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东岳教授益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溃疡性结肠炎60例※

2013-07-03韩海涛刘晓博徐文博张相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3期
关键词:结肠镜溃疡性结肠炎

韩海涛 崔 雷 刘晓博 徐文博 张相安

(河南中医学院,郑州 450008)

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特发于直肠和结肠的炎症性肠病,病变主要侵犯黏膜层和黏膜下层,常形成糜烂、溃疡。该病在中医学中属于“肠澼”、“脏毒”等范畴。临床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等肠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兼见各种全身症状。本病病情轻重悬殊,反复发作,病程较长,且在病变涉及全部大肠时有恶变倾向[1]。

鉴于目前中医对本病的辨证论治尚无统一标准,虽然治疗方法多样但疗效参差不齐,此外西药对该病的治疗存在着较大副作用等弊端[2]。张东岳教授通过反复而深入地学习中医学相关文献,长期致力于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和治疗,力图解决溃疡性结肠炎反复性大、疗程较长等问题,迄今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总有效率在95%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益气活血法更是张老的心血和经验总结,其与西医的常规治疗相比显示了三点不同:其一,治疗疗程与西医相比明显缩短;其二,保证疗效的基础上稳定性较高,副作用小;其三,标本兼顾,使得本病复发的情况明显减少。现将2010年09月至2012年09月收治的120例气虚血瘀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0例中,治疗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21~65岁,平均 (45.30±12.07)岁;病程6个月至24年,平均 (11.12±6.34)年。对照组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22~65岁,平均 (44.06±11.42)岁;病程3个月至30年,平均 (10.12±6.44)年。诊断标准依据1993年太原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疗效标准》。临床症状与结肠镜、黏膜活检、钡灌肠等检查相符,有典型的气虚血瘀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无致病菌生长,在排除感染性结肠炎、缺血性结肠炎、放射性结

1.2 治疗方法 将符合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型UC的门肠炎、孤立性结肠溃疡、克罗恩病的基础上,即可诊断。

诊及住院病人按1∶1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及对照组60例进行观察。

1.2.1 治疗组 党参30g,黄芪30g,苦参6g,焦白术15g,炒山药45g,茯苓10g,全当归10g,赤芍12g,三七3g(冲服),醋元胡10g,五灵脂6g,丹参12g,焦山楂12g,乳香10g,没药10g,乌药10g,炙甘草6g。上方水煎600ml,早晚各服250ml,保留灌肠100ml。阳虚症状明显者加桂枝10g。

1.2.2 对照组 口服固肠止泻丸 (陕西中医学院制药厂),1次5g,1日3次。

以上二组均以15天为1个疗程,共观察4个疗程,在观察过程中根据有无感染、贫血、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等对症治疗,此后每月随访1次,共6个月时间,观察远期疗效、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 ①近期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等复查黏膜正常。停药或仅用维持量药物,观察6个月无复发。②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等检查肠黏膜轻度炎症反应及部分假息肉形式。③有效:临床症状好转,结肠镜等检查肠黏膜病变有所好转。④无效:临床症状和结肠镜等检查无改善。

2.2 临床疗效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经秩和检验,组间总体疗效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方药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药物固肠止泻丸。组间痊愈率经卡方检验比较P<0.05,说明应用益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溃疡性结肠炎,在消除或改善其临床症状及结肠镜检查方面的作用优于固肠止泻丸。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多责之于脾,脾虚乃其发病的主要因素[3]。在参阅了诸多古代中医文献的基础上,张老认为脾属后天之本,居于中焦,脾主升清,以运为健。脾胃受损,导致脾胃升降功能失调,脾失健运,升降无权,湿浊内蕴于肠腑之中,阻滞气血,气血相搏,脂膜血络受损,肉腐血败,溃破成疡,化为脓血,最后混杂而下,下痢赤白。随着病程迁延,脾胃更虚,邪气难除,其他各种相关的致病因素便容易诱发或加重病情。因此在施治的时候当把益气健脾作为重中之重。

溃疡性结肠炎虽为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张老在临床观察中发现,单纯的邪实证属少见,一般多表现为虚实夹杂,或者本虚标实证。脾虚为其根本,病久及肾,最后导致脾肾两虚,从而湿浊、热毒、瘀血等诸邪则可趁虚而入,相互兼夹为患。“气为血之帅”,气虚势必会影响血的正常运行,因此,在溃疡性结肠炎病起之初就有血瘀因素的存在。此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出现的肠黏膜溃疡久不愈合,除了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减退相关以外,还应归结于肠胃脉络瘀阻,血液长期瘀滞,瘀血不祛而新血不生,脉络长期失于濡养,造成内疮溃疡难以愈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应用活血化瘀类中药对于改善肠黏膜的微循环系统,增加肉芽组织血液营养供应具有良好的作用,进而达到溃疡的最终修复和愈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以活血化瘀法为治则,也是中医“久病入络”理论的具体体现[4]。因此,血瘀不仅是溃疡性结肠炎局部乃至全身的重要病理变化,亦是其复发的重要病理基础之一。活血化瘀法理应贯穿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始末。

纵观张老自拟益气活血全方,以党参、黄芪为主药,取其健脾益气、固表托毒之效;臣以白术、茯苓,白术以健脾燥湿为主,茯苓以利水渗湿为要,一健一渗,脾可健,湿可除,湿去则脾气复来,阳气易通;山药平补三阴,《本草求真》[5]云:“入滋阴药中宜生用,入补脾肺药宜炒黄用。”本方以大剂炒山药健脾胃、补肺肾、补中益气、健脾补虚,亦为臣药;当归补血,赤芍、丹参理血活血,上药相合,补血而不留瘀;三七止血,元胡、五灵脂止痛;苦参燥湿止血,焦山楂消食止泻;用乌药疏畅胸腹气滞,散寒温肾;乳香、没药行气止痛;炙甘草调和诸药,共为佐使。仅此一方,补气培土、健脾固肠为本,又有补血活血、健脾消食、止血止痛之意,故能使胃肠秽污去、脾胃积滞消、肠间瘀血化而诸症自除。

目前,溃疡性结肠炎仍是世界性的难治性疾病之一,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治疗费用高。根据社会流行病学调查,本病在我国近年也呈明显上升趋势。应用益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溃疡性结肠炎,其疗效确切,若能进一步推广应用,必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1]陆金根.中西医结合肛肠病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231.

[2]陈曦,欧阳钦,胡仁伟,等.我国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性研究文献分析[J].四川医学,2005,26(4):376-378.

[3]袁桂玉,陈兴满.中医健脾益气法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528.

[4]郭雁冰.浅谈溃疡性结肠炎从瘀论治[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07):88-89.

[5]黄宫绣.本草求真[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37.

猜你喜欢

结肠镜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老年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ESE-3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肠癌中的意义
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175 例结肠镜诊断和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分析
足底溃疡性扁平苔藓合并普秃一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黄芪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运用
肠疡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5例结肠镜象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