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信封上的字制匾
2013-07-06张鹰
张鹰
在岳阳楼三楼正面的斗拱上,挂着刻有“岳阳楼”三个镀金大字的牌匾,这几个字酣暢淋漓,遒劲有力,刚柔相济,尽显大家风范,令人赏心悦目。它们凝聚了整个岳阳楼精巧外观的灵气,可谓点睛之笔,令人连连称赞。
在这块名匾背后,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1961年3月,当时的岳阳县整修岳阳楼时,楼名还是由曾任中华民国湖南省政府主席的何键题写。群众认为此人是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刽子手,强烈要求更换牌匾,岳阳楼的管理部门采纳了群众的意见。那么,请谁来写呢?很多人都想到了毛泽东,他既是国家领袖,又是书法大家,曾为多家知名机构题过名。在岳阳楼的管理部门的托付下,岳阳县人民政府遂写信向毛泽东求字。
毛泽东看到信后认为,岳阳楼是文物古迹,请著名的考古学家郭沫若题名更为合适。于是毛泽东亲自给郭沫若打电话嘱托此事,他欣然应允。郭沫若对此事非常重视,他精心构思,小心翼翼地写起来。在一天时间内,郭沫若不知写了多少幅,总感觉不满意,废弃的字幅被揉成一团丢了一地。
最后,郭沫若精挑细选了几幅自认为最好的字,将之装入信封,送呈毛泽东审定,信封上写着“请主席审定哪幅‘岳阳楼写得好”之类的话。毛泽东乍一看这几幅字,感觉写得都很好,但再仔细欣赏总觉得有些拘束,相反信封上随意写的“岳阳楼”3个字倒挥洒自如,于是就圈定了信封上的这几个字。
岳阳楼的管理部门收到了郭沫若先生的字幅,万分欣喜,赶紧根据郭沫若的字制成金字匾额。此匾悬挂后为名楼增添了许多光彩。用于制作牌匾的手迹,现被珍藏在湖南省博物馆。
郭沫若写在信封上的“岳阳楼”之所以写得自然,就在于他写时没有丝毫心理负担。而被装在信封里的几幅字之所以落选,是因为郭沫若在写时,心中有压力——总想着这是为千古名楼题字,又是受毛主席所托,一定要写好。
做一件事,往往越在意越难做好。将结果抛到脑后,于不经意间沉浸到过程之中,方能取得最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