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鱼金注射液低温冻融稳定性研究

2013-07-02曹爱兰王晓博王景峰惠选柱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3期
关键词:溶性冻融药典

曹爱兰王晓博王景峰惠选柱

(1 陕西中药研究所,陕西 咸阳 712000;2 陕西新药技术开发中心,陕西 西安 710075;3 陕西医药控股集团山海丹药业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西安 710075)

鱼金注射液低温冻融稳定性研究

曹爱兰1王晓博2王景峰3惠选柱3

(1 陕西中药研究所,陕西 咸阳 712000;2 陕西新药技术开发中心,陕西 西安 710075;3 陕西医药控股集团山海丹药业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西安 710075)

目的 研究鱼金注射液在低温、冻融条件下的稳定性,为其运输、贮存提供依据。方法 低温实验应包括三次循环,每次循环应在4℃条件下2d,然后在40℃加速条件下考察2d,取样检查外观颜色、可见异物、不溶性微粒、pH值、甲基正壬酮含量;冻融实验应包括三次循环,每次循环应在-10~-20℃条件下2d,然后在40℃加速条件下2d,取样检查外观颜色、可见异物、不溶性微粒、pH值、甲基正壬酮含量。结果 经低温、冻融实验后鱼金注射液的外观澄明几乎无色、无明显可见异物、不溶性微粒符合中药注射液质量要求、甲基正壬酮含量稳定。结论 鱼金注射液在低温、冻融条件下质量稳定。

鱼金注射液;低温冻融;稳定性;中药注射液

随著临床患者的需要,中药注射液品种日益增多。中药注射液相对西药注射液成分复杂,在临床应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越来越多[1]。因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部分中药注射液质量进行再评价。鱼金注射液是由鱼腥草和金银花经水蒸馏而成的纯中药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临床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等症。为了评价温度对其影响,我们特对其进行低温、冻融实验研究,为该产品的日后运输和贮存条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海尔冰箱(BC/BD-428A型, 海尔集团);立式低温保存箱(DW-40L92型,海尔集团);药物稳定性检查仪(WD-A型,天津瑞来特仪器有限公司);澄明度检测仪(SC-4000A型,上海黄海药检仪器有限公司);精密PH计(HI4222型,上海精密仪器仪表有限公司);气相色谱仪(GC-17A,SHIMADZU);微粒分析仪(ZWJ-3型, 北京汉柏科创仪器技术开发中心);智能恒温电热套(ZNHW-Ⅱ型,陕西奥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电热恒温水浴锅(HH-S4型,北京科伟永兴仪器有限公司)。

1.2 试药

表1 低温冻融实验前后结果比较

磷酸盐标准缓冲液(pH6.86,25℃,上海虹北试剂厂);甲基正壬酮(111640-201005批,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乙酸乙酯(AR,500mL/瓶,100717批,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鱼金注射液(06040048批,06040047批,06040049批,陕西医药控股集团山海丹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水(注射用水,陕西新药技术开发中心自制)。

2 方法与结果

2.1 低温冻融实验方法

低温实验应包括三次循环,每次循环应在4℃条件下2d,然后在40℃加速条件下考察2d,取样检查外观颜色、可见异物、不溶性微粒、pH值、甲基正壬酮含量;冻融实验应包括三次循环,每次循环应在-10~-20℃条件下2d,然后在40℃加速条件下2d,取样检查外观颜色、可见异物、不溶性微粒、pH值、甲基正壬酮含量。

2.2 可见异物检查方法[2]

根据《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可见异物检查法检查低温冻融实验的鱼金注射液中可见异物。

2.3 不溶性微粒检查方法[3]

根据《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不溶性微粒检查法检测低温冻融实验的鱼金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

2.4 pH值测定方法[4]

根据《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pH值测定法测定低温冻融实验的鱼金注射液的pH值。

2.5 结果

鱼金注射液经过低温、冻融实验之后,目测外观颜色几乎为无色澄明液体。可见异物、pH值、不溶性微粒、甲基正壬酮含量与低温冻融实验前比较,其结果见表1。

3 讨 论

鱼金注射液经过低温、冻融实验之后没有因为温度的剧烈变化而变化,外观颜色不变,无明显可见异物,pH值稳定不变,不溶性微粒数没有增加,甲基正壬酮的含量稳定。因此,鱼金注射液在温度剧烈变化条件下不会改变其质量,能适应低温或超低温地区的运输、贮存。

中药注射液成分复杂,为了避免运输、贮存过程中因温度剧烈变化而造成的质量变化,应要进行其低温、冻融实验安全再评价研究。

[1] 孙端.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及预防[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7,13(2):144.

[2] 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国药典(一部)[S].2010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附录66.

[3] 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国药典(二部)[S].2010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附录58.

[4] 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国药典(一部)[S].2010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附录45.

R28

B

1671-8194(2013)23-0260-02

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编号:2011KTCG03-03)

猜你喜欢

溶性冻融药典
冻融介质及温度阈值对混凝土快速冻融试验试件温度历程的影响
GC-MS法分析七十味珍珠丸中挥发油、脂溶性成分
西藏冻融侵蚀区下界海拔梯度特征分析
桥梁混凝土结构冻融耐久性无损检测评定
难溶性中药增溶方法对体外药效学影响的研究进展
间苯三酚在冻融胚胎移植中的应用
《中国药典》收载民族药成方制剂的统计与分析
我国与国外药典中苯扎氯铵的质量控制标准及相关方法比较
66种中药材进入欧洲药典 未来目标达到300种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