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言一行总关“新”

2013-07-07严州夫

检察风云 2013年5期
关键词:王岐山文风会议

文/严州夫

一言一行总关“新”

文/严州夫

履新数月,新一届中央领导层言行中新风劲吹,引发外界关注。亲民、平实的话语,简练、务实的会议,获得舆论赞誉。有媒体分析称,新一届领导人直陈“空谈误国”,强调“实干兴邦”,在文风、会风等方面率先垂范,讲话不说官话套话,开会不照本宣科,一系列举动直指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积习。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一致同意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舆论认为,中央政治局出台的“八项新规定”,针对的都是人民群众长期反映强烈的问题,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新姿态,是聚党心、得民心之举。

文风之变:言语平实不说空话

“让大家久等了”,2012年11月15日,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首度集体公开亮相,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以一句略带歉意的话开头。媒体评论称,面对在场等候的数百名中外记者,他的讲话短而精当,无一句“穿靴戴帽”的空话套话。

平常的声调、平实的语言,中共“一把手”文风的转变引发海内外好评。外媒评论说,他几乎不用政治术语,看上去显得轻松,且平易近人。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习近平11月29日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时的讲话再次引发舆论热议,学者称“给人一种清风拂面的感觉”,“感觉到了一种久违的亲切”。这次讲话也引起网上热议,网友们认为,他的讲话既朴素又深刻,既平实亲切又充满力量,凸显了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肩负历史重任、脚踏实地奋斗的精神风貌。

其实,早在2010年中央党校一次开学典礼上,习近平就作过题为《努力克服不良文风积极倡导优良文风》的讲话。他指出,党的历史经验证明,文风不正,危害极大。不良文风蔓延开来,不仅损害讲话者、为文者自身形象,也降低党的威信,导致干部脱离群众,群众疏远干部,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群众中失去吸引力、感召力、亲和力。

2011年中央党校秋季一次开学典礼上,习近平还历数了一些官员不善于调查研究的种种表现:有的走不出“文山会海”;有的满足于看材料、听汇报、上网络,坐在办公室关起门来作决策;有的调研走过场,满足于听听、转转、看看,浅尝辄止。这次讲话直指官僚作风问题,要求官员“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国情民情。

媒体称,新一届常委们在多种场合下表现出平实、有生气的文风。改文风正成为一股风气,自上而下提倡推进,政治新风因此而得到传递,这是很好的现象。

数月以来,无论是考察还是会议,新闻报道的字数、时长都大为压缩,媒体还运用微博等手段对中央领导考察活动进行“直播”。正如“八项规定”明确的,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

会风之变:不念稿子不摆鲜花

“八项规定”明确指出:要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严格控制以中央名义召开的各类全国性会议和举行的重大活动,不开泛泛部署工作和提要求的会,未经中央批准一律不出席各类剪彩、奠基活动和庆祝会、纪念会、表彰会、博览会、研讨会及各类论坛;提高会议实效,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

其实,在规定出台之前,新领导层引领的会风已经在转变。

2012年11月21日,十八大闭幕刚刚6天,再次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在座谈会上,上海、湖南、成都、辽宁四省市就各自试点情况进行汇报,湖南省发言不到两分钟,李克强便插话打断了他:你的汇报稿我已经看过了,稿子里谈到的对工业耗水大户实行阶梯水价、累计加价,我想问一下,加价的累进率是多少?企业承受力如何,评价怎样?

在座谈会上,他接连展开“打破砂锅式”的追问,而这些问题都是汇报材料里没有现成答案的。会后,一些省市负责人表示,在李副总理的会上照本宣科念稿子,今后是行不通的。

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也力倡会风转变。11月30日举行的一场座谈会上,第一位发言的专家开头提到“尊敬的王书记”,话没说完,就被王岐山打断,他请在场专家少说客套话,言简意赅。

会后,接受采访的与会专家有一个共同感受,“不准念稿子,会议风格让人耳目一新”。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周淑真说,王岐山要求专家们,尽量少用讲话稿,要多提观点,因为专家们提交的资料他都看过。王岐山要求,能不读稿就不读稿,大家根据自己所写的材料,把提纲归纳一下,空出更多时间用来互动,要言简意赅,把重点说出来。

周淑真介绍,为了提高座谈会的效率,王岐山说“说长话容易,说短话不容易”。他还拿丘吉尔一段话说,“如果给我5分钟,我提前一周准备;如果是20分钟,我提前两天;如果是1小时,我随时可以讲。这个演讲就是属于随时可信口聊的水平。”

交流互动后,王岐山作了一个即席讲话,稿子也没有看。王岐山提到改变会风,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这次会议做起。

“八项规定”出台后,会风的变化不仅体现在汇报内容,还在于会议时间、会场布局、经费节俭等多个方面。

12月15日开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召开的首个全国性重要会议。与会记者发现,会议议程与往年有很大不同,三次全体会议减少为两次,两天半的会期压缩到两天,而且习近平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放在了同一天上午。

主席台上也有了“新气象”:绿色植物和鲜花没有了,在此就座的中央领导由以往的20多个减少为8个,政治局委员同与会代表坐在一起。在分组讨论时,发言时长被严格控制,且要求多提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少作一般性表态和工作汇报。与会的国务院南水北调办主任鄂竟平透露,他所在小组最多有五六个人同时插话,“有干事业的样子”。

12月10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来到北京市西城区主持召开座谈会。22个人围坐的会议桌上没有毛巾、果盘、鲜花,也没有讲话稿,工作人员只准备了一些茶叶和热水。会议室没有横幅悬挂。西城区委的其他公务员照常办公,没有组织出来迎接。

这股简约务实的会风吹向了更多的全国性大型会议中。12月22日闭幕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以往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活动被通报表扬取代,获奖代表和个人不再赴京领奖。发放的会议材料也精简许多,以前会发放公文包,现在只有一个简单的文件袋。会议还开通了短信平台提醒代表注意事项,而不再发放纸质通知。

12月22日召开的2012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不再单独使用小车接送各地与会代表,一律改为三辆大巴车统一接送;往年会议中人手一份的6页厚的简报也取消,仅此项节约的纸张就很可观。

出行之变:轻车简从不摆排场

“八项规定”指出,“要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不张贴悬挂标语横幅,不安排群众迎送,不铺设迎宾地毯,不摆放花草,不安排宴请。”“要改进警卫工作,坚持有利于联系群众的原则,减少交通管制,一般情况下不得封路、不清场闭馆。”

“八项规定”出台次日,即有媒体报道,11月底7位政治局常委去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并未封路,是随着社会车辆一起走的。这是改进工作作风实践风暴的预热。

几天后,12月7日,习近平当选总书记后首次视察地方来到深圳,行程150多公里,途经多条交通主干道,整个过程没有实施任何封路限行措施。深圳交警支队机动大队负责人说:“不封控路口,不管控路口,不管控车流,采取诱导、引导的方式,对辖区的信号灯不做任何调整。”深圳的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与习近平乘坐的车同向并行。

同样,习近平上莲花山向邓小平雕像献花,没有封路,莲花山的游人围在一旁,大批市民与之亲密接触,竞相用手机拍照上传微博。曾陪同邓小平视察的时任广东省委副秘书长陈开枝,这次陪同习近平献花。陈开枝对媒体说,此次习近平在深圳没有安排任何宴请,没有入住深圳迎宾馆,而是选择另一家酒店入住普通套房,吃自助餐。

一名来自四川的游客当天刚好在莲花山公园游玩。这名游客说:“我从没想过自己能有幸和总书记握手。”

敢“晒家底”:公布生活及家庭情况

2012年12月23日至25日,新华社连续三天公布习近平等七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长篇人物特稿,首次主动“放料”其从政和生活经历、家人情况及兴趣爱好等文字和照片,引发极大反响。

首先刊发的人物特稿题为《“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记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文章说,习近平的人民情怀,来源于他饱尝艰辛的特殊成长经历。……1962年起,年幼的习近平由于受作为中共元老的父亲习仲勋冤案的牵连,遭到歧视。在“文革”中,他受过批斗,挨过饥饿,流浪过,甚至被关押过。1969年初,不满16岁的习近平主动申请到陕北农村插队,来到了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由于窑洞里跳蚤特别多,他被咬得浑身都是水泡,只得在炕席下洒农药粉来灭蚤。那些年,习近平几乎没有歇过,种地、拉煤、打坝、挑粪……什么活儿都干过,什么苦都吃过。在乡亲们眼中,能挑一二百斤麦子走10里山路长时间不换肩的习近平,是个“吃苦耐劳的好后生”。

文章介绍,在彭丽媛眼中,丈夫既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也是一个普通的人。他喜欢吃陕西、山东家常菜,朋友聚会时还会喝酒助兴。他喜欢游泳、登山,爱看篮球、足球、拳击等比赛,有时也会在深夜看电视转播的体育节目。

新华社刊发李克强人物特稿,回顾其从政经历,称李克强文革时“从不整人,不欺负人”,主政河南时主动听取高耀洁防艾建议,常年坚持阅读英文原著,夫人程虹是首经贸外语系教授,两人育有一女。

童话大王郑渊洁的81岁老父亲说:“以往领导人的个人情况里三层外三层包得严严的,一般人很难进入此禁区。新华社七大常委的特稿向领导人透明化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他们的学历经历,性格特点,以及妻子是谁,干什么工作,孩子的性别,叫什么名字,都敢公开亮相,这就离公开个人财产只有一步之遥了。在我国应视为重大进步。”

“小清新”、“晒幸福”,这样的词汇被用来形容由新华社发布的领导人稿件,实在是前所未有。

看过报道后,许多人发觉领导人原来与自己一样,都曾在“底层”奋斗过,都有过事业的低谷和挫折,都有贤妻良母。有网民对领导人青年时代的旧照特别感兴趣,有的发出“好萌好帅”的惊呼,有的赞叹习近平桌上无滤嘴的荷花牌香烟、李克强吃的桶装方便面“很亲民、很生活”。

中共新高层“晒家底”,可理解为自上而下改革的前奏。无论外界做何解读,七常委特稿无疑透出了改革的积极信号,使民众对中国政坛拥有了更多期待。

猜你喜欢

王岐山文风会议
河下:文风厚重的“进士之乡”
会议通知
王岐山达沃斯演讲备受瞩目
会议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王岐山简历
普枞公路的文风和文脉
王岐山来到云南代表团
ISO/TC8/SC8 期间会议在沪召开
对电视新闻节目“改文风”的几点思考
改文风:要从创新“说话”方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