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肥地区农村留守儿童体质现状及干预措施研究

2013-07-09周瑞英崔建国祁国杰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同龄合肥体质

周瑞英 崔建国 祁国杰

(1.合肥学院公体教学部,安徽 合肥 230601;2.阜阳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安徽阜阳 236041)

据调查,安徽省留守儿童接近400万,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报告显示,在全部农村留守儿童中,初中学龄(12-14周岁)占总体比例的20.84%[1],这一庞大群体的体质健康问题值得我们关注。所以对合肥地区的农村留守儿童体质健康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能够为全面了解和促进本地区留守儿童体质的发展,也能为全国的留守儿童体质发展研究提供对比与理论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合肥地区农村留守儿童。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中文期刊网,为农村留守儿童、体质健康等概念准确界定及论文的形成奠定理论基础;通过网络搜索查阅安徽及全国的国民体质公报,为论文研究提供数据对比。

1.2.2 抽样法

在合肥地区随机抽取8所农村中学,按留守儿童的概念界定抽取12、13、14岁3组学生,每组随机抽取男女生各100名。

1.2.3 测量法

首先,把测量内容分为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三部分。其次,身体形态内容里选取:身高、体重、胸围为主要指标;身体机能里选取安静时脉搏、肺活量为主要指标;身体素质内容里选取50m跑、握力和立定跳远为主要指标。所用测量仪器有SGJ—Ⅱ型电子身高测试仪、RCS—Ⅱ型电子人体秤、皮卷尺、医用听诊器、电子秒表、电子握力计、立定跳远测试仪、IC卡、读卡器等。

1.2.4 数理统计法

对所测的数据在Excel2003里进行简单分类处理,运用SPSS13.0软件对有关数据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

1.2.5 逻辑推理法

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合肥地区农村留守儿童体质健康发展存在的问题,运用逻辑推理法总结、归纳出存在问题的原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干预措施。

2 结果与分析

2.1 合肥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生长发育状况

通过合肥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生长发育状况与全国同龄儿童发育水平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见表1):合肥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男生身高、体重、胸围和全国同龄儿童身高、体重、胸围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01),明显低于全国均值,反映出合肥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男生发育普遍较全国同龄儿童发育平均水平迟缓;合肥地区留守儿童女生在身高、体重、胸围与全国同龄儿童身高、体重、胸围的比较中也存在明显差异(P<0.001)。不同的是,女生在身高上发育水平低于全国同龄儿童平均水平,但在体重和胸围发育上明显高于全国同龄儿童平均水平,部分明显出现第二性征。这一现象的存在与农村的生活实际相吻合,从遗传的角度解释,农村人口身高均值明显低于城市人口身高均值;从营养和营养的科学性来说,城市儿童身高又明显高于农村儿童,特别是高于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女生胸围发育较好,可能与她们过早地承担家务劳动,心理和生理方面相对发育提前有关。

表1 合肥地区农村留守儿童身体形态发展比较

2.2 合肥地区农村留守儿童身体机能状况

合肥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各年龄段男女生的安静脉搏平均数随年龄增长略有下降,符合儿童身体机能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也与全国同龄学生变化趋势相一致(见表2):合肥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男生安静脉搏略高于全国同龄均值,但差异不明显;女生中12岁和14岁的农村留守儿童安静时脉搏明显高于全国同龄儿童的均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合肥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血管系统发育总体低于全国同龄儿童平均水平。本次检测的合肥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肺活量整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符合儿童心肺功能发育的一般规律。但较全国同龄儿童肺活量平均水平,合肥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整体平均水平呈现男女生的性别差异,男生三个年龄段都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女生却又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一现象与农村留守儿童男性普遍发育相对迟缓和女性发育相对提前相对应。

表2 合肥地区农村留守儿童身体机能发展比较

2.3 合肥地区农村留守儿童身体素质特点

合肥地区农村留守儿童身体素质指标检测显示(见表3):男女生整体随着年龄增长,运动能力呈上升趋势,与全国同龄儿童的发展趋势趋同。但合肥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身体素质发展也存在性别差异,男生运动能力明显高于全国同龄儿童平均运动水平,与年龄的增长没有明显差异;女生却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全国同龄儿童平均运动水平比较,有下降的趋势,13岁和14岁的女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运动能力下降明显(P<0.001)。男生这一现象的出现可能与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散养”的生活实际有关,而女生可能是由于第二性征的出现,从心理上开始拒绝运动,导致运动能力普遍低于全国同龄儿童平均水平现象的出现。

综合合肥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质检测结果,合肥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发育状况符合我国儿童各年龄段的发育基本规律,其检测结果呈现的发展趋势与《2010年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公报》公布的数据所体现的发展趋势相一致。但本次检测结果与全国同龄儿童平均水平相比,也存在部分指标的明显差异,整体呈现出合肥地区农村留守儿童体质发展明显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表3 合肥地区农村留守儿童身体素质发展比较

3 合肥地区农村留守儿童体质成因与干预措施

3.1 合肥地区农村留守儿童体质成因探析

良好的体质、健康的体魄与良好的生活环境、充足的营养、科学的运动等是紧密相关的[3]。本次调研与走访获悉,合肥地区绝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环境等各方面不及城市儿童。首先体现在生活环境方面,合肥地区近些年虽然农村也进行了新农村改造,相对生活自然环境较前些年有所提高,但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仍然严重,农村医疗卫生保障相对滞后;其次农村长期的生活习惯造成儿童个人卫生意识相对薄弱。如饭前便后洗手、规律的作息时间安排等习惯鲜有形成。

在影响儿童体质状况的营养方面,调查发现:在农村留守儿童营养获得过程中,存在观念的误区和错误的方式。如部分留守儿童是隔代监护,致使留守儿童的营养存在“没饿着”就是营养和“只要能吃”就是营养的错误观念,前一种观念缺乏科学的营养知识,由于膳食的不均衡导致个别营养物质摄入量的不足,影响了留守儿童的正常发育。后一种观念危害性更大,在隔代溺爱式监护下,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只要孩子是买吃的就给钱,不管是零食还是“垃圾食品”,导致孩子不能按时按量地正常进食或厌食,甚至部分儿童出现厌食症状,致使部分留守儿童出现营养不良,发育迟缓。还有一种是过分注重孩子营养,最后导致营养过剩,这种现象与近年“小胖墩”成逐年上升趋势是相吻合的。

留守儿童的体质健康离不开合理的运动参与,科学的体育运动能促进儿童的身体发育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在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参与过程中,存在社会观念的误导、家庭体育环境的缺位、学校体育教育资源缺失的等不利因素影响,也是造成农村留守儿童体质发展相对较低的重要原因[4]。调查发现,在合肥地区留守儿童监护人群体中,多数为隔代监护或母亲监护,这一群体的特征是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思想相对传统。受社会传统观念的误导,在对待孩子体育锻炼上持反对态度,认为只要学习好将来就有出息,体育运动只是孩子贪玩会影响学习成绩,无法理解体育运动对体质健康及智力提升的促进作用。同时,儿童的生活范围主要集中在家庭和学校,留守儿童的父母一方或双方都离开家乡外出务工,由于老人或母亲的观念落后、体力不支以及出于孩子运动安全问题考虑,致使家庭体育缺乏指导和开展条件,留守儿童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家庭体育的缺位。学校是学生受教育的地方,应该成为孩子“健康第一”观念树立、“终身体育”习惯形成的场所。但调查发现,农村小学部分领导受应试教育和教育资源匮乏的影响,认为体育课可有可无,出现体育师资配备不足、体育场地器材严重缺乏,导致原本生动活泼的体育课变成“放羊”课或文化课,这种现象不仅直接影响了儿童的身体发育和身体健康,而且也错过了儿童正确体育观念的形成和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

3.2 合肥地区农村留守儿童体质发展干预措施

3.2.1 健全政府、社会共同监管与扶持

安徽省十一届人大代表陈亚丽在《安徽省关于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中指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中国特定历史时期的状况造成的,是社会转型中的成本和代价,这个成本和代价不能靠农民自己来扛,更需要政府、社会来共同承担”。我国在2000、2005、2010年分三次进行了全国性的国民体质监测,并对监测结果中存在的问题发出社会预警,充分体现了政府的监管职责。但针对留守儿童体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正如陈亚丽所说“不能仅靠农民自己来扛,更需要政府、社会共同承担”。首先,政府应该从制度上进行改革。拓宽户籍制度,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上学问题,让一部分有条件的农民工家庭儿童不再“留守”,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生活环境差的问题;其次,加大经济投入。保障农村公共医疗卫生、基础教育等经费投入,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医疗设施和体育运动场所;最后,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在当前政府有限财力的情况下,允许社会力量参与,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寄宿学校”、“留守儿童之家”等,政府应积极引导和扶持,给予必要的政策、资金和人才扶持,并同时做好监管工作。通过政府和社会通力合作,为农村留守儿童积极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3.2.2 加强学校体育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绝大部分处于学龄阶段,在家庭体育教育相对缺位的情况下,学校是孩子们最主要体育观念获取、体育知识技能获得以及终身体育习惯形成的重要场所。针对目前合肥地区农村中学的体育发展现状,首先,作为学校的领导层应改变观念,正确认识体育活动对孩子们的体质健康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切实加强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体育师资配备,落实体育课、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的常态化、正常化开展,同时积极鼓励教师参加业务学习和培训,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倡导农村体育课程改革,为“阳光体育”创造条件。其次,农村中学体育教师也应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技能、开发教学内容,利用地方传统体育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引导学生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促进学生“健康第一”体育观念的形成以及“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

3.2.3 普及家庭卫生、营养知识,提倡家庭体育参与

儿童时期是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卫生习惯、合理的营养、科学的体育锻炼是其体质健康的根本保障 。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仅包括良好的个人卫生还体现在规律的作息时间安排上;合理的营养主要来自合理的膳食,按时、定量、荤素搭配合理的饮食,能给儿童提供生长发育必要的营养源,保障儿童的生长发育;科学的体育锻炼,能够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儿童对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从而达到促进生长的目的,同时体育锻炼通过加强人体血液循环以及刺激人体的心肺功能,达到发展身体机能能力和提高运动能力的作用。家庭是儿童除学校以外的主要生活和成长区域,作为儿童的监护人,应加强责任意识,主动学习卫生、营养知识,以身作则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把家庭努力营造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

4 结论

留守儿童现象是我国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特定时期共同作用所产生的特有社会现象,而且这一现象短时期不可能消失,留守儿童出现的社会问题关系到国家、社会和家庭。所以,解决留守儿童体质健康发展,需要国家、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参与、齐心协力、常抓不懈,切实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

[1]安徽省关于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EB/OL].http://izqggw.0716edu.net.2012.

[2]2010 年国民体质公报[EB/OL],http://www.gov.cn.2012.

[3]张敏.皖北农村留守青少年体质现状与对策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27(1):97 -99.

[4]冉明.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因素及干预策略[J].体育科学研究,2012,16(4):61 -64.

[5]邹志春,陈佩杰,庄洁.上海城区7-17岁男女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5):54-60.

猜你喜欢

同龄合肥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Facing peer pressure at high school直面同龄压力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民工叹
扔掉为师的包袱,当好“同龄”掌舵人
Let's play!一起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