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按摩护理技术应用于中风偏瘫康复中的临床观察

2013-07-05梁茜茜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8期
关键词:偏瘫中风肢体

梁茜茜 吴 舸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3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加之社会竟争压力较大,高脂血症及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大大增加,因而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也大大提高。中风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偏瘫是中风后最主要的后遗症。康复护理是中风后偏瘫的重要手段。为最大程度地帮助中风后偏瘫病人获得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后遗症和提高生活质量,本院针灸推拿科对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实施了早期的以穴位按摩为主的综合康复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将2009年5月至2012年9月期间在本院针灸推拿科治疗的中风偏瘫病人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观察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42~70岁,平均 (50.3±18.5)岁;门诊病人7例,住院病人43例;脑出血11例,脑梗死39例;病程最短3天,最长5个月,平均 (47.8±18.8)天。对照组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40~69岁,平均 (49.8±20.1)岁;门诊病人5例,住院病人45例;脑出血8例,脑梗死42例;病程最短5天,最长4个月10天,平均 (44.5±17.3)天。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病情及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明显性(P>0.05),具有可比性。

2 护理方法

两组均按神经内科中风偏瘫常规中西结合治疗,预防并发症。在常规中西结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下述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另给予穴位按摩。

2.1 常规护理

2.1.1 基础护理 病房或康复治疗室保持清洁、安静,维持适宜的温湿度,在寒冷的冬季,病房或康复治疗室内要有防寒取暖设施,但仍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床单清洁干燥,护理人员及家属注意检查受压部位皮肤情况,预防压疮发生。注意病人口腔清洁卫生;及时给病人使用便盆和尿壶,保持病人大小便通畅及会阴部皮肤的清洁干燥。

2.1.2 心理护理 中风偏瘫患者的肢体康复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心理因素是很重要的一环,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促进疾病的恢复[1]。给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耐心开导引导患者,平复患者情绪。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情绪反应,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和家属要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及鼓励。耐心听取患者倾诉及要求,尽量帮助患者解决生活不能自理带来的不便等,减轻或消除患者焦虑、恐惧、抑郁、悲观情绪,使其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护理。

2.1.3 体位护理 如病期为急性期,需采用良肢位摆放:主要包括仰卧位、健侧卧位和患侧卧位3种模式,要求每2小时翻身1次,保持抗痉挛体位。

2.1.4 饮食护理 饮食以低盐、低脂、低胆固醇等清淡、易消化的膳食为主,如新鲜水果、蔬菜;限制食用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含量较多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等;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嗜烟酒的患者嘱其戒烟酒。

2.1.5 肢体康复训练 肢体康复训练主要包括肢体动作的协调性训练、起坐训练、站立训练及步行训练等。训练每日1次,每次20~40min。训练先从健侧开始,并以健侧关节活动度为标准做患侧练习。训练时从近端到远端进行,动作一定要轻柔、缓慢,切忌动作不可过快、过大,要循序渐进。

2.2 穴位按摩 穴位按摩开始时间为意识清醒、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后48h。患者平卧于治疗床上,采用点按、揉、拿捏等按摩手法,对肢体进行按摩操作,重点在患侧肢体。穴位的选取:如为上肢瘫痪以取双侧取肩井、曲池、外关、内关及合谷等穴为主,如为下肢瘫痪以双侧环跳、风市、足三里、阳陵泉、昆仑等穴为主,每穴按揉3min左右,穴位按摩后,配合肩、肘、髋及膝关节的被动运动,拿捏上肢及下肢肌肉,搓上肢与下肢等。按摩的力度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调节,以患者最大耐受为佳。

3 结果

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协作组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标准 (试行)》中的疗效标准,分为基本恢复、显著进步、进步、稍进步、无变化和恶化6级[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4 讨论

脑卒中后中枢神经系统在结构或功能上具有重组的能力,这种可塑性是脑卒中康复治疗的基础。早期康复训练[3]便于调动患者脑组织内残余细胞发挥代偿作用,促进损伤区域组织的重构和细胞再生,有效预防脑神经萎缩,从而使各种功能尽早恢复或改善。

在基础护理的同时两组均采用以功能锻炼为主的康复护理干预,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可使感受器接受的传入神经冲动,促进大脑功能的可塑性发展,使丧失的功能重新恢复,有利于受损的神经功能的恢复,同时还可以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同时加快肢体恢复的速度和改善恢复的程度。因此,对照组50例中,稍进步及以上者46例,总有效率为92%,疗效尚能令人满意。但本临床护理观察结果还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其原因在于观察组应用了穴位按摩护理技术,穴位按摩[4]可通过刺激与其有关的经络穴位来调理气血,协调阴阳,使经络通畅,从而缩短患者的康复期,提高康复效果。现代医学认为[5],手法的剌激作用,可改善周围神经装置及传导径路,可促使周围神经产生兴奋,以加速其传导反射;同时手法还具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神经营养状况,促使神经细胞作用恢复。因此,观察组能取得较对照组更好的临床疗效。

[1]刘朝晖.早期心理干预对中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ADL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0,(7):17-19.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标准 (试行)[S].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3]付娟,罗婷,张薇.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24):2999-3000.

[4]俞秀月.中风后偏瘫患者穴位按摩的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7):1264-1265.

[5]黄永.推拿对中风偏瘫康复作用的临床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6):57-58.

猜你喜欢

偏瘫中风肢体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神奇T恤助力防止中风
肢体语言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
中风防治灵Ⅰ号、Ⅱ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15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