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作文命题五大“关注点”
2013-07-08江苏曹津源特级教师
◎江苏 曹津源(特级教师)
2013年中考落下帷幕,目之所及,虽有过于随意甚至平庸之题,但更多的是“别样风景”如约而至。研读2013年中考作文题,可以发现五大特点:
一、总体呈现:“接轨”说未曾“走红”,标题作文命题继续“高企”,选题作文依旧受到青睐。
去年以来,对中考作文命题走向的“预测”、评议越来越热。“接轨”方说:高考作文已经进入“新材料作文”(根据所供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时代,为了让初中毕业生三年后适应此类题型,中考向高考靠拢应是大势所趋。针对这“接轨”说,“维稳”方则认为:包括认知视野、逻辑思维和心智发育在内的综合素养水平,初中生与高中生有较大差距,中考作文命题形式不能亦步亦趋,作文命题的依据只能是《语文课程标准》而不是高考指挥棒。坚持稳中求新,在保持地方命题特色的同时把命题做精致,才是明智的现实选择。如今,当我们总体着眼2013年中考作文题时,可以发现“接轨”方的主张未被看好,“维稳”方“胜出”,标题作文(含全命题和半命题)保持“龙头老大”之势,“主打”色彩仍然显眼。笔者对2013年128道中考作文题(含两选一作文题)的统计很有说服力:标题作文的占比达84%,仍处高位;话题作文、材料作文、情境作文的占比只有16%,特别是“选题”类中的标题作文占比也高达79%,这说明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在“选题”类这块“传统领地”的优势也已失去。
值得注意的是,在标题作文中,全命题作文越来越受到青睐,占比高达71%。全命题作文虽然“高热”依旧,但命题者并没有“粗制作”,而是把“有新意,做精致”作为努力追求,获得考生好评。
统计显示,选题作文占比高达25%,备选题目的匹配更趋科学,更易于不同擅长的考生选择;组合种类也更多样,如宜宾题还采用了话题作文与情境作文二选一的新形式。
二、热点词语纷纷登台亮相,但“扮相”差异较大,命题制作须进一步讲究“准”、“巧”、“精”。
“中国梦”、“好声音”、“幸福吗”、“最美”、“创新”一类的当代热点词语进入作文命题,体现了“新课标”关于初中生作文能“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这一要求。有的热词直接进入题目,例如《我的— 梦》(兰州)、《有梦,就—》(凉山)、《那声音在我耳边回响》(呼和浩特)、《远去的声音》(四平)、以“幸福生活”为话题(遂宁)、《活出自己的精彩》(威海)、《生命中不能没有你》(滨州)、《活着需要什么》(湛江)、《成长的滋味》(宜宾)、《成长的快乐》(济宁)等;热词间接入题的如北京题《好奇》(“好奇”应是创新之花的沃土),还有《只要有希望》(平凉)、《写好人生的每一页》(菏泽)、《热情让青春灿烂》(陕西)等。
热词入题一般都体现积极向上的精神引领,其优劣的判定还需看设“度”之准、切入之巧、制作之精。笔者很欣赏天津题《捡拾幸福》,此题有温馨的导语,虽然直白地将“幸福”入题,但选用动词“捡拾”却妙不可言—无意中的捡到、拾取……这不是说明了“生活中幸福无处不在,缺少的是一双发现的眼睛”吗?这不是暗含了“记身边事,写身边人”的要求吗?如此设题既有适度开放,又有恰当限制,既能考查考生观察积累的习惯,又能反映考生的价值取向、感悟水平和表达能力,比《幸福在身边》一类题目胜出一筹,这就叫“选好一个动词,点亮一个题目”。再说《我的— 梦》这一题目,以列举提示“作家梦”、“航天梦”、“强国梦”……取代“中国”一词,体现了开放性强的特点,但考生还是感到题目有点“大”,难以上手,如果根据“准”、“巧”、“精”的要求,将原题改为《梦想从这里起飞》,直接点出切入点“这里”,暗示考生可由“这里”这一“小”去演绎“大”,可能更能受到考生欢迎。
三、开放多样、贴近实际,主、次色彩搭配相宜,主、次旋律相得益彰。
(一)“关注自身成长”、“展现真实自我”成为常唱不衰的进行曲,对他人的回眸、念想、感激、回报等也奏响动人的旋律。除上面说过的“成长”(长大)外,“我”、“自己”、“自我”等字样继续备受青睐:《我不相信眼泪》(长沙)、《因为有我》(随州)、《这句话,我要说给— 听》(邵阳)、《这一次,让我惊喜》(徐州)、《在你身边,我—》(厦门)、《我—,我快乐》(宁德)、《我最喜欢的一个词》(深圳)……出现“你”字或是隐含“你”(他)字的题目也很抢眼:《读你》(黄石)、《生活中不能没有你》(滨州)、《善待他人》(鄂州)、《我想握住你的手》(遂宁)、《那一天,我和—相遇》(金华)……如此“我”、“你”、“他”同行,呼唤美好生活,构建和谐社会,正是语文新课标精神的生动体现。
(二)既有对以往生活的追忆,对“现实”、“当今”的关注和感悟,也有对未来的理性憧憬和行为靠拢,整体上演奏的是人生长河的一曲曲连贯流淌的长调。例如福州题《兴趣,是一种甜蜜的牵引》、桂林题《再见了,母校》和宁德题《初三生活是首歌》,弹奏的都是快乐的追忆曲;《从脚下出发》(无锡)、《带着—出发》(南昌)、《行走在—》(湖北)等题,演唱的都是脚踏实地的进行曲;《2013,我的夏天》(宁波)等题,唱响的都是美好前景的畅想曲。特别有意思的是扬州题《渐入佳境》,导语仿佛是知心朋友的悄悄提醒:“知识越学越有趣,乐曲越弹越流畅,风光越赏越美妙,作品越读越精彩,与人相处越来越和谐,对镜微笑越来越自信……成长中,谁都有过姿态不断调整,认识不断深化,领悟逐步加深,境界逐步提升的经历。”读此命题考生多熟悉呀—“渐入佳境”确是过程,弹奏追忆曲、进行曲还是畅想曲,都由“我”来选,这才是自主表达,“我手写我心”呢!
(三)命题导向以传递正能量、引领健康向上的阳光心态为主,也不乏对考生走出心理阴影的引导。这一理念是“新课标”关于“态度、情感、价值观”要求的全方位的具体体现。例如莆田题《冬日里的阳光》,南充题、鞍山题分别直接以“阳光”、“温暖”为话题,“笑”字入题则更多,重庆有《微笑的味道》,日照有《含泪的微笑》,乐山则有《那个微笑给了我— 》等。还有体现唯美、励志、向善的题目,也都可圈可点。例如哈尔滨题《美在不期而遇》,包头题通过“白龙马”之口总结唐僧取经成功的三条经验,要求考生联系自身实际作文;嘉兴题《歌声嘹亮》和佛山题《穿过乌云的阳光更加灿烂》的“励志”色彩很浓;杭州题《懂得分享》,鄂州题《善待他人》,梅州题以“关注”为话题,衢州题要求根据主题为“爱的传递”的材料作文……阅读这些题目顿觉一股和善关怀、和谐共进的人文之风扑面而来!由此可见,以表现健康向上的阳光心态作为主流命题思想,在今年的命题中体现得丰富多彩,亮点多多。
必须承认,当代初中生的心理具有多维性,命题体现多维心理是“切实求真”、凸显个性的需要。前两年的《示弱挺好》、《走出来,就好》、《我不再为— 而—》,话题“偶尔停一下,真好”等命题都是受到各方赞同的亮点。针对初中生心理多维度、欠成熟、不稳定的特点,今年的考题仍然让体现多维性的词语入题,注重引领考生对影响成长的素质、性格等方面的因素进行自我审视与调适。例如广州题《出错》、温州题《原来我没懂》,十堰题以“难题”为话题和安徽题《那段— 的日子》将“孤独”、“烦心”作为补题的选项,都让我们眼前一亮。谁没有出错过呀,谁没有被“难题”折磨过呀,谁没有烦心事呀,谁不需要聆听一位心理按摩师的安抚呀,于是郁闷、烦恼、忧愁……都能进入考生笔端。不必担心这样的文章会“走调”—只要最终的“我”由自卑走向自信、由依赖转向自强、由阴霾走向阳光,最终表达的是醒悟转化后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那么这样的表达就符合当今初中生的真实心路。可以这样说,阳光心态的主旋律和关注当今初中生真实生存状况和心理素质的次色调并存的命题格局,符合科学发展观对当今教育提出的要求,是今后优化中考作文命题的新课题。
四、新命题元素的出现令人欣喜,“近质化”现象依然存在,有待破解。
高频词“心”怎样与“新元素”组合?如果还是《我心中的秘密》之类,就难免近质化。襄阳题不是这样,先出示拟制精致的导语,然后亮出题目—《每个人心里一亩田》。“一亩田”,这就是接地气的命题新元素!它让人联想到绿野、希望、鲜活的生命……再如咸宁题的导语先叙述后议论—一株古松移植进城,以死抗争,对新环境说“拒绝”……这是用生命做代价的拒绝,其实,或许松树还有其他选择……生活中许多人、事、物都会面临类似于松树的选择,会留给我们很多的思考。你是如何看待的呢?导语后命题者亮出题目—《— 的拒绝》,“拒绝”一词,虽然在江苏高考题《拒绝平庸》中出现过,但用在这半命题中,要求体现“拒绝”的价值和多样性,人们还是感到颇有新意。
可惜的是上述新命题元素没有大量出现,近质化、老话题现象依旧存在。例如前两年命题语言“笑声”阵阵,今年仍是“微笑”朵朵;热词“风景”走红,前两年有《一道风景线》《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还有新的风景》,今年则有《不该错过的风景》(常州);去年上海市考《悄悄地提醒》,以“语言交流”为切入口,今年出人意料地“杀回马枪”,题目《今天,我想说说心里话》仍以“说话”为切入口;去年南京考《带一本书去旅行》,今年仿佛与上海约好一般“杀回马枪”—题目《书中有个“我”》中仍然有“书”,令考生一时回不过神来。为了避免“近质化”,有些地方也想增“异”减“同”,但效果值得研究。例如聊城考“提醒”话题,去掉了上海题中的限制词“悄悄”,导语中列出多种“他人提醒”、“自我提醒”的内容,但总结句“‘提醒’真的那么重要吗”令考生对“提醒”的褒贬顿生疑惑,这一反问句倡导什么?是在提倡道德情操未雨绸缪式的“超前修炼”,还是主张一种去“提醒”的修养新法?命题如此为“异”而“新”,实在有点为难考生,值得探讨。
在中考前的训练中,很多考生写过以前的中考作文题。考场上一旦遇上类似考题,考生往往会因一时高兴而忘乎所以,不假思索地将原来做过的作文回忆一遍,立马复制到试卷上,结果造成失误。这些考生后来总结教训,说是“上了‘老话题’的当”。“近质化”现象如此多见又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提醒”我们必须认真面对这一新课题。
五、探索性命题为命题内容和形式的改进提供了开阔视野和多维视角。
有的以“新观察”视角命题,例如盐城、绍兴两市呼应当代热点,不约而同地把命题目光投向“慢”字(《放慢脚步》《慢下来的时光》),暗示考生理清“积极向上”与“放慢脚步”之间的辩证关系,演绎“肉体慢慢走,等等灵魂”这类新论,这对说惯了“今日事今日毕”的考生怎样创新思维提出了新课题,去年广州题《改变一点点》与此类题可谓异曲同工。眉山题“苦学生之所苦”,让“饱尝了作文酸甜苦辣”的学生“读”三幅漫画,并围绕“怎样进行真实描写”与语文老师发生令人发笑、深思的对话……这一命题堪称切中时弊的内容与传统的漫画形式巧妙结合的范例。
“A”与“非A”(两选一)命题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窗。例如乌鲁木齐题《其实我在乎你》与《其实我不在乎你》,还有上述台州题的“够”与“不够”。尽管江苏高考曾考过《近墨者黑》与《近墨者未必黑》,但人们还是对此类探索题津津乐道:“A”与“非A”应是对立统一,不论选哪一题写作,能点到“在乎中有不在乎,不在乎中有在乎”的才是好文章,这能让具有包括辩证思维在内的高素养的学生脱颖而出。
南宁题《致10年后自己的一封信》《10年后与最好的自己相遇》(两选一),开放性、自主性强,让考生来一次时空“穿越”,引人注目。
去年鄂州市以一个“缘”字命题,引来围观一片,今年“一字命题”又有“新”(株洲)与“绿”(邵阳),各方热议更多。或曰:与这两个字组成的词语好多,易于考生快速提取素材,也不会跑题……或曰:2010年湖南高考题是《早》,这不是让初中生写高考要求的作文吗?五花八门的立意都有,评卷标准难掌握,可苦了阅卷老师……
“情境作文”的探索仍在进行。去年绵阳题要求以一句“这时我想起那句话‘现在才是最美时’”为结尾写一篇文章,今年宜宾题则采用“续写”形式,提供开头:“夕阳正在西下,夜幕渐渐四合,周遭一片寂静。饥肠辘辘的他,虽早已疲惫不堪,但依然不得不拖着一双沉重的腿,朝着家的方向,艰难地向前挪移……”有人认为此题规定的情境具体明确,便于考生发挥想象;有人则认为如此命题束缚思想,有“未有‘沉重’强说‘重’”之嫌……
还有,看图作文鲜有踪影,诗歌体裁仍被冷落(只有随州题“一枝独秀”允许写诗歌),这些课题都有待勇者、智者去突破。中考作文命题如行路上,只有坚持科学探索,才能开阔视野,创新视角,收获“还有新的风景”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