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6例非脑卒中住院患者急发脑卒中的临床分析

2013-07-10王明朋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6期
关键词:房颤心血管心功能

王明朋*

(湖北省荆门市掇刀人民医院内一科,湖北 荆门 448000)

36例非脑卒中住院患者急发脑卒中的临床分析

王明朋*

(湖北省荆门市掇刀人民医院内一科,湖北 荆门 448000)

目的 分析非脑卒中住院患者急发脑卒中存在的危险因素,探讨发病机制,以提高非脑卒中住院患者可能发生脑卒中的相关认识和警惕性。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收治非脑卒中住院患者急发脑卒中病例36例临床资料。结果 高龄因素存在发病率为80.6%,心血管疾病因素存在发病率为75%,其他存在因素为25%。结论 高龄和心血管疾病住院期间急发脑卒中占主要危险因素,其他因素也不可忽视。

住院患者;脑卒中;临床分析

在住院患者中因其具有基础疾病或需进行相关的手术和操作而聚集了社区的高危人群而使急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更高,预后更差。故此对于基层医院而言,将面临更大的医疗风险及医疗纠纷,为此作者对我院收治的非脑卒中住院患者急发脑卒中36例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总结危险因素,探讨发病机制,旨在提高相关的认识和警惕性,减少风险。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的非脑卒中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脑卒中的患者,资料中排除因脑卒中住院再发脑卒中的患者。所有脑卒中发生时间均需在入院后24h后发生。脑卒中的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并均通过CT或MR进行影像学确认和分类。入院诊断的相关疾病均有明确的症状,体征并经超声、心电图、X线、CT、MR等检查进行了确诊。

共收集本组患者36例,同期住院患者38610例,占总发病率为0.093%。其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67.5岁。

2 结 果

2.1 一般危险因素情况

发病时患者年龄段及病例数为;年龄22~82岁,年龄段及病例数分布:20~29岁1例;50~59岁6例;60~69岁9例;70~79岁16例;80~89岁4例。50岁以上并发脑卒中占总例数为97.2%;60岁以上为80.6%;70岁以上为55.6%;80岁以上为11.1%。从上述总结可以看出36例病例中从20~79岁,脑卒中的发生率呈现明显的递增关系,80岁以上的患者脑卒中发生率突然下降可能与此年龄段在我院住院的患者数锐减有关。另外吸烟人数为10例(27.8%);酗酒人数为1例(2.8%)并已戒5年;血脂轻度异常2例,占总人数5.6%。无糖尿病患者,上述除吸烟危险因素占一定比例外,酗酒、血脂异常及糖尿病危险因素对于住院患者脑卒中没有明显意义,原因应为这类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多为慢性病患者,生活方式经医师教育已有明显改良。

表1 脑卒中分类和基础疾病对应关系

2.2 入院时基础疾病危险因素情况

心血管疾病及例数分别为:非瓣膜性房颤2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2例;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并心功能不全2例;未明确病因的心功能不全4例;尿毒症并高血压3例;高血压病(药物治疗下1~3级不等)5例;房颤并心功能不全8例;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上述有心血管基础疾病并发脑卒中占总例数75%。其中有房颤的占总心血管病例数40%;有心功能不全的占64%;有高血压占32%。

非心血管疾病占总病例数25%。分别为:附睾炎1例;翼状胬肉(手术后)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胫骨骨折(手术后)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手术后)2例;肺癌3例;上述翼状胬肉患者手术后卧床1d,余患者卧床时间均较长,达7~30d不等。

上述所有患者住院后脑卒中发生的时间为:1~3d 10例;4~7d 14例;8d以上12例。发生的时间无明显差异性。

2.3 所发生脑卒中的患者均有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如单肢或偏侧肢体无力,肢体麻木、言语不清、意识障碍等。病后立即行头颅CT或48h后复查头颅CT、MRI证实为急性脑卒中,具体脑卒中分类和基础疾病对应关系见表1。脑卒中发生后均按常规予以脱水、对症等治疗,最终死亡17例(表1中标明),好转出院19例。

3 讨 论

3.1 我国正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高龄患者会越来越多,而且与急性脑卒中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心脏疾病等均为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病理均需年龄的增长才能引起足够的变化,最终才能导致急性脑卒中的发作。具体的危险因素如房颤发生率与年龄的递增有明显的关系,有研究显示房颤中年龄在50~59岁的个体有1.5%的脑卒中发生率,年龄在80~89岁的个体中是23.5%[1]。

另外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危险因素同样需要年龄的不断增长,时间的足够积累才能引起心脑血管的病理改变,才能导致脑卒中的发生[2]。

作为以慢性病、常见病为主要疾病谱的基层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的数量明显与年龄成正比关系(80岁以前),所以对于高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脑卒中的概率明显增高就不难理解了。

3.2 住院期间以有心血管疾病并发脑卒中为主要比例,本组资料中达75%。其中以心功能不全、房颤、高血压分居1~3位。既往很多文献报道上述病例住院期间并发脑卒中。发病机制是上述疾病主要参与了脑卒中病因的血管因素、和血流动力学因素。如心功能不全本身的病理或运用药物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导致血流缓慢,脑灌注量减少,在脑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的基础上易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有些心功能不全的患者病因疾病导致附壁血栓形成,血栓脱落导致脑栓塞。

房颤已成为心源性脑栓塞的重要来源,其中住院房颤患者中脑卒中发病率为20.2%[3]。现今非瓣膜性房颤患病率占房颤患者比例呈明显上升态势,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危险性是无房颤患者的5~7倍。非瓣膜性房颤导致的脑卒中已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4]。

高血压作为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已被各种研究及循证医学所证实。高血压引起的脑卒中主要为腔隙性脑梗死和脑出血。本组资料两种情况均有发生。

亚急性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发脑卒中较为少见,但病因比较明确。我院的1例为脑出血。发病机制是心瓣膜表面形成含细菌的疣状赘生物脱落后形成脑栓塞,含细菌的栓子有出血倾向而导致出血性脑卒中。

3.3 非心血管疾病在住院患者中急发脑卒中虽不占主要比例,但现实意义似更为重要。往往是这样的患者,临床医务人员和家属对发生脑卒中的心理准备更不足,从而易产生医疗纠纷。所以我们更应引起足够的警惕性。我院的这类住院期间发生的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可能为:①手术后的患者可能因为卧床血流缓慢,血液黏滞度高形成血栓发生脑卒中。②肺癌患者体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形成血栓,或癌栓直接脱落栓塞脑血管,导致肺癌并发急性脑卒中。③尿毒症患者普遍存在凝血机制及血小板异常[5],加之维持性血液透析均采用全身肝素抗凝从而导致尿毒症的患者易于出血。在尿毒症患者毒素本身及合并高血压、代谢紊乱的作用下,脑血管易于变脆,硬化加速从而易于发生急性脑卒中。④系统性红斑狼疮直接影响心血管系统导致大小血管的损伤,加之患者长期使用激素对血管产生的不利影响使该患者易于发生急性脑卒中[6]。

对于一个非脑卒中的住院患者发生了脑卒中,患方极易与医方产生医疗纠纷。故此我们应更好的了解住院期间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做出预测,提前对基础疾病和可干预的危险因素进行相关干预,以达到减少脑卒中并发症的发生。提前加强沟通,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1] 巴·巴音斯勒玛.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与脑出血的共同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综述,2012,18(12):1867-1869.

[2] 周官恩.高龄缺血性脑卒中分型及预后关系的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1,28(7):628-630.

[3] 郭玲.住院患者中心房颤动脑卒中753例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22):2194-2196.

[4] 杨志宏,洪梅,秦永文,等.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血栓性脑卒中的预[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2005,32(1):1-3.

[5] 任万军,刘子栋.自动腹膜透析成功救治尿毒症合并脑出血9例体[J].山东医药,2000,40(8):33.

[6] 何朝生,史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回顾调查:87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模断面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1,31(11):1910-1913.

Clinical Analysis of the Risk Factors of Acute Stroke with Non-stroke Inpatients

WANG Ming-peng
(No.1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Duodao People's Hospital of Jingmen, Jingmen 448000, 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of acute stroke with non-stroke inpatients, to investigate the pathogenesi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elated knowledge. Methods To retrospectively analyze 36 cases of acute stroke with non-stroke inpatients. Results The incidence rate of 80.6% elderly factors, factor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incidence of 75%, there were 25% other factors. Conclusion Old ag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were major risk factors for acute stroke with non-stroke inpatients, other factors could not be ignored.

Inpatients; Stroke; Clinical analysis

R743.3

B

1671-8194(2013)36-0025-02

*通讯作者:E-mail:295490833@qq.com

猜你喜欢

房颤心血管心功能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脂肪酸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研究进展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房颤别不当回事儿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预防房颤有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