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要对职场人说的话
2013-07-05沉默
沉默
前段时间,电视剧《楚汉传奇》热播,萧何足智多谋的表现成为该剧的一大亮点。其实,我们在大饱眼福的同时,也可从中解读出若干职场策略。
消除猜忌很重要
刘邦从起事之初就试探过萧何的居心,毕竟以“丝”身份发家却将萧大人收归帐下,刘邦心里多少有点儿不自信。而萧何却用义胆忠心的追随以及“自己没那么大的胆量,只有跟着你才能成大事”的坦白一点点换取了刘邦的信任。后来,萧何奉汉王之命管理整个关中、汉中、巴蜀地区。这个权力是什么概念?对于一个完整的汉王国,萧何就是代理汉王。刘邦在前线疲于奔命应付着项羽大军,整个后方不得不全托付给萧何。虽然他很了解萧何,知道其忠诚能干,但也无法彻底安下心来。见此情景,萧何把自己的子孙、堂兄弟们全都送上前线,实际上是送给刘邦当人质,这不仅使得刘邦彻底放心了,还让他暗自赞叹萧何高超的政治智慧。
点评:当上司感觉你存在威胁的时候,请拿出自己的诚意消除猜忌,这样做对自己没有坏处。
关键时刻敢于挺身而出
萧何一生忠心耿耿不说,危难时刻还总能挺身而出。早在起义之前,刘邦不拘小节、惹是生非的性格让他吃了不少亏,幸好萧何时刻准备,处处维护。后来刘邦成为泗水亭长,每次出外办差,萧何都比其他人更关照他。沛县起兵,萧何更是二话不说率全族人参加,这着实令刘邦感动不已。最终,萧何名利双收,登上了权力金字塔的塔尖,依靠的就是刘邦这个强硬的后台。
点评:人的生存状态一旦有所改变,很多事情就会随之变化。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或许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未来。
抛弃私人恩怨
史书中有记载,曹参和萧何本来是老战友,两人结怨缘于开国后的分功排名。临终前,惠帝亲自前去探视,询问萧何,您百年后谁可以代替您成为国相呢?萧何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没有人比君主自己更了解臣子。惠帝再问,曹参怎么样?萧何连连点头说,皇上选对人了,我死了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这番对话为萧何的一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给他留下了“不计私嫌”的雅名。这样的萧何成为刘邦帐下的“润滑剂”,很多人有矛盾都喜欢找他帮助解决,可见萧何的人品颇佳。
点评:抛弃私人恩怨,有助于事情的长久发展。
要知人善任
萧何与韩信的关系当然是众所周知的,然而剧中的韩信似乎并不是个很讨喜的家伙,这个“怪咖”到处被人嫌弃不说,还总想成就一番大业,最后萧何慧眼识珠,大胆举荐韩信以及月下的“策马狂追”,才有了韩信以后的作为。此外,张良被招至刘邦帐下也少不了萧何的功劳,作为“汉初三杰”之一,萧何以往给人的印象是“谋不及张良,兵不敌韩信”,所以往往在张良、韩信大放异彩的时候,却找不到萧何的身影,可萧何之所以能位居功臣之首,并不是只有虚名,他凭借一双“慧眼”成就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规曹随”等典故。
点评:找一些有能力的好哥们儿来共事,分担自己压力的同時又获封“识大体”的美名,何乐而不为呢?
职场贴士——
这样做,你会成为一个靠谱的员工
永远不要认为你可以猜到老板在想什么,而试图为他做出决定
老板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做出决策,所以你的越俎代庖显然就冲淡了他的这个作用。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讲,征求他的意见也代表了一种尊重。所以,当你再有一个看似完美的决策时,别忘了问一问你的老板,“这样好吗?”大多时候,他都会愉快点头。既解决了问题又给足自己面子的员工才是老板需要的。
给老板的要比他想得到的更多
举个例子,假如老板让你调查一家商场某个时间段的人流量,而你的回应就是那个时间段的人流量,那么你的得分顶多算刚及格。但如果最后你的报告不仅包括了这家商场这个时间段的人流量,还有另外几个时间段的人流量,同时还附上了周边其他商场各个时间段的人流量,那么你的得分就“很靠谱”了。老板永远都喜欢能给他更多的员工。
不要在老板面前表现得野心勃勃
这并不是说你不应该有野心,身在职场却不想升职加薪的员工肯定不是好员工,所以老板们都会理解员工的上进心。但如果这种上进心表现得过于急切就有可能被当成一种野心,当你的老板也意识到这一点时,无论你的工作能力有多强,业绩有多出色都随时会被拉到黑名单里。没有一个老板希望留一个野心很大的人在身边,因为野心可以成为拼命工作的动力,也随时会转化为背叛的欲望。
(摘自《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