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养护与病虫害防治问题研究
2013-07-05张若敏
张若敏
【摘 要】上海市浦东新区办公中心室外绿化养护项目位于浦东新区世纪大道2001号。室外绿化养护总面积为38530平方米,其中灌木2300多株;四季草花面积620平方米;草坪共15000平方米;植物品种丰富,主要的植物品种有香樟、广玉兰、银杏、白玉兰、桂花、红枫、山茶等。春季迎春花开,玉兰绽放;夏季紫薇灿烂,杜鹃烂漫;秋季金桂飘香,硕果累累;冬季山茶锦簇,腊梅凌霜。常绿与落叶、乔木与灌木、规则与自然、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季相分明、充分展现了自然和谐的生态园林景观效果。本文从病虫害防治的角度分析了新区办公中心室外绿化养护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绿地养护;病虫害防治;绿化效果
我公司自2005年接手该绿地的养护工作,由于前几年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及防治工作的不到位,香樟上的煤污病很严重,甚至于地面铺装上都有黑色煤污,并有粘稠感,这主要是由藤壶蚧引起的。
藤壶蚧(又名日本壶蚧),主要寄生于广玉兰、香樟、珊瑚树、枫杨、白玉兰等园林植物。上海地区以广玉兰、香樟为害为甚。
雌成虫体呈倒梨形,背面隆起,土黄色,体长3-4mm;蜡壳半球形,长4-5mm,高3-4mm,红褐色,壳上有8-9圈螺旋状的环纹斑,并有4-6根放射状白色纵线,蜡壳后方有一壳嘴状突起。
上海地区1年发生1代,以成、若虫寄生在小枝、叶柄、叶片上吸汁为害,可使植株长势衰弱,不能开花,能诱发煤污病。以受精雌成虫在枝干上越冬。翌年2月孕卵,一部分陆续产卵于壳内母体腹下,但此时产卵量极少,4月开始大量产卵,4月下旬产卵基本结束。若虫始见于4月下旬或5月初,卵孵化高峰在5月上旬或中旬;孵化始盛期在不同年份因气温不同而有前后约1星期的差异。广玉兰叶、花苞抽出8cm左右,花、叶芽苞开裂而尚未脱落的阶段可作为喷药防治适期的参考。卵孵化时间约需2周,初孵出的若虫一般在一二年生枝条上固定寄生,少数在叶柄和叶背寄生。若虫固定一周左右,体背侧面开始分泌白色蜡丝,半月后蜡丝覆盖整个虫体。6月中旬雌雄虫体开始分化。6月下旬雄成虫化蛹成茧,茧杏黄色长棱形,7月上旬雄茧开始羽化,7月中旬为羽化高峰。雌成虫蜡壳由灰白而渐变成红色,并以此越冬。
为了改变香樟的面貌,2008年底我们将藤壶蚧的防治确定为办公中心绿化09年病虫害防治的重点,首先在冬季对所有的香樟进行了修剪,将病虫枝剪去,减少来年的虫口基数,并增加通风透光。另外专门配备了一台显微镜用于观察藤壶蚧的发育情况,根据往年的发生周期从09年3月31日起每隔7-10天观察一次并做好记录。(详见附表)
附表 浦东新区办公中心2009年香樟上藤壶蚧发育调查表
备注:(1)孕卵开始调查,每7-10天一次,孵化期3-5天调查一次,以后7-10天。
(2)孵化前以母蚧为调查单位,孵化后以5-10cm梢长或单位叶片为调查单位。
从附表可以看出4月17日产卵率达到了100%,4月20日已有少数卵开始孵化,4月23日孵化率43%,4月27日孵化率已达97%,孵化个数1308头。因此于4月30日和5月2日进行了第一次药剂防治(吡虫啉2000倍+蚧螨灵100倍)。
藤壶蚧的产卵比较整齐,是一次产卵,陆续孵化。刚孵化的若虫在母蚧壳里一段时间,然后才陆续爬出体外。5月11日显微镜下观察孵化个数439头,已大量分散到枝干为害,一部分已固定,于是在当天进行了第二次药剂防治(吡虫啉2000倍+蚧螨灵100倍)。
经过两次药物防治效果比较明显,死亡率70%以上,原先的煤污也有部分脱落,但还是有继续孵化现象。5月14日显微镜下观察孵化若虫197头,5月15日又对绿地内所有香樟进行了“一针净”打孔注药。
5月18日显微镜下观察孵化固定仅23头,5月22日及之后几次采样观察初孵若虫基本上已全部死亡,防治效果非常明显。由于去年防治措施到位,降低了虫口基数,今年4月再次对香樟上的藤壶蚧调查时发现存活的母蚧很少,因此根据发育情况的调查结果只在5月14日进行了一次药物防治(吡虫啉1500倍)。
实践证明,藤壶蚧的防治并不难,只要抓住防治适期,对为害严重的高大树木喷药2-3次即可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根据绿化养护管理的相关技术规范和新区办公中心的实际情况,经过几年的养护,我们还逐步改善了以下三个方面:
(1)彻底改变了大乔木下草坪的生长不良状况。
大乔木下草坪的生长一直是个难题,由于乔木枝叶茂盛,树荫面积大,阳光,雨露、雨水很难渗透,底下植物生长严重受到抑制,草坪裸露较多,我们通过深翻、平整、土壤改良,播种,乔木抽稀等技术措施,加上精细养护管理,让大乔木下草坪重新覆盖,并较好的生长,展现了良好的景观效果。
(2)针对裙楼南侧绿化带中的灌木紫叶小檗由于其品种特性和生长环境等因素,导致其生长较为粗放,影响景观效果,经过考虑研究,我们采取调整技术措施,移栽了紫叶小檗,深翻并平整土地,结合现场实际,我们播种了高羊茅草坪,既改变了杂乱生长的状况,有效进行了绿地覆盖,保证了绿化效果。
(3)办公中心主楼一侧的绿地里,有山茶,杜鹃,和栀子花,这些植物都是喜酸性植物,由于现场土质较差,偏碱性,一直以来影响了植物的正常生长,导致植物黄化严重,生长瘦弱,严重影响景观效果。针对此现象,我们采取合理有效的技术措施,进行土壤检测,运用山泥和营养土进行土壤改良,通过土壤深翻和施有机肥,对个别树种进行修剪和补种等技术措施,通过一阶段的努力,有效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和通透性,保证了植物的正常生长,确保了良好的景观效果。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如果养护管理不到位,园林绿化建设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人文价值就不能得到最大效率的发挥,园林建设必将失去其本来意义。只有实施良好的养护,才能取得预期的绿化效果。
【参考文献】
[1]白德懋.居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139-165.
[2]徐永荣.城市植物配置中的生态学原则.广东园林,1997,(4):15-18.
[3]GB501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