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松水曲柳混交林试验

2013-07-05芮炳华宋修春

科技致富向导 2013年11期
关键词:红松

芮炳华 宋修春

【摘 要】本文对黑龙江省海林林业局所进行的红松生物学特性和水曲柳生物学特性进行描述,进行了为期三十多年的混交试验,对混交林培育方法进行研究,对各阶段生长发育状态进行分析,以此创造更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价值。

【关键词】红松;水曲柳;混交林试验;黑龙江省海林林业局

0.引言

我国东北山区是红松林的故乡,在自然状态下很多红松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都有一定种类的阔叶树种与其伴生,形成针阔混交林。随着林区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红松林面积大范围减少,林木资源消耗量巨大,为尽快恢复森林资源。根据红松和水曲柳的特点及生长规律,形成速生丰产的红松水曲柳混交林,既符合当前提倡的营造混交林的林业产业发展方向,又有利于恢复东北林区的地带性顶级群落。营造人工混交林是长期提倡的造林方式,黑龙江省海林林业局奋斗林场1983年春季营造了人工混交林试验地,即红松水曲柳混交林。前期种植的各类混交林面积为0.5公顷,为分别以红松、水曲柳纯林作为对照。探讨在以红松为主要树种的混交林中,各树种的生长情况和纯林的比较,探讨在培养大径工艺成熟龄高的红松林时,如何解决间伐利用问题;混交林和纯林比较,混交的各树种抗病虫情况。

1.试验地的立地条件

试验地位于海林林业局施业区奋斗林场68林班,河谷一侧的平坦阶地上。地理位置是东经128°42′-129°26′,北纬44°36′-45°02′。试验地年平均气温2.7℃,最高温度35℃,最低温度-33℃,有效积温2320℃,生长期120天左右,生长期内平均气温15℃,年日照2500小时,年降水量为580mm。土壤为暗棕壤,土层厚度为30cm,以下有黄土,混有粗砂和石砾,底层为河卵石,是适宜各种树木生长的立地类型。造林前试验地为火烧迹地,杂木丛生,植被盖度72%,灌木在40%左右。区划为试验地后,经过清林,块状整地,1983年春季营造人工混交林,所用的苗木为本场苗圃培育的红松三年生换床苗,水曲柳为3年生实生苗。造林后除草、割灌、松土等均与常规造林相同,都是按更新造林技术规程进行的。

2.抚育管理及调查方法

该混交林试验地幼林管理与常规管理相同,即5年8次。成林管理则根据混交林的各树种生长情况进行。1998年进行了第一次抚育间伐,红松水曲柳混交林是以间伐水曲柳为主,间伐量为18.288m3/hm2。2005年进行第2次间伐,红松水曲柳混交林间伐蓄积为36.488m3/hm2。生长量调查在各试验区选择样地一亩,每年进行一次生长调查,调查因子有:直径调查,即在林木的固定位置上进行每亩检尺。树高调查,记载每区选择3~4株平均木,测量树高、冠幅、生长量。在进行活立木调查的同时,对枯立木、病腐木、虫害进行了记录。

红松水曲柳混交林,属针叶硬阔叶混交林类型。红松、水曲柳同是珍贵树种,幼龄阶段都耐阴,生长速度比较缓慢;红松属于浅根性树种,生长的物候期较早,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而水曲柳属于深根性树种,生长的物候期较晚,6月初嫩叶刚刚展开,在夏季红松需要庇荫时,正是水曲柳枝叶茂盛阶段,对红松起到了庇荫作用。为充分利用环境条件互补的生物学特性,发挥林地生产力,其混交配置是设红松2行,水曲柳1行,株行距1.5m*1.5m,呈行状混交,经抚育间伐,最终形成红松水曲柳混交林,见混交图式。

15年后,由于林分过密,影响生长,虽然自然稀疏死亡一部分,即红松562株,水曲柳616株。对红松进行了第一次间伐,隔株进行,间伐时平均直径仅5.4cm,间伐1208株/hm2,间伐蓄积6.64m3/hm2,由于径级小,没有利用价值。

红松水曲柳混交林的红松与红松纯林比较,15年前生长接近,平均直径都在5.5cm左右,在22年即2005年调查时,该混交林的红松直径均大于红松纯林0.65cm,平均树高大2.13m,单株材积0.0069m3/hm2。但由于混交林水曲柳生长缓慢,公顷蓄积仍比红松纯林少2.515m3/hm2。

经过25年的试验观察,可以看出营造红松水曲柳混交林是混交配比比较适宜的混交类型,他们生长速度相当,相互之间无被压现象出现,同时还可以利用生物学特性,达到充分发挥林地生产力,改良土壤和对环境的互相作用,增加抗御能力,减少病虫害发生的目的,适合在交通不便的深、远山区造林,所以营造红水混交林是培育红松大径木材的有效途径。

3.混交林和红松纯林比较

红松的生长情况是以红松平均高、平均径生长量为100%为基数来计算的。红松水曲柳混交林平均高为123.1%,平均径为105.7%。

从蓄积生长上看,公顷总生长量以红松纯林为100%计算,红松水曲柳混交林为92.5%。

从年平均生长量看,以红松纯林为100%计算,红松水曲柳混交林为92.5%。

4.结论

营造红松水曲柳混交林,是培育红松大径木材的有效途径。红松、水曲柳同是珍贵树种,幼龄期耐阴,生长缓慢,高生长速度相当,互相之间无被压现象。但是红松属于浅根性树种,生长物候期早(4月中旬至5月中旬);水曲柳属深根性树种,生长物候期晚,(6月初嫩叶展开),就是说在红松生长结束后,水曲柳才开始生长,在夏季红松需要庇荫时,正当水曲柳枝叶茂盛时期,对红松起到了庇荫作用。充分利用了其生长期交错和环境条件互相利用的特点。

总之营造红松、水曲柳混交林,是混交配比适宜而又可以长期混交和互为伴生的理想树种。红松水曲柳混交林既可以利用其生物学特性达到对环境的互相作用,又能达到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充分发挥林地生产力的目的,还能增加抗御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这种混交林适合交通不便的深远山区。所以营造红松大径材的较理想的有效途径。平均高、径红松水曲柳生长量最高,是纯红林的1.05~1.23倍。

猜你喜欢

红松
绕口令
两棵树,你砍哪一棵
浅析红松病虫害防治
你会砍哪棵树
谈红松干果林培育技术
你砍哪棵树
种红松等
砍树
红松用材林改培为“果材”兼用林技术
快乐的暑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