂伤者中,有30例伤者在2h内破裂,有11例伤者在24h内破裂。而被膜下脾破裂伤者中,有9例伤者在48h内破裂,有7例伤者在48h以外破裂,最长破裂时间为13d。在治疗方法上,有8例患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有52例伤者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包括有37例进行脾切除术伤者、7例行脾修补术伤者以及8例行脾部分切除术伤者。

2.6 脾损伤程度

经临床鉴定结果显示,有49例伤者为较为严重的伤者,有11例伤者为轻度伤者,分别占81.7%和18.3%。其中有3例伤者除去外伤外,还合并有疾病。重度伤者中有40例伤者为真性脾破裂,有8例伤者为被膜下破裂,还有1例为皮中央破裂。

3 讨 论

3.1 脾损伤的原因、发生率以及性别差异

脾较为脆弱,容易因为外来的力量导致组织破裂。相关研究和报道表明,脾损伤在腹部脏器损伤中占据45%左右的构成比。此次临床研究中,脾损伤占腹部脏器损伤的33%。另外,脾破裂多发于男性群体,且以青壮年群体为主。猜测原因是青壮年处在争强好胜的阶段,因此容易出现一系列的矛盾纠纷。

3.2 脾损伤的分类以及致伤工具

脾损伤可能使因为钝器、火器或者锐器导致的,类型主要有闭合性损伤和开放性损伤两种。其中闭合性损伤是因钝器所致的,包括了拳、足打击以及棍棒类打击等。钝器的作用,会导致腹腔内部脏器向脊柱方向挤压,从而引发脾破裂。而开放性破裂则大多因刀剑、弹头等锐器或者与车祸有关。

脾损伤主要有中央破裂、真性破裂以及被膜下破裂3种,其中中央破裂主要是脾深部的破裂,此破裂会导致血肿或者局限性出血,临床表现较不明显;被膜下破裂则是脾实质周围破裂,如果血肿形成较小,则临床上没有明显症状;而真性破裂则是实质与被膜均破裂的情况。

3.3 脾损伤鉴定过程的要点

3.3.1 检验过程的注意要点

脾损伤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左腹疼痛,如果脾损伤为真性破裂,伤者则存在内出血或者腹膜炎,很可能导致休克等严重症状,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加大重视力度。诊断过程中,一般较为容易诊断的脾损伤类型为开放式脾损伤,闭合性损伤则相对较难。这是因为钝器的打击,会导致腹壁较为松弛,导致伤者腹壁外表不存在显著变化,因此医护人员需要落实超声波检测、MRI检查以及CT检查,从而进行准确诊断。

3.3.2 脾破裂的确认

伤者在临床诊断上需要结合相关的规定进行分析,从而对伤者的损伤程度进行确定,在对诊断难度较大的中央破裂以及被膜下破裂中,需要结合超声、CT以及MRI进行检查,并且不能经过一次检查就做出结论,防止因仪器的伪影伪像造成漏诊。

表1 伤者脾损伤类型[n(%)]

3.3.3 损伤合并疾病的临床鉴定

脾损伤在鉴定过程中,需要对其类型进行确定,外伤性损伤或者病理性损伤,直接损伤或间接损伤。另外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损伤程度进行分析。伤者如果存在慢性疾病史,则需要将其损伤程度评定为轻度,如果无法确认,则需要结合因果关系进行分析[2]。

[1] 陈登攀.脾外伤的外科治疗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07,4(30): 128.

[2] 乔海泉,姜洪池,代文杰.脾损伤新分级的意义[J].腹部外科,2001, 3(4):231-233.

R657.6+2

B

1671-8194(2013)36-0087-02

猜你喜欢

青壮年法医学真性
书 讯
建筑原真性探微
原真性原则在国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研究评述
青壮年患者肱骨近端严重骨折脱位的内固定治疗
我国法医学人才培养发展战略研究
留学教育与近代法医学的建立
关于我国法医学人员培养制度的困境与改革
步入青壮年时代的“劳模”火箭
青壮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Garden Ⅲ、Ⅳ)的手术治疗
青壮年股骨颈骨折行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所致不愈合情况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