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对泥鳅的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分析

2013-07-05王先起

科技致富向导 2013年12期
关键词:泥鳅

王先起

【摘 要】泥鳅肉质鲜嫩、味道鲜美,具有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是当前很有发展前途的一个优良经济鱼类。本文主要对泥鳅的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泥鳅;人工繁殖;苗种培育

泥锹养殖所用的苗种,一靠天然采捕,二靠人工繁殖。由于近年来天然资源的不断减少,现在养殖上多采用人工繁殖的方法来获取嫩苗。

1.雌雄鉴别及亲鱼的选择

性成熟的雌泥鳅多大于雄泥鳅,其胸鳍短小,末端较圆,第二鳍条与第三鳍条长度基本相等且基部无骨质薄片,腹部膨大,背鳍下方体侧无纵向隆起,产过卵的雌泥鳅腹鳍上方体仍有一白色圆斑。性成熟的雄泥鳅胸鳍较大,末端尖且翘起,第二鳍条比第三鳍条长且基部有骨质薄片,雄泥鳅背鳍下方体侧有纵向隆起,腹部不是很膨大。

泥鳅的亲鱼一般选用2-3龄的。雌鱼体长要求在15cm以上,体重应达12-13g;雄鱼体长要求在10cm以上。如有3龄以上,体长达20cm,重40-50g的雌鱼更好。亲鱼的采集多在4-5月份,此时正是泥鳅的生殖季节。采集到泥鳅后,应按1:3的比例选择腹部膨大饱满、卵巢轮廓明显的雌鱼和轻压腹部即有锰液流出的雄鱼。选留时应特别注意剔除腹部空瘪、已经产过卵的雌鱼。选择出的亲本应尽快使用,因为长时间的蓄养合影响其体质,并使其产卵率和受精率降低。

2.人工催产

无论采用自然产卵繁殖方式或人工授精繁殖方式来生产泥鳅苗,都可注射催情剂催产,从而提高产卵率,并使所产的卵集中一致。人工催产的时间大多选在5-6月份,当水温稳定在20-25℃时。催情剂可用鲤鱼脑垂体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每尾雌泥鳅可注射0.5-1个鲤鱼脑垂体或者100-150国际单位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雄泥鳅的剂量为雌泥鳅的一半。注射时先将催情剂用生理盐水或蒸馏水稀释成0.1毫升的药液,然后在鱼的背部中线侧肌肉处或腹部中线侧,胸腹结之间用4号针头进行注射。背部注射时针头与鱼体成45°角,由后向前入针约2mm;腹部注射时针头与鱼体成30°角,由后向前入针1毫米。由于泥鳅活泼好动,不易握住,注射时最好用纱布将其裹住。

注射过催情剂后,如欲采用自然产卵繁殖方式的、可将泥锹按1:2或1:3的雌雄比例放入大水缸或小鱼池中,再在缸、池中放入棕片、水草等做成的鱼巢供其产卵。雌泥鳅产卵有先后,为了避免亲鱼吞食卵粒,应及时将粘附着卵粒的鱼巢取出,放入新的鱼巢。如果产卵池要兼作孵化池,必须及时将产完卵后的亲鱼全部捕出,移至其他池中。如欲采用人工授精繁殖方式的,可将泥鳅放入事先准备好的产卵池或产卵箱内,也可分别静养在水缸或网箱内。

泥鳅从注射催情剂到发情产卵的效应时间与水温有关,水温20℃时,约19.5个小时;水温24℃时,约12个小时。临近效应时间时,雌雄泥鳅追逐激烈,呼吸急促并从肛门排出气泡,说明发情高潮来临。此时可将其捕起,用纱布包裹住泥鳅体,只留出生殖孔部位。先挤压雌泥鳅腹部,如发现有金黄色卵粒呈游离状流出,即可进行人工授精。具体做法是将卵挤入盛有清水的瓷盆内,同时轻压雄鱼腹部将精子挤于卵上,也可先剖腹取出雄鱼的精巢,剪碎研磨后加入生理盐水制成精子液射在卵上。然后用羽毛轻轻搅拌,使精卵混合均匀,接着便可把受精卵均匀撤在事先准备好的水中鱼巢上,待卵附着稳固后,将鱼巢移入孵化池孵化。

3.孵化管理

泥锹卵可在室外池中孵化,也可在孵化缸、孵化环道内孵化。采用室外池中孵化事先应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孵化过程中要细心管理,泥鳅卵的动性不强,易从鱼巢上脱落,移动时应加倍小心。遇到大风降温天气,应将鱼巢下沉到一定的深度。孵化过程中如发现鱼卵上有浮泥,可轻轻晃动鱼巢将其抖落。

采用孵化缸孵化,每l0升水放入500粒受精卵,孵化用水要经过严格过滤,以防敌害生物侵入。孵化水温以20-28℃为宜,流速以能翻动离巢卵粒为宜。出膜时流速可稍稍加大,至泥鳅苗平游时再调小流量以免其夭折。

泥鳅卵的孵化时间因水温而异。当水温为20-25℃时,需52个小时;24-25℃时,需40个小时;28-29℃时.需30个小时。同时其孵化率与水温也有较大关系,20℃时的孵化率为94%,25℃时的孵化率为98%,而15℃时的孵化率只有80%。

刚出膜的泥鳅苗全长为3-37mm,呈透明“豆点状”,此时泥鳅苗依靠卵黄营养为生。泥鳅苗孵出3天后,全长可达5.3mm,卵黄囊已消失,胸鳍也已显著扩大,螟点也出现,能够自由游泳并开始主动摄食,此时便可进行苗种的培育工作了。

4.苗种培育

4.1培育池的准备

为了便于管理,培育池面积以50㎡为宜,水深70cm左右,水温应控制在20-30℃,池水以黄绿色为好,培育初期水中溶氧必须充足。如果是水泥池,要在池底铺一层30厘米厚的泥土,以利水体的物质循环和底栖生物的生长繁殖,新建的水泥池要用清水反复冲洗,以防水泥中碱性物质伤害嫩苗,放泥鳅苗前要用漂白粉消毒。如果是利用土池培育泥鳅苗,则必须将池埂、池底锤订坚实,以防渗漏逃苗。另外,进出水口也要安装好拦鱼设备,嫩苗放养前半个月,要先晒塘1-2天,再用生石灰清塘。7天后注水,注水时要过滤,以防野杂鱼进入池内。在池中可按每平方米100克左右的量施入人畜粪,以培养轮虫、水蚤等浮游动物供泥鳅苗下池后摄食。为了维持水质肥度,用量为每平方米50-100克。

4.2纸苗培育

将孵出3天后的树苗按每平方米800-l000尾的量放入培育池,水肥或有微流水的池中可适当多放些。注意卵苗也有大吃小的现象,所以放入池中的必须是同批孵化的嫩苗。刚开始时,每天投喂两次熟蛋黄,量以每10万尾泥鳅苗喂1个蛋黄为宜,连喂3天后,可投喂奶粉、豆浆、鱼粉等精饵料,投喂量为嫩苗总体重的2%-5%,每天投喂3-4次,一般经过十多天的培育,泥鳅苗便可长至1cm左右。

4.3纯种培育

1cm以上的卵苗除了吃浮游动物外,还吃少量植物性饵料,尤其喜食微生物,所以此时宜采用肥水培育的方法,可用麻袋等装上有机肥,浸入池中追肥。另外,还要配合投喂鱼粉、鱼浆、动物内脏、蚕蛹等动物性饵料和麦鼓、米糠、谷物、蔬菜等植物性饵料。投喂量视水质、天气、摄食状况而定,一般为总体重的5%-10%。泥鳅饲料切忌撒投,而应投放在离池底3-5cm的食台上,这样易于以后集中起捕。经过1个月左右的培育,嫩苗可长至3-4cm,体重达0.4-0.5克,即可进行成群饲养。

5.结论

(1)孵化期间,为防止水质恶化,胚胎发育缺氧死亡,应定期向池中加注新水,及时开动增氧泵,保持池水水质清新,溶氧充足。当受精卵全部破膜后,应迅速及时捞出卵膜及死卵,以免腐败造成水质恶化。

(2)泥鳅具有偏食和夜间觅食习性,必须进行人工驯化,改变其原有习性,直至能在白天摄食并能摄食配合饲料。

(3)在育苗培育阶段,由于水花下塘时间与培育出天然适口的饵料生物的最佳时机难以掌握,我们尝试用清水下塘进行培育,完全投喂豆浆、蛋黄,其效果较为理想。

【参考文献】

[1]何杰,郭桐,刘汉勤.泥鳅秋季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试验[J].水产科技情报,2005(02).

[2]戴海平.泥鳅的人工繁育试验[J].水产科技情报,2004(03).

[3]陈昌齐,唐毅,陈达征,郑蓉.泥鳅对光照、底物及水深选择性的初步研究[J].水产科技情报,1997(04).

猜你喜欢

泥鳅
钓泥鳅
泥鳅笼
泥鳅王
逮泥鳅
逮泥鳅的往事
泥鳅“水中人参”
捉泥鳅
捉泥鳅
会叫的泥鳅
滑溜泥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