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西盆地煤变质作用的特征

2013-07-05张在义

科技致富向导 2013年11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

张在义

【摘 要】鸡西煤田煤层发育稳定,分布面积广,保有储量丰富,是我国重要煤炭基地。论述了鸡西盆地煤变质带的空间分布,煤变质的类型、特征及影响因素。

【关键词】鸡西盆地;煤变质带;煤变质类型;影响因素

0.引言

鸡西盆地煤的变质作用,以区域变质作用为主,其次是岩浆热变质作用,局部地区个别煤层见有接触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不甚明显。

1.煤变质带的空间分布

鸡西煤盆地的晚侏罗世含煤地层属多煤层、多煤种、煤种齐全的含煤地层岩组。其中以气煤、焦煤为主,深部瘦煤较多,长焰煤及弱粘结煤仅占极小比例。盆地内第三系的煤层为褐煤。

煤的变质程度在垂向上呈带状分布。横向上则呈条块状分布。垂向上煤种分带明显。城子河组煤层的变质程度,普遍高于穆棱组煤层,城子河组的万帮煤层变质程度高于同组的上部煤层,在剖面上一般都具有两个以上的煤种,上部煤层为气煤,中部为焦煤,下部为瘦煤,如东海区上部煤层之21#煤层,以气煤为主,22#~25#煤层以肥气煤为主,27#~28#煤层以肥焦~焦煤为主,48#~54#煤层以焦煤为主。南沟里区以l2#煤层为界,其上各煤层均为气煤,其下则为焦煤类,挥发分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鸡西煤田内的煤层,一般每加深100m,挥发份平均递降l%~3%。倾向上同一煤层的变质程度,随着煤层的赋存深度的加深而增高。水平方向上,北部北带(鸡西拗陷)的煤层,一般比南部(穆棱拗陷)的煤层变质程度深,北部条带两端之麻山区为焦煤,二闾为瘦煤,大通沟及滴道为焦煤,城子河矿、正阳矿为气煤,再向东至东海、黑台区以及滴道焦煤,城子河显示煤的变质程度,中段低,两侧高的变化。南部条带(穆棱拗陷)由西向东为气煤,平岗至恒山为肥焦煤及部分焦煤,二道河子为肥气煤,张新至荣华、平阳为弱粘煤~气煤,说明南部条带煤的变质程度西高东低。穆棱组煤种,北部条带西端的麻山矿——二闾地区为焦煤,至滴道为肥气——肥焦煤,向东延展均为气煤类。南部条带西部地区,除平岗出现焦煤外,其余均为气煤,东部地区为气煤和长焰煤。

2.煤的变质类型

2.1区域变质是影响盆地内煤变质的主要因素

煤变质程度随着埋深的增加而增加,同一地区下部煤层变质程度高于上部煤层,符合西尔特定律,如城子河组煤的变质普遍高于其上的穆棱组,穆棱组多为气煤和长焰煤,而城子河组则多为焦煤类,麻山——滴道煤的变质程度显著高于城子河、正阳区,主要原因为麻山——滴道区上覆地层总厚度达2500m,其中桦山群厚度达1370m,而城子河~正阳地区上覆地层远较麻山一滴道区薄,即麻山——滴道地区沉降幅度大,上覆地层厚度大,煤的变质程度随埋深的增加而升高。同一煤层的变质程度、倾斜方向深部高于浅部。

走向方向北部条带以城子河为中心,向东、向西逐渐增高,南部条带西部高于东部。

2.2岩浆热变质

在鸡西有所表现,如张新区煤的变质受岩浆热变质和区域变质两种因素控制,岩浆热变质迭加于区域变质之上,使原来区域变质达到气煤——长焰煤阶段的煤,成为弱粘煤,靠近侵入体附近,煤变质程度加剧,远离侵人体影响渐小。

(1)张新矿的次辉长玢岩侵入岩体,以岩床型式沿7~8#煤层大面积侵入在城子河组中,其形态呈椭圆形饼状,长轴为9.5km,宽4.5km,面积约40km2,岩体厚度30~230m。由于岩浆侵入带来的高温,引起围岩蚀变,与岩床直接接触3~5m处,围岩明显变质,泥岩变为斑点板岩,砂岩重结晶,煤层变为天然焦。受热影响的煤灰分增加,挥发分降低,粘结性消失,形成局部煤种分带,远离侵入体煤的挥发分逐渐增高。由近侵入体的贫煤依次为瘦煤、弱粘结煤到气煤、弱粘结煤在本区大量出现。

(2)在鸡东拗陷区城子河组东海以东,特别是太平、黑台地区由于受各期规模比较大的岩浆活动影响,挥发分指标在15%以下直到0的天然焦,从瘦煤到无烟煤均有,造成大面积的煤层同变质带,但从钻孔中仍可见到挥发分指标在25-30%的煤层,说明在未受岩浆热影响之前,区内煤的区域变质程度与东海、城子河区差别不大,之所以高变质成瘦煤——无烟煤,则主要是岩浆热变质迭加在区域变质之上的结果,黑台区和张新矿同样都受到岩浆的侵入,同时张新岩浆岩的总厚度还比黑台大,因为黑台区岩浆星多层浸入,这样热来得均匀,总的温度比较高,而张新矿岩浆热来自一处,逐渐向外传导,只是靠近它影响大一些,反之则小些,黑台区岩浆热分段扩散,这样受热面积大,范围广,最终导致多层煤受影响所致,而形成大面积高变质。

(3)在滴道、二道河子、鸡东等地在煤层中均发现热液石英细脉,该石英脉为岩浆期后的产物,显微镜下观察,热液石英细脉赋存在煤的裂隙内,垂直两壁有石英晶体及晶簇形成,石英脉不是一期,而是多期形成的,说明岩浆活动不是一次,而是多次。岩浆热对煤变质的影响仅限于局部地区,并非是城子河组煤变质的主导因素。

(4)在鸡西盆地的东南部,永庆组分布比较广泛。其中永庆区在走向长30km的范围内,含可采煤层32层,总厚度达91m。单层最大厚度可达11.70m,煤层东部下部层发育。西部上部层发育,也就是东部成煤早于西部,煤层沉积中心由东部向西部转移。北部煤层发育不好,向南逐渐变好,然后又逐渐变坏,直至尖灭。在永庆以东之永安一区,永庆组不甚发育,地层厚度较薄。煤层也变少,厚度变小。永庆组最发育地区位于F-19敦密断裂之间,为地堑式或半堑式沉积。由于走向延长30多km,倾斜宽约6km,含煤层数多、厚度大,因此总储量变很大,故具重要经济意义。煤种为褐煤、中高灰分,以中灰分为主,高水分,挥发分为50%~55%,发热量在18.828KJ/g。下亮子组超覆扩张于虎林组之上,平面分布面积大于虎林组。其含煤性较虎林组差,表现煤层层数少,含煤3层,煤层总厚3.30m,分布范围比较广,且赋存较浅,因勘探程度较低,它的变化规律目前还不甚清楚。煤种为褐煤,其煤质特征同永庆组。

【参考文献】

[1]鸡西矿区煤质汇编.鸡西矿务局化验室,l979,12.

[2]省煤田地质研究院.鸡西煤田的煤变质作用[M].黑龙江:1990,11.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